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0882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机壳。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现代沟通的重要媒介,几乎成年人人手一部。但在使用过程中,很多人都有手机不小心摔在地上,手机四角被摔变形的状况,还有手机屏幕被刮花的情况。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手机,很多人都在手机外面套一个手机壳,再贴一个钢化玻璃膜。

但是,现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套,很多为了节约成本和美观,没有进行全面包边处理,同时,还需要再贴个屏幕保护膜保护屏幕,但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小心摔地上,手机的保护程度有限,摔坏的几率还是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给手机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手机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壳,包括后壳、屏幕保护膜和前壳,所述后壳开设有摄像头通孔和指纹通孔,所述后壳设有四周设有棱边,所述后壳设有与手机相匹配的功能键,所述前壳设于后壳内,所述前壳设有与手机相匹配的功能键通孔,所述屏幕保护膜设于前壳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壳摄像头通孔上设有摄像头装饰圈,所述后壳指纹通孔设有指纹装饰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摄像头装饰圈表面设有一层透明薄膜,所述指纹装饰圈设有一层透明薄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壳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内侧设有石墨烯,所述后壳两侧边开设有沟槽,所述散热板设有内凸台,所述散热板通过内凸台卡扣在后壳沟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壳上部设听筒挡块,所述前壳下部设有返回键挡块,所述屏幕保护膜设于听筒挡块和返回键挡块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壳为软质塑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壳为硬质塑料。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手机壳的有益效果是:将屏幕保护膜贴在手机屏幕,采用手机前壳卡紧在手机上,保护手机屏幕上部及手机四周,采用手机后壳卡紧在手机上,保护手机四周及底部,通过手机前壳的功能键通孔和后壳的功能键,实现对手机的控制,手机摄像头透过后壳摄像头通孔进行拍照,通过指纹通孔进行指纹的录制、开锁,采用屏幕保护膜保护手机屏幕,通过屏幕保护膜、前壳和后壳的组合,给手机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一种手机壳,包括后壳3、屏幕保护膜2和前壳1,所述后壳3开设有摄像头通孔32和指纹通孔33,所述后壳3设有四周设有棱边31,棱边31卡住在手机四周,起到保护手机四周侧边的作用,所述后壳3设有与手机相匹配的功能键34,可以通过功能键34实现对手机的操作,所述后壳摄像头通孔32上设有摄像头装饰圈5,所述后壳指纹通孔33设有指纹装饰圈6,摄像头装饰圈5和指纹装饰圈6使后壳3在使用过程中,减小摄像头通孔32和指纹通孔33处的变形,所述摄像头装饰圈5表面设有一层透明薄膜,所述指纹装饰圈6设有一层透明薄膜,有效防止从摄像头通孔32和指纹通孔33进入灰尘,所述后壳3设有散热板4,所述散热板4内侧设有石墨烯,所述后壳3两侧边开设有沟槽,所述散热板4设有内凸台,所述散热板4通过内凸台卡扣在后壳3沟槽内,加快手机热量的散发,所述前壳1设于后壳3内,所述前壳1设有与手机相匹配的功能键通孔12,所述前壳1上部设听筒挡块11,所述前壳1下部设有返回键挡块13,所述屏幕保护膜2设于听筒挡块11和返回键挡块13下方,通过听筒挡块11和返回键挡块13,既可以进一步固定屏幕保护膜2,避免屏幕保护膜2四周翘角,又可以进一步保护手机,所述屏幕保护膜2设于前壳1内。

所述后壳3为软质塑料,增加使用过程中手的抓握感。

所述前壳1为硬质塑料,增加对手机屏幕的保护。

上述方案中,通过屏幕保护膜2保护手机屏幕,防止刮花,通过前壳1保护手机上表面和四周,同时,前壳通过听筒挡块11和返回键挡块13压住手机保护膜四角,防止屏幕保护膜四角翘起,通过后壳3保护手机四周和底部,通过摄像头装饰圈5和指纹装饰圈6设有的薄膜,保护手机摄像头和指纹处有灰尘进入,通过屏幕保护膜2、前壳1和后壳3的组合,给手机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