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式蓝牙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8654阅读:3478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式蓝牙音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无线充电式蓝牙音箱。



背景技术:

蓝牙音箱与电脑或者手机等移动终端配套使用时,因无需数据线连接,移动方便,可较远距离使用,深受广大人群的喜爱。而蓝牙音箱与手机配合使用时,因手机一直需要与蓝牙音箱进行无线传输,需要消耗较多的电量,这样容易减弱手机的续航能力,为此,具有无线充电的蓝牙音箱随之而出。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的蓝牙音箱存在内部结构复杂,组装繁琐,拆装不便,整体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式蓝牙音箱,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拆装简便,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充电式蓝牙音箱,包括支撑件及分别设置于支撑件上下两端的上盖、下盖,所述支撑件上设计有若干出音孔,所述支撑件内设置有音腔主体,所述音腔主体内设置有电池、喇叭组件,所述音腔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出音的通孔;所述上盖安装于音腔主体上端,所述下盖安装于音腔主体下端,所述下盖与音腔主体下端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音箱主板、下透光件,所述音箱主板上设置有音箱工作状态指示灯,音箱工作状态指示灯的光线经下透光件向外透出;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供移动终端充电的无线充电PCBA板,所述无线充电PCBA板上方盖设有用于安置移动终端充电的面板,所述无线充电PCBA板上连接有用于指示移动终端充电连接状态的面板指示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板包括有支撑板部和上透光件,所述上透光件具有透光环形部和连接于透光环形部下侧的卡装部,所述支撑板部位于透光环形部内;所述上盖设有环形安装部,所述卡装部适配于环形安装部内的卡装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盖的底部设置有硅胶垫。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音腔主体的上下端面各设有用于连接盖板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上盖通过上端第一连接部安装于音腔主体上,所述下盖通过下端第二连接部安装于音腔主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音腔主体包括音腔前盖、音腔后盖,所述音腔前盖、音腔后盖相互卡装形成一内部容置空间,前述电池、喇叭组件设置于容置空间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包括前支撑件、后支撑件,所述上盖、下盖、前支撑件、后支撑件围构形成一容纳腔,所述音腔主体安装于容纳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支撑件、后支撑件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半环形限位槽,所述下透光件具有凸于下盖外周缘的下环形限位边,所述上盖具有往外周凸设的上环形限位边,所述上环形限位边位于前支撑件、后支撑件的上端的半环形限位槽内,所述下环形限位边位于前支撑件、后支撑件的下端的半环形限位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内设置有按键PCBA板,所述支撑件外部套设有透声布,对应透声布上设置有相应按键孔;该按键PCBA板凸设于支撑件侧壁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面板下方设置无线充电PCBA板,实现了对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同时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于面板上任意位置充电,使用操作更加方便实用,给使用者提供了便利;尤其是,模块化设计的支撑件、音腔主体、上盖、下盖的组装结构,使得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拆装简便,内部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应用于手机上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支撑件 11、前支撑件

111、半环形限位槽

12、后支撑件 121、半环形限位槽

13、出音孔

20、上盖 21、环形安装部

22、上环形限位边

30、下盖 31、环形安装槽

41、音腔前盖 42、音腔后盖

43、通孔 44、第一连接部

45、第二连接部

401、电池 402、喇叭

403、振动膜 404、振膜压件

50、音箱主板 60、无线充电PCBA板

70、面板 71、支撑板部

72、上透光件 721、透光环形部

722、卡装部 80、下透光件

81、下环形限位边

101、透声布 102、按键PCBA板

103、硅胶垫 104、按键

105、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支撑件10及分别设置于支撑件10上下两端的上盖20、下盖30,该支撑件10内设置有音腔主体,所述上盖20安装于音腔主体上端,所述下盖30安装于音腔主体下端,所述下盖30与音腔主体下端之间设置有下透光件80、音箱主板50;所述音箱主板50上设置有音箱工作状态指示灯,音箱工作状态指示灯的光线经下透光件80向外透出;所述上盖20上设置有供移动终端充电的无线充电PCBA板60,所述无线充电PCBA板60上方盖设有用于安置移动终端充电的面板70,所述无线充电PCBA板60下方设有用于指示移动终端充电连接状态的面板指示灯;此处,该面板指示灯在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终端在面板70上与音箱适配连接成功后会亮起,直到移动终端充满电时,面板指示灯熄灭,停止充电;所述支撑件10外部套设有透声布10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声布101设置为圆筒状,对应支撑件10设置为圆筒状,当然也可按实际需求设置为其他形状;所述透声布101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出口,所述面板70、面板指示灯90的顶端位于透声布101的上出口处。

具体而言,所述面板70包括有支撑板部71和上透光件72,所述上透光件72具有透光环形部721和连接于透光环形部721下侧的卡装部722,所述支撑板部71位于透光环形部721内;所述上盖20设有环形安装部21,所述卡装部722适配于环形安装部21内的卡装槽。

所述音腔主体的上下端面各设有用于连接盖板的第一连接部44、第二连接部45,所述上盖20通过上端第一连接部44安装于音腔主体上,所述下盖30通过下端第二连接部45安装于音腔主体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采用凸柱连接的方式设计;另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盖3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吸附防滑的硅胶垫103。

所述支撑件10包括前支撑件11、后支撑件12,所述上盖20、下盖30、前支撑件11、后支撑件12围构形成一容纳腔,所述音腔主体安装于容纳腔内;所述支撑件10内设置有按键PCBA板102,对应支撑件10外部设置有按键104,相应地,透声布101上设置有相应按键孔;该按键PCBA板102凸设于支撑件10侧壁上;所述支撑件10上还设置有复数个出音孔13。

所述前支撑件11、后支撑件12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半环形限位槽,所述下透光件80具有凸于下盖30外周缘的下环形限位边81,所述上盖20具有往外周凸设的上环形限位边22,所述上环形限位边22位于前支撑件11、后支撑件12的上端的半环形限位槽内,所述下环形限位边81位于前支撑件11、后支撑件12的下端的半环形限位槽内。

所述音腔主体包括音腔前盖41、音腔后盖42,所述音腔前盖41、音腔后盖42相互卡装形成一内部容置空间,其通过卡柱和卡槽相适配定位;该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电池401、喇叭402、振动膜403、振膜压件404,所述音腔主体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出音的通孔43。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401设置有两个,并为上下叠加式设置;为了符合环保设计的理念,该电池401优选设计为充电式蓄电池401;所述喇叭402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音腔前盖41、音腔后盖42的通孔43设置;所述振动膜403设置有两个,对应振膜压件404设置有两个。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10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该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连接于无线充电PCBA板60,从而将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终端放置于音箱的面板70上时,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为移动终端充电。所述支撑件10内还设置有蓝牙模块,对应按键PCBA板102上设置有蓝牙开机键,当按下蓝牙开机键时,通过蓝牙连接于移动终端,即可播放移动终端上的音频文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面板下方设置无线充电PCBA板,实现了对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同时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于面板上任意位置充电,使用操作更加方便实用,给使用者提供了便利;尤其是,模块化设计的支撑件、音腔主体、上盖、下盖的组装结构,使得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拆装简便,内部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