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1690发布日期:2018-12-01 00:2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人们在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时,若当前环境内同时存在wi-fi和4g网络,移动终端会优先选择连接wi-fi网络。但是实际使用中,在公共场所等wi-fi网络信道负载较大的情况下,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或传输稳定性并不一定比4g网络好,而用户当前又需要状态更好的网络进行连接,现有的策略则不能自动满足这一需求,导致用户只能手动关闭wi-fi开关,上网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的对照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基于所述对照表,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的对照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照表,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显示器、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显示器和所述存储器耦接到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先构建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的对照表;然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最后基于所述对照表,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预先将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关联起来,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实际上网时的信道负载,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城市无线网络的普及,人们在家中或者在各种公共场所都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到全面覆盖的无线网络环境,自由上网。然而,在公共区域等较复杂环境内wi-fi环境并非十分理想,当人们在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在wi-fi覆盖区进行连接时,经常会发现,手机的通信连接会出现不稳定情况,例如打开网页的速度会变慢,视频会卡顿等。

发明人在对现有的无线通信传输策略进行研究后发现,由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调整机制的原因,一般情况下,若当前环境内同时存在wi-fi和4g网络,移动终端会优先选择连接wi-fi网络。

发明人通过观察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现,人们在实际使用中,有时需要状态良好的网络进行通信连接,而在无线环境内的信道负载较大的情况下,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或传输稳定性并不一定比4g网络好,现有的策略又会自动连接到wi-fi,导致用户只能手动关闭wi-fi开关,上网体验不佳。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发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了如何对现有的通信连接调整机制进行改进,来使移动终端能够根据实际的信道负载来自动选择当前连接网络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并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无线通信传输方法先构建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的对照表;然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最后基于所述对照表,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通过预先将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关联起来,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实际上网时的信道负载,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传输方法可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传输装置300以及配置有无线通信传输装置300的移动终端100(图5),所述无线通信传输方法用于改善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传输的体验。下面将以手机为例,针对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上述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具体地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构建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的对照表。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可以是所述移动终端在连接网络时,在某一信道内的数据链路的数量。例如,同样是2.4ghz频段的信道,在同一无线环境内可能出现多个路由与终端,正在同一信道内进行数据传输,在同一信道内的终端与路由进行无线通信连接的链路的总数量,即为该信道的信道负载。

本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指的可以是以在所述信道负载下为前提,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传输时的最佳的通信连接方式。

作为一种方式,最佳的通信连接方式,可以是根据某个信道负载下的不同通信连接方式的使用效果(发热量、功耗、流畅程度、消费成本等),对每种通信连接方式进行加权评分,最终选择出评分最高的通信连接方式作为该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连接方式可以是4g、wi-fi、蓝牙,或其他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

作为另一种方式,最佳的通信连接方式,还可以结合当前的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可以理解的是,由于wi-fi相对于4g具有使用成本低的优势,在大数据量下载(例如看视频,下载大文件等)的使用需求下,即使wi-fi的信道负载较大,也可以优先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方式调整为wi-fi;而4g相较于wi-fi,在某些公共场景又具有传输速率快、信号稳定等优势,在要求信号传输稳定、信号延迟低(例如进行游戏或远程控制等)的使用需求下,可以优先将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方式调整为4g。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的对照表,可以是在该移动终端出厂前,通过设置多个不同的信道负载,来测试在相同的信道负载下,传输效果最好的通信连接方式,并将该传输效果最好的通信连接方式记录到与所述信道负载一一对应的表格中,形成对照表;作为另一种方式,还可以是根据该移动终端的历史上网数据,从以往的上网记录中,获取在不同的信道负载下,用户选择频率最高的通信连接方式,并将该选择频率最高的通信连接方式记录到与所述信道负载一一对应的表格中,形成对照表。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对照表是移动终端配置的,每个信道负载以及与其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均可以存储在移动终端本地的存储器中,也可以经过该移动终端上传至服务器中。当移动终端开启无线网络连接模式时,即可通过获取当前的信道负载,并在本地或云端进行查找,即可获取对应于当前信道负载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步骤s102: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移动终端打开无线通信传输功能(wi-fi或4g开关)时,并连接到当前网络时,即可获取当前信道负载。作为一种方式,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可以由移动终端连接的当前网络的状态参数(当前网络的ip地址、所处的信道或使用的协议)来决定(当前网络的状态参数与信道负载对应);或是由用户手动输入的当前无线环境内的终端和路由的数量来决定(例如用户可在移动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上输入当前无线环境内的终端和路由的数量,其可以通过内置于该移动终端系统中的功能模块例如手机软件应用进行实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网络,可以是无线通信区域中的无线网络信号源,每一个无线接入点(或热点)对应于一个无线网络,可供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以使移动终端连接到网络。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网络可以是wi-fi网络、4g网络或其他类型的无线通信网络。

步骤s103:基于所述对照表,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在经过上述步骤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后,即可以将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在所述对照表中进行查找,快速获取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在当前信道负载下通信传输效果最好的)通信连接方式。例如,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为“高负载”,则此时将该当前信道负载在所述对照表中进行查找,即可获取所述对照表中,与所述“高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4g”,该“4g”即为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特别的,若当前无线环境中只有wi-fi热点,或者只有4g热点,则不再按照对照表中的对应关系选择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未示出的方案中,所述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对应的最适合的通信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多个(例如在低负载下,4g和wi-fi都能满足需求),此时可以按照优先调整为通信成本最低的wi-fi的策略来调整通信连接方式。在实际上网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其他因素(例如用户的4g流量剩余量),来动态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方式。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通过预先将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关联起来,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实际上网时的信道负载,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以手机为例,针对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上述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具体地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测试移动终端在不同的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可在移动终端出厂前,在不同的信道负载下,测试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作为一种方式,可以测试在不同的信道负载下,用户偏好的通信连接方式。

步骤s202:基于一一对应的所述信道负载以及所述最佳通信连接方式,构建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信道负载与所述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的对照表。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照表,可以是所述信道负载与所述最佳通信连接方式一一对应的形式,也可以是所述信道负载与所述最佳通信连接方式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形式。在其他可能的方案中,所述对照表还可以关联其他的影响因素,例如传输时间段、网络信号强度、网络地址等,由其共同决定所述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步骤s203:获取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当前网络的状态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的当前网络,可以是路由或无线接入点(accesspoint),其可以作为无线通信区域中的无线网络信号源,每一个热点(或无线接入点)对应于一个无线网络,可供无线通信设备,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以使移动终端连接到网络并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网络可以是wi-fi网络、4g网络或其他类型的无线通信网络。

本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网络的状态参数,可以是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当前网络所处的信道以及使用的协议,例如802.11n协议下2.4ghz频段的1信道、7信道等,或是td-lte协议下2320-2370mhz频段的1信道、7信道等;也可以是当前网络的ip地址、信号强度等参数。

步骤s204:基于所述状态参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

本实施例中,当上一步骤获取的所述当前网络的状态参数为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当前网络所处的信道以及使用的协议时,可以直接从该状态参数中获取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负载;若上一步骤获取的状态参数为当前网络的ip地址或其他特征参数,可以直接将该参数在移动终端的历史数据中进行查找,获取上一次连接该网络时当前信道内的历史信道负载,并将该历史信道负载作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

步骤s205:在所述对照表中查找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步骤s206: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若在当前信道负载下,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和当前的通信连接方式不同,则将当前的通信连接方式切换为最佳通信连接方式。作为一种方式,在切换通信连接方式前,可以预先通过扫描移动终端周围无线环境中的各个网络的状态,获知其他网络对应的信道负载,并设定对应的优先级进行切换。

例如,移动终端的当前通信连接方式为wi-fi,其信道负载为20,经过对照表中查找,该信道负载下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为4g,在切换到4g前,可以先扫描获得4g通信环境内各个信道的负载数量,最后选择信道负载最低的4g信道进行切换。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06之后,移动终端即可以最合适的通信连接方式与当前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以执行步骤s207。

步骤s207:判断所述当前信道负载是否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实时检测所述当前信道负载是否发生变化。作为一种方式,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发生变化,可以是由移动终端切换连接的网络触发的,也可以是切换用于数据传输的信道触发的,还可以是由其他可能的情况触发的。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发生变化时,可执行步骤s208。

步骤s208:将所述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变化后的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在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发生变化后,即可快速获取变化后的信道负载,并在对照表中进行查找,获取与该变化后的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并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了在无线通信过程中的通信连接方式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06之后,还可以进行步骤s209。

步骤s209:获取自定义通信连接方式的自定义指令。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定义指令可以是用户在移动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下达的指令,该自定义指令可以反映用户需要自定义当前的通信连接方式。

步骤s210:基于所述自定义指令,将所述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自定义的通信连接方式。

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响应用户操作生成自定义指令后,可根据该自定义指令中的用户要求,将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自定义的通信连接方式。

相对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可以根据当前无线网络连接或用户需求的变化,灵活的动态调整移动终端最合适的通信连接方式,使本方案的应用更加智能化、人性化,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装置300的模块框图。下面将针对图3所示的模块框图进行阐述,所述无线通信传输装置300包括:构建模块310、获取模块320以及调整模块330,其中:

构建模块310,用于构建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的对照表。

获取模块320,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

调整模块330,用于基于所述对照表,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装置,通过预先将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关联起来,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实际上网时的信道负载,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装置400的模块框图。下面将针对图4所示的模块框图进行阐述,所述无线通信传输装置400包括:构建模块410、获取模块420、调整模块430、第一动态模块440、第二动态模块450、第一自定模块460以及第二自定模块470,其中:

构建模块410,用于构建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的对照表。进一步的,所述构建模块410包括:测试单元411以及构建单元412,其中:

测试单元411,用于测试移动终端在不同的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构建单元412,用于基于一一对应的所述信道负载以及所述最佳通信连接方式,构建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信道负载与所述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的对照表。

获取模块420,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420包括:状态单元421以及获取单元422,其中:

状态单元421,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当前网络的状态参数。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单元421还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的当前网络所处的信道以及使用的协议。

获取单元422,用于基于所述状态参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

调整模块430,用于基于所述对照表,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模块430包括:查找单元431以及调整单元432,其中:

查找单元431,用于在所述对照表中查找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调整单元432,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第一动态模块440,用于判断所述当前信道负载是否发生变化。

第二动态模块450,用于当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发生变化时,将所述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变化后的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第一自定模块460,用于获取自定义通信连接方式的自定义指令。

第二自定模块470,用于基于所述自定义指令,将所述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自定义的通信连接方式。

相对于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装置,可以根据当前无线网络连接或用户需求的变化,灵活的动态调整移动终端最合适的通信连接方式,使本方案的应用更加智能化、人性化,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第五实施例

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显示器、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显示器和所述存储器耦接到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

构建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的对照表;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

基于所述对照表,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第六实施例

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

构建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的对照表;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

基于所述对照表,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先构建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的对照表;然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信道负载;最后基于所述对照表,将所述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调整至与所述当前信道负载对应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预先将移动终端的信道负载与在所述信道负载下的最佳通信连接方式关联起来,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实际上网时的信道负载,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对于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描述的任意的处理方式,在装置实施例中均可以通过相应的处理模块实现,装置实施例中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阅图5,基于上述的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其包括电子本体部10,所述电子本体部10包括壳体12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2上的主显示屏120。所述壳体12可采用金属、如钢材、铝合金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显示屏120通常包括显示面板111,也可包括用于响应对所述显示面板111进行触控操作的电路等。所述显示面板111可以为一个液晶显示面板(liquidcrystaldisplay,lcd),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11同时为一个触摸屏109。

请同时参阅图6,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所述移动终端100可作为智能手机终端进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电子本体部10通常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存储器104、rf(radiofrequency,射频)模块106、音频电路110、传感器114、输入模块118、电源模块12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所述电子本体部10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所述电子本体部10还可包括比图5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5所示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相对于所述处理器102来说,所有其他的组件均属于外设,所述处理器102与这些外设之间通过多个外设接口124相耦合。所述外设接口124可基于以下标准实现: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uart)、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i)、内部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circuit,i2c),但不并限于上述标准。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外设接口124可仅包括总线;在另一些实例中,所述外设接口124还可包括其他元件,如一个或者多个控制器,例如用于连接所述显示面板111的显示控制器或者用于连接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此外,这些控制器还可以从所述外设接口124中脱离出来,而集成于所述处理器102内或者相应的外设内。

所述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所述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所述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所述电子本体部10或所述主显示屏12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rf模块106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所述rf模块106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所述rf模块106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datagsm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division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ma),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802.10a,ieee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802.11n)、网络电话(voiceoverinternetprotoca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音频电路110、听筒101、声音插孔103、麦克风105共同提供用户与所述电子本体部10或所述主显示屏120之间的音频接口。具体地,所述音频电路110从所述处理器102处接收声音数据,将声音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听筒101。所述听筒101将电信号转换为人耳能听到的声波。所述音频电路110还从所述麦克风105处接收电信号,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数据,并将声音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器102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音频数据可以从所述存储器104处或者通过所述rf模块106获取。此外,音频数据也可以存储至所述存储器104中或者通过所述rf模块106进行发送。

所述传感器114设置在所述电子本体部10内或所述主显示屏120内,所述传感器114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光传感器、运行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

具体地,所述光传感器可包括光线传感器114f、压力传感器114g。其中,压力传感器114g可以检测由按压在移动终端100产生的压力的传感器。即,压力传感器114g检测由用户和移动终端之间的接触或按压产生的压力,例如由用户的耳朵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接触或按压产生的压力。因此,压力传感器114g可以用来确定在用户与移动终端100之间是否发生了接触或者按压,以及压力的大小。

请再次参阅图5,具体地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线传感器114f及所述压力传感器114g邻近所述显示面板111设置。所述光线传感器114f可在有物体靠近所述主显示屏120时,例如所述电子本体部10移动到耳边时,所述处理器102关闭显示输出。

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所述移动终端100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另外,所述电子本体部10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块118可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显示屏120上的所述触摸屏109,所述触摸屏109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所述触摸屏109上或在所述触摸屏109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所述触摸屏109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其中,所述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所述触摸控制器;所述触摸控制器从所述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该触摸信息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所述处理器102,并能接收所述处理器102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所述触摸屏109的触摸检测功能。除了所述触摸屏109,在其它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模块118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如按键107。所述按键107例如可包括用于输入字符的字符按键,以及用于触发控制功能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的实例包括“返回主屏”按键、开机/关机按键等等。

所述主显示屏120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所述电子本体部1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数字、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在一个实例中,所述触摸屏109可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11上从而与所述显示面板111构成一个整体。

所述电源模块122用于向所述处理器102以及其他各组件提供电力供应。具体地,所述电源模块122可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如电池或者交流电)、充电电路、电源失效检测电路、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灯以及其他任意与所述电子本体部10或所述主显示屏120内电力的生成、管理及分布相关的组件。

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定位器119,所述定位器119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所处的实际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器119采用定位服务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定位,所述定位服务,应当理解为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的位置的技术或服务。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移动终端100并不局限于智能手机终端,其应当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具体而言,移动终端100,是指搭载了智能操作系统的移动计算机设备,移动终端100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移动终端),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