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的皮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4920发布日期:2019-01-18 19:47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式的皮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手机皮套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拼接式的皮套。



背景技术: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人使用智能手机了,而且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年龄跨度很大,但是智能手机的外壳和很脆弱,很容易摔烂,尤其是现在的小朋友因为手太小拿不稳手机就很容易摔烂,现在急需一种可以保护手机的皮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拼接式的皮套。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拼接式的皮套,包括有皮套外壳,所述皮套外壳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连接,所述上壳体底部设有凹槽,所述下壳体顶部中间设置有内板,所述内板和凹槽相配合,所述上壳体后侧设置有通孔,所述上壳体边缘设置有第一护角周边,所述第一护角周边外侧设有按键槽,所述按键槽内部设置有按键凸起块,所述下壳体边缘设置有第二护角周边,所述第二护角周边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下壳体外侧设置有装饰层。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采用的是PC材料制做的。

优选地,所述装饰层采用的是PU材料制做的。

优选地,所述第一护角周边拐角处设置有第一护角软胶,且所述第一护角软胶设置在第一护角周边内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护角周边拐角处设置有第二护角软胶,且所述第一护角软胶设置在第二护角周边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皮套的硬度,增设的护角软胶防止撞击时手机角部损伤,受到撞击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并且具有抗防刮花、手感细腻、增强触摸质感、颜色品种多样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壳体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壳体仰视图。

结合图1至图5所示:皮套外壳1、上壳体2、下壳体3、第一护角周边4、第二护角周边5、开口10、通孔11、凹槽21、内板31、第一护角软胶44、第二护角软胶55、按键槽100、按键凸起块1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一种拼接式的皮套,包括有皮套外壳1,其中,皮套外壳1包括有上壳体2和下壳体3,上壳体2和下壳体3相连接,上壳体2底部设有凹槽21,下壳体3顶部中间设置有内板31,内板31和凹槽21相配合,上壳体2后侧设置有通孔11,上壳体2边缘设置有第一护角周边4,第一护角周边4外侧设有按键槽100,按键槽100内部设置有按键凸起块110,下壳体3边缘设置有第二护角周边5,第二护角周边5底部设置有开口10,下壳体3外侧设置有装饰层。

进一步,上壳体2采用的是PC材料制做的,可以提高透明度,增加硬度,抗防刮花,装饰层采用的是PU材料制做的,增强质感,而且采用PU材料可以有多样的颜色选择,第一护角周边4拐角处设置有第一护角软胶44,且所述第一护角软胶44设置在第一护角周边4内侧,通过第一护角软胶44为手机边角提供一层保护,避免手机角部位置刮花或损角,第二护角周边5拐角处设置有第二护角软胶55,且所述第一护角软胶44设置在第二护角周边5内侧,通过第二护角软胶55为手机提供一层保护,避免手机下方两个拐角刮花或损角。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上壳体2和下壳体3拼接的方式实现一种新型的拼接式的皮套,拼接后下壳体3设置的内板31插接在上壳体2的凹槽21内部,为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连接处增强硬度,其中下壳体3采用的材料可以增强触摸质感,人们在使用时不会感到不适或手滑,通孔11主要是凸出手机的摄像头,便于拍摄,下壳体3设置的开口10是便于透出手机话筒和插线口,方便手机录入声音,其中护角软胶设置有4个,第一护角软胶44和第二护角软胶55各2个,主要是为隔开手机边角和皮套的直接接触,防止加硬的皮套会刮伤手机,还可以避免在皮套外壳1受到撞击时护住手机角部位置,皮套外壳1从较高的悬空中衰落时可以为手机提供一个缓冲的效果,降低手机受到的损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