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身份认证及授信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23444发布日期:2019-08-24 10:0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互联网身份认证及授信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身份真实性认证,主要是多元素验证身份真实性并评估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网络借贷分期服务可解决申请人小额资金短缺问题,申请人只需要下载app即可申请小额分期服务,市场前景可观。但是网络借贷分期申请流程不同于线下操作,所有步骤都是申请人自主在线上进行,且网络环境鱼龙混杂,如果没有把控好申请人相关信息的真实性,或者没有提供科学有效的授信额度评估,极容易出现分期坏账情况。这不仅会对投资人存在一定的资金损失风险,对提供借贷的居间平台服务也是一种冲击,同时对整个互联网借贷分期服务也会造成恶性影响,引发不良的社会风气。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认证方式来进行申请人的身份信息认证,提供科学的授信评估方法进行借贷额度评估。

发明概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扫描身份证获取真实有效身份证信息,通肖像认证核对人脸身份信息,通过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选择及关系选择获取手机设备通讯录信息,通过对接电信运营商获取某一时间段内历史通话记录信息核对常用联系人,另外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互通性以及互联网大数据庞大的数据基础获取风控数据参考,最终达到减小网络借贷分期服务坏账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及居间平台的利益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身份认证及授信评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扫描申请人身份证正反面获取申请人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回显申请人确认;

基于身份证正反面信息的读取存储,拍摄申请人动态肖像,比对认证肖像信息;

申请人自主选择x个手机设备通讯录内联系人并选择对应关系,同步获取申请人手机设备内通讯录列表;

对接第三方电信运营商填写申请人唯一身份标识进行手机号授权,以获取申请人某段时间内通话记录,用做跟上一步手机设备内通讯录做信息比对;

通过以上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计算申请人当前的借贷最高额度。

其中,对信息采集综合分析以计算申请人当前的借贷最高额度包括:将申请人设备内通讯录与电信运营商的近半年的通话记录做比对,包含x个以上联系人平均通话y次以上则通过,以此确认申请人注册时使用的手机号码为常用手机号码,且有稳定的联系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基础,将申请人信息与多个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信息做比对,查询申请人户是否在其他网络借贷平台办理过借贷业务,以及对应的还款情况;

更具体地,在所述方法分析中: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互连通性,通过身份证信息采集留存,与申请人动态肖像信息比对,确认申请人信息真实性。通过申请人设备内通讯录与运营商提供的某段时间内通讯记录比对,确认申请人注册的手机号码为常用号码,有稳定的联系人。

更具体地,在所述方法分析中,还包括:

身份证信息认证,通过调用申请人手机设备后置摄像头,对焦识别身份证正反面,扫描提交至系统分析。若申请人身份信息在我方平台系统中已实际存在,返回对应的错误信息,身份认证失败。若申请人身份信息在我方平台系统中不存在,系统分析扫描图片后回显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等信息,申请人确认后提交,身份证信息认证通过,存储申请人信息。

肖像信息认证,身份证信息通过后系统进入肖像认证。通过调用申请人手机设备前置摄像头,语音动画指示申请人做对应的动态动作,根据申请人动作与系统预设动作比对,若动作不一致,动态肖像采集失败,肖像认证失败。若动作一致,动态肖像采集成功,进而与上一步身份证人像面人像比对,比对不一致,肖像认证失败,若比对一致,肖像认证成功,存储申请人肖像信息。

联系人认证,肖像信息认证通过后系统进入联系人信息认证。通过调用申请人手机设备内的通讯录,让申请人自主选择紧急联系人。紧急联系人必须为11位中国大陆手机号。系统根据手机号位数及运营商号码开头分析所选择的号码是否为11位中国大陆手机号,如不是,系统返回错误提示,联系人添加失败。如是,联系人添加成功。同样方式添加x个联系人,联系人认证通过,存储申请人手机设备内联系人信息。

手机号授权认证,联系人认证通过后系统进入手机号授权认证。通过接口调用电信运营商授权抓取申请人近半年历史通讯记录。抓取到的通讯记录与上一步联系人认证存储的申请人手机设备内联系人比对,包含x个以上联系人平均通话y次以上则通过,以此确认申请人注册的手机号码为常用号码,有稳定的联系人。手机号授权认证通过。

其中,手机号授权认证调用第三方运营商时,由于各个电信运营商手机号授权方式存在差异,系统基于申请人11位手机号开头三位数字,判断号码对应的电信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系统再根据判断的运营商结果对接相应的接口,获取运营商授权页面信息。

无感知认证,手机号授权认证通过后结束需申请人自主操作的身份认证项,系统进入申请人无感知认证。利用互联网的信息高连通性及大数据基础,通过接口调用第三方权威大数据风控平台,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基础快速核查申请人历史在其他借贷平台的借贷情况,综合分析返回真实有效的认证结果。

更具体地,在所述方法分析中,还包括:系统支持所有认证项授信额度可配置,对于申请人自主操作的授信认证项(身份证认证、肖像认证、联系人认证、通讯录认证)和无感知授信项,所有项认证通过后,系统读取每一项对应额度相加,最终结果即为申请人最终授信额度。相反,任一项授信项认证失败,授信中止,申请人无法拿到最终额度。

更具体地,在所述方法分析中,还包括:有感知授信认证项之间存在强关联性和顺序性,前一认证项必须为通过状态,系统才会进入下一认证项。所有认证项都完成,授信计算系统开始进入计算状态,结果实时展示给申请人,申请人即可根据得到额度进行借贷行为。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出示的基于互联网身份认证及授信评估的方法的平台结构方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出示的基于互联网身份认证及授信评估的方法的认证及授信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1有感知认证项模块;2无感知认证项模块;3授信结果额度计算模块;a1申请人身份证信息认证;a2申请人肖像认证;a3申请人紧急联系人认证;a4申请人历史通讯录认证;a5申请人无感知授信认证;a6申请人借贷分期额度计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身份认证及授信评估的方法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目前网络借贷分期服务可解决申请人小额资金短缺问题,申请人只需要下载app应用即可申请小额分期服务,市场前景可观。但是网络分期借贷申请流程不同于线下申请操作,所有步骤都是申请人自主在线上进行,且网络环境鱼龙混杂,如果没有把控好申请人相关信息的真实性,或者没有提供科学有效的授信额度评估,极容易出现分期坏账情况。这不仅会对投资人的投资造成一定的资金损失,对提供借贷服务的居间平台也是一种冲击,同时对整个互联网借贷分期服务也存在恶性影响,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搭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身份认证及授信评估的方法的系统分析平台,对主要的身份证信息、肖像信息、联系人信息、通话记录信息以及其他网络借贷居间平台的信息进行比对认证。根据系统指引,所有认证项都通过才可获得借贷分期额度。

通过扫描身份证获取真实身份证信息,通肖像认证核对人脸身份信息,通过紧急联系人手机号码选择及关系选择获取手机设备通讯录信息,通过对接电信运营商获取某一时间段内历史通话记录信息核对常用联系人,另外借助互联网的信息高连通性以及互联网大数据庞大的数据基础获取可信的风控数据参考,最终达到减小网络借贷分期服务坏账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及居间平台的利益的目的。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出示的基于互联网身份认证及授信评估的方法的平台结构方框图。所述结构包括:

有感知认证模块,其中包括身份证信息认证、肖像信息认证、联系人信息认证、通话记录信息认证,所有项需要用户自主操作完成。扫描身份证正反面获取申请人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回显申请人确认,如信息回显有误,申请人可自主修改;基于身份证信息读取存储,拍摄申请人动态肖像,认证肖像信息;申请人在手机设备通讯录内自主选择x个联系人并选择对应关系,系统同步获取申请人手机设备内通讯录列表;对接第三方电信运营商填写申请人唯一身份标识进行手机号授权,以获取申请人近半年时间内通话记录,用做手机设备内通讯录信息比对;其中,通话记录信息比对包括:将申请人设备内通讯录与电信运营商的近半年的通话记录做比对,包含x个以上联系人平均通话y次以上则通过,以此确认申请人注册时使用的手机号码为常用手机号码,且有稳定的联系人。

无感知认证模块,无需用户操作。系统自动将申请人信息与多个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信息做比对,查询申请人户是否在其他网络借贷平台办理过借贷业务,以及对应的还款情况;

授信额度计算模块,系统支持所有认证项授信额度可配置,对于申请人自主操作的授信认证项(身份证认证、肖像认证、联系人认证、通讯录认证)和无感知授信项。所有项认证通过后,系统开始自动计算额度,通过读取每一项对应额度相加,最终结果即为申请人最终授信额度。相反,任一项授信项认证失败,授信中止,申请人无法拿到最终额度。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出示的基于互联网身份认证及授信评估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申请人完成注册后系统提示需要先进行认证授信方可享受借贷分期服务。申请人根据系统指引,扫描身份证正反面获取申请人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回显申请人确认,如信息回显有误,申请人可自主修改;

基于身份证信息读取存储,拍摄申请人动态肖像,认证肖像信息;

申请人在手机设备通讯录内自主选择x个联系人并选择对应关系,系统同步获取申请人手机设备内通讯录列表;

对接第三方电信运营商填写申请人唯一身份标识进行手机号授权,以获取申请人近半年时间内通话记录,用做手机设备内通讯录信息比对;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基础,将申请人信息与多个第三方平台风控信息做比对;

通过以上信息采集综合分析后计算申请人当前的借贷最高额度。

其中,对信息采集综合分析以计算申请人当前的借贷最高额度包括: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基础,将申请人信息与多个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信息做比对,查询申请人户是否在其他网络借贷平台办理过借贷业务,以及对应的还款情况;将申请人设备内通讯录与电信运营商的近半年的通话记录做比对,包含x个以上联系人平均通话y次以上则通过,以此确认申请人注册时使用的手机号码为常用手机号码,且有稳定的联系人。

在所述方法分析中: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互通性,通过身份证信息采集留存,与申请人动态肖像信息比对,确认申请人信息真实性。通过申请人设备内通讯录与运营商近半年通讯记录比对,确认申请人注册的手机号码为常用号码,有稳定的联系人。

在所述方法分析中,还包括:

身份证信息认证,通过调用申请人手机设备后置摄像头,对焦识别身份证正反面,扫描提交至系统分析。若申请人身份信息在我方平台系统中已实际存在,返回对应的错误信息,身份认证失败。若申请人身份信息在我方平台系统中不存在,系统分析扫描图片后回显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等信息,申请人确认后提交,身份证信息认证通过,存储申请人信息。

肖像信息认证,身份证信息通过后系统进入肖像认证。通过调用申请人手机设备前置摄像头,语音动画指示申请人完成对应的动态动作,根据申请人动作与系统预设动作比对,若动作不一致,动态肖像采集失败,肖像认证失败。若动作一致,动态肖像采集成功,进而与上一步身份证人像面人像比对,比对不一致,肖像认证失败,若比对一致,肖像认证成功,存储申请人肖像信息。

联系人认证,肖像信息认证通过后系统进入联系人信息认证。通过调用申请人手机设备内的通讯录,让申请人自主选择紧急联系人。紧急联系人必须为11位中国大陆手机号。系统根据手机号位数及运营商号码开头分析所选择的号码是否为11位中国大陆手机号,如不是,系统返回错误提示,联系人添加失败。如是,联系人添加成功。同样方式添加x个联系人,联系人认证通过,存储申请人手机设备内联系人信息。

手机号授权认证,联系人认证通过后系统进入手机号授权认证。通过接口调用电信运营商授权抓取申请人近半年历史通讯记录。抓取到的通讯记录与上一步联系人认证存储的申请人手机设备内联系人比对,包含x个以上联系人平均通话y次以上则通过,以此确认申请人注册的手机号码为常用号码,有稳定的联系人。手机号授权认证通过。

其中,手机号授权认证调用第三方运营商时,由于各个电信运营商手机号授权方式存在差异,系统基于申请人11位手机号开头三位数字,判断号码对应的电信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系统再根据判断的运营商结果对接相应的接口,获取运营商授权页面信息。

无感知认证,手机号授权认证通过后结束需申请人自主操作的身份认证项,系统进入申请人无感知认证。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互通性及大数据基础,通过接口调用第三方权威大数据风控平台,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基础快速核查申请人历史在其他借贷平台的借贷情况,综合分析返回真实有效的认证结果。

在所述方法分析中,还包括:系统支持所有认证项授信额度可配置,对于申请人自主操作的授信认证项(身份证认证、肖像认证、联系人认证、通讯录认证)和无感知授信项,所有项认证通过后,系统读取每一项对应额度相加,最终结果即为申请人最终授信额度。相反,任一项授信项认证失败,授信中止,申请人无法拿到最终额度。

在所述方法分析中,还包括:有感知授信认证项之间存在强关联性和顺序性,前一认证项必须为通过状态,系统才会进入下一认证项。所有认证项都完成,授信计算系统开始进入计算状态,结果实时展示给申请人,申请人即可根据得到额度进行借贷行为。

另外,认证项的必要性、顺序性以及对应额度数值,采用系统参数可配置化来实现,以适应不同时期的风控要求,加强网络借贷的安全性。

采用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身份认证及授信评估的方法,针对现有的网络借贷环境,通过对借贷申请人身份信息的多方比对,确定申请人身份信息的真实性以及符合平台要求的风控资格;综合分析后计算申请人借贷额度,申请人随即进行借贷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