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用军工三防老人手机改装的电话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8366阅读:18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电话报警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改装无线电话报警器,要在手机的拨号按键触点或相关的焊点上焊接出导线,这焊接点在手机某个按键下边,会妨碍手机按键操作,也还要把手机电路板从手机上拆出,去焊接、引出手机电池正端,不易改装操作,焊接点也容易出问题。

长期来一直寻找这样的一种手机,能方便的焊接或引出自动拨号控制电路所需要的线路,并力图不破坏手机内部塑料构件的情况下放置一块拨号控制板,还希望该手机是能使用大体积电池的,这样能省下很大的开精细模具的费用和时间,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人们提供实惠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无线电话报警器改装难和电路布局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选用军工三防老人手机改装的电话报警器,该电话报警器由一个自动拨号控制电路配合军工三防老人手机构成,所述的自动拨号控制电路有一个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通过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中的传感元件来控制一个光电耦合器电路中光耦输出端两脚的导通,自动拨号控制电路放置于所述的手机的显示屏下的空间内;所述的手机的电路板上有两处空出的按键触点或焊盘,分别与拨号按键所属的两个按键触点相通,用导线将前述两处按键触点或焊盘分别与自动拨号控制电路的光电耦合器输出端的两脚相接;所述的手机的电路板边缘有一个通往该手机中“手电筒” LED的正端的焊盘,该焊盘正是与手机电池的正端线路相连接,将该焊盘线路通过一个微型开关连接到自动拨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同时将该手机的地线铜箔连接到自动拨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所述的手机显示屏下的空间中,对于包容着喇叭的塑料椭圆形隔墙加以剪除,用自动拨号控制电路中的贴片元件做成体积足够小的电路板放置于椭圆形隔墙内、较大的元件放置于椭圆形隔墙外通过导线与该自动拨号控制板连接。

该报警器具有质量良好、价格低廉、装配快捷、产品美观的优点,可得到广泛的运用。

附图说明

附图1 本实用新型可用的自动拨号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选用一种非智能手压按键型手机,加装上一块我们设计的“自动拨号控制电路”,加装/改装成一种既可以用来打电话也可以用来告警的电话报警器。

某手机厂家的按键型军工三防手机方案,这种手机有尽量多可增加功能的设想,但是没付诸实现,所以电路板上有较多空出的按键触点,集中在手机电路板按键部分的上部,其中有两处按键触点与拨号按键所属的两个按键触点分别相通,并且电路板边缘上有焊盘接点可与手机电池的正端相通。该种手机的机身两侧有合金护框、上方有LED手电筒照明灯,电池较大,喇叭大。其中一款“低配版”三防手机价格便宜,质量可靠、性能稳定,虽然手机机身小、屏幕小,但它容易引出的按键接点,容易找到的供电正端,较大的电池仓,也满足我们的加装/改装生产的要求。

该种军工三防手机有很多不同的厂家在贴牌经营,他们称之“军工品质”、“电霸”,又因目标用户也主要面向老人群体,所以当前淘宝卖家就有标题称之为“军工三防老人手机”,百度网也是根据这样称谓的吧。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军工三防老人手机,就指这种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的手机,并且是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切实可行的生产改装。

其一,是该种手机PCB印刷电路板上有两处或更多的未启用的或可以空出的按键触点或铜箔焊盘,其中有两处按键触点或铜箔焊盘与拨号按键所属的两个按键触点分别相通,可作为焊接接点。所述的按键触点,是指手机内PCB电路板上按键下的铜箔触点,这些触点中的每两个相围成对,随着覆盖在上边的锅仔片导电膜中的金属弹片被压着、被放开而连通、断开,所述的拨号按键所属的两个按键触点就是其中的一对,简称拨号按键触点,功能之一就是拨出电话号码。

用两根细导线,一端焊接在与拨号按键触点相通的两个接点上,一端焊接在“自动拨号控制电路”的光电耦合器输出端的两脚上。

焊接时导线和焊点都不拖到在有用到的手机按键底下,因而不受操作手机按动时的影响,使电话报警器相对结实耐用。

其二,所述的该种手机在它的电路板边缘上有一个可通往该手机中“手电筒” LED的正端的焊盘接点,该焊盘正是与手机电池的正端线路相连接,直接来自手机电路板上的电池触点,也可以是来自手机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将该焊盘线路通过一个微型开关连接到自动拨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同时将该手机的地线铜箔连接到自动拨号控制电路的电源“-”端。在手机外壳上开一个孔使微型开关的手柄露出,以方便自动拨号控制电路电源的手动开关。

根据观察,符合这两个特点要求的其他手机类型并不多。我们也采用三防的其他版本的手机,如“升级版”的、“充电宝版”的、其他形状的如首家牌某型手机。更可以专门去订做这种最适用的手机,有更适合的两个待用铜箔焊盘或接插座与拨号按键触点相通,更方便与光电耦合器输出端两脚相连接。

其三,该种手机能提供自动拨号控制电路在手机内安放并发挥作用的空间。这空间指手机显示屏下的空间,基本上该种手机可以拆除一个用来承托显示屏和其他元件的塑料构件,有的型号可以空出一个连成一片的整体空间,有的型号的手机这空间里存在着原先包容着喇叭的塑料椭圆形隔墙和其他隔墙。对于后者,可剪除隔墙,但更好的方法是:用自动拨号控制电路中的贴片元件做成体积足够小的电路板放置于椭圆形隔墙内、较大的元件放置于椭圆形隔墙外通过导线与该自动拨号控制板连接。剪掉喇叭连线,从椭圆形隔墙里撬起并拿走喇叭,可以在椭圆形隔墙一边剪出一个缺口,用于通过椭圆形隔墙内外元件的连接线。这样基本不破坏手机内部的塑料的椭圆形隔墙。安装好自动拨号控制电路后,用其他材料支撑显示屏,如泡沫等。缺失了喇叭的手机,可以外接耳机来查话费、拨打电话、听歌。

该手机的原喇叭体积不算太大,但我们将自动拨号控制电路中的部分元件做到一块(或两块)体积足够小的贴片元件PCB电路板上,放入到椭圆形隔墙内,较大的元件,如调整灵敏度的电位器、传感器元件如蜂鸣片、固定传感器元件的铜螺丝柱,放在椭圆形隔墙的外边。PCB电路板可做成椭圆状或八角形状,或更小的长方形。

附图1中的元件,安排一部分(如十几个左右)贴片电阻电容在PCB板的一面,其余的贴片元件安排在PCB板的另一面,另外的元件有蜂鸣器传感器、灵敏度电位器等。蜂鸣片垂直固定在一个铜柱上,铜柱用螺栓从手机壳后边固定。灵敏度电位器放置在手机内侧边,可调部分从手机孔洞露出。

本实用新型中“自动拨号控制电路”包含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及其控制的光电耦合器电路,可以使用多种形式的自动拨号控制电路,也要求体积够小。PCB电路板和另外的元件用铜箔纸、导电布、锡箔纸包裹,或用屏蔽盒屏蔽电磁辐射,并加以滤波。

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关于可选用的“自动拨号控制电路”阐述如下。

附图1中,自动拨号控制电路由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后续供电控制电路、触发电路和光电耦合器电路构成,通过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中的传感元件来控制光电耦合器电路中光耦输出端两脚的导通。

“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中,来自蜂鸣片传感器的信号联接在运算放大电路IC1的输入端,由IC1一个放大器放大后再送入IC1的另一个放大输入端,放大后的信号输出,驱动晶体管Q1的瞬间或一小段时间的导通。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的传感信号也可以来自一个带有磁铁体的弹簧在一个电感上产生的信号。传感器灵敏度可以通过一个电位器改变放大电路的放大效果。

“后续供电控制电路”中,电容C2通过Q1从电源“+”端得到充电,C2保持一定时间的高电位,使晶体管Q3基极因为持续一小段时间(约两秒钟)的相对高电位保持一小段时间的导通,从而使“触发电路”中的IC2在一小段时间内因接地脚被接入到电源“-”端而得电持续工作,输出有间歇的高电平,控制晶体管Q4使“光电耦合器电路”得电工作。

“触发电路”由用于充放电的电阻(如R15)和电容(如C5)配合一个运算放大器芯片IC2构成,IC2供电脚接在电源“+”端,接地脚连接在晶体管Q3的C极上。IC2是一块能在一小段时间内产生至少两次的间歇高电平的集成电路,触发光电耦合器电路工作,第一次的触发,能使手机解除待机状态,第二次的触发可能直接拨出通话记录中最后一次拨出的电话号码。

“光电耦合器电路”中,光电耦合器输入端一脚连接于电源“+”端,一脚连接在晶体管Q4的C极上。光电耦合器输出端两端分别连接与手机拨号按键触点相通的空出的两个按键触点,等效于附图1中所示的A处。当来自触发电路的输出控制晶体管Q4的导通,光电耦合器输入端负极对电源“-”端导通,光电耦合器输出端形成较低电阻,手机就开始产生拨号动作。

本实用新型无线电话报警器的使用方法:

1,在电话报警器内插入SIM卡,设置关闭键盘锁,开启来电呼叫转移;

2,用电话报警器拨打一次使用者随身电话的号码,就储存存下了要自动拨打的电话号码;

3,电话报警器的传感器灵敏度通过电路中的一个电位器在让使用者用螺丝刀在手机侧边孔里调整;

4,对于使用者自己开机或碰撞引发的对电话报警,可先用使用者随身电话拨诸如112等号码,使随身电话不振铃,或按一下手机关机键取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