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07685发布日期:2018-11-20 20:1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配置管理是通过技术或行政手段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和规范的一些列措施。配置管理的目标是记录软件产品的演化过程,以确保软件开发者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精确的产品配置。目前主流的管理配置的方式是根据项目开发的需要制定相应的配置管理流程进行管理、或者将所有配置存储在本地文件夹、进行统一管理的方式。上述两种方式虽可达到配置管理的效果,但是在分布式环境中,仍然存在如下弊端:

1、将配置下载至本地文件夹,其节点处会存在多份备份文件,造成存储量大;

2、配置管理不畅通,一旦受损会致使配置文件无法修复;

3、采用部署虚拟化方式,致使多个系统使用同一部署包的情形,配置接口多;

根据以上情况,急需一种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工具,实现在分布式环境中,对配置进行统一化管理,减少备份文件的存储量;实现实时校验和批量化监控,提高配置兼容性;设置配置存储平台,实现配置共享,一键保存和修改配置,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进行配置管理时,将配置下载至本地文件夹造成节点处存在多份文件、多个系统使用同一部署包以及配置管理不畅通等问题,提供一种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所述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选定配置平台并设置配置上传路径,所述配置平台用于设置代理服务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和配置存储单元,所述配置上传路径用于配置从服务器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的上传任务;

S2:上传并管理配置,根据配置上传路径,将配置上传至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管理配置用于使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将配置进行分类管理并将其存储至配置存储单元中;

S3:下载更新配置,在业务系统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之间设置节点感知机制,用于监控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管理的配置变化情况,配置改变时,所述业务系统下载后更新本地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包括:

S101:选定一配置平台,在所述配置平台上设置一代理服务器,所述代理服务器需设置两台,分别为第一代理服务器和第二代理服务器,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作为网页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所述第二代理服务器用作第一代理服务器的备份服务器;

S102:在所述配置平台上设置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需设置两台,分别承担同样权重的访问量,两台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分别为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和第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所述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用于上传和管理配置,所述第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用作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的备份服务器;

S103:所述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连接用户,使之完成数据交互,形成配置上传的路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平台选用conf配置平台;

所述配置存储单元包括数据库和缓存器;

所述代理服务器选用nginx;

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选用AMS-server服务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包括:

S201:通过网页浏览器向代理服务器发送上传配置请求,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请求发送至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获得上传配置的许可;

S202:用户通过代理服务器完成向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上传配置,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将上传的配置进行临时存储;

S203: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将对临时存储的配置根据配置所应用的业务系统进行分类管理,并按照一定的配置传输方式将分类完成的配置存储至配置存储单元;所述配置存储单元设置在配置平台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传输方式包括通过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与配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库建立联系完成配置传输;使用应该管理系统服务器将配置存放至配置存储单元中的缓存器内;

所述网页浏览器选用Trident内核的浏览器,Gecko内核的浏览器或者Webkit内核的浏览器;

所述配置存储单元包括用于临时存储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选用DAS存储器或者NAS存储器中的任一种;

所述数据库选用key-value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的个数与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的个数相同,一台所述数据库对应连接一台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

所述缓存器选用redis。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包括:

S301:选定一需要进行配置管理的业务系统,所述业务系统与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相连接;

S302:当业务系统重启时,所述业务系统采用与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建立直接连接,所述业务系统直接访问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下载配置以完成本地配置的更新;

S303:当所述节点感知机制监控到存储在配置存储单元中的配置发生变化时,将发生变化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业务系统,所述业务系统从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上直接下载发生变化的配置并完成配置更新;若节点感知机制具备下载配置功能,在监控到存储在配置存储单元中的配置发生变化时,所述节点感知机制下载发生变化的配置后,发送给业务系统,供业务系统下载后,完成配置更新。

优选的,所述节点感知机制选用Zookeeper;

所述业务系统包括APP;所述业务系统存在多个时,多个所述业务系统分别独立的通过与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建立联系实现配置下载与更新,多个所述业务系统分别独立的通过与节点感知机制建立联系,实现配置的监控。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系统,所述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单元、上传管理单元和下载更新单元;

所述设置单元,用于选定配置平台并设置配置上传路径,所述配置平台用于设置代理服务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和配置存储单元,所述配置上传路径用于配置从服务器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的上传任务;

所述上传管理单元,用于上传并管理配置,根据配置上传路径,将配置上传至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使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将配置进行分类管理并将其存储至配置存储单元中;

所述下载更新单元,用于下载更新配置,在业务系统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之间设置节点感知机制,用于监控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管理的配置变化情况,配置改变时,所述业务系统下载后更新本地配置。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的步骤。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的步骤。

上述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选定配置平台并设置配置上传路径;根据上传配置的路径,将配置上传至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并使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将配置进行分类管理并将其存储至数据库中;最终实现对业务系统中的配置的下载与更新。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搭建配置平台,实现在分布式环境下对配置的统一化管理,减少备份文件的存储量;根据需进行配置管理的业务系统的需求完成配置下载与更新,实现一键修改和保存配置,提高效率;建立实时监控,实现实时校验和批量化监控,提高配置兼容性,确保配置及时更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设置配置上传路径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上传管理配置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下载更新配置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的环境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用户;2-第一代理服务器;3-第二代理服务器;4-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5-第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6-第一数据库;7-缓存器;8-第二数据库;9-节点感知机制;10-需进行配置管理的业务系统;11-其他需进行配置管理的业务系统;12-配置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所述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选定配置平台并设置配置上传路径,所述配置平台用于设置代理服务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和配置存储单元,所述配置上传路径用于配置从服务器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的上传任务;

步骤S2:上传并管理配置,根据配置上传路径,将配置上传至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所述管理配置用于使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将配置进行分类管理并将其存储至配置存储单元中;

步骤S3:下载更新配置,在业务系统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之间设置节点感知机制,用于监控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管理的配置变化情况,配置改变时,所述业务系统下载后更新本地配置。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设置配置上传路径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通过选定配置平台,设置代理服务器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使得二者建立联系,并完成配置上传;

步骤S101:设置代理服务器,具体为:选定一配置平台,在所述配置平台上设置一代理服务器,所述代理服务器需设置两台,分别为第一代理服务器和第二代理服务器,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作为网页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所述第二代理服务器用作第一代理服务器的备份服务器;所述配置平台选用conf配置平台;所述conf配置平台用于在其上设置代理服务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数据库,是实现配置上传、管理和下载更新的平台。所述代理服务器选用nginx服务器,所述nginx服务器是一个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其用于实现连接用户与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完成配置的上传路径的设置,从而实现配置的上传。

步骤S102:设置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具体为:在所述配置平台上设置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需设置两台,分别承担同样权重的访问量,两台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分别为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和第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所述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用于上传和管理配置,所述第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用作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的备份服务器;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选用AMS-server,所述AMS-server(Appl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是MIDP的应用管理系统,负责管理当前设备中安装的J2ME应用,能够实现移动信息设备小程序的运行,安装、显示、更新和删除。利用AMS-server能够实现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配置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是否需要更新、安装等能够进行检测。

步骤S103:建立联系设置配置上传路径,具体为:所述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连接用户,使之完成数据交互,形成配置上传的路径。当所述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代理服务器与用户建立连接之后,即可完成数据交互,进而通过建立好的连接,设置好配置上传的路径。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上传管理配置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用户通过发送请求获得配置上传许可,进而将配置上传至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中的存储器内进行临时存储,所述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根据配置所应用的业务系统对配置进行分类管理,并将完成之后的配置存储至数据库中。

步骤S201:发送请求许可上传,具体为:通过网页浏览器向代理服务器发送上传配置请求,所述代理服务器将所述请求发送至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获得上传配置的许可;所述网页浏览器选用Trident内核的浏览器,Gecko内核的浏览器或者Webkit内核的浏览器。选用任一种网页浏览器即可实现向代理服务器发送上传配置的请求,最终获得配置上传的许可。

步骤S202:上传配置,具体为:用户通过代理服务器完成向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上传配置,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将上传的配置进行临时存储;配置存储单元包括用于临时存储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选用DAS存储器或者NAS存储器,在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设置DAS存储器或者NAS存储器,对上传至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中的配置进行临时存储。

步骤S203:管理配置并保存,具体为: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将对临时存储的配置根据配置所应用的业务系统进行分类管理,并按照一定的配置传输方式将分类完成的配置存储至配置存储单元;所述配置存储单元设置在配置平台上。配置传输方式包括通过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与配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库建立联系完成配置传输;使用应该管理系统服务器将配置存放至配置存储单元中的缓存器内。所述缓存器选用redis。所述数据库选用key-value数据库,所述数据库需设置两台,分别为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所述第一数据库用于连接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所述第二数据库用于连接第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所述key-value数据库具有查询速度快、存放数据量大、支持高并发等优点,非常适合通过主键进行查询。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下载更新配置的流程图;如图4所述,当一业务系统需要进行配置管理时,通过接入所述配置平台与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建立联系,根据业务系统的自身需求下载相应配置即可实现配置管理。

步骤S301:业务系统与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建立联系,具体为:选定一需要进行配置管理的业务系统,所述业务系统与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相连接;当业务系统需要进行配置管理时,通过接入所述配置平台,与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建立联系即可根据业务系统的自身需求下载相应配置实现配置管理。所述业务系统包括APP;所述业务系统存在多个时,多个所述业务系统分别独立的通过与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建立联系实现配置下载与更新,多个所述业务系统分别独立的通过与节点感知机制建立联系,实现配置的监控。

步骤S302:直接下载更新配置,具体为:当业务系统重启时,所述业务系统采用与所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建立直接连接,所述业务系统直接访问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下载配置以完成本地配置的更新;

步骤S303:实时监控并下载更新配置,具体为:当所述节点感知机制监控到存储在配置存储单元中的配置发生变化时,将发生变化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业务系统,所述业务系统从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上直接下载发生变化的配置并完成配置更新;若节点感知机制具备下载配置功能,在监控到存储在配置存储单元中的配置发生变化时,所述节点感知机制下载发生变化的配置后,发送给业务系统,供业务系统下载后,完成配置更新。所述节点感知机制选用Zookeeper;所述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能够实现配置维护、域名服务、分布式同步和感知配置变化功能。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选定配置平台12,在其上设置第一代理服务器2和第二代理服务器3,第一代理服务器2用于反向代理,第二代理服务器3用作第一代理服务器2的备份服务器。在配置平台12上至少设置两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分别承担同样权重的访问量。此处设置两台,分别为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和第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5。所述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通过第一代理服务器2与用户建立联系,实现数据交互,形成配置上传路径。

用户1通过网页浏览器向第一代理服务器2发送上传配置的请求,第一代理服务器2将用户1发送的请求发送给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并获得上传配置的许可。用户1通过第一代理服务器2向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上传配置,并将配置放置在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中的存储器内进行临时存储。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将会根据配置所应用的业务系统进行分类管理,并按照一定的传输方式将分类完成的配置存储至配置存储单元;所述配置存储单元包括数据库和缓存器;所述数据库设有两台,分别为第一数据库6和第二数据库8;第一数据库6用于连接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第二数据库8用于连接第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5。配置传输方式包括通过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与配置存储单元中的第一数据库6建立联系完成配置传输;使用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将配置存放至配置存储单元中的缓存器7内。

选定一个需要进行配置管理的业务系统10,业务系统10与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建立联系,以便实现配置下载。当业务系统10重启时,业务系统10采用与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建立直接联系时,业务系统10将会直接访问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并下载配置,完成本地配置更新;业务系统10采用通过一节点感知机制9与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建立联系时,当所述节点感知机制9监控到存储在配置存储单元中的配置发生变化时,将会把发生变化的配置信息通知给所述业务系统10,所述业务系统将会利用第一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4下载发生变化的配置并完成本地配置更新。若节点感知机制9具备下载配置功能,在监控到存储在配置存储单元中的配置发生变化时,所述节点感知机制9即可下载配置以完成本地配置更新。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方法的环境示意图,如图6所示,选定配置平台为conf,选定代理服务器为nginx,选定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为AMS-server服务器,选定数据库为key-value,选定缓存器为NAS存储器,选定节点感知机制为zookeeper,选定缓存器为redis;所述nginx、AMS-server服务器、key-value、NAS存储器和redis均设置在conf上;所述NAS存储器设置在AMS-server服务器服务器内;所述配置平台能够支持多台业务系统进行配置管理。

用户通过网页浏览器向nginx发送上传配置的请求,所述nginx会将用户发送的请求发送给AMS-server服务器并获得上传配置的许可。用户通过nginx向AMS-server服务器上传配置,并将配置放置在AMS-server服务器中的NAS存储器内进行临时存储,所述AMS-server服务器将会根据配置所应用的业务系统进行分类管理,并按照一定的传输方式将分类完成的配置放置到key-value数据库中。所述配置传输方式包括通过AMS-server服务器与key-value数据库建立联系完成配置传输,同时使用AMS-server服务器将配置放置到redis内。

本实施例中选定业务系统1与AMS-server服务器建立联系,以便实现配置下载。当业务系统1重启时,所述业务系统1将会直接从AMS-server服务器下载配置,完成配置更新;所述业务系统1采用通过zookeeper与所述AMS-server服务器建立联系时,当所述zookeeper监控到存储在key-value数据库或者redis中的配置发生变化时,将会把发生变化的配置信息通知给所述业务系统1,所述业务系统1将会利用AMS-server服务器下载发生变化的配置并完成本地配置更新。若zookeeper具备下载配置功能,在监控到存储在key-value数据库或者redis中的配置发生变化时,所述zookeeper即可下载配置以完成本地配置更新。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事件驱动型配置管理系统,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设置单元、上传管理单元和下载更新单元;

所述设置单元,用于选定配置平台并设置配置上传路径,所述配置平台用于设置代理服务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和配置存储单元,所述配置上传路径用于配置从服务器到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的上传任务;

所述上传管理单元,用于上传并管理配置,根据配置上传路径,将配置上传至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所述管理配置用于使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将配置进行分类管理并将其存储至配置存储单元中;

所述下载更新单元,用于下载更新配置,在业务系统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之间设置节点感知机制,用于监控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管理的配置变化情况,配置改变时,所述业务系统下载后更新本地配置。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以下步骤:选定配置平台并设置配置上传路径;所述配置平台用于设置代理服务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数据库,所述上传路径用于完成配置上传;上传并管理配置,根据上传配置的路径,将配置上传至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使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将配置进行分类管理并将其存储至数据库中;下载更新配置,,在业务系统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之间设置节点感知机制,用于监控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管理的配置变化情况,配置改变时,所述业务系统下载后更新本地配置。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选定配置平台并设置配置上传路径;所述配置平台用于设置代理服务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数据库,所述上传路径用于完成配置上传;上传并管理配置,根据上传配置的路径,将配置上传至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使用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将配置进行分类管理并将其存储至数据库中;下载更新配置,在业务系统和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之间设置节点感知机制,用于监控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器管理的配置变化情况,配置改变时,所述业务系统下载后更新本地配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