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播搜台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61813发布日期:2018-08-24 21:5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广播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广播搜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广播接收芯片的成本不断降低,目前广播接收功能已被广泛集成到各种电子产品中,例如手机、蓝牙音响、音乐播放器等。收听广播是接收空中射频信号进行解调,不需要依赖手机运营商网络或者家庭宽带网络,因此对用户而言广播收听具有便捷、经济的优点。

不同的广播电台通过在不同的载波频率发射,广播接收机通常需要实现搜台功能使用户可以快速找到广播频段中存在的广播电台。一种常用的搜台实现方法是比较接收频点的信号强度(rssi)参数与预先设置的阈值大小,若rssi大于阈值则认为该频点有广播电台,若rssi小于阈值则认为该频点无广播电台。

然而,通过实际测试发现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当广播接收芯片天线长度或天线类型变化时,最佳的rssi阈值不同,即针对不同的天线配置需要设置不同的阈值否则将产生错台或漏台。另一方面,广播电台所在临近频点的rssi值大小比较接近,当受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通过上述rssi的判决方法难以精确判定电台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广播搜台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适应接收天线配置变化导致搜台容易产生错台或漏台,以及难以精确判断电台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广播搜台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号载波频偏;

根据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所述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以及,根据所述信号载波频偏确定所述待判定频点的绝对载波频偏;

将所述相对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相对信号强度阈值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以及,将所述绝对载波频偏与预设的绝对载波频偏阈值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判定所述待判定频点是否为广播电台频点。

优选的,还包括:当确定所述待判定频点为广播电台频点时,将所述广播电台频点存入广播电台列表。

优选的,所述邻近频点包括:与所述待判定频点的两侧距离不小于一倍信道带宽的频点;

所述根据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所述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包括:

获取所述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

将所述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减去所述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所述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信号载波频偏确定所述待判定频点的绝对载波频偏包括:

将所述信号载波频偏取绝对值,得到所述绝对载波频偏。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判定所述待判定频点是否为广播电台频点包括:

当所述相对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相对信号强度阈值,且,所述绝对载波频偏小于所述绝对载波频偏阈值时,则判定所述待判定频点是广播电台频点,否则,判定所述待判定频点不是广播电台频点。

优选的,在计算所述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和所述待判定频点的绝对载波频偏之前,还包括:

检测获取的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信号载波频偏的数量是否足够计算所述相对信号强度和所述绝对载波频偏,若否,则切换待判定频点重新搜索。

一种广播搜台装置,该装置包括:信号强度获取模块、载波频偏获取模块、相对信号强度计算模块、绝对载波频偏计算模块、相对信号强度比较模块、载波频偏比较模块和判定模块,其中,

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载波频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判定频点的信号载波频偏;

所述相对信号强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所述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

所述绝对载波频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载波频偏确定所述待判定频点的绝对载波频偏;

所述相对信号强度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相对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相对信号强度阈值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所述载波频偏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绝对载波频偏与预设的绝对载波频偏阈值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所述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判定所述待判定频点是否为广播电台频点。

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待判定频点为广播电台频点时,将所述广播电台频点存入广播电台列表。

优选的,所述邻近频点包括:与所述待判定频点的两侧距离不小于一倍信道带宽的频点;

所述相对信号强度计算模块包括:获取模块和计算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减去所述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所述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

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获取的所述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信号载波频偏的数量是否足够计算所述相对信号强度和所述绝对载波频偏,若否,则切换待判定频点重新搜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广播搜台方法及装置,通过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号载波频偏计算相对信号强度和绝对载波频偏,将相对信号强度和绝对载波频偏与各自对应的预设阈值对比,从而确定待判定频点是否为广播电台频点。本申请提供的该广播搜台方法利用相对信号强度在不同天线配置时最佳阈值不变的原理,实现了使用一套最佳阈值适用于任意不同天线配置的目的,此外,进一步利用载波频偏进行辅助判决,可较好解决难以精确判定电台位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广播搜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广播搜台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广播搜台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广播搜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广播搜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广播搜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适应接收天线配置变化导致搜台容易产生错台或漏台,以及难以精确判断电台位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广播搜台方法及装置,具体方案如下所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广播搜台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号载波频偏;

在本申请中,根据设置搜台频段区间以及搜台步长依次变换广播接收机的接收频点。当切换到某一频点时,判断频段是否结束,若频段搜索结束,则搜台过程完成;若频段搜索未结束,则将当前频点确定为待判定频点,读取并存储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和信号载波频偏cfo。

具体的,本申请中可将获取的rssi和cfo存储在一个列表中。

s102:根据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与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以及,根据信号载波频偏确定待判定频点的绝对载波频偏;

邻近频点包括:与待判定频点的两侧距离不小于一倍信道带宽的频点;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根据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所述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可包括:

获取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

将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减去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

根据信号载波频偏确定待判定频点的绝对载波频偏包括:

将信号载波频偏取绝对值,得到绝对载波频偏。

s103:将相对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相对信号强度阈值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以及,将绝对载波频偏与预设的绝对载波频偏阈值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s104:根据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结果判定待判定频点是否为广播电台频点。

具体的,根据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结果判定待判定频点是否为广播电台频点包括:

当相对信号强度大于相对信号强度阈值,且,绝对载波频偏小于绝对载波频偏阈值时,则判定待判定频点是广播电台频点,否则,判定待判定频点不是广播电台频点。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该广播搜台方法,通过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号载波频偏计算相对信号强度和绝对载波频偏,将相对信号强度和绝对载波频偏与各自对应的预设阈值对比,从而确定待判定频点是否为广播电台频点。本申请提供的该广播搜台方法利用相对信号强度在不同天线配置时最佳阈值不变的原理,实现了使用一套最佳阈值适用于任意不同天线配置的目的,此外,进一步利用载波频偏进行辅助判决,可较好解决难以精确判定电台位置的问题。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跟具体的广播搜台方法,具体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号载波频偏;

在本申请中,根据设置搜台频段区间以及搜台步长依次变换广播接收机的接收频点。当切换到某一频点时,判断频段是否结束,若频段搜索结束,则搜台过程完成;若频段搜索未结束,则将当前频点确定为待判定频点,读取并存储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rssi和信号载波频偏cfo。

具体的,本申请中可将获取的rssi和cfo存储在一个列表中。

s102:检测获取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号载波频偏的数量是否足够计算相对信号强度和绝对载波频偏,若否,则切换待判定频点重新搜索;

判断列表中存储的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号载波频偏的数量是否足够计算相对信号强度和绝对载波频偏,若列表中存储的rssi与cfo参数的数量足够计算相对信号强度与绝对载波频偏,则程序进入步骤s103;若rssi与cfo参数的数量不够,则切换待判定频点重新搜索。

s103:根据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与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以及,根据信号载波频偏确定待判定频点的绝对载波频偏;

邻近频点包括:与待判定频点的两侧距离不小于一倍信道带宽的频点;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根据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所述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可包括:

获取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

将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减去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

根据信号载波频偏确定待判定频点的绝对载波频偏包括:

将信号载波频偏取绝对值,得到绝对载波频偏。

具体的,根据存储的rssi参数计算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δrssi,δrssi等于待判定频点的rssi减去其邻近频点的rssi,邻近频点为待判决频点两侧相距大于等于一倍信道带宽的频点。假设,待判定频点f_1的两侧邻近频点分别记为f_0和f_2,对应的rssi分别记为rssi_1、rssi_0、rssi_2,计算δrssi如下所示:

δrssi_10=rssi_1-rssi_0,

δrssi_12=rssi_1-rssi_2,

其中,δrssi_10和δrssi_12均表示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

根据存储的cfo参数计算绝对载波频偏|cfo|,|cfo|等于待判定频点cfo的绝对值,则待判定频点f_1的|cfo|计算如下:

|cfo_1|=abs(cfo_1)。

s104:将相对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相对信号强度阈值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以及,将绝对载波频偏与预设的绝对载波频偏阈值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预先设定相对信号强度阈值rssi_th和绝对载波频偏阈值cfo_th,其中,在本申请中,对于相对信号强度阈值的设定,依据是使fm接收解调音频达到26db,本申请中可设置该相对信号强度阈值为9db,以保证搜台效果最佳,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小于或者大于9db的任意值,只不过小于9db可能会存在错台情况,而大于9db可能会存在漏台情况。对于绝对载波频偏阈值的设定,可根据接收机晶振参数确定,例如200ppm的晶体在110mhz载波频率下最大cfo为22khz,那么绝对载波频偏阈值需设置为大于22khz的值,例如30khz,具体不做限定。

s105:根据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结果判定待判定频点是否为广播电台频点。

具体的,根据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结果判定待判定频点是否为广播电台频点包括:

当相对信号强度大于相对信号强度阈值,且,绝对载波频偏小于绝对载波频偏阈值时,则判定待判定频点是广播电台频点,否则,判定待判定频点不是广播电台频点。

分别比较相对信号强度δrssi、绝对载波频偏|cfo|与相对信号强度阈值rssi_th、绝对载波频偏阈值(cfo_th)的大小来判定频点是否存在广播电台。

例如,若δrssi_10大于rssi_th,且|cfo_1|小于cfo_th,则判定f_1频点为广播电台频点;或者,若δrssi_12大于rssi_th,且|cfo_1|小于cfo_th则判定f_1频点为广播电台频点,否则判定f_1频点为非广播电台频点。

若f_1频点判定为非广播电台频点,则切换频点继续搜索,若f_1频点判定为广播电台频点,则可进入步骤s106,如图3所示。

s106:当确定待判定频点为广播电台频点时,将广播电台频点存入广播电台列表。

在本申请中,将判定为广播电台频点存入广播电台列表,该过程完成后切换频点继续搜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该广播搜台方法,通过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号载波频偏计算相对信号强度和绝对载波频偏,将相对信号强度和绝对载波频偏与各自对应的预设阈值对比,从而确定待判定频点是否为广播电台频点。本申请提供的该广播搜台方法利用相对信号强度在不同天线配置时最佳阈值不变的原理,实现了使用一套最佳阈值适用于任意不同天线配置,此外,进一步利用载波频偏进行辅助判决,可较好解决难以精确判定电台位置的问题。利用本申请所述的搜台方法可实现稳定准确的广播搜台,特别是能够有效避免在邻近频点难以精确判定电台位置导致的错台现象。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广播搜台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信号强度获取模块201、载波频偏获取模块202、相对信号强度计算模块203、绝对载波频偏计算模块204、相对信号强度比较模块205、载波频偏比较模块206和判定模块207,其中,

信号强度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

载波频偏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待判定频点的信号载波频偏;

相对信号强度计算模块203,用于根据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与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

在本申请中,邻近频点包括:与待判定频点的两侧距离不小于一倍信道带宽的频点;

相对信号强度计算模块203包括:获取模块和计算模块,其中,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

计算模块用于将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减去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

绝对载波频偏计算模块204,用于根据信号载波频偏确定待判定频点的绝对载波频偏;

具体的,绝对载波频偏计算模块204将信号载波频偏取绝对值,以得到绝对载波频偏。

相对信号强度比较模块205,用于将相对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相对信号强度阈值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载波频偏比较模块206,用于将绝对载波频偏与预设的绝对载波频偏阈值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判定模块207,用于根据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结果判定待判定频点是否为广播电台频点。

具体的,当相对信号强度大于相对信号强度阈值,且,绝对载波频偏小于绝对载波频偏阈值时,则判定待判定频点是广播电台频点,否则,判定待判定频点不是广播电台频点。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更具体的广播搜台,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信号强度获取模块201、载波频偏获取模块202、检测模块208、相对信号强度计算模块203、绝对载波频偏计算模块204、相对信号强度比较模块205、载波频偏比较模块206和判定模块207,其中,

信号强度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

载波频偏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待判定频点的信号载波频偏;

检测模块208,用于检测获取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信号载波频偏的数量是否足够计算相对信号强度和绝对载波频偏,若否,则切换待判定频点重新搜索;

相对信号强度计算模块203,用于根据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与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

在本申请中,邻近频点包括:与待判定频点的两侧距离不小于一倍信道带宽的频点;

相对信号强度计算模块203包括:获取模块和计算模块,其中,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

计算模块用于将待判定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减去邻近频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得到待判定频点的相对信号强度。

绝对载波频偏计算模块204,用于根据信号载波频偏确定待判定频点的绝对载波频偏;

具体的,绝对载波频偏计算模块204将信号载波频偏取绝对值,以得到绝对载波频偏。

相对信号强度比较模块205,用于将相对信号强度与预设的相对信号强度阈值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载波频偏比较模块206,用于将绝对载波频偏与预设的绝对载波频偏阈值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判定模块207,用于根据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结果判定待判定频点是否为广播电台频点。

具体的,当相对信号强度大于相对信号强度阈值,且,绝对载波频偏小于绝对载波频偏阈值时,则判定待判定频点是广播电台频点,否则,判定待判定频点不是广播电台频点。

如图6所示,该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209,用于当确定待判定频点为广播电台频点时,将该广播电台频点存入广播电台列表。

具体的,本申请各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可相互参考,在本申请中不再赘述。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该广播搜台装置,通过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号载波频偏计算相对信号强度和绝对载波频偏,将相对信号强度和绝对载波频偏与各自对应的预设阈值对比,从而确定待判定频点是否为广播电台频点。本申请提供的该广播搜台装置利用相对信号强度在不同天线配置时最佳阈值不变的原理,实现了使一套最佳阈值适用于任意不同天线配置地目的,此外,进一步利用载波频偏进行辅助判决,可较好解决难以精确判定电台位置的问题。利用本申请所述的搜台装置可实现稳定准确的广播搜台,特别是能够有效避免在邻近频点难以精确判定电台位置导致的错台现象。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