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扩音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4927发布日期:2019-01-18 19:47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手机扩音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扩音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正向超薄发展,迫使厂家减小喇叭的尺寸,从而导致手机声音普遍偏小的现状。尤其是当人们打开手机外放功能观看视频的时候,通常需要将声音调到最大,这不仅会急剧缩短手机待机时间,还会给手机电池带来巨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扩音支架,一方面利用声音的聚拢和反射原理将手机外放声音进行适当的放大,另一方面该手机扩音支架能进行自由伸缩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手机扩音支架包括固定在手机底面的底板和用于聚拢手机外放声音的扩音装置,所述扩音装置通过伸缩件与底板连接;所述扩音装置包括一块防止声音向外扩散的聚音平板和两块防止声音向两侧扩散的聚音侧板,两块聚音侧板分别通过铰链铰接在聚音平板的两侧;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装置与聚音平板铰接,所述铰接装置包括与伸缩件固定的连接轴和套设在连接轴上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与聚音平板固定,所述连接轴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布有弹性凸起,所述聚音平板的侧边与弹性凸起配合以固定聚音平板的翻转角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伸缩件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有凸条,所述凹槽与凸条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伸缩件包括伸缩杆,所述底板内开有导向孔,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伸入导向孔内,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装置与聚音平板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支架一方面通过扩音装置将手机外放孔的两侧和下方围合起来,利用声音的聚拢和反射原理将手机外放声音进行适当的放大,另一方面通过伸缩件实现扩音装置的收入和伸出,不使用手机扩音支架时能将扩音装置收入手机底部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手机扩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手机扩音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实施例2的手机扩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手机扩音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图1和图3中铰接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底板10(凸条10.1、导向孔10.2)、扩音装置20(聚音平板21、聚音侧板22、铰链23)、伸缩件30(滑动板 31、凹槽31.1、伸缩杆32)、铰接装置40(连接轴41、弹性凸起41.1、转动环42)、手机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手机扩音支架包括固定在手机50底面的底板10和用于聚拢手机外放声音的扩音装置20,扩音装置20通过伸缩件30与底板10连接。

扩音装置20包括一块防止声音向外扩散的聚音平板21和两块防止声音向两侧扩散的聚音侧板22,两块聚音侧板22分别通过铰链23 铰接在聚音平板21的两侧;为了不影响手机的使用,聚音平板21的宽度应与手机50宽度相当,两块聚音侧板22的位置分别设置在手机外放孔的两侧,聚音平板21和两块聚音侧板22可将手机50外放孔的两侧和下方围合起来。

底板10的顶面与手机50的底面固定,底板10的底面固定有凸条10.1,如图2所示,底板10的宽度与手机50宽度相同。

为了实现扩音装置20的伸缩,即不需要使用扩音功能时,扩音装置20收入手机底部,当需要使用扩音功能时,可将扩音装置20拉出。本实施例通过伸缩装置30实现这一功能,本实施例的伸缩件30 为滑动板31,滑动板31的宽度与手机50宽度相当,而且滑动板31 的长度与聚音平板21的长度之和不大于手机50的长度,目的是防止聚音平板21收入手机底部时向外伸出一部分,影响手机的使用。滑动板3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底板10凸条10.1配合的凹槽31.1,滑动板 31的一端通过凸条10.1和凹槽31.1的配合与底板10滑动连接,滑动板31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装置40与聚音平板21铰接。

为了实现聚音平板21能自由向上或向下翻转且能固定在某一翻转角度,本实施例使用如图5所示的铰接装置40,铰接装置40包括与滑动板31的另一端固定的连接轴41和套设在连接轴41上的转动环42,转动环42与聚音平板21固定,连接轴41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布有弹性凸起41.1,聚音平板21的侧边与弹性凸起41.1配合以调节并固定聚音平板21的翻转角度。

本实施例的手机扩音支架使用方法为,如图1所示,首先将底板 10底部的凸条10.1插入滑动板31的凹槽31.1内,然后将底板10的顶面与手机底部固定,此时扩音装置20收入手机底部,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当需要使用扩音功能时,向外拉出扩音装置20,并向上翻折聚音平板21,打开两块聚音侧板22,将手机外放孔的两侧和下方围合起来,扩音装置20利用声音的聚拢和反射的原理,将手机外放的声音进行适当的放大。

实施例2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手机扩音支架包括固定在手机50底面的底板10和用于聚拢手机外放声音的扩音装置20,扩音装置20通过伸缩件30与底板10连接;

扩音装置20包括一块防止声音向外扩散的聚音平板21和两块防止声音向两侧扩散的聚音侧板22,两块聚音侧板22分别通过铰链23 铰接在聚音平板21的两侧;为了不影响手机的使用,聚音平板21的宽度应与手机宽度相当,两块聚音侧板22的位置分别设置在手机外放孔的两侧,聚音平板21和两块聚音侧板22可将手机外放孔的两侧和下方围合起来。

底板10的顶面与手机的底面固定,底板10内开有导向孔10.2,如图4所示,底板10的宽度与手机50宽度相同。

为了实现扩音装置20的伸缩,即不需要使用扩音功能时,扩音装置20收入手机底部,当需要使用扩音功能时,可将扩音装置20拉出。本实施例通过伸缩装置30实现这一功能,本实施例的伸缩件30 为伸缩杆32,伸缩杆32的一端伸入导向孔10.2内,伸缩杆3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装置40与聚音平板21铰接。

为了实现聚音平板21能自由向上或向下翻转且能固定在某一翻转角度,本实施例使用如图5所示的铰接装置40,铰接装置40包括与伸缩杆32的另一端固定的连接轴41和套设在连接轴41上的转动环42,转动环42与聚音平板21固定,连接轴41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布有弹性凸起41.1,聚音平板21的侧边与弹性凸起41.1配合以调节并固定聚音平板21的翻转角度。

本实施例的手机扩音支架使用方法为,如图3所示,首先将伸缩杆32伸入导向孔10.2内,然后将底板10的顶面与手机底部固定,此时扩音装置20收入手机底部,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当需要使用扩音功能时,通过伸缩杆32向外拉出扩音装置20,并向上翻折聚音平板21,打开两块聚音侧板22,将手机外放孔的两侧和下方围合起来,扩音装置20利用声音的聚拢和反射的原理,将手机外放的声音进行适当的放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