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偷窥功能的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7498发布日期:2018-09-14 23:3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偷窥功能的终端设备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的发展,终端设备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必备日常用品。人们常常在公交车、地铁或者其他公共场所使用终端设备。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的用户往往不希望周围的其他人看到自己终端设备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现有技术中的终端设备,视角范围较大,这样,即使在偏离显示屏正面较远的位置,仍可较为清晰的看到显示屏上的内容,不利于保护使用者的隐私。



技术实现要素:

(一)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偷窥功能的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的侧面边框上分别延伸设置的第一反光膜和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发出的光亮通过预定角度的第一反光膜的反射在终端侧边框形成强光来防止他人偷看终端设备显示屏上的内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偷窥功能的终端设备,包括发光装置和第一反光膜;所述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侧面边框上,所述侧面边框的两个长边上分别延伸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光膜;所述发光装置位于所述侧面边框的两个长边之间;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光膜的反射后向预定方向射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发光装置电连接,以控制发光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摄像头和处理模块;

所述摄像头连接至所述处理模块,以将拍摄的图像信息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判断注视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人数,并将基于所述人数产生的触发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

在所述人数为1个时,所述处理模块产生用于控制所述发光装置关闭的第一触发信号;

在所述人数为至少2个时,所述处理模块产生用于控制所述发光装置开启的第二触发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光线感应模块和光线调节模块;

所述光线感应模块连接至所述光线调节模块,以将检测到的环境亮度值信息发送给所述光线调节模块;

所述光线调节模块将基于接收到的环境亮度值信息调节所述发光装置的亮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罩设在第一反光膜和发光装置上;所述灯罩上开设有沿所述侧面边框的两个长边的伸展方向延伸的缝隙,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的经由第一反射膜向预定方向射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缝隙射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反光膜,所述第二反光膜贴合设置于所述灯罩的内壁,用于将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的并经由第一反射膜反射向预定方向射出的光线反射出所述缝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发光装置为由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组成的灯组,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的光照强度大于显示屏的光照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发光装置至少有一个,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四个侧面边框,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面边框上安装有所述发光装置和所述第一反光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侧面边框包括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所述第一长边和所述第二长边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反光膜;两个长边上的第一反光膜之间形成具有预定角度的夹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发光装置相连,用于在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触发信号后给所述发光装置供电。

(三)有益效果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偷窥功能的终端设备,包括发光装置和第一反光膜;终端设备的侧面边框的两个长边上分别延伸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光膜,所述发光装置位于所述侧面边框的两个长边之间,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光膜的反射后向预定方向射出,当有人从侧面窥视终端设备显示屏时,眼睛会被发光装置的亮光照射,从而无法看清显示屏内容,因此,该终端设备具备较佳的防窥效果,从而可以有效保护终端设备用户的个人隐私。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具有防偷窥功能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一种具有防偷窥功能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具有防偷窥功能的终端设备的系统框图;

附图标记:

10-终端设备;11-显示屏;12-凹槽;13-侧面边框;14-控制模块;15-摄像头;16-处理模块;17-光线感应模块;18-光线调节模块;19-电源模块;20-发光装置;21-光线;30-第一反光膜;40-灯罩;41-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绑定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表达“第一”、“第二”、“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是用于修饰相应元件而不考虑顺序或者重要性,仅仅被用于区分一种元件与另一元件,而不限制相应元件。另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个人电脑(PC,例如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上网本、掌上电脑PDA)、移动电话、电子书阅读器、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音频/视频播放器(MP3/MP4)、摄像机、虚拟现实设备(VR)和可穿戴设备等。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灵活的,不限于上述设备,或者可以是上述各种设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本申请中,术语“用户”可以指示使用终端设备的人或使用终端设备的设备(例如人工智能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例

图1是一种具有防偷窥功能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一种具有防偷窥功能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具有防偷窥功能的终端设备的系统框图;

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偷窥功能的终端设备,包括发光装置20和第一反光膜30,所述发光装置20设置于所述终端设备 10的侧面边框13上,所述侧面边框13的两个长边上分别延伸设置有所述第一反光膜30,所述发光装置20位于所述侧面边框13的两个长边之间,发光装置20发出的光线21经过第一反光膜30的反射后向预定方向射出,第一反光膜30可以起到反射聚光作用,从而可以使更多的光线21按照预定方向射出,提高光利用率,所述预定方向为一定角度(使光线21与显示屏11成θ角度)。当从侧面窥视显示屏11,眼睛会被发光装置20发出的亮光照射,从而无法看清显示屏11内容,因此,该终端设备10具备较佳的防窥效果,从而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侧面边框13包括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所述第一长边和所述第二长边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反光膜30;两个长边上的第一反光膜30之间形成具有预定角度的夹角。

其中,所述侧面边框13的两个长边延伸方向开设有凹槽12,用于容纳所述发光装置20,以达到保护发光装置20和不影响终端设备10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设备10还包括控制模块14,所述控制模块14与所述发光装置20电连接,以控制发光装置20的开启和关闭,例如,当用户到了公交、地铁或火车上这些人口密集的地方时,控制模块14控制发光装置20的开启;当用户在家或者在自己办公室这些比较私密的空间时,控制模块14控制发光装置20的开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摄像头15和处理模块16;

所述摄像头15连接至所述处理模块16,以将拍摄的图像信息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16;

所述处理模块16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14,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判断注视终端设备10的显示屏11的人数,并将基于所述人数产生的触发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14;

其中,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

在所述人数为1个时,所述处理模块16产生用于控制所述发光装置 20关闭的第一触发信号;

在所述人数为至少2个时,所述处理模块16产生用于控制所述发光装置20开启的第二触发信号。

其中,处理模块16也可以基于摄像头25所拍摄的图像信息中的注视显示屏11的眼睛数量来判断人数,当眼睛数量大于2时,确定人数为至少2个,处理模块16产生用于控制所述发光装置20开启的第二触发信号,即控制发光装置20开启;当眼睛数量小于或等于2时,确定人数为1个,处理模块16产生用于控制所述发光装置20关闭的第一触发信号,即控制发光装置20关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设备10还包括光线感应模块17 和光线调节模块18;

所述光线感应模块17连接至所述光线调节模块18,以将检测到的环境亮度值信息发送给所述光线调节模块18;

所述光线调节模块18将基于接收到的环境亮度值信息调节所述发光装置20发出的光线21的亮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设备10还包括灯罩40,所述灯罩40罩设在第一反光膜30和发光装置20上;所述灯罩40上开设有沿所述侧面边框13的两个长边的伸展方向延伸的缝隙41,所述发光装置20 发出的经由第一反射膜30向预定方向射出的光线21经过所述缝隙41射出。

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设备10还包括第二反光膜(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反光膜贴合设置于所述灯罩40的内壁,用于将所述发光装置20发出的并经由第一反射膜30反射向预定方向射出的光线21 反射出所述缝隙41,第二反光膜可以起到反射聚光作用,从而可以使更多的光射出缝隙41,提高光利用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发光装置20为由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组成的灯组,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的光照强度大于显示屏的光照强度。该发光二极管灯为高亮灯,当从侧面窥视显示屏11时,发光装置20发出的光线21更加刺眼,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10的防窥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发光装置20至少有一个,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四个侧面边框13,所述终端设备10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面边框13 上安装有所述发光装置20和所述第一反光膜3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19通过所述控制模块14与所述发光装置20相连,用于在控制模块 14接收到所述第二触发信号后给所述发光装置20供电;摄像头15、处理模块16、光线感应模块17和光线调节模块18具有各自的供电电源。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