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及其手机壳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1372发布日期:2018-10-13 00:5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壳支架,特别涉及一种可相对手机壳枢转活动的手机壳及其手机壳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机壳有两种功能,保护手机和一定的支撑手机的功能。现有的手机壳支架上在手机壳背面设置支撑杆,无论是一根支撑杆还是两根,都只能将手机支撑在较平坦的地方,角度无法调整,而且如果平面离视线较低的话眼睛的角度是向下斜视的,在用手机看电影的时候要长时间保持这个动作,对头颈是很大的负担,人很不舒服。因此,急需一种可随意调整支撑角度的手机壳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相对手机壳枢转活动的手机壳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装配该手机壳支架的手机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壳支架,包括用以安装至一手机壳上的底座和可绕所述底座枢转的枢转臂,所述枢转臂包括若干枢转连接在一起的枢转关节。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枢转关节为一三角块,所述三角块具有相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底面,相邻两所述三角块之间具有一枢转定位结构,并通过所述枢转定位结构枢转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三角块的第一侧面垂直向外延伸形成一枢转柱,每一三角块具有一腔体,每一三角块的第二侧面上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穿孔,所述穿孔用以供相邻的三角块的枢转柱插入,相邻两三角块之间的所述枢转定位结构包括后一三角块的所述枢转柱以及前一三角块的所述腔体、所述穿孔、一开口止动环及一弹簧垫圈,所述开口止动环和弹簧垫圈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以对插入的枢转柱进行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三角块的第一侧面上设有若干凸点,所述三角块的第二侧面上设有若干凹坑。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三角块枢转连接时,前一三角块的第二侧面与后一三角块的第一侧面平行且贴合在一起,所述开口止动环套设在后一三角块的枢转柱上,弹簧垫圈弹性抵压在所述开口止动环与所述前一三角块的第二侧面的内壁面之间,以对所述开口止动环施加一远离所述前一三角块的第二侧面的方向的弹性偏压,使得所述后一三角块可围绕所述前一三角块的穿孔的轴心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若干枢转关节包括依次枢转连接的第一三角块、第二三角块、第三三角块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三三角块的多个三角块,所述第一三角块枢转连接至所述底座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盘及自所述底盘一侧向外倾斜延伸的契状体,所述契状体具有一内腔及一支撑斜面,所述支撑斜面上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圆孔,所述圆孔用以供所述第一三角块的枢转柱插入。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三角块的枢转柱插入所述圆孔内时,所述支撑斜面与所述第一三角块的第一侧面平行,所述第一三角块的第一侧面贴合在所述支撑斜面上,所述开口止动环套设在所述第一三角块的枢转柱上,所述弹簧垫圈弹性抵压在所述开口止动环与所述支撑斜面的内壁面之间,以对所述开口止动环施加一远离所述支撑斜面的方向的弹性偏压,使得所述枢转臂可围绕所述圆孔的轴心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斜面上设有若干凹坑,所述第一三角块的第一侧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凹坑配合的凸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机壳,包括壳体以及安装至所述壳体的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机壳支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壳支架,将枢转臂设置成由多个枢转连接在一起的三角块构成,相邻的两个三角块之间通过枢转定位结构枢转连接,每一三角块都可以任意角度的折叠枢转,因此使得枢转臂可以随意变换形状。同时利用开口止动环和弹簧垫圈将枢转臂固定在底座上,当枢转臂围绕圆孔的轴心做枢转运动时,由于弹簧垫圈的作用力,支撑斜面与三角块的第一侧面之间产生摩擦的阻尼效果,使枢转臂可以稳定地停在任意角度,以支撑手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支架设计巧妙,方便实用,具有功能多样化,可实现多角度多形状支撑,适用于多种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支架在一个旋转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枢转臂形状发生变化的手机壳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手机壳支架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手机壳支架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在一个旋转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枢转臂形状发生变化的手机壳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壳,该手机壳可实现多角度多形状支撑。该手机壳包括壳体10及安装至壳体10上的手机壳支架12,壳体10上设有安装座11,手机壳支架12安装在安装座11 上。手机壳支架12包括用以安装至壳体10上的底座14、开口止动环16、弹簧垫圈18和枢转臂20,枢转臂20通过开口止动环16和弹簧垫圈18安装在底座14上,且枢转臂20可相对底座14活动。

更具体地,底座14包括用于安装在壳体10上的底盘22及自底盘22一侧向外倾斜延伸的契状体24,契状体24内具有一内腔26,开口止动环16和弹簧垫圈18设置在内腔26内。契状体24具有一支撑斜面28,支撑斜面28上贯穿设有一与内腔26连通的圆孔30,枢转臂20插入圆孔30内并通过开口止动环16和弹簧垫圈18固定,使得枢转臂20可围绕圆孔30的轴心做枢转运动。

枢转臂20包括若干枢转连接在一起的枢转关节32,相邻两枢转关节32之间具有一枢转定位结构,所有的枢转关节32通过所述枢转定位结构枢转连接在一起。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枢转关节32为一三角块32,三角块32例如为等腰直角三角块32,三角块32具有相邻的第一侧面34、第二侧面36以及连接第一侧面34和第二侧面 36的底面39。

三角块32内具有一腔体38,三角块32的第一侧面34垂直向外延伸形成一枢转柱40,三角块32的第二侧面36上设有与腔体38连通的穿孔42,穿孔42用以供相邻的三角块32的枢转柱插入。开口止动环16和弹簧垫圈18设置为多个,一开口止动环16和一弹簧垫圈18设置在三角块32的腔体38内,以对插入的枢转柱40进行固定。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腔体38在三角块32的底面39上具有一开口41。所述枢转定位结构包括相邻的两三角块中,后一三角块的枢转柱以及前一三角块的腔体、穿孔、开口止动环和弹簧垫圈。

相邻的两三角块32枢转连接时,前一三角块的第二侧面与后一三角块的第一侧面平行且贴合在一起,开口止动环套设在后一三角块的枢转柱上,弹簧垫圈弹性抵压在开口止动环与前一三角块的第二侧面的内壁面之间,以对开口止动环施加一远离前一三角块的第二侧面的方向的弹性偏压,使得后一三角块可围绕前一三角块的穿孔的轴心枢转。因此枢转臂20可通过枢转三角块32来任意变化形状。

构成枢转臂20的若干枢转关节包括依次枢转连接的第一三角块 32A、第二三角块32B、第三三角块32C以及连接至第三三角块32C 的多个三角块32,其中第一三角块32A枢转连接至底座14上。

下面以第一三角块32A和第二三角块32B之间的枢转定位结构为例对枢转定位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三角块32A与第二三角块32B枢转连接时,第一三角块32A 即为上述前一三角块,第二三角块32B即为上述后一三角块。第一三角块32A的第二侧面36与第二三角块32B的第一侧面34平行且贴合在一起,开口止动环16套设在第二三角块32B的枢转柱40上。第二三角块32B的枢转柱40上设有一环形槽37,开口止动环16固定安装于环形槽37内,且开口止动环16突出于环形槽37,弹簧垫圈 18弹性抵压在开口止动环16与第一三角块32A的第二侧面36的内壁面之间,以对开口止动环16施加一远离第一三角块32A的第二侧面36的方向的弹性偏压,使得第二三角块32B可围绕第一三角块32A 的穿孔42的轴心转动。由于开口止动环16固定在第二三角块32B 的枢转柱40上,因此在弹簧垫圈18的作用力下,第二三角块32B 的第一侧面34紧紧贴合在第一三角块32A的第二侧面36上,第二三角块32B在枢转过程中,第二三角块32B的第一侧面34与第一三角块32A的第二侧面36之间产生摩擦的阻尼效果,使得第二三角块 32B可以停靠在任意角度。

类似地,第三三角块32C通过上述方式枢转连接在第二三角块 32B上,依次类推,后面的三角块32均通过这种方式枢转连接在一起,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三角块32A的枢转柱40用于插入底座14的圆孔30内并通过开口止动环16和弹簧垫圈18固定。开口止动环16套设在第一三角块32A的枢转柱40上,第一三角块32A的枢转柱40上设有一环形槽37,开口止动环16固定安装于环形槽37内,且开口止动环16 突出于环形槽37,弹簧垫圈18弹性抵压在开口止动环16与支撑斜面28的内壁面之间,以对开口止动环16施加一远离支撑斜面28的方向的弹性偏压。由于开口止动环16固定在第一三角块32A的枢转柱40上,因此在弹簧垫圈18的作用力下,第一三角块32A的第一侧面34紧紧贴合在支撑斜面28的外壁面上,第一三角块32A在转动过程中,第一三角块32A的第一侧面34与支撑斜面28的外壁面之间产生摩擦的阻尼效果,使得枢转臂20可以停靠在任意角度。

为了使得枢转臂20及各三角块32在转动至预定角度获得轻微顿挫的手感,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斜面28的外壁面上设有若干凹坑44,至少一三角块32,例如第一三角块32A的第一侧面34上设有若干凸点46,第一三角块32A的第二侧面36上设有若干凹坑44,凸点46 与凹坑44配合。即在枢转过程中转到凸点46和凹坑44所在的角度时,凸点46卡入凹坑44内,会产生轻微顿挫的手感,方便用户知晓枢转臂20及各三角块32的转动位置。

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更多的三角块32上设置凸点46和凹坑44。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凹坑44设置为4个,4个凹坑44沿支撑斜面28的周向均匀分布。凸点46也设置为4个,且该4个凸点46沿三角块32的第一侧面34的周向均匀分布。这样当三角块32转动至预定角度时,4个凸点46分别卡入对应的4个凹坑44内。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凹坑44和凸点46各自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做出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壳支架,将枢转臂设置成由多个枢转连接在一起的三角块构成,相邻的两个三角块之间通过枢转定位结构枢转连接,每一三角块都可以任意角度的折叠枢转,因此使得枢转臂可以随意变换形状。同时利用开口止动环和弹簧垫圈将枢转臂固定在底座上,当枢转臂围绕圆孔的轴心做枢转运动时,由于弹簧垫圈的作用力,支撑斜面与三角块的第一侧面之间产生摩擦的阻尼效果,使枢转臂可以稳定地停在任意角度,以支撑手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支架设计巧妙,方便实用,具有功能多样化,可实现多角度多形状支撑,适用于多种环境。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