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眼3D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4321阅读:2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裸眼3D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裸眼3D手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3D技术的纵向发展,人们在电影院观看3D电影时,需佩戴3D眼镜,而在手机领域,出现了一种VR头盔显示盒,VR头盔显示盒的使用方法是先把手机放入显示盒中,手机播放3D视频时,显示盒中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虽然这种显示盒的视觉效果较好,但存在笨重、不便携带、安装繁琐等缺陷,致使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而手机壳作为现代手机中常见的一种外设配件,手机壳具有保护手机、加强美观、携带便捷、使用方便等优点,如果使现有的手机壳具有裸眼3D效果而又不影响原本的功能,具有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裸眼3D手机壳,即可充当普通手机壳起保护、装饰手机使用,又可充当3D手机屏获得3D显示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裸眼3D手机壳,包括透明的壳体和立体光栅板,壳体四边侧为弧形且与手机外形相配合,壳体内腔设有卡槽,立体光栅板嵌入卡槽中,常态下,壳体盖合在手机背部,裸眼3D手机壳充当手机后盖使用,当要使用3D功能时,卸下壳体盖合到手机前部,立体光栅板遮挡手机屏幕,手机屏幕图像经立体光栅板折射分别传到人的左右眼,裸眼3D手机壳充当3D手机屏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立体光栅板包括光栅膜和玻璃板,玻璃板嵌入卡槽中,光栅膜黏贴在玻璃板背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栅膜上设有等间隔均匀分布的多个竖直光栅条,立体光栅板嵌入卡槽后竖直光栅条与手机屏幕上的像素列保持平行,光栅条在工作状态时显示为黑色的不透光的光栅条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栅膜上设有圆环形分布的多个环形光栅条,环形光栅条等间距且同心设置,每个环形光栅条被均匀分割为四个等弧度的圆弧,环形光栅条在工作状态时显示为黑色的不透光的光栅条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栅膜上设有等间隔均匀分布的多个斜向光栅条,斜向光栅条倾斜14~18°设置,光栅条在工作状态时显示为黑色的不透光的光栅条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边侧设有供手机电源键、音量键分别凸出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槽为V形槽, V形槽内设有热熔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壳体盖合在手机背部,裸眼3D手机壳充当手机后盖使用,质轻方便携带,可随时拆卸翻转盖合到手机前部,充当3D手机屏使用,非常便捷,功能多样,获得非常好的3D立体显示效果,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栅条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栅条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栅条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裸眼3D手机壳,包括透明的壳体1和立体光栅板2,壳体1四边侧为弧形且与手机外形相配合,壳体1内腔设有卡槽3,立体光栅板2嵌入卡槽3中固定,常态下,壳体1盖合在手机背部,裸眼3D手机壳充当手机后盖使用,起装饰、保护手机的作用,当要使用3D功能时,卸下壳体翻转盖合到手机前部,立体光栅板2遮挡手机屏幕,手机屏幕3D图像视频经立体光栅板折射分别传到人的左右眼产生相位差,看到不一致的图像,使大脑产生 3D 立体效果,裸眼3D手机壳充当3D手机屏使用。

具体的,立体光栅板2包括光栅膜21和玻璃板22,玻璃板22嵌入卡槽3中,光栅膜21黏贴在玻璃板22背面,玻璃板22为透明白板。

如图3所示,光栅膜21的实施例1:光栅膜21上设有等间隔均匀分布的多个竖直光栅条21a,竖直光栅条21a之间形成间隙,立体光栅板2嵌入卡槽3后竖直光栅条21a与手机屏幕上的像素列保持平行,竖直光栅条21a在工作状态时显示为黑色的不透光的光栅条纹,竖直光栅条21将手机屏幕上的图像分隔分别引入左右眼,获得存在视差的两幅相似图像,观看者大脑获得立体视感,这种光栅板结构适用于平视手机屏幕时使人肉眼产生 3D 效果时使用,对于小屏幕手机尤其适用。

如图4所示,光栅膜21的实施例2:光栅膜21上设有圆环形分布的多个环形光栅条21b,环形光栅条21b之间形成间隙,环形光栅条21b等间距且同心设置,每个环形光栅条2b1被均匀分割为四个等弧度的圆弧,环形光栅条21b在工作状态时显示为黑色的不透光的光栅条纹,环形光栅条21b将手机屏幕上的图像分隔分别引入左右眼,获得存在视差的两幅相似图像,观看者大脑获得立体视感,这种光栅板结构因为无论从何方向观看手机屏幕时进入人左眼和右眼的光线阻挡都是一致的,产生的相位差也是一致的,所以从上下左右 360°方向全视角观看平视手机屏幕时使用都能获得3D 立体效果,对于大屏幕手机尤其适用。

如图5所示,光栅膜21的实施例3:光栅膜21上设有等间隔均匀分布的多个斜向光栅条21c,斜向光栅条21c倾斜14~18°设置,斜向光栅条21c在工作状态时显示为黑色的不透光的光栅条纹,适用于 45°的视角范围内使用获得3D 立体效果,对于中等屏幕手机尤其适用。

具体的,壳体1为硅胶壳或玻璃壳或塑料壳,壳体1边侧设有供手机电源键、音量键分别凸出的凹槽,方便裸眼3D手机壳充当手机后盖使用,而卡槽3为V形槽,V形槽内设有热熔胶填充间隙,方便立体光栅板2更稳固的卡装在卡槽3中,不易脱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裸眼3D手机壳即可充当手机后盖使用又可充当3D手机屏使用,质轻携带方便,集保护、装饰、3D显示等功能于一身,功能齐全,而立体光栅板2结构设计合理,有平视、±45°和360°全视角三种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场所,满足使用需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