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感灯光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6365发布日期:2018-08-14 18:28阅读:9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动感灯光音箱。



背景技术:

广场舞、街头歌唱以及一些室外临时表演等场合中,音箱随处可见,然而,现有的音箱大多数的功能仅仅为扩音,播放音乐等属于听觉属性的功能,在较黑的晚上,很难准确的分辨出音箱的具体位置,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感灯光音箱,解决了现有音箱在较黑的晚上,不容易辨别出音箱具体位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动感灯光音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喇叭,所述喇叭的边缘设置具有灯板的灯罩,所述灯板位于灯罩内部,所述灯板上设置有若干LED灯,若干所述LED灯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所述灯板与电源线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箱体内设置带有若干LED灯的灯板,使动音箱具有照明功能,即使在较黑的晚上,可以准确的分辨出音箱的具体位置;通过在灯板上设置灯罩,便于安装灯板,同时,灯罩的设置可以防止LED灯上落灰尘而影响LED灯的使用效果,避免LED灯受潮,从而延长了LED灯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灯罩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灯板通过双面胶贴在容置槽的侧壁上。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灯板贴在容置槽的侧壁上,使灯板与容置槽的侧壁固定连接,限制灯板在容置槽内移动,且用双面胶固定,安装较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若干抵接于灯板的加强肋。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加强肋的设置,增强容置槽的结构强度,同时加强肋抵接于灯板,使灯板贴附在容置槽的侧壁上,进一步限制灯板在容置槽内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灯罩的外侧还设有减震罩,所述减震罩于喇叭出声侧抵接于灯罩,所述灯罩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减震罩上设置有卡接于环形凹槽内的环形凸起。

采用上述方案,减震罩的设置可以缓解喇叭在发声时与箱体之间发生共振,从而提高了音箱的质量,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的卡合,保证了减震罩与灯罩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顶端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方安装有第一提手。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箱体顶端设置第一提手,操作人员可以单手握持第一提手拿取音箱,同时,第一凹槽的设置,使得在拿取音箱的时候便于握持第一提手,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处安装有第二提手。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箱体两侧设置第二提手,便于操作人员手握第二提手拿取以及转动音箱,使音箱的使用更加的灵活。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于喇叭出声侧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设置有若干辅助板。

采用上述方案,通风口的设置,在音箱工作时,箱体内会有气压的出现,通风口可以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使得音箱的音响效果更佳;辅助板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音箱,起到防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于喇叭的出声侧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采用上述方案,箱盖的设置,防止箱体内喇叭等器件收到碰撞,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设置通孔以便喇叭的声音可以传出。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控制LED灯亮暗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检测外界声音大小并输出声音检测信号的声音检测单元、耦接于声音检测单元以接收声音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LED灯亮暗。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检测外界的声音大小来控制LED灯亮,方便人们确定音箱的位置,同时,在音箱使用时,音箱上的LED灯可以随着音箱的发声而亮起,渲染了气氛。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电路与音箱音频交流信号输入端并联,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对音频交流信号进行滤波的滤波部。

采用上述方案,音频交流信号经滤波部的滤波后转化为驱动LED灯亮暗的电源电路,使得LED灯不需要额外连接电源,使用更加的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箱体内设置带有若干LED灯的灯板,使动音箱具有照明功能,即使在较黑的晚上,也可以准确的分辨出音箱的具体位置,同时,通过声音的大小控制LED灯亮暗,在音箱发出声音时,LED灯会随之亮起,渲染了氛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动感灯光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感灯光音箱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喇叭、灯罩和减震罩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减震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控制LED灯亮的供电回路。

图中:1、箱体;11、第一凹槽;12、第一提手;13、第二凹槽;14、第二提手;15、通风口;16、辅助板;17、箱盖;171、通孔;2、喇叭;3、灯罩;31、容置槽;311、加强肋;32、环形凹槽;33、凹槽;4、灯板;41、LED灯;42、连接端口;5、减震罩;52、环形凸起;53、凸块;6、控制电路;61、声音检测单元;62、控制单元;63、滤波部;64、执行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动感灯光音箱,结合图1和图2,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喇叭2,喇叭2的边缘设置具有灯板4的灯罩3。

如图3所示,灯板4位于灯罩3内部且呈环形设置,且采用半透明材料制成,灯板4上设置有若干LED灯41,本实施中优选为16个,若干LED灯41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灯板4上设置有与电源线连接的连接端口42。

灯罩3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容置槽31,灯板4通过双面胶贴在容置槽31的侧壁上,容置槽31内均匀排列有若干抵接于灯板4的加强肋311,加强肋311位于LED灯41的两侧以将若干LED灯41隔开,其中灯罩3呈环形设置,灯罩3的内圈与喇叭2的边缘过盈配合。

如图2和图4所示,灯罩3的外侧还设有减震罩5,减震罩5于喇叭2出声侧抵接于灯罩3,灯罩3的外圆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32,减震罩5上设置有卡接于环形凹槽32内的环形凸起52,减震罩5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凸块53,对应卡接在设置于灯罩3上的凹槽33内。

结合图1和图2,箱体1顶端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上方安装有第一提手12,第一提手12与箱体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箱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3,对应的第二凹槽13处安装有第二提手14。箱体1于喇叭2出声侧开设有通风口15,且通风口15于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且呈对称设置,通风口15内设置有若干辅助板16;箱体1于喇叭2的出声侧还设置有箱盖17,箱盖17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71以传导声音。

结合图1、图3和图5,箱体1内还设有控制LED灯41亮暗的控制电路6,控制电路6包括用于检测外界声音大小并输出声音检测信号的声音检测单元61、耦接于声音检测单元61以接收声音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62,控制单元62控制LED灯41亮暗。

如图5所示,声音检测单元61包括咪头,型号为EM-6050P用于检测声音,并输出声音检测信号,咪头的两端分别与驱动音箱的音频交流信号连接。

声音控制单元62包括NPN型三极管Q1以及继电器KM,继电器KM线圈的一端耦接于电源,另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咪头以接收相应的声音检测信号,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中继电器KM反向并联有续流二极管D1以保护继电器KM。

控制电路6与音箱音频交流信号输入端并联,控制电路6包括用于对音频交流信号进行滤波的滤波部63;滤波部63包括滤波电阻R1、滤波电容C1、滤波电阻R2、滤波电阻R3以及滤波电容C2。

结合图5和图6,控制单元62耦接有接收控制信号并执行的执行元件64,执行元件64包括继电器KM的常开触点KM-1和KM-2以及与KM-1耦接用于控制LED灯41亮的IC1和IC2,IC1与IC2的型号为74HC595,其中IC1中的1~7触脚和第15触脚分别与位于电路板上的8颗LED灯41一一连接,IC2中的1~7触脚和第15触脚分别与位于电路板上的另外8颗LED灯41一一连接,当三极管Q1接收到声音检测信号后,继电器KM的线圈得电,此时,KM-1与KM-2同时闭合,使得IC1与IC2控制LED灯41亮起。

当咪头检测到外界的声音信号时,包括音箱的声音或者人的声音时,输出声音检测信号至三极管Q1的基极,使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M的线圈得电吸合,其对应的常开触点KM-1和KM-2全部闭合,以导通控制LED灯41亮的供电回路,使LED灯41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