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3688发布日期:2018-09-04 23:38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音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当前耳机产品种类丰富,外观各异,已经非常普及,大致分为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其中,头戴式耳机的头戴支架一般具有伸缩功能用来匹配顾客的头型,但可调整的维度太少,往往只适合一小部分客户的头型,一部分顾客佩戴一段时间后,易造成夹耳或者夹头的状况,如耳廓部位疼痛等,用户体验非常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头戴式耳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戴支架和喇叭后壳,所述喇叭后壳的一侧设有通孔,还包括:一对固定座,其上设有半圆形凹槽,设置在所述喇叭后壳的底面;一转动座,其两侧分别伸出销轴,所述销轴可转动地固定在半圆形凹槽内;一压盖,覆盖在所述转动座上并与喇叭后壳固定连接,所述压盖上伸出一对与所述固定座配合的卡块,所述头戴支架端部为柱状结构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座可转动连接。

所述头戴支架包括:弧形支架和连接在弧形支架两端为柱状结构的拉拔臂,所述拉拔臂上设有半圆形定位槽,所述转动座上设有配合拉拔臂插入的圆形孔和插入后对应所述定位槽的缺口,一固定件通过螺丝固定在缺口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伸入圆形孔内的凸块。

所述拉拔臂上还设有环形槽,一垫圈套在环形槽内与转动座衬套。

还包括与喇叭后壳通过螺丝固定的耳罩支架。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轴旋转结构,提供更多维度的旋转,可以根据顾客头形的不同来自行调整至最适合的佩戴角度,从而可适用于更多的顾客,通用性好,让使用者在佩戴时更加舒适,有效避免夹耳或者夹头的状况,提高用户体验。并且不破坏耳机的外观,把旋转结构做到产品内部,保证耳机外观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喇叭后壳处的局部截面图;

图4为图3中的转动座转动后的局部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喇叭后壳旋转后的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戴支架1和喇叭后壳2,喇叭后壳2的一侧设有通孔21,头戴支架1端部为柱状结构,可穿过喇叭后壳2的通孔21。喇叭后壳2内设有一对固定座3,固定座3固定在喇叭后壳2内面朝人耳一侧的底面上,固定座3上设有半圆形的凹槽,固定座3之间设有转动座4,转动座4一端的端部向两侧边伸出销轴41,销轴41与固定座3上的凹槽相配合,使转动座4可以以销轴41为轴心转动。喇叭后壳2内还设有压盖5,压盖5覆盖转动座4,且压盖5与喇叭后壳2的底面通过螺丝固定,压盖5面朝转动座4的一侧上伸出两块卡块51,卡块51上设有与固定座3配合的半圆形凹槽,顶在转动座4上将销轴41卡在之间,从而使转动座4与喇叭后壳2可转动固定,转动范围在压盖5与喇叭后壳2底面之间的间隙内。再通过头戴支架1的端部穿过喇叭后壳2的通孔21与转动座4可转动连接,使喇叭后壳2可相对头戴支架1的端部转动,从而使喇叭后壳2可多维度转动。其中,压盖5通过螺丝与喇叭后壳2固定。

头戴支架1包括:弧形支架11和连接在弧形支架11两端为柱状结构的拉拔臂12,拉拔臂12上设有半圆形定位槽121,转动座4的端面上设有配合拉拔臂12插入的圆形孔,并对应拉拔臂12插入后定位槽121的位置设有的缺口,缺口处可安装固定件6,固定件6通过螺丝与转动座4固定,固定件6对应缺口形状设计,固定件6上设有凸块61,可伸入转动座4的圆形孔内,从而拉拔臂12插入后,再安装固定件6使凸块61扣入拉拔臂12的定位槽内,并与定位槽的两侧壁贴合,使拉拔臂12无法直接从转动座4内抽出。从而喇叭后壳2可以以拉拔臂12为轴心转动,通过凸块61与拉拔臂12的定位槽121的间隙提供一定的转动范围。综上所述,喇叭后壳2可以以拉拔臂12为轴心转动,还可以以销轴41为轴心使喇叭外壳2相对拉拔臂12在通孔21范围内为摆动,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喇叭后壳2能够相对拉拔臂12自动调整与人耳配合的角度,使佩戴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中,拉拔臂12上还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套有橡胶材质的垫圈7,从而使拉拔臂12通过垫圈7衬套在转动座4的圆形孔内,减少转动时的磨损,提高耐久度。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耳罩支架8,耳罩支架8通过螺丝与对应的喇叭后壳2固定连接。头戴支架1两端分别安装两个喇叭后壳2和对应的耳罩支架8,再通过在喇叭后壳2内安装喇叭以及控制部分组成头戴式耳机。客户佩戴后,人耳与耳罩支架8接触,头戴支架1通过拉拔臂12将耳罩支架8贴紧人耳,喇叭后壳2能够相对拉拔臂12自动调整耳罩支架8与人耳贴合的角度,从而可配合更多不同客户的头型,使佩戴更加舒适自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