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4483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音箱。



背景技术:

音箱是整个音响系统流程中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其放音质量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极大,按照专业人士估计,音箱对整个音响系统的贡献占整个系统的30%以上。

当前市面上的音箱大都是喇叭单一,使得发声没有层次感,音质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配置丰富的喇叭组件、可提高用户体验的音箱。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如附图所示的音箱,包括音箱外壳,音箱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按键组件,音箱外壳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按键PCB板、喇叭组件、主控PCB板以及用于对整个音箱供电的电源;所述按键组件与所述按键PCB板连接,按键PCB板通过FPC排线连接主控PCB板;所述喇叭组件电连接所述主控PCB板;所述喇叭组件包括在上的小喇叭组件以及在下的大喇叭组件;小喇叭组件包括四个圆周阵列设置的小喇叭;所述大喇叭组件包括两个大喇叭以及两个共振膜。

进一步地,所述音箱外壳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底座、支撑座以及喇叭防护网,所述支撑座将音箱外壳隔成上下两个腔室,所述按键PCB板与喇叭组件安装在上层腔室内,所述主控PCB板与电源安装在下层腔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大喇叭与共振膜通过大喇叭座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小喇叭通过小喇叭座安装在所述大喇叭座上,所述小喇叭座上开有四个用于安装所述小喇叭的小喇叭腔。

进一步地,所述大喇叭座由两个左右喇叭座组成,每个左右喇叭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共振膜的共振膜腔,两个所述左右喇叭座安装在一起后合抱成两个用于安装所述大喇叭的大喇叭腔。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防护网外侧罩有包布。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下侧安装有防滑片。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锂电池。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音箱的按键组件包含四个小喇叭、两个大喇叭以及两个共振膜,配置丰富且布局合理,可极大的提高声音的丰富性、层次性与立体感,音箱的结构堆叠合理,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音箱的整体外形图;

附图2位音箱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的音箱,包括音箱外壳,音箱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按键组件1,音箱外壳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按键PCB板2、喇叭组件、主控PCB板以及用于对整个音箱供电的电源13;所述按键组件1与所述按键PCB板2连接,按键PCB板2通过FPC排线8连接主控PCB板12;所述喇叭组件电连接所述主控PCB板12。所述电源13为锂电池。

所述喇叭组件包括在上的小喇叭组件以及在下的大喇叭组件;小喇叭组件包括四个圆周阵列设置的小喇叭4;所述大喇叭组件包括两个大喇叭7以及两个共振膜6,且两个大喇叭7与两个共振膜6朝向各不相同,两个大喇叭7相对于音箱外壳的竖直中心呈对称设置,两个共振膜6相对于音箱外壳的竖直中心呈对称设置。这种布局可使各喇叭与共振膜之间发声互不干扰,且可增强声音的立体感。

所述音箱外壳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底座14、支撑座11以及喇叭防护网5,喇叭防护网5上均匀开有镂空小孔,所述支撑座11将音箱外壳隔成上下两个腔室,所述按键PCB板2与喇叭组件安装在上层腔室内,所述主控PCB板与电源13安装在下层腔室内。

所述大喇叭7与共振膜6通过大喇叭座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1上,所述小喇叭4通过小喇叭座3安装在所述大喇叭座上,所述小喇叭座3上开有四个用于安装所述小喇叭4的小喇叭腔。这种安装方式稳固可靠。

所述大喇叭座由两个左右喇叭座9组成,每个左右喇叭座9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共振膜6的共振膜腔,两个所述左右喇叭座9安装在一起后合抱成两个用于安装所述大喇叭7的大喇叭腔。将大喇叭座分为两个零件,可减少零件的开模难度,节约成本。

所述喇叭防护网5外侧罩有包布10,包布10的作用一来可进一步防尘、方便拆洗,二来可以提高美感。

所述底座14的下侧安装有防滑片15,防滑片15可防止音箱容易在桌面滑动,特别是防止在车载环境下,车辆加速和制动造成音箱滑移。

本实用新型的音箱的按键组件包含四个小喇叭、两个大喇叭以及两个共振膜,配置丰富且布局合理,可极大的提高声音的丰富性、层次性与立体感,音箱的结构堆叠合理,结构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