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战场损伤远程评估数据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1407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装备战场损伤远程评估数据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无线通信智能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备战场损伤远程评估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部队实战化训练中,装备技术侦察和维修保障均采用的是手工作业方式,依靠侦察兵在前方侦察,采用手记笔填方式记录装备战场损伤情况,这种方式只能概略记录损坏部位,对具体的人员、器材、设备需求无法统计,技术侦察内容模糊、不准确,数据返回慢,导致战损装备评估消耗时间较长。而且,侦察组与指挥所仅靠传统的电台联系,没有实现无线网络传输,不利于指挥所第一时间掌握战场周边及战损情况,无法科学有效实施现场指挥,也严重影响了战场装备抢救抢修的时效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备战场损伤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利用COFDM调制技术实现战场装备数据的实时远距离高清传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装备战场损伤远程评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便携式无线收发机、至少一台摄像机、一台移动终端及指挥中心,移动终端和摄像机通过网络交换机与便携式无线收发机双向通讯连接;便携式无线收发机与指挥中心无线通讯连接;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发机包括第一 COFDM调制器、第一调谐器、第一功放电路、第一RJ45接口及第一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第一RJ45接口输入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连接,其输出端与第一COFDM调制器输入端连接,第一COFDM调制器输出端与第一功放电路输入端连接,第一功放电路与发射天线连接;接收天线连接第一调谐器,第一调谐器输出端连接第一RJ45接口输入端;所述的指挥中心包括第二COFDM调制器、第二调谐器、第二功放电路、第二RJ45接口、服务器及第二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接收天线连接第二调谐器,第二调谐器输出端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第二RJ45接口双向通讯连接,服务器输出端与第二COFDM调制器连接,第二COFDM调制器输出端与第二功放电路连接,第二功放电路与发射天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便携式无线收发机,在战场前端连接摄像机和移动终端,可将反映事故现场情况的音视频信号实时上传到指挥中心,以便指挥员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可接收指挥中心下传的图文信息。便携式无线收发机和指挥中心均设置COFDM调制器,将待传输数据流编码,通过串并转换,分配到传输速率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进行传输,并经功放调制到UHF频带上后再发射。COFDM调制选择相互之间正交的载波频率作子载波,使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以相互重叠,从而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传输距离。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COFDM调制器和第二COFDM调制器均包括一视频编码电路,所述视频编码电路包括第一微控制器、外扩总线接口、第一实时时钟芯片和触摸屏控制芯片,第一微控制器通过 MOSI2、MISO2引线连接触摸屏控制芯片,通过D0-D14、A16-A18引线连接外扩总线接口,通过OSC32I、OSC32O引线及SCL、SDA引线连接第一实时时钟芯片。视频编解码电路用于实现视频数据编码和解码,编码功能是将模拟音视频数据压缩成数字音视频数据,解码功能是将数字音视频数据还原成模拟音视频数据。

所述的第一调谐器和第二调谐器均包括单片机、运放电路、模数转换器、收发器及存储器,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先接入运放电路放大后,再输入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单片机,经单片机分析处理后通过收发器输出,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

调谐器是单转换中频输出调谐器,其基本组成包括混频器、振荡器、锁相环和高频放大器。高频放大器具有自动增益控制功能,跟踪滤波器是一个中心频率可调的带通滤波器。中频滤波器是一个具有特殊传输特性的带通滤波器,一般为声表面波滤波器。射频信号进入调谐器的高频放大器进行放大,其增益由AGC电路自动控制,再由跟踪滤波器将镜像信号去除,利用混频器和本地振荡器混出中频信号,最后经由中频滤波器虑除杂波、选择出想要的频道并进一步调整通带特性,完成调谐器的功能。

便携式无线收发机和指挥中心均设有WIFI模块,用于实现无线组网。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终端为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采用COFDM技术进行战损数据的远程传输,可以有效地对抗信号波形间的干扰,适用于多径环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数 据传输。并且通过将各个信道联合编码,则可以使系统性能得到提高。在城区、山地、建筑物内外等不能通视及有阻挡的环境中,该系统能够以高概率实现图像的稳定传输,特别适合单兵作战及战场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框图;

图2是便携式无线收发机的系统组成框图;

图3是指挥中心的系统组成框图;

图4是视频编解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之一;

图5是视频编解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之二;

图6是调谐器的电路原理图之一;

图7是调谐器的电路原理图之二;

图8是功放电路的电路原理图之一

图9是功放电路的电路原理图之二;

图中,1、摄像机,2、平板电脑,3、网络交换机,4、便携式无线收发机,5、指挥中心,41、第一COFDM调制器,42、第一调谐器,43、第一RJ45接口,44、第一功放电路,45、发射天线,46、接收天线,47、第一WIFI模块,51、第二功放电路,52、第二调谐器,53、第二COFDM调制器,54、第二RJ45接口,55、服务器,56、发射天线,57、接收天线,58、第二WIFI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装备战场损伤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两台摄 像机1、一台平板电脑2、一台网络交换机3、一台便携式无线收发机4及指挥中心5,指挥中心5可以设置在指挥车上。摄像机1、平板电脑2通过网络交换机3与便携式无线收发机4双向通讯连接,便携式无线收发机4与指挥中心5无线通讯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便携式无线收发机4包括第一COFDM调制器41、第一调谐器42、第一功放电路44、第一RJ45接口43、第一WIFI模块47及第一组发射天线45和接收天线46。第一RJ45接口43、第一WIFI模块47的输入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3连接,两者输出端与第一COFDM调制器41输入端连接,第一COFDM调制器41输出端与第一功放电路44输入端连接,第一功放电路44与发射天线45连接。接收天线46连接第一调谐器42,第一调谐器42输出端连接第一RJ45接口43输入端。

如图3所示,所述的指挥中心包括第二COFDM调制器53、第二调谐器52、第二功放电路51、第二RJ45接口54、服务器55及第二组发射天线56和接收天线57,接收天线57连接第二调谐器52,第二调谐器52输出端与服务器55连接,服务器55与第二RJ45接口54双向通讯连接,服务器55输出端与第二COFDM调制器52连接,第二COFDM调制器52输出端与第二功放电路51连接,第二功放电路51与发射天线56连接。

下面结合具体电路图对涉及的关键电路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5所示,便携式无线收发机和指挥中心的第一COFDM调制器和第二COFDM调制器均包括视频编解码电路,所述视频编解 码电路包括第一微控制器U1、外扩总线接口CN1、第一实时时钟芯片U3、触摸屏控制芯片U4、RS232接口芯片U5、RS232接口J4、电源转换芯片U15、输出接口CN3、USB接口芯片U16、USB接口CN4及SD卡接口芯片CN5,第一微控制器U1通过MOSI2、MISO2引线连接触摸屏控制芯片U4,向其输入需显示的信息,触摸屏控制芯片U4通过触摸屏接口CN2连接触摸屏,完成信息显示功能。第一微控制器U1通过D0-D14、A16-A18引线连接外扩总线接口CN1,外扩总线接口用来连接摄像机、平板电脑或服务器等视频源,向第一微控制器输入视频信号。第一微控制器U1通过OSC32I、OSC32O引线及SCL、SDA引线连接第一实时时钟芯片U3,第一实时时钟芯片U3用于跟踪数据输入时间。第一微控制器通过RXD1、TXD1引线连接RS232接口芯片U5,RS232接口芯片U5通过RS232T0、RS232R0引线连接RS232接口J4,通过该接口连接其它设备,接收发送数据。电源转换芯片U15用来提供3.3V电源。输出接口CN3连接第一微控制器,负责与下游设备连接,输出数据。USB接口和SD卡接口为系统提供了更多的数据输入方式。

如图6、7所示,第一调谐器和第二调谐器均包括单片机U6、运放电路、模数转换器U8、收发器U12及存储器U7,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数据先通过接口J2输入运放电路,运放电路输出YALI_OUT连接模数转换器U8,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通过AD_SCLK、AD_DATA、AD_CONVST引线输入单片机U6,单片机将数据调谐后通过SP_IN、SP_OUT引线连接收发器U2,收发器U2通过RXD、 TXD引线连接接口J3,用于连接服务器,与服务器通讯。存储器U7与单片机连接,用于存储数据。

如图8、9所示,所述功放电路包括四级运算放大器LM324,功放将信号调制到UHF频带上,变换成RF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