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网有线通讯系统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2463发布日期:2019-04-29 12: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网有线通讯系统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多个双网交换单元(2),多个双网交换单元(2)通过两条并行的全交换网络(111)串联在一起形成通讯装置;所述双网交换单元(2)主要包括内线板(4)、外线板(5)、席位板(6)和两块交换板(8);内线板(4)和外线板(5)均通过通讯网络数据线分别接入两块并列的交换板(8),两块交换板(8)则通过通讯网络数据线连接至席位板(6);两块交换板(8)与两条并行的全交换网络(111)连接;

无线板(3)、内线板(4)、外线板(5)、席位板(6)和两块交换板(8)形成的双网交换单元(2),无线板(3)、内线板(4)、外线板(5)、席位板(6)和两块交换板(8)各自设置在一个壳体内,多个壳体之间阵列设置形成双网交换单元(2),相邻的两个双网交换单元(2)通过多向临时夹具夹紧固定;

多向临时夹具包括主夹具和副夹具,主夹具包括定位盘(25)、夹板和拉杆;夹板包括定位板(26)和伸缩夹具(27),伸缩夹具(27)为两个,伸缩夹具(27)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且与伸缩夹具(27)呈直角的立板(30),伸缩夹具(27)的另一端伸进定位板(26)内且能相对于该定位板(26)做伸缩移动;

拉杆为两组,每组拉杆包括前拉杆(28)和后拉杆(29),前拉杆(28)的一端设置有勾住立板(30)的立挡(31),另一端与后拉杆(29)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后拉杆(29)的一端与前拉杆(28)活动连接,后拉杆(29)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定位盘(25)的侧壁;前拉杆(28)和后拉杆(29)形成V形活动连接臂结构;两组拉杆分设于定位盘(25)的两侧且V形活动连接臂结构的开口方向相反;

在定位盘(25)的上端设置有璇拧帽(32),璇拧帽(32)与定位盘(25)同轴且能相对于定位盘(25)旋转,璇拧帽(32)的底端通过立柱(33)连接活动拉紧杆(34),活动拉紧杆(34)的一端与立柱(33)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拉紧转轴连接至后拉杆(29)的中部,活动拉紧杆(34)能以拉紧转轴为轴旋转且也能以立柱(33)的轴为轴旋转;

璇拧帽(32)中部为中空槽,定位盘(25)的上部伸进璇拧帽(32)的中空槽内,在璇拧帽(32)的中空槽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定位孔(35),在定位盘(25)上也设置有多个供固定螺栓插入的带有内螺纹的固定孔,当璇拧帽(32)璇拧至夹紧定位的位置后至少有一个定位孔(35)与定位盘(25)上的固定孔对应;

副夹具包括基柱(38)、带有外螺纹的调整螺杆(39)、固定横板(40)、两个动立板(47)和两个动夹板(41);基柱(38)穿过璇拧帽(32)后与定位盘(25)之间固定,基柱(38)为中空的桶装结构,且在空腔内设置有内螺纹,调整螺杆(39)的下端伸进基柱(38)内与基柱(38)螺纹配合,调整螺杆(39)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头(42),调整螺杆(39)能相对于连接头(42)转动且轴向之间相对固定,连接头(42)的上端设置固定横板(40),动夹板(41)是由横板和立板构成的L形结构,动夹板(41)的横板一端设置有限位滑块(43),两个动夹板设置在固定横板(40)的左右两侧,两个动夹板的限位滑块(43)伸进固定横板(40)上的滑槽(44)内使得动夹板(41)能相对于固定横板(40)向两侧移动;动夹板(41)的横板底部通过连接杆(45)与立挡(31)连接并联动;

两个动立板(47)的底部伸进固定横板(40)的滑槽(44)内,两个动立板(47)与固定横板(40)垂直;两个动立板(47)为能沿滑槽(44)移动的结构,两个动立板(47)之间以及动立板(47)与动夹板(41)的立板之间构成三个用于夹紧双网交换单元(2)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有线通讯系统主机,其特征在于:两条并行的全交换网络(111)采用局域网VLAN联网、广域网VPN,DDN专线,无线网桥、网线、双绞线、光纤或同轴电缆;所述的双网交换单元(2)还包括有监控板(9)、语音板(11)、录音板(12)和磁石板(13);监控板(9)、语音板(11)、录音板(12)和磁石板(13)通过内部的两条并行的通讯网络(222)与两块交换板(8)连接;在所述内线板(4)、外线板(5)、席位板(6)上均设置有音频隔离变换器、数字隔离器、两片网络驱动模块及独立的CPU和FPGA;两片网络驱动模块(20)通过电路与CPU连接,CPU通过电路与FPGA连接,FPGA一方面通过数模转换器与音频隔离变换器连接,另一方面直接与数字隔离器连接;音频隔离变换器数字隔离器连接至外部设备端口,而两片网络驱动模块则通过通讯网络数据线连接至两块交换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网有线通讯系统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各个功能板连接的接口和与全交换网络(111)连接的接口,所有接口均通过音频隔离变换器和数字隔离器与交换单元连接,交换单元与控制及路由协议判断模块连接;数字隔离器采用光电耦合器和继电器;多个双网交换单元(2)阵列的设置在壳体(14)内;而每个双网交换单元(2)中的无线板(3)、内线板(4)、外线板(5)、席位板(6)、监控板(9)、GPS板(10)、语音板(11)、录音板(12)、磁石板(13)和交换板(8)均插接在壳体(14)的板卡插槽(15)内,交换板(8)插接在板卡插槽(15)的两端;内线板(4)在使用时与直通电话机连接;外线板(5)在使用时与市话或程控交换机连接;席位板(6)在使用时通过席位终端板(7)与用户席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有线通讯系统主机,其特征在于:在定位板(26)内设置有顶触两个伸缩夹具(27)的顶簧(36);在调整螺杆(39)上设置有方便璇拧的璇拧圈(4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有线通讯系统主机,其特征在于:前拉杆(28)通过转轴与立挡(31)连接,转轴的轴向与立挡方向相同即与前拉杆(28)的轴向方向垂直,前拉杆(28)能绕该转轴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有线通讯系统主机,其特征在于:定位盘(25)的底部设置有使用时吸住定位板(26)上表面的吸盘(3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有线通讯系统主机,其特征在于:基柱(38)的外壳上连接一个斜向延伸柱(48),斜向延伸柱(48)的前端通过万向球头(66)连接竖向排式快捷束线装置,该竖向排式快捷束线装置包括上夹紧卡套(49)、下定位座(50)和控制杆(55),上夹紧卡套(49)包括两根竖向卡板(51)和一块横向连接板(52),两根竖向卡板(51)分设在横向连接板(52)的两端形成开口朝下的U形结构,竖向卡板(51)与横向连接板(52)垂直,竖向卡板(51)的上端与横向连接板(52)连接,竖向卡板(51)的下端设置有L形卡脚(53);

横向连接板(52)的下方,即横向连接板(52)与两根竖向卡板(51)围拢成的U形结构内设置有升降卡板(54),该升降卡板(54)为能沿着竖向卡板(51)上下移动的结构,升降卡板(54)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法兰;

该控制杆(55)为能相对于升降卡板(54)自转的结构,控制杆(55)带有外螺纹,控制杆(55)的下端穿过横向连接板(52)后伸进升降卡板(54)上的内螺纹法兰内,并与该内螺纹法兰内螺纹配合,控制杆(55)穿过横向连接板(52)的位置设置有限制控制杆(55)轴向上下移动的止位卡槽(56);

升降卡板(54)的两端设置有限制升降卡板(54)自转的止转键(57),该止转键(57)伸进竖向卡板(51)内侧的竖向限位滑槽(58)内实现限制竖向卡板(51)转动,同时,止转键(57)能沿着该竖向限位滑槽(58)做上下移动;通过控制杆(55)的旋转控制升降卡板(54)上下移动;

下定位座(50)包括定位底盘(59)和设置在定位底盘(59)两端的横向定位卡板(60),定位底盘(59)与升降卡板(54)对应,定位卡板(60)与L形卡脚(53)对应,使用时,L形卡脚(53)的横向部分伸进定位卡板(60)下方实现卡接;

定位底盘(59)通过万向球头与斜向延伸柱(48)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有线通讯系统主机,其特征在于:定位卡板(60)的上端面与定位底盘(59)的上表面平齐,在定位底盘(59)上设置有多个“厂”字形分隔定位压板(62),多个分隔定位压板(62)开口朝向相同的按序排列,分隔定位压板(62)的开口朝向其中一个定位卡板(60)所在的方向;分隔定位压板(62)为能相对于定位底盘(59)做上下升降的结构,使用时,从分隔定位压板(62)的侧面开口将电线装入分隔定位压板(62)内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网有线通讯系统主机,其特征在于:分隔定位压板(62)为由横板和竖板构成的“厂”字形结构,其中竖板伸进定位底盘(59)的竖向槽口(61)内,且竖板能相对于该竖向槽口(61)做不脱离该竖向槽口(61)的上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网有线通讯系统主机,其特征在于:当分隔定位压板(62)下落至最低点时,横板落在定位底盘(59)的上端面上;竖向槽口(61)内设置有向下拉紧竖板的拉簧(64)。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