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9031发布日期:2019-01-02 22:5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会话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会话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5rd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中,提出了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function,smf)网元的服务区域的概念,即smf网元只管理对应范围内的用户面功能(userplanefunction,upf)网元。当终端设备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对应的分组数据单元(packetdataunit,pdu)会话通常会进行切换。因此,会出现该会话在进行切换后对应的upf网元发生变更。然而,切换后的upf网元可能不再属于切换前的upf网元对应的smf网元的服务区域。例如,该会话在进行会话切换前对应了smf网元1,该会话进行切换之后对应了两个smf网元,分别为smf网元1和smf网元2。

在会话切换后该会话对应两个smf网元的场景下,如何进行进一步的会话管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话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用以解决会话对应两个smf网元的场景下,如何进行进一步的会话管理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会话管理的方法,包括:

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已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或者,所述第一会话与所述已建立的第二会话为不同的会话;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所述ip信息用于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的获取。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所述ip信息用于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的获取,实现了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和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相互配合实现会话管理。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向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或者,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请求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确定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请求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确定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所述变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释放指示信息,所述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第一会话;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释放指示信息,释放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资源和所述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二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一会话和所述第二会话为同一会话或不同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用户面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用户面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发送指示信息,所述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会话请求消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数据网络名称、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会话管理的方法,包括:

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新建第一会话,所述第一会话为已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或者,所述第一会话与所述已建立的第二会话为不同的会话;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所述会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信息;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ip信息,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通过第二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在确定新建第一会话后,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所述会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信息,实现了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和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相互配合实现会话管理。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或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所述变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需要释放所述第一会话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释放指示信息,所述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第一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二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一会话和所述第二会话为同一会话或不同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发送指示信息,所述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会话请求消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数据网络名称、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会话管理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请求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已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或者,所述第一会话与所述已建立的第二会话为不同的会话;

发送模块,用于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所述ip信息用于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的获取。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向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获取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或者,

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选择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确定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选择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确定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所述变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释放指示信息,所述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第一会话;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释放指示信息,释放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资源和所述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二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一会话和所述第二会话为同一会话或不同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用户面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发送指示信息,所述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会话请求消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数据网络名称、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

上述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其有益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会话管理的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新建第一会话,所述第一会话为已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或者,所述第一会话与所述已建立的第二会话为不同的会话;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所述会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ip信息,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或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所述变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确定需要释放所述第一会话时,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释放指示信息,所述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第一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二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一会话和所述第二会话为同一会话或不同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发送指示信息,所述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会话请求消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数据网络名称、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

上述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其有益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元,所述网元为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网元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请求消息;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已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或者,所述第一会话与所述已建立的第二会话为不同的会话;

发送器,用于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所述ip信息用于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的获取。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所述发送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向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获取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或者,

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选择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确定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选择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确定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所述变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释放指示信息,所述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第一会话;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释放指示信息,释放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资源和所述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二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一会话和所述第二会话为同一会话或不同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通过用户面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发送指示信息,所述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会话请求消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数据网络名称、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

上述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其有益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元,所述网元为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网元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新建第一会话,所述第一会话为已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或者,所述第一会话与所述已建立的第二会话为不同的会话;

发送器,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所述会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网元还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ip信息,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或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所述变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确定需要释放所述第一会话时,通过所述发送器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释放指示信息,所述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第一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二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一会话和所述第二会话为同一会话或不同会话。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发送指示信息,所述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会话请求消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数据网络名称、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

上述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其有益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收发组件,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收发组件,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处理元件(或芯片)。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实施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实施第二方面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会话管理的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各实施例方式所述的会话管理的装置,以及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各实施例方式所述的会话管理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架构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架构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多宿主pdu会话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插入流程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b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插入流程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申请涉及到的网元进行解释:

(1)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function,smf)网元:进行会话管理,包括:会话建立,会话修改,会话释放,终端设备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或ip前缀分配和管理,upf的选择和控制,确定会话的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sessionandservicecontinuitymode,sscmode),合法监听等与会话相关的控制功能。

(2)用户面功能(userplanefunction,upf)网元:完成用户报文的转发,统计等处理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如分组数据网关(packetdatanetworkgateway,pdn-gw)和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的用户面功能、gw转发面、软件定义网络交换机(softwaredefinednetworkswitch,sdnswitch)等,其中分支节点(branchingpoint,bp)upf将上行数据发送到不同的锚点用户面网元,聚合不同锚点用户面网元的下行数据。

(3)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andmobilitymanagementfunction,amf)网元:负责注册管理,移动性管理,合法监听等功能。

(4)策略控制功能(policycontrolfunction,pcf)网元:提供策略规则,支持统一的策略架构管理网络行为等与策略相关的功能。

(5)接入网(accessnetwork,an)网元:也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ran)网元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该an网元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长期演进(longtermevalution,lte)系统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nodeb,enb或者enodeb),在第三代(3rdgeneration,3g)系统中,称为节点b(nodeb)等。

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如下场景:在5g中提出会话管理网元服务区域的基础上,终端设备的会话进行会话切换后,该会话对应了两个smf网元,分别为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和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具体的,终端设备在位置1建立会话时,该会话有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该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由smf1管理。当终端由位置1移动到位置2时发生会话切换,会话切换后该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超出了smf1服务区域,而是由smf2进行管理。此时,会出现会话对应了两个smf,即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和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场景。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也不一定限于会话切换的场景,还可适用于其他会话对应两个smf网元的场景。

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管理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该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切换后的会话(例如:第二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也可以被称为中间会话管理功能(intermediatesmf,i-smf)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管理切换后的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被称为锚点会话管理功能(anchorsmf,a-smf)网元;以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i-smf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a-smf网元为例,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架构可以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类似归属地漫游的架构(home-routedroaminglikearchitecture),图1与图2所示的架构主要的区别在于:图1中i-smf网元与amf网元之间有接口,a-smf网元通过i-smf网元与amf网元进行通信;图2中a-smf网元与amf网元之间有接口,a-smf网元可以直接与amf网元进行通信,不需要通过i-smf网元。可选的,i-smf与pcf之间也可以存在接口,i-smf与pcf之间的接口为n7接口。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n4、n6、n9、n11、n16、n16’用于标识不同网元之间的接口,例如,amf网元与i-smf网元之间的接口为n11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解决在终端设备的会话对应两个smf的场景下,如何进行进一步的会话管理,例如建立会话(例如:第一会话)或者新建会话分支(例如:第一会话)等。当建立会话分支时,具体是建立切换后的会话的分支,即第一会话是已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此时可以理解为第一会话与已建立的第二会话为同一会话(例如:第一会话与第二会话具有相同的会话id)。当建立会话时,此时第一会话与已建立的第二会话为不同会话(例如:第一会话与第二会话具有不同的会话id)。这里,已建立的第二会话具体可以为终端设备通过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建立的会话。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建立会话的分支时,对应了多宿主pdu会话(multi-homedpdusession)场景,多宿主pdu会话主要应用在ipv6中。在此场景下,会话管理网元为终端设备分配ip前缀。如图3所示,该场景中一个会话对应了多个分支,每一个分支都对应一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即图3中anchorupf1和anchorupf2),接入网网元与分支节点(bp,branchingpoint)用户面功能网元(即图3中bpupf)直接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非多宿主pdu会话场景,即每一个会话对应一个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接入网网元可以与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直接连接,或者也可以与不是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其他用户面功能网元直接连接,该其他用户面功能网元再与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n1、n2、n3、n4、n6、n9、n11用于标识不同网元之间的接口。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新建第一会话。

本步骤中,可选的,当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已建立的第二会话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不优时,可以确定新建第一会话,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已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或者,所述第一会话与所述已建立的第二会话为不同的会话。

步骤402、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会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信息。当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需要建立第一会话时,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会话请求消息。可选的,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来自其他网元(例如,amf网元)的消息确定需要建立第一会话,或者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通过计算分析确定需要建立第一会话或建立第一会话的分支。具体的,第一会话可以是一个会话,或者一个会话的分支,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

步骤403、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ip信息具体可以为ip地址或者ip前缀。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或者也可以根据其他信息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除了完成分配ip信息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完成其他功能,例如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或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等。

具体的,步骤402之后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确定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例如,用户面网元的ip地址和用户面网元的标识);和/或,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确定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接入网网元需要获知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进一步的,由所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将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发送至接入网网元。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接入网网元需要知道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的条件可以包括: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不需要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类似的,在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接入网网元需要知道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进一步的,由所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将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发送至接入网网元。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接入网网元需要知道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的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且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与第二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为不同网元。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不需要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其中,当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用户面功能网元(具体可以为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或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时,对于图1所示的架构,可以由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将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直接发送至所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对于图2所示的架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将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再由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将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发送至所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

步骤404、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ip信息用于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的获取。例如,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n7接口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ip信息,以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或者,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n16或n16’接口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ip信息,以用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ip信息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其中,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可以理解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根据ip信息生成的策略信息。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可以包括计费信息、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参数信息、路由规则(routingrule)。其中,qos参数信息可以包括5g服务质量标识(5gqosidentifier,5q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llocationandretentionpriority,arp)、会话粒度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persessionaggregatemaximumbitrate,session-ambr)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可以分为与所述终端设备相关的策略信息,和/或与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相关的策略信息,和/或与所述接入网网元相关的策略信息。例如,与所述终端设备相关的策略信息可以包括路由规则。与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相关的策略信息可以包括计费信息、session-ambr中的至少一项。与所述接入网网元相关的策略信息相关的策略信息可以包括session-ambr、5qi、arp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可选的,在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后,可以将其中与终端设备相关的策略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将其中与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相关的策略信息发送至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将其中与接入网网元相关的策略信息发送至接入网网元。

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相应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向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或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将所述ip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时,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405。

步骤405、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ip信息,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见步骤404,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会话请求消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数据网络名称(datanetworkname,dnn)、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401-步骤405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部分功能(例如: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等)还可以由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完成。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释放指示信息,所述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第一会话;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释放指示信息,释放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资源和所述ip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资源可以包括:缓存的数据包,隧道资源,会话上下文等。

可选的,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将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权交给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即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对所述第一会话进行管理。具体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和/或跟pcf网元交互的信息(比如:策略信息,pcf的接口信息,会话的ip地址等信息);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所述变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变更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之后,为了完成对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还可以对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进行保存。

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需要释放所述第一会话时,释放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资源和所述ip信息。

可选的,对于多宿主pdu会话场景,需要将ip信息通过用户面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用户面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主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或者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指示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用户面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发送指示信息,所述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发送指示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通过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在确定新建第一会话后,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并将所述ip信息发送至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所述ip信息用于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的获取,实现了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和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相互配合实现会话管理。

图5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以对于图1所示架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i-smf网元,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a-smf网元。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第一会话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为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会话可以理解成第二会话的分支。如图5a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二会话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anchorupf1不优,需要选择新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

本步骤中,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在位置1时通过控制面路径b1建立了会话,图6中a1表示会话的数据路径。当终端设备从位置1移动到位置2时,通过控制面路径b2完成了会话切换,图6中a2表示切换后会话的数据路径(即第二会话)。在会话的切换过程中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不在a-smf的服务区域里,由i-smf管理该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此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二会话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anchorupf1不优,需要选择新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其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新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目的是为所述第二会话建立分支,例如第一会话。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只建立第一会话。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如下信息的至少一种确定第二会话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anchorupf1不优: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应用功能(applicationfunction,af)的请求,smf的负载情况,终端设备移出anchorupf的服务区域。

步骤502、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

本步骤中,由于在会话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需要插入不在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服务区域内的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网元,因此,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中保存了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例如,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标识(identity,id)。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id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其中,所述会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即所述第二会话的分支。

步骤503、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所述第一会话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anchorupf2网元。

步骤504、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anchorupf2网元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n4session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并接收anchorupf2返回的n4会话建立响应(n4sessionestablishmentrequest/response)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anchorupf2网元的隧道信息可以由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分配或者也可以由所述anchorupf2网元分配。当由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分配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本步骤的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anchorupf2网元的隧道信息。当由所述anchorupf2网元分配时,所述anchorupf2网元可以在本步骤中的n4会话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anchorupf2网元的隧道信息。本步骤中,所述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向anchorupf2网元提供的包检测,upf执行,报告规则等信息。

步骤505、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所述第一会话选择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bpupf网元。

步骤506、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bpupf网元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并接收bpupf返回的n4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可以由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分配或者也可以由所述bpupf网元分配。当由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分配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本步骤中的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当由所述bpupf网元分配时,所述bpupf网元可以在本步骤中的n4会话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本步骤中,所述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需要携带所述anchorupf2网元的隧道信息。所述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向bpupf网元提供上下行数据的传送规则和(r)an的隧道信息等等信息。

步骤507、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7与步骤503-步骤506之间并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当步骤507在步骤503之后时,在步骤507中具体的可以根据步骤503中所选择的anchorupf2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

步骤508、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响应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会话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ip信息。可选的,当步骤505中所选择的bpupf网元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r)an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为不同网元时,所述会话响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当步骤505中所选择的bpupf网元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与(r)an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为同一网元时,由于(r)an网元已获知了第一会话对应的与(r)an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因此所述会话响应消息中不需要包括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

步骤509、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ip信息,从pcf网元获取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本步骤中,具体的,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将所述ip信息发送至pcf网元,所述pcf网元根据所述ip信息将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返回给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

步骤510、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anchorupf1网元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n4sessionmodificationrequest)消息,并接收anchorupf1返回的n4会话修改响应(n4sessionmodificationresponse)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了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目的是将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通知给anchorupf1网元。需要说明的是,当会话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时,执行步骤510;当会话响应消息中未包括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时,不执行步骤510。

步骤511、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anchorupf2网元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n4sessionmodificationrequest)消息,并接收anchorupf2返回的n4会话修改响应(n4sessionmodificationresponse)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了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目的是将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通知给anchorupf2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11步骤510步骤509步骤506之间并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步骤511可以在步骤506之后执行。

步骤512、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amf网元发送n11消息(n11message)。

本步骤中,所述n11消息中携带了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步骤505中所选择的bpupf网元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与(r)an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为不同网元时,执行步骤512。当步骤505中所选择的bpupf网元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与(r)an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为同一网元时,由于所述(r)an网元已经获知了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与(r)an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因此不需要执行步骤512。

步骤513、所述amf网元根据所述n11消息,向所述(r)an网元发送n2会话修改请求(n2sessionmodificationrequest)消息,并接收所述(r)an网元返回的n2会话修改响应(n2sessionmodificationresponse)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n2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13由步骤512触发,当不执行步骤512时也不执行步骤513。

步骤514、所述amf根据所述n2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返回所述n11消息的响应(n11messageack)。

步骤515、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通过anchorupf2网元向终端设备发送路由通告(routeradvertisement)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路由通过消息中携带了所述ip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上述描述中,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将ip信息发送给第二会话管理网元,ip信息用于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为例。具体的,在步骤508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包括ip信息的会话响应消息,在步骤509中,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ip信息从pcf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可替换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将ip信息发送给pcf网元,ip信息用于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具体的,图5a中步骤509替换为步骤509’,相应的,步骤508的会话响应消息中可以不包括ip信息。

步骤509’、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ip信息,从pcf网元获取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9’可以在步骤507之后,步骤509’与步骤508之间并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如图5a所示的新建分支流程的步骤509’之前获取所述pcf的标识,例如在步骤502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所述pcf网元的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如图5b所示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流程中获得pcf网元的标识。

如图5b所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a、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或所述amf网元选择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

本步骤中,可选的,可以由所述amf网元触发自身选择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或者,也可以由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触发所述amf网元选择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或者,还可以由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触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例如,所述amf网元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位置(location)以及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服务区域(servicearea,sa),确定触发会话管理网元的选择,并选择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或者,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终端设备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服务区域,确定触发会话管理网元的选择,并向所述amf网元发送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amf网元进行会话管理网元的选择,所述amf网元选择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或者,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服务区域,确定触发会话管理网元的选择,并选择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

步骤5b、所述amf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

本步骤中,所述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用于触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选择i-upf网元。其中,i-upf网元可以为与(r)an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可选的,所述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中还可以包括所述pcf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当所述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中包括所述pcf网元的标识时,所述amf网元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所述pcf网元的标识:

当由所述amf网元触发自身选择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时,若与amf网元接口的pcf网元提供的是终端设备粒度的策略,且终端设备粒度的策略与会话粒度的策略不同,则amf网元在选择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之前,所述amf网元可以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pcf网元的标识;若终端设备粒度的策略与会话粒度的策略相同,则amf网元可以不需要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pcf网元的标识。另外,所述amf网元在选择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后是可以获得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标识,因此可以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

当由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触发所述amf网元选择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给所述amf网元的通知消息中可以携带所述pcf网元的标识。

当由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触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选择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在选择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之后可以将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标识以及所述pcf网元的标识发送给所述amf网元。

可选的,当所述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中不包括所述pcf网元的标识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如下步骤5c获取所述pcf网元的标识。

步骤5c、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pcf网元的标识。

本步骤中,例如,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标识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pcf网元的标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包括所述pcf网元的标识的标识获取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c之后还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插入流程中的其它步骤,如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插入i-upf网元、建立(r)an网元、anchorupf1网元、i-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流程可以在如图5a所示的新建分支流程之前。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pcf网元的标识之后可以对所述pcf网元的标识进行保存。

如图6所示,当终端设备移动到位置2时,通过控制面路径b3完成了建立第一会话,即第二会话的分支,图6中a3表示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的数据路径,此时a2作为第二会话的另一个分支的数据路径。图6为了简化,以所选择的bpupf网元与所述第二会话对应的与(r)an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相同网元为例,并且在图中记为bpupf。

本申请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通过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第一会话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以及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实现了在有两个会话管理网元的场景下建立会话的分支。另外,从图6可以看出,新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还是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管理,因此可以重用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上的会话信息和周边接口,比如重用计费和策略控制(policyandchargingcontrol,pcc)的策略、pcf的ip地址等,节省dn授权过程。

图7a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以对于图2所示架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i-smf网元,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a-smf网元,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第一会话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为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会话可以理解成第二会话的分支。在本实施例中,相同的内容可以参见图5a和图6实施例的描述。如图7a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701、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二会话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anchorupf1不优,需要选择新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

步骤702、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会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即所述第二会话的分支。

步骤703、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所述第一会话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anchorupf2网元。

步骤704、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anchorupf2网元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并接收anchorupf2返回的n4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步骤705、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所述第一会话选择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bpupf网元。

步骤706、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bpupf网元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并接收bpupf返回的n4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步骤707、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

步骤708、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响应消息。

步骤709、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ip信息,从pcf网元获取所述ip对应的策略信息。

步骤710、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anchorupf1网元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并接收anchorupf1返回的n4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步骤711、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anchorupf2网元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并接收anchorupf2返回的n4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01-步骤711与步骤501-步骤51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12、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amf网元发送n11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n11消息中携带了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步骤705中所选择的bpupf网元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与(r)an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为不同网元时,执行步骤712。当步骤705中所选择的bpupf网元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与(r)an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为同一网元时,由于所述(r)an网元已经获知了与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与(r)an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因此不需要执行步骤712。

步骤713、所述amf网元根据所述n11消息,向所述(r)an网元发送n2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r)an网元返回的n2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n2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bpupf网元的隧道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13由步骤712触发,当不执行步骤712时也不执行步骤713。

步骤714、所述amf根据所述n2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返回所述n11消息的响应。

步骤715、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发送指示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步骤716、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通过anchorupf2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路由通告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路由通过消息中携带了所述ip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上述描述中,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将ip信息发送给第二会话管理网元,ip信息用于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为例。具体的,在步骤708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包括ip信息的会话响应消息,在步骤709中,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ip信息从pcf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可替换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将ip信息发送给pcf网元,ip信息用于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具体的,图5a中步骤709替换为步骤709’,相应的,步骤708的会话响应消息中可以不包括ip信息。

步骤709’、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ip信息,从pcf网元获取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09’可以在步骤707之后,步骤709’与步骤708之间并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如图7a所示的新建分支流程的步骤709’之前获取所述pcf的标识,例如在步骤702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所述pcf网元的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如图7b所示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流程中获得pcf网元的标识。

如图7b所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a、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或所述amf网元选择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a与步骤5a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b、所述amf网元通过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b与步骤5b的主要区别在于,步骤7b中amf网元需要通过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更新会话管理上下文请求,其他内容参见步骤5b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c、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pcf网元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c与步骤5c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c之后还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插入流中的其它步骤,如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插入i-upf网元、建立(r)an网元、anchorupf1网元、i-up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连接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流程可以在如图7a所示的新建分支流程之前。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所述pcf网元的标识之后可以对所述pcf网元的标识进行保存。

本申请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通过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第一会话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以及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实现了在有两个会话管理网元的场景下建立会话的分支。另外,从图8可以看出,新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还是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管理,因此可以重用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上的会话信息和周边接口,比如重用pcc的策略、pcf的ip地址等,节省dn授权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图7a、图8所示实施例与图5a、图6所示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应用的架构不同。具体的,在图5a、图6所示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之间有接口,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在会话切换前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之间有接口,在会话切换后,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之间有接口。在图7a、图8所示实施例中,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之间有接口。因此,在图5a、图6所示实施例中,由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n11消息,而在图7a和图8所示实施例中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n11消息。并且,在图7a和图8所示实施例中,由于接入和移动管理网元和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交互,所以第二会话管理网元需要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发送指示信息,使得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在接收到发送指示信息后向终端设备发送携带ip信息的路由通告消息。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以对于图1所示架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i-smf网元,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a-smf网元,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第一会话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为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第一会话与第二会话为不同会话为例。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01、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二会话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anchorupf1不优,需要触发新的会话的建立。

本步骤中,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在位置1时通过控制面路径b1建立了会话,图6中a1表示会话的数据路径。当终端设备从位置1移动到位置2时,通过控制面路径b2完成了会话切换,图10中a2表示切换后会话的数据路径(第二会话)。此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二会话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anchorupf1不优,需要触发新的会话的建立。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的n3upf网元表示会话发生切换之后,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不在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服务区域,由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只建立第一会话。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如下信息的至少一种确定第二会话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anchorupf1不优: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af的请求,smf的负载情况,终端设备移出anchorupf的服务区域。

步骤902、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第一会话管理网元、amf网元向终端设备发送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nas消息中可以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id,所述nas消息用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通知终端设备需要建立第一会话。第一会话与第二会话为连接同一个数据网络(datanetwork,dn)的会话。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和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对所述nas消息进行透传。

步骤903、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as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nas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的id、dnn、请求类型(requesttype)和n1会话管理信息(sminformation)。所述nas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一会话。其中,pdu会话建立请求包含在n1会话管理信息中。

步骤904、所述amf网元通过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管理请求(smrequest)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会话管理请求消息除了包括步骤903中所述nas消息所包含的信息之外,还包括与其他相关的信息,例如amfid、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userlocationinformation)、接入技术类型(accesstechnologytype)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对所述会话管理请求消息进行透传。

由于在第二会话进行会话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需要插入不在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服务区域内的与所述第二会话对应的接入网直接连接的用户面网元,因此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中保存了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信息,例如,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id。因此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id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会话管理请求消息。

步骤905、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

本步骤中,具体的,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id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其中,所述会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步骤906、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所述第一会话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anchorupf2网元。

步骤907、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anchorupf2网元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并接收anchorupf2返回的n4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anchorupf2网元的隧道信息可以由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分配或者也可以由所述anchorupf2网元分配。当由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分配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anchorupf2网元的隧道信息。当由所述anchorupf2网元分配时,所述anchorupf2网元可以在n4会话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anchorupf2网元的隧道信息。本步骤中,所述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向anchorupf2网元提供的包检测,upf执行,报告规则等信息。

步骤908、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即根据anchorupf2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908与步骤906、步骤907之间并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当步骤908在步骤906之后时,在步骤908中具体的可以根据步骤906中所选择的anchorupf2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

步骤909、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响应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会话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ip信息。所述会话响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所述anchorupf2网元(r)an的隧道信息。

步骤910、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ip信息,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ip对应的策略信息。

步骤911、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会话管理响应(smresponse)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会话管理响应消息中包括了n2接口的会话管理信息(n2sminformation)和n1接口的会话管理信息(n1sminformation)。具体的,步骤909的所述会话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anchorupf2网元的隧道信息,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给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管理响应消息中的n2接口的会话管理信息中包括了所述anchorupf2网元的隧道信息,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给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管理响应消息中的n1接口的会话管理信息中包括了所述ip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对将来自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管理响应消息透传给所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

或者,步骤909的所述会话响应消息中未包括所述anchorupf2网元的隧道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需要在来自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管理响应消息的n2接口的会话管理信息中增加所述anchorupf2网元的隧道信息再发送给所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

所述n1接口的会话管理信息中还包括了pdu会话建立接受(pdusessionestablishmentaccept)消息。

步骤912、所述amf网元向接入网((r)an)网元发送n2pdu会话请求(n2pdusessionrequest)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n2pdu会话请求消息中包括了nas消息以及从步骤911获得的n2接口的会话管理信息。其中,所述nas消息中包括了从步骤911获得的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和所述第一会话的id。

步骤913、所述(r)an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所述(r)an网元的隧道信息。

步骤914、所述(r)an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交互建立无线资源,将步骤912接收到的n2pdu会话请求消息中包括的nas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步骤915、所述(r)an网元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2pdu会话响应(n2pdusessionack)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n2接口的pdu会话响应消息中包括了步骤913中所述(r)an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的所述(r)an网元的隧道信息。

步骤916、所述amf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管理请求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会话管理请求消息中包括了所述(r)an网元的隧道信息。

步骤917、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anchorupf2网元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并接收anchorupf2返回的n4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n4接口的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了所述(r)an网元的隧道信息,目的是将所述接入网网元的隧道信息通知给anchorupf2网元。

步骤918、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返回会话管理响应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会话管理响应消息作为对步骤916中接收到所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会话管理请求消息的应答。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917与步骤918之间并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

如图10所示,当终端设备移动到位置2时,通过控制面路径b3完成了建立第一会话,图10中a3表示建立的第一会话的数据路径。

与图5a所示实施例类似,在本实施例的上述描述中,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将ip信息发送给第二会话管理网元,ip信息用于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为例。具体的,在步骤909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包括ip信息的会话响应消息,在步骤910中,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ip信息从pcf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可替换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将ip信息发送给pcf网元,ip信息用于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具体的,图9中步骤910替换为步骤910’,相应的,步骤909的会话响应消息中可以不包括ip信息。

步骤910’、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ip信息,从pcf网元获取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910’可以在步骤908之后,步骤910’与步骤908之间并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如图9所示的新建会话流程的步骤910’之前获取所述pcf的标识,例如在步骤905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所述pcf网元的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如图5b所示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流程中获得pcf网元的标识。

本申请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通过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第一会话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以及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实现了在有两个会话管理网元的场景下建立会话。另外,从图10可以看出,新建的第一会话还是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管理,因此可以重用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上的会话信息和周边接口,比如重用pcc的策略、pcf的ip地址等,节省dn授权过程。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以对于图2所示架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i-smf网元,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a-smf网元,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第一会话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为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第一会话与第二会话为不同会话为例。在本实施例中,相同的内容可以参见图9和图10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101、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二会话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anchorupf1不优,需要触发新的会话的建立。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101与步骤9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102、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通过amf网元向终端设备发送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nas消息中可以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id,所述nas消息用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通知终端设备需要建立第一会话。其中第一会话与第二会话为连接到同一个数据网络(datanetwork,dn)的会话。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对所述nas消息进行透传。

步骤1103、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as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nas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的id、dnn、请求类型(requesttype)和n1会话管理信息(sminformation)。所述nas消息用于请求建立第一会话。其中,pdu会话建立请求包含在n1会话管理信息中。

步骤1104、所述amf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管理请求(smrequest)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会话管理请求消息除了包括步骤1103中所述nas消息所包含的信息之外,还包括其他相关的信息,例如amfid、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userlocationinformation)、接入技术类型(accesstechnologytype)等。

步骤1105、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

步骤1106、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所述第一会话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anchorupf2网元。

步骤1107、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anchorupf2网元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并接收anchorupf2返回的n4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步骤1108、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即根据anchorupf2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105-步骤1108与步骤905-步骤908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109、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响应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会话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ip信息和所述anchorupf2网元的隧道信息。(r)an(r)an(r)an(r)an

步骤1110、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ip信息,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ip对应的策略信息。

步骤1111、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amf网元发送会话管理响应(smresponse)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会话管理响应消息中包括了n2接口的会话管理信息(n2sminformation)和n1接口的会话管理信息(n1sminformation)。其中,所述n2接口的会话管理信息中包括了所述anchorupf2网元的隧道信息,所述n1接口的会话管理信息中包括了所述ip信息。

所述n1接口的会话管理信息中还包括了pdu会话建立接受(pdusessionestablishmentaccept)消息。

步骤1112、所述amf网元向(r)an网元发送n2pdu会话请求(n2pdusessionrequest)消息。

步骤1113、所述(r)an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所述(r)an网元的隧道信息。

步骤1114、所述(r)an网元与所述终端设备交互,将步骤1112接收到的n2pdu会话请求消息中包括的nas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步骤1115、所述(r)an网元向所述amf网元发送n2pdu会话响应(n2pdusessionack)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112-步骤1115与步骤912-步骤915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116、所述amf网元通过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管理请求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会话管理请求消息中包括了所述(r)an网元的隧道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对所述会话管理请求消息进行透传。

步骤1117、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anchorupf2网元发送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并接收anchorupf2返回的n4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n4会话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了所述(r)an网元的隧道信息,目的是将所述(r)an网元的隧道信息通知给anchorupf2网元。

步骤1118、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通过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amf网元返回会话管理响应消息。

本步骤中,所述会话管理响应消息作为对步骤1116中接收到所述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会话管理请求消息的应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对所述会话管理响应消息进行透传。

与图7a所示实施例类似,在本实施例的上述描述中,以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将ip信息发送给第二会话管理网元,ip信息用于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为例。具体的,在步骤1109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包括ip信息的会话响应消息,在步骤1110中,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ip信息从pcf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可替换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将ip信息发送给pcf网元,ip信息用于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具体的,图11中步骤1110替换为步骤1110’,相应的,步骤1109的会话响应消息中可以不包括ip信息。

步骤1110’、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ip信息,从pcf网元获取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110’可以在步骤1108之后,步骤1110’与步骤1108之间并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如图11所示的新建会话流程的步骤1110’之前获取所述pcf的标识,例如在步骤1105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所述pcf网元的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如图7b所示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插入流程中获得pcf网元的标识。

本申请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通过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第一会话选择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以及分配终端设备的ip信息,实现了在有两个会话管理网元的场景下建立会话。另外,从图12可以看出新建的第一会话还是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管理,因此可以重用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上的会话信息和周边接口,比如重用pcc的策略、pcf的ip地址等,节省dn授权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图11、图12所示实施例与图9、图10所示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应用的架构不同。具体的,在图9、图10所示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之间有接口,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在会话切换前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之间有接口,在会话切换之后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之间有接口。在图11、图12所示实施例中,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之间有接口。因此,在图9、图10所示实施例中,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与amf网元之间的消息需要经过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而在图11和图1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与amf网元之间的消息需要经过第二会话管理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图6、图8、图10和图12中控制面路径不经过用户面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5-图1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是固定的,而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发生变化的。

可选的,在上述图5-图1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在确定需要释放所述第一会话时,释放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资源和所述ip信息。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释放指示信息,确定释放所述第一会话,所述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第一会话;或者,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等确定释放所述第一会话。

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图5-图1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主要描述了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变更为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的具体实现方式。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301、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可以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跟pcf网元交互获取到的相关信息,比如:策略信息,pcf的接口信息,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的终端设备的ip信息等。

步骤1302、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amf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变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具体的,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迁移完毕之后,向所述amf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可选的,所述amf网元在接收到所述变更指示信息之后,可以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回响应。

步骤1303、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pcf网元发送所述变更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302与步骤1303之间并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类似的,所述pcf网元在接收到所述变更指示信息之后,也可以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回响应。

步骤1304、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需要释放所述第一会话。

本步骤中,具体的,当所述第一会话的释放条件被触发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确定需要释放所述第一会话。其中,终端设备、pcf网元或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都可以触发第一会话的释放条件。

步骤1305、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释放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资源以及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的终端设备的ip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主要描述管理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管理网元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变更为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相关内容,在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第一会话后,具体的管理方式例如释放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资源以及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的ip信息等,可以参见已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后,与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类似,也可以向其他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上述会话请求消息,由其他会话管理网元完成上述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功能。

本申请提供的会话管理的方法,通过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向amf网元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第一会话的变更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pcf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会话请求消息,使得管理第一会话的会话管理网元由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变更为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实现了在有两个会话管理网元的场景下管理第一会话的会话管理网元的变更。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14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401,用于接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请求消息;处理模块1402,用于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已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或者,所述第一会话与所述已建立的第二会话为不同的会话;发送模块1403,用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所述ip信息用于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的获取。

可选的,接收模块1401,还用于获取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发送模块14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向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

可选的,接收模块1401获取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或者,

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选择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确定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选择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确定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发送模块1403,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发送模块1403,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接收模块14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发送模块1403,还用于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所述变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

可选的,接收模块14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释放指示信息,所述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第一会话;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根据所述释放指示信息,释放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资源和所述ip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二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一会话和所述第二会话为同一会话或不同会话。

可选的,发送模块1403,还用于通过用户面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可选的,接收模块14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发送指示信息,所述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可选的,所述会话请求消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数据网络名称、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会话管理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图4-图1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方法实施例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可以提供一种会话管理的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部分或者全部。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图14所示装置的结构类似,同样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新建第一会话,所述第一会话为已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或者,所述第一会话与所述已建立的第二会话为不同的会话;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所述会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信息。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ip信息,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或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所述变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确定需要释放所述第一会话时,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释放指示信息,所述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第一会话。

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二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一会话和所述第二会话为同一会话或不同会话。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发送指示信息,所述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可选的,所述会话请求消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数据网络名称、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会话管理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图4-图1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方法实施例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接收器1503、发送器1504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505。通信总线1505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存储器1502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502中可以存储各种程序,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本实施例中的接收器1503可以为相应的具有通信功能和接收信息功能的输入接口,还可以为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上的射频模块或者基带模块。本实施例中的发送器1504可以为相应的具有通信功能和接收信息功能的输出接口,还可以为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上的射频模块或者基带模块。

本实施例中,接收器1503,用于接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请求消息;

处理器1501,用于根据所述会话请求消息,为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已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或者,所述第一会话与所述已建立的第二会话为不同的会话;

发送器1504,用于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所述ip信息用于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的获取。

可选的,接收器1503,还用于获取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发送器1504,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向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

可选的,接收器1503获取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或者,

从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处理器1501,还用于选择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确定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处理器1501,还用于选择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并确定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发送器1504,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发送器1504,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接收器1503,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发送器1504,还用于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所述变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

可选的,接收器1503,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释放指示信息,所述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第一会话;处理器1501,还用于根据所述释放指示信息,释放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资源和所述ip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二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一会话和所述第二会话为同一会话或不同会话。

可选的,发送器1504,还用于通过用户面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可选的,接收器1503,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发送指示信息,所述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可选的,所述会话请求消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数据网络名称、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图4-图1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方法实施例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可以提供一种会话管理网元,该会话管理网元与图15所示的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类似。其中,处理器,用于确定新建第一会话,所述第一会话为已建立的第二会话的分支,或者,所述第一会话与所述已建立的第二会话为不同的会话;发送器,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请求消息,所述会话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分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信息。

可选的,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终端设备的ip信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ip信息,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ip信息对应的策略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或分支节点用户面功能网元;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上下文;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变更指示信息,所述变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管理所述第一会话。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当确定需要释放所述第一会话时,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释放指示信息,所述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释放所述第一会话。

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一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对应的与接入网网元直接连接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为管理所述第二会话对应的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会话管理网元,所述第一会话和所述第二会话为同一会话或不同会话。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发送发送指示信息,所述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ip信息。

可选的,所述会话请求消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数据网络名称、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图4-图1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方法实施例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侧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话管理的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的装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执行上述图4-图1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侧的会话管理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第二会话管理网元执行上述图4-图1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侧的会话管理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指令,该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指令,并执行该指令使得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实施上述图4-图1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会话管理网元侧的会话管理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指令,该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指令,并执行该指令使得第二会话管理网元实施上述图4-图1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会话管理网元侧的会话管理的方法。

在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第二会话管理网元的具体实现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signal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取存储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memory,缩写:rom)、ram、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磁带(英文:magnetictape)、软盘(英文:floppydisk)、光盘(英文:opticaldisc)及其任意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