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音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949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音响。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音响设备由于注重于音质的提升,往往在散热性能上设计得较为简单,从而使得一些功率较大的音响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散热效率不高,很容易发生发烫的现象,更有甚者,会烧坏内部的电子元器件,造成音响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音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散热的音响,包括主体、底座及设置在主体内的散热机构,所述底座设置在主体下方,所述底座中空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进气管、导热管、换热球和引流单元,所述换热球中空设置,所述进气管和导热管均有两根,两根进气管交叉设置,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位于主体的底部,所述进气管的上端通过导热管与换热球连通,两根导热管分别位于换热球的两侧,两根导热管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引流单元包括扇叶,所述扇叶由外部电机驱动,所述扇叶的旋转平面与导热管的轴线垂直;

所述换热球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换热块。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制作材料为实木。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贴有铝箔。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块的竖向截面为梯形,所述换热块的截面的上底所在的面与换热球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球为铜球,所述导热管为铜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散热的音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通过引流单元实现换热球内的气流流动,通过换热球和导热管来实现热传递,实现散热机构内和散热机构外的热量交换,从而实现对音响内部的散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音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底座,3、进气管,4、导热管,5、换热球,6、扇叶,7、换热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散热的音响,包括主体1、底座2及设置在主体1内的散热机构,所述底座2设置在主体1下方,所述底座2中空设置,所述底座2上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进气管3、导热管4、换热球5和引流单元,所述换热球5中空设置,所述进气管3和导热管4均有两根,两根进气管3交叉设置,所述进气管3的下端位于主体1的底部,所述进气管3的上端通过导热管4与换热球5连通,两根导热管4分别位于换热球5的两侧,两根导热管4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引流单元包括扇叶6,所述扇叶6由外部电机驱动,所述扇叶6的旋转平面与导热管4的轴线垂直;

所述换热球5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换热块7。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2的制作材料为实木。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2的内壁上贴有铝箔。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块7的竖向截面为梯形,所述换热块7的截面的上底所在的面与换热球5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球5为铜球,所述导热管4为铜管。

工作原理:当音响工作时,扇叶6转动,引动换热球5内的气流向着一个方向运动,即:其中一根进气管3进气,另一根进气管3出气,而气流则从底座2内进入到进气管3,随着音响的的持续工作,换热球5外部的温度会高于换热球5内部的温度,通过铜质的换热球5和导热管5导热,实现内外热量的传递,从而降低换热球5外部的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散热的音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通过引流单元实现换热球5内的气流流动,通过换热球5和导热管4来实现热传递,实现散热机构内和散热机构外的热量交换,从而实现对音响内部的散热。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