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环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7957发布日期:2018-09-14 23:3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环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各式各样的科技产品正不断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正逐渐地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耳机就是这样的一种产品。目前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耳机的身影,耳机随着人们科技的进步在不断的发展。耳机产品从最早的两个小音箱挂在耳边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不论是耳机的种类还是佩戴方式,甚至核心的发音单元,都有了很巨大的改变。

耳机根据其环能方式分类,主要有动圈方式、动铁方式、静电式和等。从佩戴形式上分类则有耳塞式、挂耳式、入耳式和头戴式以及颈环耳机。颈环耳机相对其他耳机来说,能够减轻耳朵的负担,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现在的颈环耳机开关,基本上分为按钮开关和拨动开关,这两种开关均存在以下问题:(1)都要靠人手去操作,比较麻烦;(2)经常有忘记关机的情况,浪费电池电量。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颈环耳机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颈环耳机,能够提高颈环耳机开关开合的便捷性,避免用户忘关耳机造成电量的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颈环耳机,包括颈环,所述颈环包括颈环主体和折叠部,所述颈环主体和所述折叠部活动连接;所述折叠部相对所述颈环主体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开关,所述开关位于所述颈环主体和所述折叠部的连接部,所述开关在所述折叠部处于展开状态时闭合,所述开关在所述折叠部处于收合状态时断开;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与所述颈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扬声器和所述折叠部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包括电池、供电电路及耗电器件,所述电池通过所述供电电路向所述耗电器件供电,所述开关位于所述供电电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耗电器件是蓝牙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部与所述颈环主体通过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部与所述颈环主体通过滑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包括按钮,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颈环主体上,所述按钮在所述折叠部处于展开状态时被按压,所述按钮在所述折叠部处于收合状态时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包括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设置在所述颈环主体上,所述第二电触点设置在所述折叠部上,所述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在所述折叠部处于展开状态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在所述折叠部处于收合状态时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包括第一磁触点和第二磁触点,所述第一磁触点设置在所述颈环主体上,所述第二磁触点设置在所述折叠部上,所述第一磁触点和第二磁触点在所述折叠部处于展开状态时相互吸引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一磁触点和所述第二磁触点在所述折叠部处于收合状态时相互分离断开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部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折叠部的运动幅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在展开和收合时能够控制开关的开合,提高耳机开关开合的便捷性,避免用户忘关耳机造成电量的损失。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可以节省电量,为用户提供便利,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第一实施例颈环主体与第一折叠部连接部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第二实施例颈环主体与第一折叠部连接部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第三实施例颈环主体与第一折叠部连接部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的具体结构,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包括颈环、开关11、第一折叠部12以及第二折叠部13,颈环具体包括颈环主体10、第一折叠部12和第二折叠部13。第一折叠部12和第二折叠部13与颈环主体10活动连接,第一折叠部12和第二折叠部13均相对颈环主体1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图1中,第一折叠部12处于收合状态,第二折叠部13处于展开状态。开关11位于颈环主体10和第一折叠部12的连接部,开关11在第一折叠部12处于展开状态时闭合,颈环耳机开始工作,开关11在第一折叠部12处于收合状态时断开,颈环耳机停止工作。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叠部12通过导线和第一扬声器15连接。第一折叠部12的一端与颈环主体10连接,围绕转轴14转动,使第一折叠部12相对颈环主体1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第二折叠部13和第二扬声器16通过导线连接。第二折叠部13与第一折叠部12的结构对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扬声器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折叠部连接,扬声器也可以与颈环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均不作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叠部12和第二折叠部13均相对颈环主体1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叠部12相对颈环主体1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第二折叠部13相对颈环主体10固定,只需保证开关11位于颈环主体10和第一折叠部12的连接部即可。在又一实施方式中,颈环主体10和第一折叠部12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开关,颈环主体10和第二折叠部13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开关,第一折叠部12和第二折叠部13同时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颈环耳机开始工作。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叠部12与颈环主体10通过转轴14连接。第一折叠部12围绕转轴14转动,相对颈环主体1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第二折叠部13围绕另一转轴转动,相对颈环主体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折叠部也可以与颈环主体通过滑轨连接。初始状态时,折叠部收容在颈环主体内,当折叠部沿滑轨运动至颈环主体外部时,折叠部处于展开状态,开关在折叠部处于展开状态时闭合,颈环耳机开始工作。当折叠部沿滑轨运动至颈环主体收容部中后,折叠部处于收合状态,开关断开,颈环耳机停止工作。

本实施方式中,颈环耳机内设有蓝牙装置(图中未示出),蓝牙装置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向颈环耳机的扬声器发送信号使扬声器发声。开关用于控制蓝牙装置的启闭状态,蓝牙装置安装在颈环主体10内。由于蓝牙装置的启动需要电能,因此,颈环耳机内还设有电池(图中未示出),电池安装在颈环主体内,通过供电电路向向蓝牙装置供电,而开关设置在该供电电路上。如此,就可以通过折叠部的开闭状态来控制开关的开闭状态,进而控制蓝牙装置的开闭状态。

在其他实施例中,颈环耳机中不仅可以是蓝牙装置,还可以是其他耗电器件,只需保证电池通过供电电路向耗电器件供电,开关位于供电电路上即可。如此,就可以通过折叠部的开闭状态来控制开关的开闭状态,进而达到省电的目的,提高用户的体验。

本实施方式中,颈环主体10是圆弧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颈环主体10也可以是其他适合人体特征的形状。

进一步的,第一折叠部12包括限位装置(图中未示出),限位装置用于限制第一折叠部12的运动幅度,控制其收合和展开的位置及角度。

为了清楚的说明第一折叠部12和颈环主体10连接部处的具体结构,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第一实施例颈环主体与第一折叠部连接部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颈环主体10包括支架本体101和凸出部102。第一折叠部12包括折叠部本体124和折叠部尾部125,折叠部尾部125上设有凹槽,用于收容凸出部102。凹槽和凸出部102即为二者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转轴14。开关11包括按钮111,按钮111设置在凸出部102上。当第一折叠部12转动处于运动展开状态时,折叠部尾部125靠近按钮111,按钮111被按压,颈环耳机开始工作。当第一折叠部12转动处于运动收合状态时,折叠部尾部125离开按钮111,按钮111复位,颈环耳机停止工作。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在展开和收合时能够控制开关的开合,提高颈环耳机开关开合的便捷性,避免用户忘关颈环耳机造成电量的损失。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可以节省电量,为用户提供便利,提高用户体验。

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第二实施例颈环主体与第一折叠部连接部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颈环耳机的整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颈环耳机整体结构类似,第一折叠部12和颈环主体10连接部处的结构有所不同。

结合图1和图3,颈环主体10包括支架本体201和凸出部202。第一折叠部12包括折叠部本体224和折叠部尾部225,折叠部尾部225上设有凹槽,用于收容凸出部202。凹槽和凸出部202即为二者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转轴24。支架本体201上设有弹簧211,弹簧211上设有第一电触点(图中未示出),折叠部尾部225与第一电触点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电触点(图中未示出),当第一折叠部12转动处于运动展开状态时,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电连接,颈环耳机开始工作;当第一折叠部12转动处于运动收合状态时,第一电触点和第二电触点电连接断开,颈环耳机停止工作。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在展开和收合时能够控制开关的开合,提高颈环耳机开关开合的便捷性,避免用户忘关颈环耳机造成电量的损失。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可以节省电量,为用户提供便利,提高用户体验。

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第三实施例颈环主体与第一折叠部连接部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颈环耳机的整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颈环耳机整体结构类似,第一折叠部12和颈环主体10连接部处的结构有所不同。

结合图1和图4,颈环主体10包括支架本体301和凸出部302。第一折叠部12包括折叠部本体324和折叠部尾部325,折叠部尾部325上设有凹槽,用于收容凸出部302。凹槽和凸出部302即为二者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转轴34。支架本体301上设有第一磁触点311,折叠部尾部325与第一磁触点31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磁触点312,第一磁触点311和第二磁触点312在折叠部处于展开状态时相互吸引形成电连接,颈环耳机开始工作;第一磁触点311和第二磁触点312在折叠部处于收合状态时相互分离断开电连接,颈环耳机停止工作。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在展开和收合时能够控制开关的开合,提高颈环耳机开关开合的便捷性,避免用户忘关颈环耳机造成电量的损失。本实用新型颈环耳机可以节省电量,为用户提供便利,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