一种自适应解码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378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解码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解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适应解码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的解码器只能对固定编码格式的视频进行解码显示,如针对H264、MPEG4 等格式,并且不同类型的高标清视频编码格式差别较大。标清视频一般采用MPEG2/MPEG4 编码方式,高清视频一般采用H264 编码方式。很多监控中心的视频监控年限跨度比较大,高标清监控混杂。现有的视频编码器电路方面设计以及复用性较为复杂,并且复用的稳定性较差。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编码器存在的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复用的快速性和稳定性的自适应解码电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适应解码电路,其包括设置在卡板上的两种RJ45信号接口、一输入接口单元、一自适应电路组、一H.264编解码芯片、一控制器、一系统调用编译器及两个显示器,各RJ45信号接口分别通过路由器收集信号,通过网络与输入接口单元连接,输入接口单元与自适应电路组之间设置信号转换模块,自适应电路组与H.264编解码芯片连接,H.264编解码芯片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实现功能控制,控制器与系统调用编译器连接实现系统协议转换及命令集的集合,H.264编解码芯片与显示器连接,将画面显示在显示器中;所述自适应电路组包括电源电路组、接口预处理电路、主芯片匹配电路及通信接口电路,电源电路组与接口预处理电路及H.264编解码芯片连接,接口预处理电路连接所述输入接口单元,并与H.264编解码芯片连接,该H.264编解码芯片与主芯片匹配电路组、及通信接口电路连接。

所述两显示器的其中之一为多画面显示,另一显示器为单画面显示。

所述电源电路组具有一系统电压转换组。

所述接口预处理电路,分为输入端与输出端电路,输入端由RJ45信号接口为主,通过RGL82XX来实现信号滤波以及信号标准转换以及自适应10M/100M/1000M的网络速率,再传入到H.264编解码芯片中,H.264编解码芯片通过TTL输出经过SIL913X芯片,转换为HDMI信号,送到连接座后,再传入到板卡中,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

所述主芯片匹配电路连接晶振集、FLASH芯片组以及多组DDR芯片组。

所述通信接口电路与SPI通信接口及Uart串口通信接口连接,其中,Uart串口通信接口依序通过串口匹配电路、电平转换电路后传入H.264编解码芯片,SPI通信接口通过阻抗匹配电路进行匹配后传入到H.264编解码芯片中。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电路组把相关的电源电路组、主芯片匹配电路组、接口预处理电路、通信接口电路组合成一套配套的自适应解码电路。两种RJ45信号接口通过路由器把外部摄像头或是编码器送出信号进行收集,通过网络通道送到输入接口单元,通过连接座方式传送到解码电路模块中,进入到解码电路模块中后,通过先进行信号转换模块,进入自适应电路组中,再传入H.264编解码芯片,其中控制器用于控制主芯片与其他芯片组之间的控制,而系统调用编译器通过标准协议转换,与上层系统编译器进行通信。相较于现有的解码电路,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解码电路设计复用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框架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电路组的结构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电路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口预处理电路的连接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芯片匹配电路的连接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通信接口电路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解码电路,其一种自适应解码电路,其包括设置在卡板上的两种RJ45信号接口1、一输入接口单元2、一自适应电路组3、一H.264编解码芯片4、一控制器5、一系统调用编译器6及两个显示器7,各RJ45信号接口1分别通过路由器收集信号,通过网络与输入接口单元2连接,输入接口单元2与自适应电路组3之间设置信号转换模块8,自适应电路组3与H.264编解码芯片4连接,H.264编解码芯片4与控制器5连接,通过控制器5实现功能控制,控制器5与系统调用编译器6连接实现系统协议转换及命令集的集合,H.264编解码芯片4与显示器7连接,将画面显示在显示器7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是将两种RJ45信号接口1通过路由器把外部摄像头或是编码器送出信号进行收集,通过网络通道送到输入接口单元2,通过连接座方式传送到解码电路模块中,进入到解码电路模块中后,通过先进行信号转换模块8,进入自适应电路组3中,再传入H.264编解码芯片4,其中控制器5用于控制H.264编解码芯片4片与其他芯片组之间的控制,而系统调用编译器6则通过标准协议转换,与上层系统编译器进行通信。

如图2所示,所述自适应电路组3分成几块,由电源电路组31,接口预处理电路32,主芯片匹配电路33及通信接口电路34所组成。

如图3所示,电源电路组31由源电压12V进行传换,只需要提供12V电压后,则由模块板上的系统电压转换组进行电源转换,同时生成1.0V,1.2V,1.5V,1.8V,2.5V,3.3V,5.0V。

如图4所示,接口预处理电路32分为输入端与输出端电路,输入端由RJ45信号1接口为主,通过RGL82XX来实现信号滤波以及信号标准转换以及自适应10M/100M/1000M的网络速率,再传入到H.264编解码芯片4中,而H.264编解码芯片4通过TTL输出经过SIL913X芯片,转换HDMI信号,送到连接座后,再传入到板卡中,进行信号输出。

如图5所示,所述主芯片匹配电路33主要实现把多个晶振源电路进行集合,以及FLASH存储芯片组的合并,以及多组DDR芯片组加入,使用H.264编解码芯片实现解码功能。这部份的组合,使之在复用的快速性以及稳定性有较高的提升。

如图6所示,所述通信接口电路34外部的UART串口通信接口与SPI通信接口,经过连接座,把相应信号传送到卡板上,经过串口匹配电路,电平转换电路后再传入H.264编码芯片4中,进行信息交流,而SPI通信接口只通过阻抗匹配电路进行匹配后即可传入到H.264编解码芯片4中。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