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52063发布日期:2018-08-10 21:1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服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服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选择去演出场所观看表演或去旅游场所游玩,来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放松身心。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需要为用户提供服务,维持场所秩序,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的同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的服务方式:

(1)采用人工服务的方式为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的用户提供服务。

(2)采用定位装置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

现有技术第一种方式中,人工服务的方式难以保证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能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现有技术第二种方式无法实现一些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元素,无法为用户提供具备个性化的服务,用户的体验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在用户进入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后,为用户提供具备个性化的服务,用户的体验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系统,包括:

穿戴设备、至少三个基站、云平台和控制台;

其中,所述穿戴设备,用于发送设定数据包至所述至少三个基站;

所述至少三个基站,用于分别记录接收所述设定数据包的时间,并将记录的时间数据和所述设定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所述时间数据和所述设定数据包,根据所述基站接收所述设定数据包的所述时间数据以及预存所述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其中,设定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台,用于从所述云平台获取所述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识别所述穿戴设备,以及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发送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至所述穿戴设备;

所述穿戴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切换发光模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方法,包括:

穿戴设备发送设定数据包至至少三个基站;

所述至少三个基站分别记录接收所述设定数据包的时间,并将记录的时间数据和所述设定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接收所述时间数据和所述设定数据包,根据所述基站接收所述设定数据包的所述时间数据以及预存所述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其中,设定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台从所述云平台获取所述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识别所述穿戴设备,以及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发送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至所述穿戴设备;

所述穿戴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切换发光模式。

上述提供的服务系统及方法,通过穿戴设备发送设定数据包至至少三个基站,通过云平台根据基站接收设定数据包的时间数据以及预存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通过控制台获取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标识信息,识别穿戴设备,并发送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通过穿戴设备根据控制指令切换发光模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保证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能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无法实现一些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元素,无法为用户提供具备个性化的服务,用户的体验感不高的问题,达到了可以在用户进入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后,通过灯光效果营造气氛,为用户提供具备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为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的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的情况,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穿戴设备101、至少三个基站102、云平台103和控制台104;

其中,穿戴设备101,用于发送设定数据包至至少三个基站102;

至少三个基站102,用于分别记录接收设定数据包的时间,并将记录的时间数据和设定数据包发送至云平台103;

云平台103,用于接收时间数据和设定数据包,根据基站102接收设定数据包的时间数据以及预存基站102的位置信息计算穿戴设备101的位置信息;其中,设定数据包中包括穿戴设备101的标识信息;

控制台104,用于从云平台103获取穿戴设备101的位置信息以及穿戴设备101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标识信息识别穿戴设备101,以及根据位置信息发送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至穿戴设备101;

穿戴设备101,还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切换发光模式。

其中,用户进入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后,控制台104发送用于触发穿戴设备101发送设定数据包的控制指令至穿戴设备101。穿戴设备101接收用于触发其发送设定数据包的控制指令后发送设定数据包至至少三个基站102。设定数据包包括穿戴设备101的标识信息。至少三个基站102分别记录接收穿戴设备101发送的设定数据包的时间,并将记录的时间数据和设定数据包发送至云平台103。云平台103接收至少三个基站102发送的时间数据和设定数据包,根据时间数据以及预存基站102的位置信息计算穿戴设备101的位置信息,并对穿戴设备101的位置信息进行存储。控制台104,用于从云平台103获取穿戴设备101的位置信息以及穿戴设备101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标识信息识别穿戴设备101,以及根据位置信息发送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至穿戴设备101。穿戴设备101接收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后,根据控制指令切换发光模式。

其中,穿戴设备101具有唯一的标识信息,在制作时由芯片生成,不可更改,可被读写器读取。基站102、云平台103和控制台104可根据穿戴设备101的标识信息对穿戴设备101进行识别。

其中,穿戴设备101具有三色发光器、通信芯片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通信芯片、三色发光器连接。具体的,通过通信芯片接收控制台104发送的用于触发穿戴设备101发送设定数据包的控制指令后,通过通信芯片发送设定数据包至至少三个基站102。控制器通过通信芯片接收控制台104发送的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后,基于控制指令发送切换指令至三色发光器。三色发光器根据控制器发送的切换指令,切换发光模式。其中,控制器的功能可以由逻辑电路等硬件来实现。

可选的,发光模式可以包括:按照预设颜色和预设时间持续发光。例如,穿戴设备101以绿色持续发光30秒。可选的,发光模式可以还包括:按照预设颜色、预设间隔时长和预设闪烁次数进行闪烁。例如,穿戴设备101以绿色,间隔1秒,闪烁10次。

可选的,穿戴设备101包括手环。用户可以通过佩戴手环,在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享受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其中,至少三个基站102相隔预设距离安装在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内,用于保证穿戴设备101在通信范围内。各基站102之间可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进行连接。可选的,有线方式包括通过光缆连接。

其中,基站主要包括两类设备:基站收发台和基站控制器,主要功能是提供无线覆盖,即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各基站102可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与云平台103进行连接。各基站102接收穿戴设备101发送的设定数据包后,分别记录接收设定数据包的时间,并将记录的时间数据和设定数据包发送至云平台103。

其中,云平台103可以通过处理器、逻辑门阵列或控制电路来实现接收时间数据和设定数据包,根据时间数据以及预存基站102的位置信息计算穿戴设备101的位置信息。可选的,云平台103根据时间数据获取三个基站102接收到穿戴设备101发送的同一设定数据包的时间差,然后采用双曲线定位算法计算得到穿戴设备101的位置,作为穿戴设备101的位置信息。云平台103对穿戴设备101的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和存储,从而得到穿戴设备101的运动轨迹。

其中,控制台104可以通过处理器、逻辑门阵列或控制电路来从云平台103获取穿戴设备101的位置信息以及穿戴设备101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标识信息识别穿戴设备101,根据位置信息选择穿戴设备101的发光模式,生成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并将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发送至穿戴设备101,以使穿戴设备101按照控制台104选择的穿戴设备101的发光模式进行发光。

可选的,控制台104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与云平台103进行连接。其中,控制台104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向穿戴设备101发送控制指令。

可选的,控制台104根据位置信息发送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至穿戴设备101,控制穿戴设备101按照预设颜色和预设时间持续发光。例如,穿戴设备101以绿色持续发光30秒。

可选的,控制台104根据位置信息发送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至穿戴设备101,控制穿戴设备101按照预设颜色、预设间隔时长和预设闪烁次数进行闪烁。例如,穿戴设备101以绿色,间隔1秒,闪烁10次。

其中,控制台104可以对单个穿戴设备101进行发光模式控制,也可以根据场所内的区域位置进行区域划分,对指定区域内的穿戴设备101同时进行发光模式控制,从而通过控制单个穿戴设备101或指定区域内的穿戴设备101发光,构造动态图案,营造演出气氛。

可选的,用户进入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后,控制台104可以通过处理器、逻辑门阵列或控制电路来发送用于触发穿戴设备101发送设定数据包的控制指令至穿戴设备101。其中,用于触发穿戴设备101发送设定数据包的控制指令可以用于触发穿戴设备101发送一次设定数据包,也可以用于触发穿戴设备101连续发送多次设定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系统,通过穿戴设备发送设定数据包至至少三个基站,通过云平台根据基站接收设定数据包的时间数据以及预存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通过控制台获取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标识信息,识别穿戴设备,并发送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通过穿戴设备根据控制指令切换发光模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保证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能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无法实现一些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元素,无法为用户提供具备个性化的服务,用户的体验感不高的问题,达到了可以在用户进入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后,通过灯光效果营造气氛,为用户提供具备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的效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2所示,该系统还包括:信息读写器105和入口读写器106;

信息读写器105,用于将用户的信息与穿戴设备101进行绑定,生成绑定信息发送至云平台104;

入口读写器106,设置于场所的入口处,用于读取穿戴设备101的标识信息,根据标识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检验,以使用户成功进入场所。

其中,在穿戴设备101的发放处,用户可以通过纸质票或电子票,领取穿戴设备101。每个用户有唯一的用户标识信息。在云平台103中可根据用户标识信息检索用户的信息。用户的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坐席号与票务信息。用户领取穿戴设备101时,信息读写器105读取穿戴设备101的标识信息,将用户标识信息写入穿戴设备101,从而将用户的信息与穿戴设备101进行绑定,生成绑定信息发送至云平台104。进行绑定后,穿戴设备101的标识信息与用户标识信息、用户的坐席号以及用户的票务信息相关联。用户的信息与穿戴设备101的关联关系具有时效性,绑定后生效,在场所内有效,当用户离开场所后失效。

控制台104从云平台103获取与穿戴设备101对应的用户的坐席号,根据穿戴设备101的位置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到达正确的坐席位置。控制台104若确定用户未到达正确的坐席位置,则发送控制指令至穿戴设备101,控制穿戴设备101按照预设方式发光,以提示用户未到达正确的坐席位置。例如,控制穿戴设备101以红色,间隔1秒,闪烁10次。

可选的,信息读写器105将用户的坐席号与票务信息写入穿戴设备101。

其中,场所的入口处设置入口读写器106,读取穿戴设备101的标识信息,根据标识信息获取用户的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检验,以使用户成功进入场所。可选的,根据标识信息获取用户预存的头像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检验,若预存的头像信息与使用穿戴设备101的用户一致,则允许用户进入场所;若预存的头像信息与使用穿戴设备101的用户不一致,则拒绝用户进入场所。

可选的,在场所的服务设施处设置读写器,例如柜台处,读写器读取穿戴设备101的标识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检验,通过检验的用户可以使用服务设施。

由此,通过信息读写器将用户的信息与穿戴设备进行绑定,生成绑定信息发送至云平台;通过入口读写器读取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标识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检验,以使用户成功进入场所,达到了通过穿戴设备取代身份证、门票以及演出票,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的效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3所示,穿戴设备101包括:三色发光器1011、通信芯片1012和控制器1013;

控制器1013与通信芯片1012连接,用于通过通信芯片1012发送设定数据包,以及通过通信芯片1012接收控制台104发送的控制指令,并基于控制指令发送切换指令;

三色发光器1011,与控制器1013相连,用于根据控制器1013发送的切换指令,切换发光模式。

其中,控制器1013分别与通信芯片1012、三色发光器1011连接。通过通信芯片1012接收控制台104发送的用于触发穿戴设备101发送设定数据包的控制指令后,通过通信芯片1012发送设定数据包至至少三个基站102。控制器1013通过通信芯片1012接收控制台104发送的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后,基于控制指令发送切换指令至三色发光器1011。三色发光器1011根据控制器发送的切换指令,切换发光模式。

其中,三色发光器1011可以包括三色发光二极管。三色发光二极管是将3种发光颜色(如红、蓝、绿三色)的管芯负极连接在一起,通过在三个管芯加上不同的电压,产生不同强度的三色光,混合以后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

其中,三色发光器1011的发光模式可以包括:按照预设颜色和预设时间持续发光。例如,穿戴设备101以绿色持续发光30秒。

其中,三色发光器1011的发光模式可以包括:按照预设颜色、预设间隔时长和预设闪烁次数进行闪烁。例如,穿戴设备101以绿色,间隔1秒,闪烁10次。

其中,通信芯片1012用于与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的基站102进行无线通信。可选的,通信芯片1012包括超长距低功耗数据传输(longrange,lora)芯片,通过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向基站102发送设定数据包,以及接收控制台104发送的控制指令。可选的,通信距离可在5公里以内。

其中,控制器1013可以通过处理器、逻辑门阵列或控制电路来通过通信芯片1012发送设定数据包,从而使云平台103可以计算出穿戴设备101的位置信息,控制台104可以根据穿戴设备101的位置信息选择穿戴设备101的发光模式,生成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并将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发送至穿戴设备101,以使穿戴设备101按照控制台104选择的穿戴设备101的发光模式进行发光。

其中,控制器1013可以通过处理器、逻辑门阵列或控制电路来通过通信芯片1012接收控制台104发送的控制指令,并基于控制指令发送切换指令至三色发光器1011。例如,控制台104发送的用于控制穿戴设备101以绿色持续发光30秒控制指令,控制器1013通过通信芯片1012接收到该指令后,发送切换指令至三色发光器1011,使三色发光器1011将发光状态切换至以绿色持续发光30秒。

由此,通过控制器通过通信芯片发送设定数据包,以及接收控制台发送的控制指令,并基于控制指令发送切换指令;通过三色发光器根据控制器发送的切换指令,切换发光模式,达到了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制造灯光效果,营造气氛,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的效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4所示,穿戴设备101还包括:音量感应器1014;

音量感应器1014,与控制器1013相连,用于获取周边环境音量,并将环境音量发送至控制器1013;

控制器1013,还用于根据环境音量发送发光指令,其中,发光指令,用于指示三色发光器1011切换至基于音量控制的发光模式,其中,基于音量控制的发光模式包括三色发光器1011在预设时间内伴随音量的变化而发出对应颜色的光。

其中,控制器1013通过音量感应器1014获取周边环境音量,并根据环境音量发送发光指令,以指示三色发光器1011切换至基于音量控制的发光模式。基于音量控制的发光模式是指三色发光器1011在预设时间内伴随音量的变化而发出对应颜色的光。

可选的,控制器1013内预存音量和颜色的对应关系,在获取控制台104发送用于控制穿戴设备101在预设时间内伴随音量的变化而发光的控制指令后,通过音量感应器1014获取周边环境音量,在预设时间内,根据预存的音量和颜色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音量对应的颜色并生成发光指令,将发光指令发送至三色发光器1011,从而实现三色发光器1011伴随音量的变化而发出对应颜色的光。

可选的,控制器1013内还可以预存音量和亮度的对应关系。控制器1013根据预存的音量和亮度的对应关系,以及预存的音量和颜色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音量对应的亮度和颜色,并生成发光指令,将发光指令发送至三色发光器1011,从而实现三色发光器1011伴随音量的变化而发出对应亮度和颜色的光。

其中,音量感应器1014包括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内置一个对声音敏感的电容式驻极体话筒,声波使话筒内的驻极体薄膜振动,导致电容的变化,而产生与之对应变化的微小电压。声音传感器能测量音量大小,也能研究声音的波形。

由此,通过音量感应器获取周边环境音量;通过控制器根据环境音量发送发光指令指示三色发光器切换至基于音量控制的发光模式,在预设时间内伴随音量的变化而发出对应颜色的光,达到了可以在用户进入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后,通过灯光效果营造气氛,为用户提供具备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的效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5所示,穿戴设备101还包括:指纹识别器1015和蓝牙芯片1016;

指纹识别器1015,设置于穿戴设备101上,用于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1013,以使控制器1013对用户的指纹信息与穿戴设备101进行绑定,并在用户成功进入场所后,按照预设间隔时长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根据用户的指纹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根据身份验证结果向控制台104发送安全信息,以使控制台104确定穿戴设备101处于安全状态;

蓝牙芯片1016,用于连接用户的移动终端,以使穿戴设备101和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

控制器1013,还用于获取蓝牙芯片1016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并根据连接状态向控制台104发送安全信息,以使控制台104确定穿戴设备101处于安全状态。

其中,指纹识别器1015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1013,以使控制器1013对用户的指纹信息与穿戴设备101进行绑定。在用户成功进入场所后,按照预设间隔时长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根据用户的指纹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根据身份验证结果向控制台104发送安全信息,以使控制台104确定穿戴设备101处于安全状态。例如,在用户成功进入场所后,每隔30分钟获取一次用户的指纹信息,与穿戴设备101绑定的指纹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检验,若用户的指纹信息与穿戴设备101绑定的指纹信息一致,则发送穿戴设备101处于安全状态的安全信息至控制台104,以使控制台104确定穿戴设备101处于安全状态;若用户的指纹信息与穿戴设备101绑定的指纹信息不一致,则发送穿戴设备101未处于安全状态的安全信息至控制台104,以使控制台104确定穿戴设备101未处于安全状态。确定穿戴设备101处于安全状态,就是确定穿戴设备101仍在原用户身上。若确定穿戴设备101未处于安全状态,即穿戴设备101未在原用户身上,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穿戴设备101被转移,或有不法分子冒充用户等问题。

其中,穿戴设备101通过蓝牙芯片1016和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在用户成功进入场所后,控制器1013获取蓝牙芯片1016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并根据连接状态向控制台104发送安全信息,以使控制台确定穿戴设备101处于安全状态。例如,在用户成功进入场所后,控制器1013每隔30分钟获取一次蓝牙芯片1016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若检测到蓝牙芯片1016与移动终端连接,则发送穿戴设备101处于安全状态的安全信息至控制台104,以使控制台104确定穿戴设备101处于安全状态;若蓝牙芯片1016与移动终端未连接,则发送穿戴设备101未处于安全状态的安全信息至控制台104,以使控制台104确定穿戴设备101未处于安全状态。确定穿戴设备101处于安全状态,就是确定穿戴设备101仍在原用户身上。若确定穿戴设备101未处于安全状态,即穿戴设备101未在原用户身上,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穿戴设备101被转移,或有不法分子冒充用户等问题。

由此,通过指纹识别器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以使控制器对用户的指纹信息与穿戴设备进行绑定,根据用户的指纹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通过蓝牙芯片连接用户的移动终端,以使控制器获取蓝牙芯片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并根据连接状态向控制台发送安全信息,达到了及时确定穿戴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避免穿戴设备被转移,或有不法分子冒充用户等问题的效果。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一个优选实例。如图6所示,通信基站接收手环通过lora芯片发送的设定数据包。通信基站、读写器以及控制台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与云平台连接。读写器可以对手环内的信息进行读写。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为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的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系统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10、穿戴设备发送设定数据包至至少三个基站。

其中,用户进入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后,控制台发送用于触发穿戴设备发送设定数据包的控制指令至穿戴设备。穿戴设备接收用于触发其发送设定数据包的控制指令后发送设定数据包至至少三个基站。

步骤720、至少三个基站分别记录接收设定数据包的时间,并将记录的时间数据和设定数据包发送至云平台。

其中,各基站可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与云平台进行连接。各基站接收穿戴设备发送的设定数据包后,分别记录接收设定数据包的时间,并将记录的时间数据和设定数据包发送至云平台。

步骤730、云平台接收时间数据和设定数据包,根据基站接收设定数据包的时间数据以及预存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其中,设定数据包中包括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云平台接收时间数据和设定数据包,根据时间数据以及预存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设定数据包包括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云平台根据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对穿戴设备进行识别。可选的,云平台根据时间数据获取三个基站接收到穿戴设备发送的同一设定数据包的时间差,然后采用双曲线定位算法计算得到穿戴设备的位置,作为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云平台对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和存储,从而得到穿戴设备的运动轨迹。

可选的,云平台通过对存储穿戴设备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统计用户流量。

步骤740、控制台从云平台获取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标识信息识别穿戴设备,以及根据位置信息发送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至穿戴设备。

其中,控制台从云平台获取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标识信息识别穿戴设备,根据位置信息选择穿戴设备的发光模式,生成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并将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发送至穿戴设备,以使穿戴设备按照控制台选择的穿戴设备的发光模式进行发光。

步骤750、穿戴设备根据控制指令切换发光模式。

其中,穿戴设备具有三色发光器、通信芯片和控制器。控制器通过通信芯片接收控制台发送的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后,基于控制指令发送切换指令至三色发光器。三色发光器根据控制器发送的切换指令,切换发光模式。

可选的,穿戴设备根据控制指令切换发光模式,可以包括:穿戴设备根据控制指令按照预设颜色和预设时间持续发光。其中,穿戴设备根据控制指令按照预设颜色和预设时间持续发光。例如,穿戴设备以绿色持续发光30秒。

穿戴设备根据控制指令按照预设颜色、预设间隔时长和预设闪烁次数进行闪烁。其中,穿戴设备根据控制指令按照预设颜色、预设间隔时长和预设闪烁次数进行闪烁发光。例如,穿戴设备以绿色,间隔1秒,闪烁10次。

可选的,还包括:穿戴设备通过音量感应器获取周边环境音量,并根据所述环境音量切换至基于音量控制的发光模式,其中,基于音量控制的发光模式包括所述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伴随音量的变化而发出对应颜色的光。

其中,控制器通过音量感应器获取周边环境音量,并根据环境音量发送发光指令,以指示三色发光器切换至基于音量控制的发光模式。基于音量控制的发光模式是指三色发光器在预设时间内伴随音量的变化而发出对应颜色的光。

可选的,控制器内预存了音量和颜色的对应关系,在获取控制台发送用于控制穿戴设备在预设时间内伴随音量的变化而发光的控制指令后,通过音量感应器获取周边环境音量,在预设时间内,根据预存的音量和颜色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音量对应的颜色并生成发光指令,将发光指令发送至三色发光器,从而实现三色发光器伴随音量的变化而发出对应颜色的光。

可选的,控制器内还可以预存音量和亮度的对应关系。控制器通过音量感应器获取周边环境音量,控制器根据预存的音量和亮度的对应关系,以及预存的音量和颜色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音量对应的亮度和颜色,并生成发光指令,将发光指令发送至三色发光器,从而实现三色发光器伴随音量的变化而发出对应亮度和颜色的光。

可选的,还包括:

穿戴设备通过控制器获取穿戴设备中的蓝牙芯片与用户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并根据连接状态向控制台发送安全信息,以使控制台确定穿戴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其中,穿戴设备通过蓝牙芯片和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在用户成功进入场所后,控制器获取蓝牙芯片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并根据连接状态向控制台发送安全信息,以使控制台确定穿戴设备处于安全状态。例如,在用户成功进入场所后,控制器每隔30分钟获取一次蓝牙芯片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若检测到蓝牙芯片与移动终端连接,则发送穿戴设备处于安全状态的安全信息至控制台,以使控制台确定穿戴设备处于安全状态;若蓝牙芯片与移动终端未连接,则发送穿戴设备未处于安全状态的安全信息至控制台,以使控制台确定穿戴设备未处于安全状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穿戴设备被转移,或有不法分子冒充用户等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方法,通过穿戴设备发送设定数据包至至少三个基站;通过至少三个基站分别记录接收设定数据包的时间;通过云平台根据基站接收设定数据包的时间数据以及预存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穿戴设备的位置信息;通过控制台根据标识信息识别穿戴设备,发送用于控制发光模式的控制指令;通过穿戴设备根据控制指令切换发光模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保证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能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无法实现一些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元素,无法为用户提供具备个性化的服务,用户的体验感不高的问题,达到了可以在用户进入演出场所或旅游场所后,通过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制造灯光效果,营造气氛,为用户提供具备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可进行用户人流分析,以及特定用户的定位。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