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群体参与的移动自组织语音广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4790发布日期:2018-11-07 08:5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群体参与的移动自组织语音广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和群体参与进行广播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群体参与的移动自组织语音广播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在大型室内外公共场所(如室外的景区、室内的商场等)儿童和老人走失的现象频发,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到服务中心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通过广播方式发出寻人启示,以便迅速告知当事人到指定地点汇合。然而,由于大型公共场所的空间较大,寻找和到达服务中心的时间开销较大,往往会延误寻找时间,增加当事人的担心和恐惧。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终端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通过多部智能终端间的相互协作,可以让多部智能终端同时以外放方式播放同一段语音,从而实现广播效果。当在公共场所出现人员走失的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系统及时发布消息,使听到消息的群众及时帮助寻找走失人员,那么从意识到人员走丢到发布寻找消息中间几乎不需要花费时间,大大提高了找到走失人员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基于群体参与的移动自组织语音广播系统,系统中的用户可以根据任务的紧急性发起两类不同的广播任务,同时设置发声的范围,任务管理服务器接收到广播任务之后首先判断广播的类型,不同的广播任务需要作出不同的转发操作,转发的对象为发声范围内的智能终端用户,为此系统的每个用户都需要周期性的上传自己的位置信息到服务器。当发声范围内的智能终端接收到任务后,默认使用最大音量播放音频,这样多台智能终端同步发声就实现了广播的效果。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群体参与的移动自组织语音广播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根据广播任务的紧急性选择两类同步广播的任务,紧急的广播任务选择实时广播,即用户录制语音的同时接收端同步发声,非紧急的广播任务选择定时发声,即户预先录制好语音,选择特定的时间同步广播,此外还要设置广播任务的中心位置和发声范围,这里中心位置默认为任务发起者的位置。

2、广播任务首先发送到任务管理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广播任务后先判断任务的紧急性,紧急性的任务选择任务发起者附近的用户进行边接收边转发;非紧急的任务采用接收完毕后等到达指定时间再转发。

3、在广播范围内的终端接收到紧急性广播任务之后即开始播放声音的内容,接收到非紧急性任务后等接收完毕后开始播放。有时用户根据声音的内容需要做出相应的行动和反馈。比如广播的内容是寻找一位走丢的儿童,则用户可以帮助寻找和反馈找寻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在步骤1中,任务发起者可以根据任务的紧急性分成两类进行发送。紧急性任务由于其紧迫性,需要发送方在录制的时候接收方也同步播放声音,所以发送方要做到边录制边发送,接收方边接收边播放,这样发送方与接收发就完成了边录制边发声的实时广播的功能。

进一步地,上述发起者采用边录制边发送的方式发送任务,传输的的协议使用rtp(real-timetranspotprotocal)实时流媒体传输协议,辅以rtcp对传输过程中网络和服务状况的反馈。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在步骤1中,任务发起者可以根据任务的紧急性分成两类进行发送。非紧急性任务由于不具有紧迫性,可以选择在录制好音频内容之后在指定的时间点同时发声。

进一步的,非紧急的广播任务可以预先录制好,保存成文件的形式,再采用socket上传到服务器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在步骤1中,任务发起者还要设置广播任务的中心位置和发声范围。因为在实际场景中,广播任务是在一定位置范围内发声的,与用户的地理位置相关,因此系统内的用户需要与服务器建立一个链接,定期地向服务器上传自己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在步骤2中,广播任务经过任务管理服务器再转发到指定范围内的用户,该系统是cs架构的。服务器接收到广播任务之后,根据任务类型做不同地转发,紧急性任务使用rtp协议边接收边转发,非紧急性任务使用socket接收完毕后再转发。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在步骤2中,广播任务的转发对象由任务管理服务器根据广播中心与发声范围选择,首先智能终端在广播的范围内,并且条件满足该终端用户设置的允许接收的要求,则该终端就作为一个接收对象,否则不选择该终端作为接收对象。由于服务器与用户之间一直维持一个连接来周期地更新用户的位置,因此服务器能够获得用户的最新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在步骤3中,在发声范围内的智能终端接收到的广播任务如果是紧急性任务就开始边接收边播放语音,如果是非紧急性任务就等待接收完毕后在指定的时间播放语音,默认使用系统允许的最大声音播放语音。

进一步的,有时用户根据声音的内容需要做出相应的行动和反馈。比如广播的内容是寻找一位走丢的儿童,则用户可以帮助寻找和反馈找寻信息。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发明利用了现在智能终端的普遍带来的便利性,使用一定区域内的智能终端同时播放一段语音来达到语音增强的目的。本发明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在公共场合解决人员或者物品丢失来不及及时寻找的问题,不过它的应用并不仅仅限于此,比如当一个地区发生火灾时也可以使用该系统通知附近的人员及时疏散,该系统实现的功能与目前的广播相同。在使用中,用户可以发起两类广播任务:一类是用户预先录制好语音,选择特定的时间同步发声;另一类是用户录制语音的同时接收端同步发声。广播任务发出后通过任务管理服务器转发给其他用户,用户在接收到广播任务后,使用智能终端允许的最大音量将语音播放,用户再根据听到的发声任务的具体内容,做出相应的行动和反馈。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为应用场景图,附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

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做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以在景区或公园寻找走失的孩子为例,孩子的父母发现孩子走丢后,使用该系统发起寻人的任务,由于寻找孩子属于紧急性任务,所以应发起紧急性广播任务。在录制寻人通知之前,设置广播的中心为最后一次见到孩子的位置,发声的范围根据孩子走丢的时间与移动速度的乘积得到。设置完成后开始录制寻人通知,系统在录制的过程中使用rtp协议边录制边将语音内容发送到任务管理服务器上,服务器在接收到这次广播任务之后判断其为紧急性任务,然后就开始边接收音频边转发,转发的对象根据广播任务设置的广播中心与发声范围确定。由于服务器能够获取所有用户最新的位置信心,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在发声范围内的系统用户的智能终端作为接收对象。同样的,在景区内的智能终端用户接收到广播任务之后判断出其为紧急性任务,所以采用边接收边播放的方式接收,这样发声范围内的系统用户的智能终端都会同时播放这则寻人通知,在发声范围内的人都会听到,大家一起来帮助寻找走丢的孩子。这样花费很短的时间就将这则寻人通知告知了景区的人,会大大增加找到丢失孩子的概率。如果有人找到丢失的孩子可以通过该系统通知孩子的父母,或者有人看到过孩子也可以在反馈给系统,帮助进一步缩小寻找范围。

实施例2

上述实例的广播任务都是紧急性任务,下面以商场内一家店铺发送活动广告为例讲解非紧急性任务的流程。假设商场内的一家店铺准备在五一劳动节推出‘买一送一’的购物活动,则商家可以在系统上发送非紧急性广播任务,设置广播的中心为店铺的位置,发声范围为整个商场,广播的时间为五一上午9点,录制广播的内容为店铺的活动内容,内容录制完毕后将使用socket将音频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广播任务之后判断其为非紧急性任务,就采用接收完毕再转发的方式接收,接收完毕后根据广播的中心与发声范围选择在商场内的系统用户转发广播内容与广播时间。同样的,商场内的用户接收到广播任务后判断其为非紧急性任务,采用接收完毕将其存储为音频文件的方式接收。当用户接收完广播任务之后开始检测系统时间是否达到发声时间,达到后才开始播放音频。这样就完成了在指定的时间同时播放音频的功能,是整个商场的人都听到店铺做活动的消息,帮助店铺获得更多的顾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