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66084发布日期:2018-12-22 08:2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无线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所述无线基站包含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且执行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以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的进一步高速化为目的而正在对lte-advanced(以下,包含lte-advanced在内称为lte)进行规范。此外,在3gpp中,还正在研究称为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等的lte的后续系统的规范。

在lte中,使用包含具有mac层中的调度器功能(mac调度器)等的中央聚合装置、和从中央聚合装置的设置场所延伸而远程地配置的远端装置的、所谓c-ran型的无线基站。远端装置具备pa(功率放大器(poweramplifier))/lna(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无线发送接收模块、以及调制解调模块等无线单元(rf单元)。

此外,中央聚合装置和远端装置通过称为前传(fronthaul)的有线传输路径而连接。作为这样的中央聚合装置和远端装置的接口,例如已知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publicradiointerface(cpri))。

然而,在研究上述的5g的规范时,有人提倡将目前为止安装在中央聚合装置的无线物理层(层1)的功能安装到远端装置中(例如,非专利文献1)。根据这样的安装,能够削减前传的所需传输带域。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rws-150051(3gppranworkshopon5g),“5gvisionfor2020andbeyond”、3gpp、2015年9月



技术实现要素:

如上所述,在将目前为止安装在中央聚合装置的无线物理层的功能安装到远端装置的情况下,存在下面的问题。即,mac调度器等上层(层2等)的功能仍如往常被实现在中央聚合装置中。

因此,例如,中央聚合装置需要将经由下行控制信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发送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以及向用户装置(也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或者移动台)经由下行共享信道(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downlinksharedchannel))发送的用户数据等下行数据依次发送到远端装置。

但是,即使中央聚合装置单纯地将分配信息以及下行数据发送到远端装置,远端装置也无法确定用于发送该下行数据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因此,远端装置无法对用户装置正确地发送下行数据。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即使在mac调度器等上层的功能、和无线物理层的功能被分离地安装的情况下,远端装置也能够基于来自中央聚合装置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而正确地发送下行数据。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无线基站包含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且执行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具备将分别包含表示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分配信息、以及向所述用户装置发送的数据即下行数据的帧发送给所述远端装置的帧发送单元,所述远端装置具备:帧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帧;以及信道发送单元,基于所述帧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帧,经由下行控制信道将所述分配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并且经由下行共享信道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所述帧发送单元发送具有表示所述分配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的对应关系的结构的所述帧,所述信道发送单元基于所述对应关系来设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以及所述下行共享信道。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控制方法用于无线基站,该无线基站包含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且执行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通信控制方法包括: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将分别包含表示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分配信息、和向所述用户装置发送的数据即下行数据的帧发送给所述远端装置的步骤;以及所述远端装置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帧,经由下行控制信道将所述分配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并且经由下行共享信道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的步骤,在将所述帧发送给所述远端装置的步骤中,发送具有表示所述分配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的对应关系的结构的所述帧,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的步骤中,基于所述对应关系来设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以及所述下行共享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线通信系统10的整体概略结构图。

图2是无线通信系统10的整体方框图。

图3是中央聚合装置210的功能方框图。

图4是远端装置260的功能方框图。

图5是中央聚合装置210、远端装置260以及用户装置300进行的下行控制信道(pdcch)以及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发送操作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基于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发送的帧的信道发送时序的图。

图7是表示帧的结构例(其一)的图。

图8是表示帧的结构例(其二)的图。

图9是表示帧的结构例(其三)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另外,对相同的功能或结构附加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适当省略其说明。

(1)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概略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整体概略结构图。无线通信系统10是遵循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以及作为lte的后续系统的5g的无线通信系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与5g对应的观点出发,将lte(包含lte-advanced)适当地称为“4g”。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刚刚导入5g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实现5g对4g进行补充和完善的lte辅助操作(lteassistedoperation)。

无线通信系统10包含核心网络20、无线基站100、无线基站200以及用户装置300。

核心网络20也称为演进的分组核心(evolvedpacketcore(epc),由移动管理实体(mme)、服务网关(s-gw)以及pdn网关(p-gw)等构成。

无线基站100是遵循4g的无线基站,也称为enodeb。无线基站100经由s1-mme或者s1-u接口而与构成核心网络20的装置(节点)连接。

无线基站200是遵循5g的无线基站。无线基站200经由x2接口(在这里,方便起见,称为x2-ap’、x2-u’)而与无线基站100连接。

用户装置300(ue)能够与无线基站100以及无线基站200执行无线通信。用户装置300也可以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或者移动台。无线基站200以及用户装置300通过对从多个天线元件发送的无线信号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支持用于生成指向性更高的波束的大规模(massive)mimo、使用多个分量载波(cc)的载波聚合(ca)、以及在多个无线基站和用户装置300之间同时发送分量载波的双重连接(dc,dualconnectivity)等。

图2是无线通信系统10的整体方框图。如图2所示,无线基站100由中央聚合装置110以及远端装置160构成。同样,无线基站200由中央聚合装置210以及远端装置260构成。另外,无线基站100以及无线基站200也可以包含除中央聚合装置以及远端装置以外的其他装置。

中央聚合装置110具有无线物理层(l1)、媒体访问控制层(mac)、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pdcp)。此外,中央聚合装置110具有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作为pdcp的上层。

远端装置160可以从中央聚合装置110的设置场所延伸而远程地配置。远端装置160具有pa(功率放大器(poweramplifier))/lna(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无线发送接收模块以及调制解调模块等无线单元(rf)。

中央聚合装置110也称为数字处理单元(数字单元(digitalunit(du))或者中央单元(centralunit(cu)),远端装置160也称为无线处理单元(无线单元(radiounit(ru)))或者远程单元(remoteunit(ru))。中央聚合装置110和远端装置160通过称为前传的有线传输路径而连接。作为这样的中央聚合装置110和远端装置160的接口,例如使用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publicradiointerface(cpri))。

中央聚合装置210以及远端装置260分别对应于上述的中央聚合装置110以及远端装置160,但是层结构不同。

具体而言,中央聚合装置210具有媒体访问控制层(mac)以及无线链路控制层(rlc)。远端装置260具有无线物理层(l1)以及无线单元(rf)。

另外,如上所述,中央聚合装置210经由x2-ap’、x2-u’接口而与中央聚合装置110连接。

(2)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能块结构

接着,说明无线通信系统10的功能块结构。具体而言,说明中央聚合装置210以及远端装置260的功能块结构。

(2.1)中央聚合装置210

图3是中央聚合装置210的功能方框图。如图3所示,中央聚合装置210具备信息发送单元211、信息接收单元213、调度器功能单元215、信道控制单元217以及x2if单元219。

另外,如图3所示,中央聚合装置210的各功能块由处理器(包含存储器)、功能模块(外部连接if等)、以及电源等硬件元素实现。

信息发送单元211将无线基站100、具体而言远端装置260与用户装置300的无线通信所需要的信息发送给远端装置260。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信息发送单元211将分别包含多个表示用于该无线通信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分配信息、以及向用户装置300发送的数据(例如,用户数据)即下行数据的帧发送给远端装置260。在本实施方式中,信息发送单元211构成帧发送单元。

具体而言,信息发送单元211可以基于来自信道控制单元217的通知等,将具有如图7~图9所示的结构的帧f10、f20、f30根据分配信息以及下行数据的发生而依次发送给远端装置260。

另外,所谓帧(frame),是指时间轴上的规定长度的框架,用于发送各种控制信息(包含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以及用户数据等数据。此外,帧也可以称为子帧(subframe)、时隙(slot)或者简称为信号等。

所谓分配信息,是表示对由调度器功能单元215进行了调度的用户装置300分配的无线资源块(频率、时间等)的位置的信息,也可以称为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该分配信息经由下行控制信道、具体而言下行方向的物理信道即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而发送给用户装置300。另外,帧中包含的分配信息可以是实际上经由pdcch发送给用户装置300的信息本身,也可以是dci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所谓下行数据,是经由下行共享信道、具体而言下行方向的传输信道即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sharedchannel))发送的数据,包含用户数据等,但未必限定于用户数据。

信息发送单元211发送具有表示分配信息和下行数据的对应关系的结构的帧。具体而言,该帧具有能够由接收侧、即远端装置260判定与分配信息(pdcch信息)进行了关联的下行数据(dlsch信息)的结构。所谓能够判定的结构,可以是显式地表示该对应的结构,也可以是隐式地表示该对应的结构。

更具体而言,信息发送单元211可以发送对分配信息以及下行数据分配了用于识别所对应的用户装置300的用户标识符的帧。所谓用户标识符,例如可以举出c-rnt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ell-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ty))、imsi(国际移动订户标识符(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ty))以及mei(国际移动设备标识符(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

此外,信息发送单元211可以发送对分配信息以及下行数据分配了用于识别分配信息及下行数据的组合的索引的帧。具体而言,按帧内的每个下行数据,赋予与所对应的分配信息进行了关联的索引(编号或字符等)。

另外,优选信息发送单元211在该帧内构成分配信息已先于下行数据而分配的帧,并将该帧发送给远端装置260。

如上所述,信息发送单元211可以构成显式地表示分配信息和下行数据的对应关系的帧,但是也可以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根据帧的结构而隐式地表示该对应。

具体而言,信息发送单元211发送在基于规定的配置规则确定的帧的规定位置配置了分配信息以及下行数据的帧。即,信息发送单元211通过使通知分配信息(pdcch信息)的顺序(位置)与通知下行数据(dlsch信息)的顺序具有规则性,从而能够隐式地表示哪个分配信息对应于哪个下行数据。

进一步,信息发送单元211在将与分配信息进行了关联的下行数据跨多个帧进行分配的情况下,也可以发送包含表示在与分配了该分配信息的帧不同的其他帧中分配的下行数据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即包含定时的帧。

这样的位置信息,在不同的帧(具体而言,子帧(subframe))中发送pdcch和与dlsch对应的物理信道即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的情况下,是需要的。以往(直到lterel-12为止),pdcch和pdsch是在同一子帧中发送的,但是在窄带域物联网(narrowbandiot)(lterel-13)中,导入了pdcch和与该pdcch对应的pdsch,在不同子帧中发送的控制(交叉子帧调度(crosssubframescheduling))。因此,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需要使得能够判定分配信息和下行数据的对应关系。

具体而言,信息发送单元211可以使用h-sfn(系统帧号(systemframenumber))、sfn、子帧编号来表示下行数据的绝对的时间位置而作为位置信息。或者,信息发送单元211也可以表示从分配信息(pdcch信息)的位置起的相对的时间位置(在该情况下,以分配信息先于下行数据而发送为前提)而作为位置信息。

或者,信息发送单元211也可以通过使应用上述索引的范围扩展至其他的帧,表示跨多个帧的下行数据的位置信息。即,在跨多个帧来分配与分配信息进行了关联的下行数据的情况下,信息发送单元211发送分配了跨多个帧共同的索引的帧。

另外,进一步在后面叙述信息发送单元211发送的帧的具体的结构。

信息接收单元213接收从远端装置260发送的信息。例如,信息接收单元213接收cqi(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qualityindicator))、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matrixindicator))以及ri(秩指示符(rankindicator))等下行链路质量信息。此外,信息接收单元213接收csi(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以及srs(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的判定结果、随机接入响应(rar)以及下行方向的调度请求等。

调度器功能单元215根据与无线基站200进行了连接的多个用户装置300的状况、以及来自各用户装置300的调度请求等,执行向用户装置300的无线资源的调度(mac调度器等)。此外,调度器功能单元215将调度的结果通知给信道控制单元217。

信道控制单元217执行在无线基站100(具体而言,远端装置260)和用户装置300之间发送接收的各种信道、具体而言逻辑信道、传输信道以及物理信道的控制。

信道控制单元217作为下行方向的物理信道而决定例如pdcch、pdsch、phich(物理harq指示信道(physicalharqindicatorchannel))、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controlformatindicatorchannel))等的发送定时以及内容。此外,信道控制单元217作为下行方向的传输信道而决定dlsch、bch(广播信道(broadcastchannel))以及pch(寻呼信道(pagingchannel))等的发送定时以及内容。

信道控制单元217作为上行方向的物理信道而执行例如与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srs(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以及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等的接收有关的控制。

信道控制单元217将各种信道的控制内容通知给信息发送单元211。

x2if单元219提供用于实现与中央聚合装置110的通信的接口。具体而言,x2if单元219是使用mac以及rlc将中央聚合装置110与中央聚合装置210直接连接的接口,优选是现有的开放接口(openinterface)。用户装置300的发送接收数据经由x2if单元219而与无线基站100进行中继。

(2.2)远端装置260

图4是远端装置260的功能方框图。如图4所示,远端装置260具备无线通信单元261、信息接收单元263、信道发送单元265、信息获取单元267以及信息发送单元269。

另外,如图4所示,远端装置260的各功能块由双工器(duplexer)、pa(功率放大器(poweramplifier))/lna(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无线发送接收模块(rf变换)、功能模块(正交调制解调等)、以及电源等硬件元素实现。

无线通信单元261执行与用户装置300的无线通信。具体而言,无线通信单元261遵循5g的规范而执行与用户装置300的无线通信。如上所述,无线通信单元261能够支持大规模(massive)mimo、载波聚合(ca)、以及双重连接(dc)等。

信息接收单元263接收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发送的信息。具体而言,信息接收单元263接收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发送的无线通信所需的信息等。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信息接收单元263接收包含表示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分配信息和向用户装置300发送的下行数据的帧。在本实施方式中,信息接收单元263构成帧接收单元。

信道发送单元265向用户装置300发送各种信道、具体而言下行方向的传输信道以及物理信道等。

更具体而言,信道发送单元265基于信息接收单元263接收到的帧,经由下行控制信道(具体而言,pdcch)将分配信息发送给用户装置300,并且经由下行共享信道(具体而言,dlsch)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用户装置300。另外,如上所述,作为传输信道的dlsch被映射到下行方向的物理信道即pdsch。

信息获取单元267获取从用户装置300发送的下行链路质量信息(cqi等)以及下行方向的调度请求等。

信息发送单元269将信道发送单元265获取到的下行链路质量信息以及下行方向的调度请求等发送给中央聚合装置210。

(3)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

接着,说明无线通信系统10的操作。具体而言,说明远端装置260基于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发送给远端装置260的帧而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以及下行共享信道的操作。

(3.1)概略操作

图5是中央聚合装置210、远端装置260以及用户装置300进行的下行控制信道(pdcch)以及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发送操作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发送给远端装置260的帧中包含有分配信息(pdcch信息)以及下行数据(dlsch信息)。中央聚合装置210将该帧依次发送给远端装置260。

远端装置260基于接收到的该帧的内容、即分配信息(pdcch信息)生成pdcch,并发送给用户装置300。此外,远端装置260基于下行数据(dlsch信息),生成与dlsch对应的pdsch,并发送给用户装置300。

(3.2)信道发送时序

图6表示基于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发送的帧的信道发送时序。如图6所示,中央聚合装置210生成包含分配信息(pdcch信息)以及下行数据(dlsch信息)的帧(s10)。

接着,中央聚合装置210将生成的帧(包含pdcch信息以及dlsch信息)发送给远端装置260(s20)。

远端装置260基于接收到的帧中包含的分配信息而生成pdcch(s30)。接着,远端装置260向用户装置300发送所生成的pdcch(s40)。

此外,远端装置260基于接收到的帧中包含的分配信息以及下行数据(dlsch信息),生成pdsch(s50)。接着,远端装置260向用户装置300发送所生成的pdsch(s60)。

另外,也可以将生成、发送pdcch的定时(s30、s40)和生成、发送pdsch的定时(s50,s60),与图6所示的定时进行调换。

(3.3)帧结构例

接着,说明从中央聚合装置210发送的帧的结构例。图7表示帧的结构例(其一)。

如图7所示,帧f10包含头字段(headerfield)、多个分配信息(pdcch信息)、以及多个下行数据(dlsch信息)。各pdcch信息具有用于唯一地识别用户装置300的用户标识符(在这里是c-rnti)。同样,各dlsch信息也具有该用户标识符(c-rnti)。

即,pdcch信息和dlsch信息通过同一c-rnti(例如,ue#1)而进行了关联。由此,接收到帧f10的远端装置260能够判定各自的pdcch信息对应于哪个dlsch信息。

图8表示帧的结构例(其二)。如图8所示,帧f20也包括多个分配信息(pdcch信息)、以及多个下行数据(dlsch信息)。

帧f20是通过帧的结构来隐式地表示pdcch信息和dlsch信息的对应关系的例子,与帧f10相比,pdcch信息以及dlsch信息不具有用户标识符。在帧f20中,帧内的pdcch信息以及dlsch信息的位置、即发送顺序基于规定的配置规则而确定。由此,接收到帧f20的远端装置260能够判定各自的pdcch信息对应于哪个dlsch信息。

在图8所示的结构例中,从向用户装置#1(ue#1)的pdcch信息起依次配置(即、发送),在pdcch信息之后,与pdcch信息对应的向该用户装置(ue#1、ue#2…)的dlsch信息(参考图中的箭头线)以配置pdcch信息的顺序相同的顺序依次配置(发送)。

另外,在帧f20中,pdcch信息以及dlsch信息被单纯地依次配置,但是,只要基于规定的配置规则而确定,且远端装置260认识该配置规则,则也可以变更(例如,降序而非升序)一方或者双方的信息的配置顺序。

图9表示帧的结构例(其三)。如图9所示,帧f30的pdcch信息以及dlsch信息具有表示索引或者dlsch信息的位置信息(帧位置)的区域a1、a2、a11、a12。

在索引的情况下,例如将其范围定义为0~1023(10比特),中央聚合装置210根据dlsch信息的发送顺序而将数值递增,该数值被表示在dlsch信息的区域a11、a12中。此外,中央聚合装置210对与dlsch信息对应的pdcch信息赋予同一索引值。

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通过将应用索引的范围扩展至其他的帧,使表示跨多个帧的下行数据的位置信息。即,跨多个帧来表示与pdcch信息对应的多个dlsch信息的索引的数值。

此外,在帧位置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在发送pdcch信息时,表示用于配置所对应的dlsch信息的位置的h-sfn(系统帧号(systemframenumber))、sfn、子帧的编号被表示在pdcch信息的区域a1、a2中。由此,远端装置260就能够判定与pdcch信息对应的dlsch信息。

(4)作用/效果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具体而言,中央聚合装置210(信息发送单元211)发送具有表示分配信息(pdcch信息)和下行数据(dlsch信息)的对应关系的结构的帧。此外,远端装置260(信道发送单元265)基于该对应关系来设定下行控制信道(pdcch)以及下行共享信道(dlsch、pdsch)。

因此,远端装置260能够确定用于发送该下行数据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能够对用户装置300正确地发送下行数据。

即,即使在mac调度器等上层的功能、和无线物理层的功能被分离地安装的情况下,远端装置260也可以基于来自中央聚合装置210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而正确地发送下行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帧f10所示,中央聚合装置210能够发送分配了用户标识符的帧。因此,远端装置260通过参照该用户标识符,能够迅速且容易地判定分配信息(pdcch信息)和下行数据(dlsch信息)的对应关系。

此外,如帧f20所示,中央聚合装置210能够发送在基于规定的配置规则而确定的帧的规定位置配置了分配信息(pdcch信息)以及下行数据(dlsch信息)的帧。因此,远端装置260不需使用于表示用户标识符的信息量增大,就能够判定该对应关系。

进一步,如帧f30所示,中央聚合装置210能够发送分配了用于识别分配信息(pdcch信息)以及下行数据(dlsch信息)的组合的索引的帧、或者包含下行数据(dlsch信息)的帧位置(位置信息)的帧。

因此,远端装置260能够迅速且容易地判定该对应关系,特别是,即使在将与分配信息进行了关联的下行数据进行跨多个帧分配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地判定该对应关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聚合装置210发送在帧内分配信息先于下行数据而分配的所述帧。因此,远端装置260能够优先于dlsch(pdsch)来发送pdcch,用户装置300能够迅速做好接收pdsch的准备。

(5)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沿着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内容,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明白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及改良。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pdcch和dlsch的对应关系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还存在能够应用于其他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共享信道的对应关系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作为下行控制信道,可以举出pcfich以及phich等。此外,作为下行共享信道,可以举出pdsch等。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想了刚刚导入5g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说明了实现5g对4g进行补充和完善的lte辅助操作(lteassistedoperation)的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lte辅助操作(lteassistedoperation),当然,例如,也可以应用于5g单独的操作(operation)。

进一步,贯穿上述的实施方式整体,主要使用在3gpp中规定的术语进行了说明,但是该术语也可以置换为其他术语。例如,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曾提及的,用户装置也可以称为无线通信终端、移动台、或者用户终端等,无线基站也可以称为节点或者无线通信装置或者系统等。

进一步,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时序图以及流程图等,只要不矛盾,就可以调换其顺序。

此外,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进行了说明的术语和/或本说明书的理解所需的术语,也可以置换为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意思的术语。例如,信道和/或码元也可以是信号(signal)。此外,信号也可以是消息。此外,“系统”以及“网络”这样的术语也可以互换使用。

进一步,上述的参数等可以用绝对值来表达,也可以用相对于规定的值的相对值来表达,也可以用对应的其他信息来表达。例如,无线资源也可以通过索引来指示。

无线基站(无线基站100、200,以下,称为基站)能够容纳1个或者多个(例如,3个)小区(也称为扇区)。在基站容纳多个小区的情况下,基站的覆盖区域整体能够划分为多个更小的区域。

“小区”或者“扇区”这样的术语指在该覆盖中进行通信服务的基站、和/或基站子系统的覆盖区域的一部分或者整体。进一步,“基站”、“enb”、“小区”、以及“扇区”这样的术语在本说明书中可以互换使用。基站有时也可以称为固定站(fixedstation)、nodeb、enodeb(enb)、接入点(accesspoint)、毫微微小区(femtocell)、小型小区(smallcell)等术语。

用户装置300有时还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式设备(handset)、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者使用某些其他的适当的术语。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基于”的记载除非另行明确说明,否则并不是“仅基于”之意。换言之,“基于”的记载意味着“仅基于”以及“至少基于”的双方。

进一步,“包含(including)”、“包括(comprising)”以及它们的变形的术语与“具备”同样地意图在于是包括性的。进一步,在本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者(or)”意图在于并非是异或。

对于使用了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称呼的元素的任何参照也并不是将这些元素的数量或者顺序普遍地进行限定。这些称呼在本说明书中可以作为区分2个以上元素的便利的方法而使用。因此,对于第一以及第二元素的参照并不意味着在该处只能采用2个元素、或者第一元素必须以某种形式先行于第二元素。

在本说明书整体中,例如在如英语中的a、an、以及the那样因翻译而追加了冠词的情况下,只要没有根据前后文而明确表示并非如此,则这些冠词作为包含多个元素的冠词。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进行如下表述。本发明的一方式是无线基站(无线基站100),所述无线基站(无线基站100)包含远端装置(远端装置260)和中央聚合装置(中央聚合装置210),且执行与用户装置(用户装置300)的无线通信,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具备将分别包含表示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分配信息、和向所述用户装置发送的数据即下行数据的帧(例如,帧f10)发送给所述远端装置的帧发送单元(信息发送单元211),所述远端装置具备:帧接收单元(信息接收单元263),接收所述帧;以及信道发送单元(信道发送单元265),基于所述帧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帧,经由下行控制信道(pdcch)将所述分配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并且经由下行共享信道(dlsch)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所述帧发送单元发送具有表示所述分配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的对应关系的结构的所述帧,所述信道发送单元基于所述对应关系来设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以及所述下行共享信道。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所述帧发送单元也可以发送对所述分配信息以及所述下行数据分配了用于识别所对应的所述用户装置的用户标识符的所述帧。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所述帧发送单元也可以发送对所述分配信息以及所述下行数据分配了用于识别所述分配信息以及所述下行数据的组合的索引的所述帧。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所述帧发送单元也可以发送在基于规定的配置规则而确定的所述帧的规定位置配置了所述分配信息以及所述下行数据的所述帧。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在与所述分配信息进行了关联的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跨多个所述帧分配的情况下,所述帧发送单元也可以发送包含表示在其他帧中分配的所述下行数据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的所述帧。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在与所述分配信息进行了关联的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跨多个所述帧分配的情况下,所述帧发送单元也可以发送分配了跨多个所述帧共同的所述索引的所述帧。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所述帧发送单元也可以发送在所述帧内所述分配信息已先于所述下行数据而分配的所述帧。

本发明的一方式是无线基站中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无线基站包含远端装置和中央聚合装置,且执行与用户装置的无线通信,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含:所述中央聚合装置将分别包含表示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分配信息、和向所述用户装置发送的数据即下行数据的帧发送给所述远端装置的步骤;以及所述远端装置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帧,经由下行控制信道将所述分配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并且经由下行共享信道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的步骤,在将所述帧发送给所述远端装置的步骤中,发送具有表示所述分配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的对应关系的结构的所述帧,在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的步骤中,基于所述对应关系来设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以及所述下行共享信道。

如上所述,记载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以及附图不应该理解为用于限定本发明。根据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各种各样的代替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运用技术。

另外,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78455号(2016年4月8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而编入本申请说明书。

工业适用性

根据上述的无线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即使在mac调度器等上层的功能、以及无线物理层的功能被分离地安装的情况下,远端装置也可以基于来自中央聚合装置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而正确地发送下行数据。

标号说明

10无线通信系统

20核心网络

100无线基站

110中央聚合装置

160远端装置

200无线基站

210中央聚合装置

211信息发送单元

213信息接收单元

215调度器功能单元

217信道控制单元

219x2if单元

260远端装置

261无线通信单元

263信息接收单元

265信道发送单元

267信息获取单元

269信息发送单元

300用户装置

f10、f20、f30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