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4996发布日期:2018-06-19 23:4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拆卸式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卸式镜头,尤其是正保护壳及背保护壳以可拆卸方式相互接合,形成容置空间,容置正盖壳、背盖壳、镜头及感光封装模块,且感光封装模块的封装组件以系统级封装技术,将多个电子零件或电子模块整合封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通用镜头产品多采用传统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简称PCBA)制程,先在电路板上做图形转移、电镀、蚀刻等,藉以形成电路图案,再将多个电子零件或电子模块焊接在电路板上,也把感光组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此外,一并在电路板上对应于感光组件的位置钻孔用以固定镜头,最后将镜头焊接在对准感光组件的相对位置的电路板上,如图1先前技术示意图所示。

传统的PCBA制程零件数目多、制程与测试工序步骤繁复,且在制程的过程中影像制程良率的变异数也很多,例如:酸度、湿度、温度的影响,还有氧化的问题,以及电路板、待焊物与焊锡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因素等等,皆会影响面板的质量以及使用时效,同时如果电子零件或电子模块数目增加,电路板的体积也随之增加,造成后续零件组装上的困难,也增加实际应用方面上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模块化镜头,整合封装多个电子零件或电子模块,降低制程的工序步骤、提升整合设计效率,并且缩小以及简化电路板的复杂度与面积,同时减少电路板的运行功耗。

此外,模块化镜头的是可以自由拆卸、更换及组装,解决现有技术中镜头与电路板需要同时更换而造成的不便,以及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式镜头,包含正保护壳、背保护壳、正盖壳、背盖壳、镜头以及感光封装模块,其中,正保护壳及背保护壳以可拆卸方式相互接合,并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正盖壳、背盖壳、镜头以及感光封装模块位于容置空间之内,且正盖壳及背盖壳同样以可拆卸方式相互接合,而感光封装模块位于正盖壳及背盖壳之中。

进一步而言,正保护壳具有第一开口,背保护壳具有穿孔,用以穿设相互连接的连接线及连接线插头,连接线插头位于容置空间内,正盖壳具有第二开口,背盖壳具有第三开口,感光封装模块包含电路板、电路、封装组件、连接孔槽以及感光组件,其中,封装组件及连接孔槽位于电路板的同一侧,而感光组件位于电路板的另一侧,封装组件、连接孔槽以及感光组件皆与电路板的电路电气连接。

正保护壳的第一开口对准镜头的一端,并位于正保护壳的中间区域,镜头的另一端对准且接合在正盖壳的第二开口,正盖壳的第二开口同时对准感光封装模块的感光组件,并位于正盖壳的中间区域且向外突出,背盖壳的第三开口对准感光封装模块的连接孔槽,并使部分的连接孔槽外露,背保护壳的连接线插头对准外露的连接孔槽。

具体而言,封装组件是以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简称SiP)技术,整合封装多个电子零件及多个电子模块的至少其中之一,并且将封装组件与连接孔槽镶嵌在电路板的同一侧,而感光组件则是镶嵌在电路板的另一侧,位于电路板的中间区域。

感光组件可以为电荷耦合组件(charge-coupled device,简称CCD)或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sensor,简称CMOS)。

尤其是,正保护壳还包含第一防水环及第二防水环,且具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位于正保护壳周围,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开口周围,第一凹槽放置第一防水环,使得正保护壳及背保护壳紧密接合,第二凹槽放置第二防水环,使得第一开口及镜头紧密接合,藉以达到双重防水的功效。

光源经由镜头被感光组件接收,感光组件将光学影像转换为电子讯号,经由电路板上的电路传送至封装组件,封装组件对电子讯号进行处理并形成数字影像讯号,再经由电路板上的电路传递至连接孔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感光封装模块的封装组件是以SiP技术封装成单个零件模块,达到制程技术与时程精简。

本实用新型另一特点在于,感光封装模块的封装组件使用SiP技术封装成单个零件模块,达到防尘、防刮、防锈蚀等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另一特点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镜头并非锁固在电路板上,而是可以自由拆卸、搭配组装不同的镜头,在维修上也可以单独更换,增加使用弹性以及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前技术的镜头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式镜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式镜头的感光封装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式镜头的正保护壳内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正保护壳;11第一开口;12第一防水环;13第二防水环;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20背保护壳;21穿孔;22连接线;23连接线插头;30正盖壳;31第二开口;40背盖壳;41第三开口;50镜头;60感光封装模块;61电路板;62电路;63封装组件;64连接孔槽;65感光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标及组件符号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俾使熟习所述项技艺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拆卸式镜头如图2所示,包含正保护壳10、背保护壳20、正盖壳30、背盖壳40、镜头50以及感光封装模块60,其中,正保护壳10与背保护壳20以可拆卸方式相互接合,并形成一个容置空间,正盖壳30、背盖壳40、镜头50及感光封装模块60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且感光封装模块60位于正盖壳30及背盖壳40所形成的另一容置空间之中。

进一步而言,正保护壳10具有第一开口11,背保护壳20具有一个穿孔21,用以穿设相互连接的连接线22及连接线插头23,而连接线插头23位于容置空间内。正盖壳30具有第二开口31,背盖壳40具有第三开口41,正盖壳30及背盖壳40以可拆卸方式相互接合。

再者,参阅图3感光封装模块示意图,感光封装模块60包含电路板61、电路62、封装组件63、连接孔槽64以及感光组件65,其中,封装组件63及连接孔槽64位于电路板61的同一侧,而感光组件65位于电路板61的另一侧,封装组件63、连接孔槽64以及感光组件65皆与电路板61的电路62电气连接。

继续参阅图2,正盖壳30上的第二开口31对准感光封装模块60的感光组件65,且位于正盖壳30的中间区域并向外突出,便于正盖壳30与镜头50的一端接合,背盖壳40上的第三开口41对准感光封装模块60的连接孔槽64,使得连接孔槽64的一部分外露,用以插入连接线插头23。

正保护壳10的第一开口11对准镜头50的另一端,且位于正保护壳10的中间区域并向外延伸,使镜头50得以接收光源,背保护壳20的连接线插头23对准外露的连接孔槽64,藉以插入连接孔槽64,并透过连接线22使得本实用新型与外部装置连接。

尤其是,如图4所示,正保护壳10进一步包含第一防水环12及第二防水环13,且具有第一凹槽14及第二凹槽15,第一凹槽14位于正保护壳10周围,第二凹槽15位于第一开口11周围,第一防水环12放置于第一凹槽14,使得正保护壳10及背保护壳20紧密接合,第二防水环13放置于第二凹槽15,使得第一开口11及镜头50紧密接合,藉以达到双重防水的功效。

此外,感光封装模块60的封装组件63,以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简称SiP)技术,整合封装多个电子零件及多个电子模块的至少其中之一,并将封装组件63与连接孔槽64镶嵌在电路板61的同一侧,而感光组件65则是镶嵌在电路板61的另一侧,且位于电路板61的中间区域。

感光组件65可以为电荷耦合组件(charge-coupled device,简称CCD)或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sensor,简称CMOS)。

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实例中,光源经由镜头50进入后,被感光组件65接收,感光组件65将光学影像转换为电子讯号,并经由电路板61上的电路62传送至封装组件63,封装组件63对电子讯号作处理并形成数字影像讯号,再经由电路板61上的电路62传递至连接孔槽64,连接孔槽64则透过连接线22将数字影像讯号发送至外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感光封装模块的封装组件是以SiP技术封装成单个组件,相较于已知技术中是采用传统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简称PCBA)制程,PCBA制程零件数目多且制程与测试工序繁杂,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制程技术与时程的精简,并提升整合设计效率、减低制程成本。

本实用新型另一特点在于,使用SiP技术使得拆卸式镜头的电子零件、电子模块整合成一个封装组件,缩小以及简化电路板的复杂度与面积,同时减少电路板的运行功耗,且有别于已知技术中,电子零件或电子模块是直接焊在电路板上,本实用新型能达到防尘、防刮、防锈蚀等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另一特点在于,镜头可以自由拆卸,藉以结合各种不同的镜头,依照使用者需要轻易、简易的作更换,在维修时也可以单独更换,有别于已知技术中感光组件及其他模块电路是印刷在电路板上,而镜头是对准感光组件锁固在相对应的电路板上,当需要更换镜头或镜头损坏时,则必需更换整组电路板及镜头,因此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使用弹性,同时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另一特点在于,正保护壳内侧包含两条防水环,一条位于正保护壳内侧周围,另一条位于第一开口内侧,提升拆卸式镜头防水的功效。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