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3709发布日期:2018-10-23 22:4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成为规范(非专利文献1)。此外,以从LTE的进一步的宽带化以及高速化为目的,还研究LTE的后续系统(例如,也称为LTE-A(LTE-Advanced)、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5G(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新(New)-RAT(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等)。

现有的LTE系统利用基于TDD(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或FDD(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的控制。例如,在TDD中,基于UL/DL结构(UL/DL Configuration)来严密地规定将各子帧用于上行链路(UL:Uplink)还是用于下行链路(DL:Downlink)。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在LTE Rel.13以后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中,研究未来的扩展性高、省功耗性优良的无线帧(精简无线帧(Lean radio Frame))。在这样的无线帧中需要设为下述结构:尽可能地将信号集中而在短时间内发送,在没有应该发送接收的数据时不进行通信。例如,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期望能够实现1ms以下的超低延迟的反馈的无线帧结构。

但是,在现有的LTE系统中,以子帧(1ms)单位进行通信的定时控制。因此,即使直接应用现有的LTE系统的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也难以满足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条件进行通信。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要点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适当地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用户终端是利用具有规定的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长度的TTI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部,接收DL信号;发送部,发送UL信号;以及控制部,基于在同一TTI中包含的下行控制信息,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SRS的发送、广播信道的接收以及移动性参考信号的接收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适当地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的LTE系统中的数据的调度的一例的图。

图2A以及2B是表示现有的LTE系统中的HARQ-ACK的定时的一例的图。

图3A以及3B是表示精简无线帧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A以及4B是表示PRACH用TTI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A以及5B是表示BCH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用TTI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6A-6C是表示DL数据用TTI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7A-7C是表示UL数据用TTI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8A以及8B是表示DL数据用TTI结构和UL数据用TTI结构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9A以及9B是表示DL参考信号的分配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0A以及10B是表示UL参考信号的分配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1A以及11B是表示SRS和CSI-RS的分配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以及用户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的LTE系统(Rel.8-12)中,无线基站(eNB: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 B))对于用户终端(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使用下行控制信道对数据的发送接收进行调度。具体而言,规定有基于在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增强的(Enhanced)PDCCH)中被通知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的DL调度和UL调度。

图1是表示现有的LTE系统中的数据的调度的一例的图。在图1中,示出由在PDCCH中接收到的DCI所指示的DL调度以及UL调度。如图1所示,UE例如在与检测到基于DCI格式1A等的DL许可(也称为DL分配(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ssignment)))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基于该DL许可来接收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此外,UE例如在从检测到基于DCI格式0/4的UL许可(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的子帧起规定的期间后(例如,4子帧后)的子帧中,基于该UL许可来发送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另外,将调度上行数据的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也可以称为上行调度信息、上行调度控制信息等)称为UL许可,将调度下行数据的接收的下行控制信息(也可以称为下行调度信息、下行调度控制信息等)称为DL许可,但是称呼不限于此。此外,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号)例如也可以称为L1/L2(层1/层2(Layer 1/Layer 2))控制信息(L1/L2控制信号),也可以简称为L1控制信息(L1控制信号)。

此外,子帧也可以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LTE Rel.8-12中的TTI(子帧)长度为1ms,由2个时隙构成。TTI是被进行了信道编码的数据分组(传输块)的发送时间单位,其成为调度、链路自适应(Link Adaptation)等的处理单位。

在图1中示出在PDCCH中通知UL/DL许可的例子,但是在EPDCCH的情况下,进行调度的TTI和被调度的TTI的对应关系亦与图1同样。此外,进行DL许可和PDSCH的发送接收的载波(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小区)也可以不同而是不同的载波。此外,进行UL许可和PUSCH的发送接收的载波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载波。

此外,现有的LTE系统利用基于TDD(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或FDD(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的控制。具体而言,关于时间/频率资源,按每规定的单位(例如,作为时间资源是子帧,作为频率资源是CC等),严密地规定是用于DL还是用于UL。

此外,在现有的LTE系统中,利用基于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重发控制。在HARQ中,通过来自接收侧的送达确认信息(例如,也称为重发控制信息、HARQ-ACK、ACK/NACK(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N:Acknowledgement/Negative-Acknowledgement))等)的反馈,从而发送侧能够判断是进行数据的重发还是进行新数据的发送。

另外,送达确认信息也可以通过不发送ACK/NACK(非连续发送(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来通知。即,在无法检测到来自发送者(UE或者eNB)的ACK/NACK的情况下,接收者(eNB或者UE)能够解释为对应的数据的送达确认信息是NACK。

在现有的LTE系统中,规定有UE发送/接收对于数据的HARQ-ACK的定时。图2是表示现有的LTE系统中的HARQ-ACK的定时的一例的图。在图2A中,示出与基于DL许可的DL调度对应的HARQ-ACK发送定时。UE在接收PDSCH之后,原则上在4子帧后或其之后发送HARQ-ACK。另外,如图2A所示,HARQ-ACK也可以支持跳频。

在图2B中,示出与基于UL许可的UL调度对应的HARQ-ACK发送定时。UE在发送PUSCH之后,原则上在4子帧后或其之后接收HARQ-ACK。

另外,在LTE Rel.13以后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中,研究未来的扩展性高、省功耗性优良的无线帧。例如,作为这样的无线帧之一,可以举出稀薄无线帧(精简无线帧(Lean radio Frame))。在使用精简无线帧的系统中,需要将信号尽可能集中而在短时间内发送,并在没有应该发送接收的数据时不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如上述,在现有的LTE系统中,以子帧(1ms)单位进行通信的定时控制。因此,在将现有的LTE系统的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直接在未来的系统中应用的情况下,难以实现精简无线帧。

因此,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与现有的LTE系统相比更为动态(或者半动态)地分配规定的DL信号(DL信道)和/或规定的UL信号(UL信道)并进行控制,能够实现省功耗性优良的无线帧结构。

例如,进行控制以动态(Dynamic)或者半动态(Semi-Dynamic)地分配在现有的LTE系统中被静态(Static)地分配的信号(信道)。或者,进行控制以动态(Dynamic)地分配在现有的LTE系统中被半静态(Semi-Static)地分配的信号(信道)。由此,能够抑制始终(或者长期地)分配信号的情况,能够在短时间区间进行分配。其结果,能够抑制功耗的增加,并且削减延迟。

在这里,所谓动态地进行分配,是指在同一TTI中分配多个信号(信道)而对发送接收进行控制的情况。例如,能够在同一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中复用DL信号和/或UL信号、以及控制该DL信号和/或UL信号的发送接收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通信。所谓半动态地进行分配,是指如下的情况:对于仅相距规定期间(多个TTI长度)的TTI,复用DL信号和/或UL信号、以及控制该DL信号和/或UL信号的发送接收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通信。在利用TTI长度比1ms短的缩短TTI的情况下,规定期间也可以设定为1ms。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可以分别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应用。

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子帧(TTI)可以是现有的LTE中的子帧(1ms),也可以是比1ms短的期间(例如,1-13码元中的任一个),也可以是比1ms长的期间。

<精简无线帧>

图3是表示精简无线帧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3A表示动态的(Dynamic)分配(例如,以TTI单位的调度)的一例。此外,图3B表示半动态(Semi-Dynamic)的分配(例如,以无线帧或者多个TTI单位的调度)的一例。

在图3A以及图3B中,无线帧长度被设定为规定的长度(例如,10-40ms)。此外,为了能够实现短时间的发送接收,TTI被设定为例如0.1-0.25ms。像这样比LTE Rel.8-12中的TTI(具有1ms的时间长度的TTI)短的TTI也可以称为缩短TTI。另外,无线帧长度或TTI长度不限于图3的例子。

在使用精简无线帧的载波(也称为精简载波)中,支持使用了低开销的信号的发现(检测)/移动性控制。该信号也可以称为例如检测用信号、检测测量用信号、移动性测量用信号、发现参考信号(DRS: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发现信号(DS:Discovery Signal)等。

精简无线帧的DS可以基于在Rel.12中规定的DS来构成,也可以包含同步信号(PSS(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副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中的至少一个来构成。另外,DS的结构不限于此,可以设为对现有的DS进行变形/扩展后的信号,也可以构成为包含通信所需的信号/信息。

UE在各无线帧的开头TTI中尝试DS的接收。例如,也可以是,UE基于DS,实施包含同步处理和/或测量(例如,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测量等的RRM(无线资源测量(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测量)。DS被发送的TTI也可以称为发现信号TTI(DS-TTI)、发现信号子帧(DS子帧)等。另外,DS-TTI的结构不限于图3的例子。例如,DS也可以在无线帧的任意的TTI中被发送,也可以在多个TTI中被发送。

在图3A的情况下,在DS-TTI以外的各TTI中,分配多个DL信号和/或UL信号(DL信道和/或UL信道),发送接收被控制。例如,UE在各TTI中尝试进行下行控制信号(例如,L1/L2控制信息)的接收,在解码成功的情况下基于该下行控制信号,实施同一TTI中的信号的发送和/或接收。

此外,为了能够实现短时间的通信,也可以进行在TTI内完成发送接收的控制(调度)的分配。该分配也称为自包含型分配(self-contained assignment)。被进行自包含型分配的TTI也可以称为自包含型TTI(self-contained TTI)。

自包含型TTI例如也可以称为自包含型子帧、自包含型码元集(symbolset)等,也可以使用其他称呼。此外,利用自包含型TTI的TDD可以称为自包含型TDD(self-contained TDD),也可以使用其他称呼。

在1个自包含型TTI中,例如,通过UE或eNB来实施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或接收、基于该下行控制信息的数据的发送和/或接收、以及规定的信息(例如,与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发送和/或接收。

由于通过使用自包含型TTI,能够实现例如1ms以下的超低延迟的反馈,所以变得不需要现有的调度的限制或HARQ反馈的定时控制。

在图3B的情况下,基于在DS-TTI中被发送的下行信号,半动态地进行无线资源分配。例如,UE也可以在DS-TTI中接收广播信息(M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等)、下行控制信息(DCI等)中的至少一个,基于接收到的信息来判断与DS-TTI以外的规定的TTI有关的无线资源分配。

以下,说明对于TTI的规定的物理信道/物理信号的动态分配方法。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示出在同一TTI中进行多个信号或信道的分配的情况,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相距规定期间(例如,多个TTI、1ms或者无线帧)的TTI中复用控制信号和其他信道/信号来进行控制。

<PRACH>

图4表示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动态控制方法的一例。另外,在图4中示出1TTI由14个码元(例如,14个OFDM码元)构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优选为各TTI由能够充分确保时间上的粒度(码元变更的自由度)的数目的码元数构成,优选为至少一个以上的码元被设定为用于下行控制信号。

图4A所示的TTI包含配置下行控制信号的下行控制信号区间(也可以称为分配区间、调度区间、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等)、以及被分配PRACH的PRACH发送用区间。PRACH也称为随机接入前导码、消息1(message 1)、竞争接入信道(contention access channel)。

在下行控制信号区间中被通知给UE的下行控制信息包含与TTI的结构(例如,各区间长度(下行控制信号区间、PRACH发送用区间、反馈区间、GP的长度)的至少一个、或在各区间的至少一个中使用的无线资源量)有关的信息。在这里,作为与区间长度有关的信息,例如可以举出区间的开头码元、最终码元、码元数、码元长度等。此外,优选为下行控制信息包含与信号的发送和/或接收处理(例如,调制、解调、预编码、加扰标识符、发送功率等)有关的信息。例如,能够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条件。

此外,无线基站能够使用随机接入专用的ID进行下行控制信号的发送。例如,将下行控制信号(下行控制信道)通过随机接入专用的标识符(RA-RNTI)进行屏蔽(masking)(加扰),并发送。

UE在下行控制信号区间中接收用于确定规定的物理信道/物理信号用的区间的码元位置的下行控制信号,判断TTI结构(TTI的码元结构(例如,PRACH发送用区间等))。即,UE能够基于下行控制信号来控制PRACH的发送。

图4A的TTI结构能够作为动态地分配PRACH的TTI结构来使用。在该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个码元为GP,第3-13个码元为PRACH发送用区间,然后第14个码元为GP。当然,各发送区间的码元数不限于此,而是能够适当变更。

UE基于下行控制信息,在PRACH发送用区间的至少一部分(例如,1个或者多个码元)中发送PRACH。在这里,该PRACH可以通过随机决定的资源来发送(竞争型随机接入),也可以通过由下行控制信息(也称为PDCCH指示等)所指定的资源来发送(非竞争型随机接入)。

UE也可以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使用多个码元来多次进行PRACH发送(反复发送)。由此,能够确保PRACH发送的覆盖范围。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也可以变更对于各PRACH发送的发送波束的条件。此外,具有多个天线元件(例如,大规模MIMO)的无线基站通过检测从UE发送的多个PRACH,能够准确地掌握用户终端的位置等。

此外,如图4A所示,优选为在PRACH信号发送用区间之后设定GP。由此,在eNB中,能够确保与PRACH信号的接收有关的、考虑到了小区半径等的不同的延迟的余量。

另外,也可以设为除下行控制信号区间和PRACH发送用区间以外增加了用于配置反馈信号的反馈区间(也可以称为上行控制信道区间、HARQ-ACK(A/N)区间、反馈信道区域等)的结构(参照图4B)。

在图4B的TTI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个码元为GP,第3-12个码元为PRACH发送用区间,第13个码元为GP,然后第14个码元为反馈区间(发送上行控制信号的区间)。当然,各发送区间的码元数不限于此,而是能够适当变更。

用户终端能够将与下行控制信号的接收状态相应的A/N在反馈区间中进行发送。通过像这样在同一TTI中设定PRACH发送用区间和用于发送上行控制信号的反馈区间,从而能够抑制A/N的延迟。

如上述,通过设为动态地进行PRACH发送的结构,能够实现省功耗性优良的无线帧结构。

<广播信道/移动性RS>

图5表示广播信道(BCH)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的动态控制方法的一例。另外,在图5中示出1TTI由14个码元(例如,14个OFDM码元)构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

图5A所示的TTI包含用于配置下行控制信号的下行控制信号区间(也可以称为分配区间、调度区间、下行控制信道区域等)、以及被分配广播信道的广播信道发送用区间和/或被分配移动性参考信号的移动性参考信号发送用区间。

所谓移动性参考信号,是指为了进行因用户终端进行移动而发生的切换(handover)或波束切换(beam switching)等移动性控制,而在接收信号功率等的测量等中利用的参考信号。移动性参考信号可以通过现有系统的参考信号(例如,CRS、CSI-RS、DM-RS、PSS/SSS)中的任一种构成,也可以设为将它们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组合后的结构。或者,也可以通过新的参考信号来构成移动性参考信号。

在下行控制信号区间中通知给UE的下行控制信息也可以与图4相同。此外,在发送广播信道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使用该广播信道专用的ID来进行下行控制信号的发送。例如,将下行控制信号(下行控制信道)通过广播信道专用的标识符(SI-RNTI)进行屏蔽(加扰),并发送。

UE在下行控制信号区间中接收用于确定规定的物理信道/物理信号用的区间的码元位置的下行控制信号,判断TTI结构(广播信道发送用区间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发送用区间等)。即,UE能够基于下行控制信号来控制广播信道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的接收。

图5A的TTI结构能够作为动态地分配广播信道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的TTI结构来使用。在该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14个码元为广播信道发送用区间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用区间。当然,各发送区间的码元数不限于此,而是能够适当变更。

UE基于下行控制信息,在广播信道发送用区间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用区间的至少一部分(例如,1个或者多个码元)中接收广播信道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

无线基站也可以在广播信道发送用区间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用区间中,使用多个码元来多次进行广播信道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的发送(反复发送)。由此,能够确保广播信道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的覆盖范围。在该情况下,无线基站也可以变更通过不同的码元来发送的广播信道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的发送波束的条件。

另外,也可以设为除下行控制信号区间和广播信道发送用区间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用区间以外还增加了用于配置反馈信号的反馈区间的结构(参照图5B)。在图5B的TTI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12个码元为广播信道发送用区间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用区间,第13个码元为GP,然后第14个码元为反馈区间(发送上行控制信号的区间)。当然,各发送区间的码元数不限于此,而是能够适当变更。

用户终端能够将与DL发送(下行控制信号、广播信息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的接收状态相应的A/N在反馈区间中进行发送。通过像这样在同一TTI中设定广播信道发送用区间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用区间以及用于发送上行控制信号的反馈区间,能够抑制A/N的延迟。

如上述,通过设为动态地进行广播信道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的结构,能够实现省功耗性优良的无线帧结构。

<DL/UL数据信号>

图6是表示DL数据用TTI结构(自包含型TTI)的一例的图。图6示出1TTI由14个码元(例如,14个OFDM码元)构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

在下行控制信号区间中通知给UE的下行控制信息(例如,DCI)能够设为与图4同样包含与TTI的结构(例如,各区间长度(下行控制信号区间、数据区间、反馈区间、GP的长度)的至少一个、或在各区间的至少一个中使用的无线资源量)有关的信息的结构。

UE在下行控制信号区间中接收用于确定数据区间和/或反馈区间的码元位置的下行控制信号(例如,DL许可、UL许可),并判断TTI结构(TTI的码元结构)。

另外,也可以设为不动态地控制各TTI的一部分的区间的结构。例如,与自包含型TTI的结构有关的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广播信息(M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等)或者它们的组合而通知给UE。另外,也可以设为预先固定地使用一部分区间的结构,例如,UE和/或eNB也可以设想为至少开头1码元是下行控制信号区间而实施发送和/或接收处理。

图6A的TTI结构能够作为DL数据用TTI的基本结构来使用。在该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12个码元为数据区间(接收下行数据信号的区间),第13个码元为GP,然后第14个码元为反馈区间(发送上行控制信号的区间)。

图6B的TTI结构能够作为DL数据用TTI的低开销结构来使用。在该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14个码元为数据区间。

图6C的TTI结构能够作为DL数据用TTI的重视反馈结构(feedback-focused configuration)来使用。在该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10个码元为数据区间,第11个码元为GP,然后第12-14个码元为反馈区间。

图7是表示UL数据用TTI结构的一例的图。图7示出1TTI由14个码元(例如,14个OFDM码元)构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

在下行控制信号区间中通知给UE的下行控制信息能够设为与图6相同。UE在下行控制信号区间中接收用于确定数据区间和/或反馈区间的码元位置的下行控制信号(例如,UL许可),并判断TTI结构(TTI的码元结构)。

图7A的TTI结构能够作为UL数据用TTI的基本结构来使用。在该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个码元为GP,第3-13个码元为数据区间(发送上行数据信号的区间),然后第14个码元为反馈区间(发送上行控制信号的区间)。

图7B的TTI结构能够作为UL数据用TTI的低开销结构来使用。在该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个码元为GP,第3-14个码元为数据区间。

图7C的TTI结构能够作为UL数据用TTI的重视反馈结构来使用。在该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个码元为GP,第3-11个码元为数据区间,然后第12-14个码元为反馈区间。

另外,在图6、图7中,由多个码元构成用于进行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区间(参照图8)。

在图8A的TTI结构中,TTI的第1-3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4-10个码元为数据区间,第11个码元为GP,然后第12-14个码元为反馈区间。此外,在图8B的TTI结构中,TTI的第1-3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4个码元为GP,第5-11个码元为数据区间,然后第12-14个码元为反馈区间。

像这样由多个码元构成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的TTI结构能够适合地应用于利用带域被限制于窄带域的发送(例如,也可以称为窄带域发送、窄带域发送(narrowband transmission)、NB-IoT(窄带域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LTE(窄带域(Narrow Band)LTE)、NB蜂窝IoT(窄带域蜂窝物联网(Narrow Band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全新方案(clean slate)等)。

支持NB-IoT的用户终端(以下,称为NB-IoT终端)的使用带域被限制于比现有的LTE系统的最小系统带域(1.4MHz)更窄的带域(例如,180kHz、1资源块)。在上述情况下,优选设为能够在各TTI中跨时间方向(使用多个码元)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的结构。由此,即使在使用带域被限制于窄带域的情况下,也能够以TTI单位适当地进行动态的通信。

<DL参考信号>

图9是表示DL数据用TTI结构中的参考信号(例如,DL DM-RS)的分配方法的一例的图。图9示出1TTI由14个码元(例如,14个OFDM码元)构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

在图9的TTI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14个码元为数据区间。当然,能够应用的TTI结构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设置了反馈区间(发送上行控制信号的区间)的结构。

在图9A中,示出分别设定下行控制信息用的参考信号(第一DM-RS)以及下行数据用的参考信号(第二DM-RS)的情况。能够设为将第一DM-RS分配给进行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的码元且将第二DM-RS分配给进行下行数据的发送的数据区间的码元的结构。

此外,也可以设为将参考信号分配给多个码元的结构。例如,能够在数据区间的多个码元(这里是第2个和第8个码元)中分配第二DM-RS。在该情况下,由于UE能够利用多个第二DM-RS进行DL数据的接收处理(解调等),所以能够提高接收质量。特别地,优选为对于移动速度在规定值以上的UE,应用在数据区间的多个码元中分配了第二DM-RS的结构。

或者,也可以设为共通地设定了下行控制信息用的参考信号、以及下行数据用的参考信号的结构(参照图9B)。在图9B中,示出将在下行控制信息和下行数据的解调中利用的参考信号(公共DM-RS)分配给进行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的码元的情况。

UE利用在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的码元中被分配的参考信号,进行下行控制信息和下行数据的接收处理。在该情况下,能够削减参考信号的开销。此外,在下行控制信息和下行数据的接收处理中利用的参考信号可以设定给数据区间的1个或者多个码元,也可以分别设定给下行控制信号区间和数据区间。

另外,在图9中,数据区间还能够置换为其他DL信号/DL信道而应用。此外,无线基站和UE也可以支持图9A和图9B的结构这二者,基于通信状况(例如,按每TTI、信号/信道类别等)来区分地使用。例如,在TTI中被设定了下行控制信息、以及广播信息或者广播信道的情况下,能够应用图9B的结构。

<UL参考信号>

图10是表示UL数据用TTI结构中的参考信号(例如,UL DM-RS)的分配方法的一例的图。图10示出1TTI由14个码元(例如,14个OFDM码元)构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

在图10的TTI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个码元为GP,第3-13个码元为数据区间,然后第14个码元为反馈区间。当然,能够应用的TTI结构不限于此。

在图10A中,示出分别设定下行控制信息用的参考信号(第一DM-RS)、上行数据用的参考信号(第二DM-RS)、以及上行控制信息用的参考信号(第三DM-RS)的情况。能够设为下述结构:将第一DM-RS分配到进行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的码元;将第二DM-RS分配到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的数据区间的码元;将第三DM-RS分配到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的反馈区间。

此外,也可以设为将参考信号分配给多个码元的结构。例如,能够在数据区间的多个码元(这里是第3个和第9个码元)中分配第二DM-RS。在该情况下,由于UE能够利用多个第二DM-RS进行UL数据的发送,无线基站能够利用多个第二DM-RS进行UL数据的接收处理(解调等),所以能够提高接收质量。特别地,优选为对于移动速度在规定值以上的UE,应用对数据区间的多个码元分配了第二DM-RS的结构。

或者,也可以设为将上行控制信息用的参考信号以及上行数据用的参考信号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共通地进行设定的结构(参照图10B)。在图10B中,示出将在上行控制信息和上行数据的解调中利用的公共参考信号(DM-RS)分配给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的码元的结构。

UE利用被分配给上行控制信号区间的码元的公共参考信号,进行上行控制信息和上行数据的接收处理。此外,UE还能够对于上行数据,利用第二DM-RS和公共DM-RS进行接收处理。由此,能够削减在数据区间中分配的参考信号(第二DM-RS)的开销。此外,在上行控制信息和上行数据的接收处理中利用的公共参考信号可以设定给数据区间,也可以分别设定给上行控制信号区间和数据区间。

另外,在图10中,数据区间还能够置换为其他UL信号/UL信道而应用。此外,无线基站和UE也可以支持图10A和图10B的结构这二者,基于通信状况(例如,按每TTI、信号/信道类别等)来区分地使用。例如,在上行控制信息中被设定了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情况下,能够应用图10B的结构。

<其他参考信号>

图11是表示其他参考信号(例如,SRS、CSI-RS)用TTI结构中的参考信号的分配方法的一例的图。图11表示1TTI由14个码元(例如,14个OFDM码元)构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

图11A的TTI结构能够作为动态地分配上行测量用参考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的TTI结构来使用。在该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个码元为GP,第3-13个码元为上行SRS发送用区间,然后第14个码元为反馈区间。另外,在图11A中示出在TTI的最终码元中设置反馈区间的情况,但是也可以调换反馈区间和SRS发送区间的顺序。

图11B的TTI结构能够作为动态地分配下行测量用参考信号(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的TTI结构来使用。在该结构中,TTI的第1个码元为下行控制信号区间,第2-10个码元为下行CSI-RS发送用区间,第11个码元为GP,然后第12-14个码元为反馈区间。由此,UE能够在1TTI内(以自包含方式)实施CSI测量以及报告。

另外,在图11B中示出在TTI的最终码元中设置反馈区间的情况,但也可以调换反馈区间和CSI-RS发送区间的顺序。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在不同的TTI(例如,相邻的TTI)中进行CSI测量和报告的结构。

(无线通信系统)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中的任一种或者组合来进行通信。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能够应用将以LTE系统的系统带宽(例如,20MHz)为1单位的多个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设为了一体的载波聚合(CA)和/或双重连接(DC)。

另外,无线通信系统1也可以称为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A(LTE-Advanced)、LTE-B(LTE-Beyond)、SUPER 3G、IMT-Advanced、4G(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FRA(未来无线接入(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新(New)-RAT(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等,也可以称为用于实现它们的系统。

图1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具备形成覆盖范围较宽的宏小区C1的无线基站11、以及被配置于宏小区C1内且形成比宏小区C1窄的小型小区C2的无线基站12(12a-12c)。此外,在宏小区C1以及各小型小区C2中配置有用户终端20。

用户终端20能够连接到无线基站11以及无线基站12双方。设想用户终端20通过CA或者DC而同时使用宏小区C1以及小型小区C2的情况。此外,用户终端20也可以使用多个小区(CC)(例如,5个以下CC、6个以上CC)来应用CA或者DC。

在用户终端20和无线基站11之间能够在相对低频带(例如,2GHz)使用带宽窄的载波(也称为现有载波、传统载波(Legacy Carrier)等)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在用户终端20和无线基站12之间,可以在相对高频带(例如,3.5GHz、5GHz等)使用带宽宽的载波,也可以使用和与无线基站11之间相同的载波。另外,各无线基站利用的频带的结构不限于此。

能够设为在无线基站11和无线基站12之间(或者,2个无线基站12间)进行有线连接(例如,基于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的光纤、X2接口等)或者无线连接的结构。

无线基站11以及各无线基站12分别连接到上位站装置30,并经由上位站装置30连接到核心网络40。另外,在上位站装置30中例如包含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不限定于此。此外,各无线基站12也可以经由无线基站11连接到上位站装置30。

另外,无线基站11是具有相对宽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称为宏基站、汇聚节点、eNB(eNodeB)、发送接收点等。此外,无线基站12是具有局部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称为小型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HeNB(家庭(Home)eNodeB)、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发送接收点等。以下,在不区分无线基站11以及12的情况下,总称为无线基站10。

各用户终端20是支持LTE、LTE-A等各种通信方式的终端,不仅可以包含移动通信终端(移动台),也可以包含固定通信终端(固定台)。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而在下行链路中应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且在上行链路中应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频带(子载波)并将数据映射到各子载波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通过将系统带宽按每个终端分割为由1个或者连续的资源块组成的带域,多个终端使用彼此不同的带域,从而降低终端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另外,上行以及下行的无线接入方式不限于它们的组合,也可以使用其他无线接入方式。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下行链路的信道而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下行共享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广播信道(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下行L1/L2控制信道等。通过PDSCH来传输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等。此外,通过PBCH来传输M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下行L1/L2控制信道包含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HICH(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等。通过PDCCH来传输包含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等。通过PCFICH来传输在PDCCH中使用的OFDM码元数。通过PHICH来传输对于PUSCH的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送达确认信息(例如,也称为重发控制信息、HARQ-ACK、ACK/NACK等)。EPDCCH与PDSCH(下行共享数据信道)被频分复用,与PDCCH同样用于传输DCI等。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上行链路的信道而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上行共享信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等。通过PUSCH来传输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此外,通过PUCCH来传输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送达确认信息等。通过PRACH来传输用于与小区建立连接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下行参考信号而传输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解调用参考信号(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定位参考信号(PRS: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等。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上行参考信号而传输测量用参考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解调用参考信号(DMRS)等。另外,DMRS也可以称为用户终端特定参考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此外,所传输的参考信号不限于这些。

(无线基站)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无线基站10具备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部102、发送接收部103、基带信号处理部104、呼叫处理部105、以及传输路径接口106。另外,构成为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部102、发送接收部103分别包含1个以上即可。

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10发送给用户终端20的用户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被输入给基带信号处理部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部104中,关于用户数据,进行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重发控制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高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等发送处理,并转发给发送接收部103。此外,关于下行控制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或高速傅立叶逆变换等发送处理,并转发给发送接收部103。

发送接收部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104按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而被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到无线频带,并发送。在发送接收部103中进行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在放大器部102中被放大,从发送接收天线101被发送。发送接收部1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发射机/接收机、发送接收电路或者发送接收装置构成。另外,发送接收部103可以作为一体的发送接收部来构成,也可以由发送部以及接收部构成。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信号,在发送接收天线101中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在放大器部102中被放大。发送接收部103接收在放大器部102中被放大了的上行信号。发送接收部103将接收信号进行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输出给基带信号处理部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部104中,对于被输入的上行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高速傅立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以及PDCP层的接收处理,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转发给上位站装置30。呼叫处理部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或释放等呼叫处理、或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或无线资源的管理。

传输路径接口106经由规定的接口与上位站装置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传输路径接口106也可以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基于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的光纤、X2接口)与其他无线基站10发送接收信号(回程信令)。

另外,发送接收部103在控制部301判断的下行控制信号区间,对用户终端20发送与数据的发送和/或接收有关的DCI。例如,发送接收部103也可以发送广播信道、移动性参考信号、下行共享信道(PDSCH)等的接收的指示信息。此外,发送接收部103也可以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SRS、上行共享信道(PUSCH)等的发送的指示信息。这些DCI可以在同一TTI中发送,也可以在不同的TTI中发送。此外,这些DCI可以在同一频率载波中发送,也可以在不同的频率载波中发送。

发送接收部103能够在控制部301判断的DL数据用自包含型子帧的数据区间或DL子帧中发送广播信道、移动性参考信号、下行数据(PDSCH)等。此外,发送接收部103也可以在控制部301判断的UL数据用自包含型子帧的送达确认区间中发送对于上行数据(PUSCH)的HARQ-ACK。

此外,发送接收部103也可以对用户终端20发送与TTI结构有关的信息、与被分配下行控制信道的频率资源和/或码资源有关的信息等。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14中主要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假设无线基站1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功能块。如图14所示,基带信号处理部104至少具备控制部(调度器)301、发送信号生成部302、映射部303、接收信号处理部304以及测量部305。

控制部(调度器)301实施无线基站10整体的控制。控制部301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者控制装置构成。

控制部301控制例如发送信号生成部302进行的信号的生成、或映射部303进行的信号的分配。此外,控制部301控制接收信号处理部304进行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或测量部305进行的信号的测量。

控制部301控制系统信息、在PDSCH中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在PDCCH和/或EPDCCH中传输的下行控制信号的调度(例如,资源分配)。此外,控制部301基于判定了是否需要对于上行数据信号的重发控制的结果等,控制下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息等)或下行数据信号的生成。此外,控制部301进行同步信号(例如,PSS(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副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或CRS、CSI-RS、DMRS等下行参考信号的调度的控制。

此外,控制部301控制在PUSCH中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在PUCCH和/或PUSCH中发送的上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息)、在PRACH中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上行参考信号等的调度。

控制部301能够基于在同一TTI中包含的下行控制信息来控制用户终端20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SRS的发送、广播信道的接收以及移动性参考信号的接收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控制部301以TTI单位控制各区间的长度,进行控制以进行与各区间对应的通信。另外,各区间可以在时间上相邻(在前一个区间后紧接着开始后一个区间)地设置,也可以在各区间之间还设置无发送区间(也称为无接收区间、保护区间等)。

例如,控制部301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随机接入用的标识符并通知给用户终端,能够控制用户终端20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此外,控制部301能够使用同一TTI的多个码元来控制多个广播信道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的发送。

此外,在同一TTI的不同码元中分配下行控制信息和其他DL信号的情况下,控制部301能够利用不同的参考信号或者公共的参考信号来控制下行控制信号和其他DL信号的发送。

发送信号生成部302基于来自控制部301的指示,生成下行信号(下行控制信号、下行数据信号、下行参考信号等),并输出给映射部303。发送信号生成部302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者信号生成装置构成。

发送信号生成部302例如基于来自控制部301的指示,生成用于通知下行信号的分配信息的DL分配以及用于通知上行信号的分配信息的UL许可。此外,在下行数据信号中,根据基于来自各用户终端20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等而决定的编码率、调制方式等进行编码处理、调制处理。

映射部303基于来自控制部301的指示,将在发送信号生成部302中生成的下行信号映射到规定的无线资源,并输出给发送接收部103。映射部3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者映射装置构成。

接收信号处理部304对于从发送接收部103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在这里,接收信号例如是从用户终端20发送的上行信号(上行控制信号、上行数据信号、上行参考信号等)。接收信号处理部304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者信号处理装置构成。

接收信号处理部304将通过接收处理而被解码的信息输出给控制部301。例如,在接收到包含HARQ-ACK的PUCCH的情况下,将HARQ-ACK输出给控制部301。此外,接收信号处理部304将接收信号、或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测量部305。

测量部305实施与接收到的信号有关的测量。测量部305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测量器、测量电路或者测量装置构成。

测量部305例如也可以关于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例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接收质量(例如,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或信道状态等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也可以输出给控制部301。

(用户终端)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用户终端20具备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部202、发送接收部203、基带信号处理部204、以及应用部205。另外,构成为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部202、发送接收部203分别包含1个以上即可。

在发送接收天线201中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在放大器部202中被放大。发送接收部203接收在放大器部202中被放大后的下行信号。发送接收部203将接收信号进行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输出给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发送接收部2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发射机/接收机、发送接收电路或者发送接收装置构成。另外,发送接收部203可以作为一体的发送接收部来构成,也可以由发送部以及接收部构成。

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对被输入的基带信号进行FFT处理、或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被转发给应用部205。应用部205进行与比物理层或MAC层更上位的层有关的处理等。此外,下行链路的数据中,广播信息也被转发给应用部205。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部205被输入给基带信号处理部204。在基带信号处理部204中进行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或信道编码、预编码、离散傅立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IFFT处理等,并转发给发送接收部203。发送接收部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到无线频带,并发送。在发送接收部203中进行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器部202放大,并从发送接收天线201被发送。

另外,发送接收部203进行DL信号的接收和UL信号的发送。例如,发送接收部203进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SRS的发送、广播信道的接收、移动性参考信号的接收等。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16中主要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假设用户终端2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功能块。如图16所示,用户终端2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部204至少具备控制部401、发送信号生成部402、映射部403、接收信号处理部404以及测量部405。

控制部401实施用户终端20整体的控制。控制部401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者控制装置构成。

控制部401控制例如发送信号生成部402进行的信号的生成、或映射部403进行的信号的分配。此外,控制部401控制接收信号处理部404进行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或测量部405进行的信号的测量。

控制部401从接收信号处理部404获取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在PDCCH/EPDCCH中发送的信号)以及下行数据信号(在PDSCH中发送的信号)。控制部401基于下行控制信号、或判定了是否需要对于下行数据信号的重发控制的结果等,控制上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息等)或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

控制部401动态地或者半动态地控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SRS的发送、广播信道的接收以及移动性参考信号的接收中的至少一个。例如,控制部401能够基于在同一TTI中包含的下行控制信息来控制这些信号。或者,控制部401也可以基于在相距规定期间的TTI中分配的下行控制信息来控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SRS的发送、广播信道的接收、移动性参考信号的接收等。

此外,在进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SRS的发送、广播信道的接收以及移动性参考信号的接收中的至少一个的TTI中,控制部401也可以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此外,控制部401能够使用同一TTI的多个码元来控制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参照图4)。此外,控制部401能够使用同一TTI的多个码元来控制多个广播信道的接收和/或移动性参考信号的接收(参照图5)。

在同一TTI的不同码元中被分配下行控制信息和其他DL信号的情况下,控制部401能够利用不同的参考信号来分别控制下行控制信号的接收、以及其他DL信号的接收(参照图9)。或者,控制部401也可以利用公共的参考信号来控制下行控制信号的接收、以及其他DL信号的接收。

在同一TTI的不同码元中分配上行数据(或者,其他UL信号)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401能够利用不同的参考信号来分别控制上行数据的发送、以及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参照图10)。或者,控制部401也可以利用公共的参考信号来控制上行数据的发送、以及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

发送信号生成部402基于来自控制部401的指示,生成上行信号(上行控制信号、上行数据信号、上行参考信号等),并输出给映射部403。发送信号生成部402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者信号生成装置构成。

发送信号生成部402例如基于来自控制部401的指示,生成与送达确认信息或信道状态信息(CSI)有关的上行控制信号。此外,发送信号生成部402基于来自控制部401的指示,生成上行数据信号。例如,在从无线基站10通知的下行控制信号中包含了UL许可的情况下,发送信号生成部402被从控制部401指示生成上行数据信号。

映射部403基于来自控制部401的指示,将在发送信号生成部402中生成的上行信号映射到无线资源,并向发送接收部203输出。映射部4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者映射装置构成。

接收信号处理部404对于从发送接收部203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在这里,接收信号例如是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下行信号(下行控制信号、下行数据信号、下行参考信号等)。接收信号处理部404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者信号处理装置构成。此外,接收信号处理部404能够构成本发明的接收部。

接收信号处理部404基于控制部401的指示而对用于调度数据(TB:Transport Block)的发送和/或接收的DCI(DCI格式)进行盲解码。例如,接收信号处理部404也可以构成为基于是否是自包含型子帧来对不同的无线资源进行盲解码。

接收信号处理部404将通过接收处理而解码出的信息输出给控制部401。接收信号处理部404将例如广播信息、系统信息、RRC信令、DCI等输出给控制部401。接收信号处理部404也可以将数据的解码结果输出给控制部401。此外,接收信号处理部404将接收信号、或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测量部405。

测量部405实施与接收到的信号有关的测量。测量部405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测量器、测量电路或者测量装置构成。

测量部405例如也可以关于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例如,RSRP)、接收质量(例如,RSRQ)或信道状态等进行测量。也可以将测量结果输出给控制部401。

(硬件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框图表示功能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结构单元)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此外,对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不特别地限定。即,各功能块可以通过在物理上结合后的1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将物理上分离的2个以上的装置通过有线方式或者无线方式连接,通过这些多个装置来实现。

例如,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基站、用户终端等也可以作为进行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来发挥作用。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以及用户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上述无线基站10以及用户终端20也可以作为在物理上包含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存储装置1003、通信装置1004、输入装置1005、输出装置1006、总线1007等的计算机装置来构成。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装置”这样的用语能够解读为电路、设备、单元等。无线基站10以及用户终端20的硬件结构可以构成为将图示的各装置包含1个或者多个,也可以构成为不包含一部分的装置。

无线基站10以及用户终端20中的各功能通过在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等硬件上读入规定的软件(程序),由处理器1001进行运算,控制通信装置1004进行的通信、或存储器1002以及存储装置1003中的数据的读出和/或写入来实现。

处理器1001例如使操作系统进行操作而控制计算机整体。处理器1001也可以由包含与外围设备的接口、控制装置、运算装置、寄存器等的中央处理装置(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来构成。例如,上述的基带信号处理部104(204)、呼叫处理部105等也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来实现。

此外,处理器1001将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或数据从存储装置1003和/或通信装置1004读出到存储器1002,基于它们执行各种处理。作为程序,使用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操作的至少一部分的程序。例如,用户终端20的控制部401可以通过在存储器1002中存储且在处理器1001上进行操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关于其他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地实现。

存储器1002是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例如也可以由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等中的至少一个构成。存储器1002也可以称为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主存储器(主存储装置)等。存储器1002能够保存为了实施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而能够执行的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等。

存储装置1003是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例如也可以由CD-ROM(紧凑盘(Compact Disc)ROM)等光盘、硬盘驱动器、软盘(flexible disk)、光磁盘、闪存存储器等中的至少一个构成。存储装置1003也可以称为辅助存储装置。

通信装置1004是用于经由有线和/或无线网络进行计算机间的通信的硬件(发送接收设备),也称为例如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网卡、通信模块等。例如,上述的发送接收天线101(201)、放大器部102(202)、发送接收部103(203)、传输路径接口106等也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004来实现。

输入装置1005是受理来自外部的输入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装置1006是实施向外部的输出的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扬声器等)。此外,输入装置1005以及输出装置1006也可以是成为了一体的结构(例如,触摸面板)。

此外,处理器1001或存储器1002等各装置通过用于进行信息通信的总线1007而被连接。总线1007可以由单一的总线构成,也可以由在装置间不同的总线构成。

此外,无线基站10以及用户终端20可以包含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PL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硬件来构成,也可以通过该硬件来实现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例如,处理器1001也可以通过这些硬件中的至少一个而实际安装。

此外,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术语和/或本说明书的理解所需的术语,也可以置换为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意思的术语。例如,信道和/或码元也可以是信号(信令)。此外,信号也可以是消息。此外,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也可以称为小区、频率载波、载波频率等。

此外,无线帧在时间区域中也可以由1个或者多个期间(帧)构成。构成无线帧的该1个或者多个各期间(帧)也可以称为子帧。进一步,子帧在时间区域中也可以由1个或者多个时隙构成。进一步,时隙在时域中也可以由1个或者多个码元(OFDM码元、SC-FDMA码元等)构成。

无线帧、子帧、时隙以及码元均表示传输信号时的时间单位。无线帧、子帧、时隙以及码元也可以使用与各自对应的其他称呼。例如,1子帧也可以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多个的连续子帧也可以称为TTI,1时隙也可以称为TTI。即,子帧或TTI可以是现有的LTE中的子帧(1ms),可以是比1ms短的期间(例如,1-13码元),也可以是比1ms长的期间。

在这里,TTI例如指无线通信中的调度的最小时间单位。例如,在LTE系统中,无线基站对于各用户终端,进行以TTI单位分配无线资源(在各用户终端中能够使用的频带宽或发送功率等)的调度。此外,TTI的定义不限于此。

也可以将具有1ms的时间长度的TTI称为通常TTI(LTE Rel.8-12中的TTI)、普通TTI、长TTI、通常子帧、普通子帧、或者短子帧等。比通常TTI短的TTI也可以称为缩短TTI、短TTI、缩短子帧、或者短子帧等。

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是时域以及频域的资源分配单位,在频域中也可以包含1个或者多个连续的副载波(子载波(subcarrier))。此外,RB在时域中可以包含1个或者多个码元,也可以是1时隙、1子帧或者1TTI的长度。1TTI、1子帧也可以分别由1个或者多个资源块构成。另外,RB也可以称为物理资源块(PRB:物理(Physical)RB)、PRB对(PRB pair)、RB对(RB pair)等。

此外,资源块也可以由1个或者多个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构成。例如,1RE也可以是1子载波以及1码元的无线资源区域。

另外,上述的无线帧、子帧、时隙以及码元等的构造不过是例示。例如,无线帧中包含的子帧的数目、子帧中包含的时隙的数目、时隙中包含的码元以及RB的数目、RB中包含的子载波的数目、以及TTI内的码元数目、码元长度、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长度等的结构能够各种各样地变更。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参数等可以通过绝对值来表示,可以通过相对于规定的值的相对值来表示,也可以通过对应的其他信息来表示。例如,无线资源也可以通过规定的索引来指示。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也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技术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例如,可在上述的遍及说明整体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码片等也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者磁性粒子、光场或者光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的组合来表示。

此外,软件、命令、信息等也可以经由传输介质来发送接收。例如,在使用有线技术(同轴线缆、光缆、双绞线以及数字订户线(DSL)等)和/或无线技术(红外线、微波等)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发送软件的情况下,这些有线技术和/或无线技术包含于传输介质的定义内。

此外,本说明书中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解读为用户终端。例如,关于将无线基站以及用户终端间的通信置换为多个用户终端间(设备对设备:Device-to-Device)的通信后的结构,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由用户终端20具有上述的无线基站10具有的功能的结构。此外,“上行”或“下行”等用语也可以解读为“边侧”(side)。例如,上行信道也可以解读为边侧信道(side channel)。

同样,本说明书中的用户终端也可以解读为无线基站。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由无线基站10具有上述的用户终端20具有的功能的结构。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伴随执行而切换使用。此外,规定的信息的通知(例如,“是X”的通知)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通过不进行该规定的信息的通知)进行。

信息的通知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也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高层信令(例如,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广播信息(M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等)、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信令)、其他信号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施。

此外,RRC信令也可以称为RRC消息,例如也可以是RRC连接设置(RRCConnectionSetup)消息、RRC连接重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等。此外,MAC信令例如也可以通过MAC控制元素(MAC CE(Control Element))来通知。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A(LTE-Advanced)、LTE-B(LTE-Beyond)、SUPER 3G、IMT-Advanced、4G(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新(New)-RAT(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CDMA2000、UMB(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IEEE 802.11(Wi-Fi(注册商标))、IEEE 802.16(WiMAX(注册商标))、IEEE 802.20、UWB(超宽带(Ultra-Wideband))、Bluetooth(注册商标)、利用其他适当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系统和/或基于它们进行扩展后的下一代系统。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时序、流程图等只要不矛盾,则也可以调换顺序。例如,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按照例示的顺序提示了各种各样的步骤的要素,不限定于所提示的特定的顺序。

以上,关于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显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本发明能够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规定的本发明的宗旨以及范围而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是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含义。

本申请基于2016年2月29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038175。在此包含其全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