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33099发布日期:2018-08-21 19:5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终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来说,喇叭,听筒,马达都是独立的元器件,各司其职,一般是顶部设置有听筒和马达,底部设置有喇叭,这些元器件在移动终端内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听筒和喇叭能够发出不同音量的声音,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满足用户近距离语音通话和远距离免提通话或音视频播放等应用需求,然而听筒只是在通话中起到低频发声的作用,另外,马达在功能上是实现震动的效果,起到加强提示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于移动终端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手机尺寸的小型化,减少电子元器件来降低成本,已经成为电子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方法,旨在根据接收到的触发信号,来控制喇叭进入相对应的工作状态来实现听筒和马达功能,在硬件上能够省掉听筒和马达两个元器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方法,喇叭设置于移动终端内,上述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接收到的触发信号;

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喇叭进入对应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声音状态和震动状态。

优选地,当前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待机状态,所述触发信号包括唤醒所述移动终端解除待机状态的指令信号,所述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喇叭进入对应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设置模式是否为震动模式;

若否,则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声音状态,若是,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震动状态。

优选地,所述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震动状态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喇叭的发声通道播放声音的频率与所述震动状态的指定频率相同的震动音源。

优选地,当前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通话使用状态,所述触发信号包括控制音量的指令信号,所述声音状态包括听筒状态与免提状态,所述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喇叭进入对应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语音播放状态是否为所述听筒状态;

若否,则根据所述控制音量的指令信号控制所述喇叭使用所述免提状态的第一指定音量值,若是,控制所述喇叭使用所述听筒状态的第二指定音量值。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语音播放状态是否为所述听筒状态的步骤之前,包括:

设置处于所述通话使用状态下的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量调控等级为第一音量等级至第九音量等级;

配置所述音量调控等级对应所述免提状态的第一音量值范围,配置所述音量调控等级对应所述听筒状态的第二音量值范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装置,喇叭设置于移动终端内,上述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接收到的触发信号;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喇叭进入对应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声音状态和震动状态。

优选地,当前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待机状态,所述触发信号包括唤醒所述移动终端解除待机状态的指令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设置模式是否为震动模式;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若否,则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声音状态,若是,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震动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包括:

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喇叭的发声通道播放声音的频率与所述震动状态的指定频率相同的震动音源。

优选地,当前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通话使用状态,所述触发信号包括控制音量的指令信号,所述声音状态包括听筒状态与免提状态,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语音播放状态是否为所述听筒状态;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若否,则根据所述控制音量的指令信号控制所述喇叭使用所述免提状态的第一指定音量值,若是,控制所述喇叭使用所述听筒状态的第二指定音量值。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处于所述通话使用状态下的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量调控等级为第一音量等级至第九音量等级;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音量调控等级对应所述免提模式的第一音量值范围,配置所述音量调控等级对应所述听筒模式的第二音量值范围。

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根据接收到的触发信号,控制喇叭来进入相对应的工作状态来实现听筒和马达功能,利用喇叭代来替听筒发声和马达震动。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使用状态时设置应用于听筒状态下的指定音量值并通过喇叭进行发声,来实现听筒的功能;并设置应用于免提状态下的指定音量值并通过喇叭进行发声;另外,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播放声音的频率与震动状态的指定频率相同的震动音源,来实现马达的功能。即用一个喇叭元器件同时实现了喇叭、听筒与马达三个元器件的功能,在硬件上能够省掉听筒和马达两个元器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判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方法,喇叭设置于移动终端内,上述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方法,包括:

s1: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接收到的触发信号。

移动终端,即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其移动性主要体现在移动通信能力和便携化体积。广义上讲包括手机、笔记本、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用于指代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本实施例中的触发信号是指由于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对移动终端进行了相关按键操作或者是外部的信息数据传输至了移动终端。举例地,当手机有呼入电话时,手机会接收到一个有电话呼入的触发信号;又比如当手机有信息传入时,手机会接收到一个有短信传入的触发信号;又比如用户通过相关按钮操作来播放音乐,手机会接收到一个播放音乐的触发信号;又比如用户通过相关按钮操作来接听电话,手机会接收到一个接听电话的触发信号。

s2: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喇叭进入对应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声音状态和震动状态。

本步骤中,根据触发信号的内容,喇叭会收到相应的控制指令并进入与触发信号对应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声音状态和震动状态,声音状态又包括当移动终端处于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听筒状态和免提状态,以及当移动终端处于非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外放状态。举例地,当手机有呼入电话时,手机会接收到一个有电话呼入的触发信号,假如呼入电话的设置方式是铃声,则喇叭会进入声音状态,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来播放铃声,而假如呼入电话的设置方式是震动,则喇叭会进入震动状态,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来播放震动音源。又比如,移动终端收到短信传入的触发信号,如果接收短信的设置方式是铃声,则喇叭会进入声音状态,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来播放铃声;如果接收短信的设置方式是震动,则喇叭会进入震动状态,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来播放震动音源。又比如,移动终端收到接听电话的触发信号,默认接听电话时为听筒状态,则喇叭会进入声音状态中的听筒状态,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来发声,而如果用户将听筒模式切换为免提模式,则喇叭会进入声音状态中的免提状态,同样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来发声。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内未设置听筒和马达,通过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收到的触发信号,来控制喇叭进入与触发信号相对应的工作状态,从而通过喇叭来实现听筒以及马达的功能,在硬件上能够省掉听筒和马达两个元器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前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待机状态,所述触发信号包括唤醒所述移动终端解除待机状态的指令信号,步骤s2,包括:

s20: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设置模式是否为震动模式。

s21:若否,则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声音状态,若是,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震动状态。

其中,待机状态均指手机或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开机但是不进行任何实质性工作(及不对文件和程序的各种操作)的状态。当移动终端处于待机状态时,移动终端的设置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意愿进行设置,假如移动终端的当前设置模式为震动模式,则根据唤醒移动终端解除待机状态的指令信号,控制喇叭进入震动状态,而移动终端的当前设置模式不是震动模式,则控制喇叭进入声音状态。其中,声音状态包括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听筒状态和免提模状态,以及非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外放状态,根据不同的触发信号,可控制喇叭来进入不同的声音状态。

进一步地,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21包括:

s210:控制所述喇叭的发声通道播放声音的频率与所述震动状态的指定频率相同的震动音源。

其中,马达,在功能上是实现震动的效果,起到加强提示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的震动音源是指具有一定频率的音源,在播放震动音源时,在听觉上就会产生与马达震动相似的效果。控制喇叭进入震动状态的具体表现方式为控制喇叭的发声通道播放声音的频率与震动状态的指定频率相同的震动音源,这样便可以实现用喇叭来实现马达功能,另外,再通过调整震动音源的音量大小,可以控制震动效果的强弱。举例地,手机里的震动马达的频率为200hz,则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播放声音的频率为200hz的mp3震动音源,也能实现马达震动的效果,即实现了喇叭替代马达的功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当前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通话使用状态,所述触发信号包括控制音量的指令信号,所述声音状态包括听筒状态与免提状态,步骤s2,包括:

s22: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语音播放状态是否为所述听筒状态。

在现有的移动终端上,听筒只在移动终端的通话使用状态的听筒状态下起到低频发声的作用,并通过听筒的听筒发声通道进行发声,而对于多媒体、例如mp3、视频、录音、开关机铃声以及通话使用状态的免提状态等,都是通过喇叭来发声的。当移动终端处于通话使用状态时,听筒状态和免提状态是通过用户手动进行切换的,而默认情况为听筒状态,当有切换动作产生时,能检测到有切换动作,会记录下这个动作并保存下来,此时可判定为免提状态;举例地,软件上用0和1来表示通话状态,0代表听筒状态,1代表免提状态,常规默认听筒状态是0,当出现手动切换免提的动作时,会将当前状态改为免提状态1并记录下来,并可判定当前为免提状态。

s23:若否,则根据所述控制音量的指令信号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免提状态的第一指定音量值,若是,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听筒状态的第二指定音量值。

为了实现利用喇叭实现听筒的功能,并使得喇叭与听筒具有音量大小上的区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喇叭的发声通道来替代听筒发声通道进行发声,并移除原本的听筒及听筒的发声通道。另外,我们将原本的喇叭的音量等级划分成音量值大与音量值小的第一指定音量值与第二指定音量值,将音量值大的第一指定音量值作为听筒状态下的音量,音量值小的第二指定音量值作为免提状态下的音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22之前,包括:

s220:设置处于所述通话使用状态下的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量调控等级为第一音量等级至第九音量等级。

s221:配置所述音量调控等级对应所述免提状态的第一音量值范围,配置所述音量调控等级对应所述听筒状态的第二音量值范围。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是基于展讯sc6531平台(以下简称为平台)进行处理的,平台默认为15个音量等级1-15。为了实现利用喇叭实现听筒的功能,且只能调用喇叭音量的等级。故针对于移动终端的通话使用状态,优选地,将平台默认的15个音量等级分为两个区间1-9与7-15,来对应上述的第二音量值范围与第一音量值范围,将区间1-9的音量等级作为听筒状态的音量值范围,用于在处于听筒状态下发声;将区间7-15的音量等级作为免提状态的音量值范围,用于在处于免提状态下发声。另外,上述的分两个区间的方法,是为了让两个区间的范围最大化,并且不会超过平台设置的最高等级15,而根据实际情况,区间的范围也可以有另外的分法,也可以将区间1-7的音量等级作为听筒状态的音量值范围,将区间8-15的音量等级作为免提状态的音量值范围,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分区方法,这里不做限定。

另外,为了提高用户体验,便于用户的使用,针对用户的视觉进行设计:通过界面改动,将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听筒状态与免提状态的音量调控等级在数字上都设置为等级1-等级9,即听筒状态与免提状态可调节的音量范围都为等级1-等级9这个区间,等级大小设计最高为9级。但听筒状态的音量调控等级包括的等级1-等级9的音量值对应平台的音量等级1-9的音量值,免提状态的音量调控等级包括的等级1-等级9的音量值对应平台的音量等级7-15的音量值。在听筒状态向免提状态切换时,在相同的音量调控等级下,,免提状态下的音量值会在听筒状态下的音量值的基础上加上6级的音量值。举例地,通过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如果移动终端当前为听筒状态,且音量等级为5,在发声的时候就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使用平台的5级的音量值来输入,而如果移动终端当前为免提状态,且音量等级为5,在发声的时候就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使用平台的11级的音量值来输入;再比如,听筒状态下的音量等级1对应的音量值为平台的音量等级为1级的音量值,那么,免提状态下的音量等级1对应的音量值为平台的音量等级为7级的音量值。

进一步地,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当前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非通话使用状态,所述触发信号包括控制音量的指令信号,所述声音状态包括外放状态,步骤s2,包括:

s24:根据所述控制音量的指令信号控制所述喇叭使用所述外放状态的第三指定音量值。

进一步地,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24之前,包括:

s240:设置处于非通话使用状态下的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量调控等级为第一音量等级至第十五音量等级。

s241:配置所述音量调控等级对应所述外放状态的第三音量值范围。

其中,除了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免提状态是使用喇叭来进行发声的,而对于多媒体、例如mp3、视频、录音、开关机铃声等外放状态下,也是通过使用喇叭进行发声的,作为与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免提状态的区别,这时,可以将平台的全区间15个音量等级1-15来作为外放状态的音量值范围,来对应上述的第三音量值范围,即外放状态下喇叭可以调节的音量值范围就是平台默认的全区间15个音量等级,本发明实施例中只是针对在通话状态下的听筒状态与免提状态的可使用的音量值范围作出适用性调整,使得喇叭与听筒具有音量大小上的区分,实现用喇叭来代替听筒的功能。

参照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装置,喇叭设置于移动终端内,上述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1,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接收到的触发信号。

移动终端,即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其移动性主要体现在移动通信能力和便携化体积。广义上讲包括手机、笔记本、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用于指代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本实施例中的触发信号是指由于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对移动终端进行了相关按键操作或者是外部的信息数据传输至了移动终端。举例地,当手机有呼入电话时,手机会接收到一个有电话呼入的触发信号;又比如当手机有信息传入时,手机会接收到一个有短信传入的触发信号;又比如用户通过相关按钮操作来播放音乐,手机会接收到一个播放音乐的触发信号;又比如用户通过相关按钮操作来接听电话,手机会接收到一个接听电话的触发信号。

控制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喇叭进入对应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声音状态和震动状态。

本步骤中,根据触发信号的内容,喇叭会收到相应的控制指令并进入与触发信号对应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声音状态和震动状态,声音状态又包括当移动终端处于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听筒状态和免提状态,以及当移动终端处于非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外放状态。举例地,当手机有呼入电话时,手机会接收到一个有电话呼入的触发信号,假如呼入电话的设置方式是铃声,则喇叭会进入声音状态,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来播放铃声,而假如呼入电话的设置方式是震动,则喇叭会进入震动状态,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来播放震动音源。又比如,移动终端收到短信传入的触发信号,如果接收短信的设置方式是铃声,则喇叭会进入声音状态,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来播放铃声;如果接收短信的设置方式是震动,则喇叭会进入震动状态,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来播放震动音源。又比如,移动终端收到接听电话的触发信号,默认接听电话时为听筒状态,则喇叭会进入声音状态中的听筒状态,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来发声,而如果用户将听筒模式切换为免提模式,则喇叭会进入声音状态中的免提状态,同样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来发声。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内未设置听筒和马达,通过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接收到的触发信号,来控制喇叭进入与触发信号相对应的工作状态,从而通过喇叭来实现听筒以及马达的功能,在硬件上能够省掉听筒和马达两个元器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参照图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当前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待机状态,所述触发信号包括唤醒所述移动终端解除待机状态的指令信号,控制模块2包括:

检测单元20,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设置模式是否为震动模式。

第一判定单元21,用于若否,则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声音状态,若是,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震动状态。

其中,待机状态均指手机或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开机但是不进行任何实质性工作(及不对文件和程序的各种操作)的状态。当移动终端处于待机状态时,移动终端的设置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意愿进行设置,假如移动终端的当前设置模式为震动模式,则根据唤醒移动终端解除待机状态的指令信号,控制喇叭进入震动状态,而移动终端的当前设置模式不是震动模式,则控制喇叭进入声音状态。其中,声音状态包括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听筒状态和免提模状态,以及非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外放状态,根据不同的触发信号,可控制喇叭来进入不同的声音状态。

参照图4,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定单元21,包括:

控制子单元210,用于控制所述喇叭的发声通道播放声音的频率与所述震动状态的指定频率相同的震动音源。

其中,马达,在功能上是实现震动的效果,起到加强提示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的震动音源是指具有一定频率的音源,在播放震动音源时,在听觉上就会产生与马达震动相似的效果。控制喇叭进入震动状态的具体表现方式为控制喇叭的发声通道播放声音的频率与震动状态的指定频率相同的震动音源,这样便可以实现用喇叭来实现马达功能,另外,再通过调整震动音源的音量大小,可以控制震动效果的强弱。举例地,手机里的震动马达的频率为200hz,则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播放声音的频率为200hz的mp3震动音源,也能实现马达震动的效果,即实现了喇叭替代马达的功能。

参照图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当前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通话使用状态,所述触发信号包括控制音量的指令信号,所述声音状态包括听筒状态与免提状态,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

判断单元22,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语音通话状态是否为所述听筒状态。

在现有的移动终端上,听筒只在移动终端的通话使用状态的听筒状态下起到低频发声的作用,并通过听筒的听筒发声通道进行发声,而对于多媒体、例如mp3、视频、录音、开关机铃声以及通话使用状态的免提状态等,都是通过喇叭来发声的。当移动终端处于通话使用状态时,听筒状态和免提状态是通过用户手动进行切换的,而默认情况为听筒状态,当有切换动作产生时,能检测到有切换动作,会记录下这个动作并保存下来,此时可判定为免提状态;举例地,软件上用0和1来表示通话状态,0代表听筒状态,1代表免提状态,常规默认听筒状态是0,当出现手动切换免提的动作时,会将当前状态改为免提状态1并记录下来,并可判定当前为免提状态。

第二判定单元23,用于若否,则根据所述控制音量的指令信号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免提状态的第一指定音量值,若是,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听筒状态的第二指定音量值。

为了实现利用喇叭实现听筒的功能,并使得喇叭与听筒具有音量大小上的区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喇叭的发声通道来替代听筒发声通道进行发声,并移除原本的听筒及听筒的发声通道。另外,我们将原本的喇叭的音量等级划分成音量值大与音量值小的第一指定音量值与第二指定音量值,将音量值大的第一指定音量值作为听筒状态下的音量,音量值小的第二指定音量值作为免提状态下的音量。

参照图6,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喇叭工作状态的装置,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

设置单元24,用于设置处于所述通话使用状态下的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量调控等级为第一音量等级至第九音量等级。

配置单元25,用于配置所述音量调控等级对应所述免提状态的第一音量值范围,配置所述音量调控等级对应所述听筒状态的第二音量值范围。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是基于展讯sc6531平台(以下简称为平台)进行处理的,平台默认为15个音量等级1-15。为了实现利用喇叭实现听筒的功能,且只能调用喇叭音量的等级。故针对于移动终端的通话使用状态,优选地,将平台默认的15个音量等级分为两个区间1-9与7-15,来对应上述的第二音量值范围与第一音量值范围,将区间1-9的音量等级作为听筒状态的音量值范围,用于在处于听筒状态下发声;将区间7-15的音量等级作为免提状态的音量值范围,用于在处于免提状态下发声。另外,上述的分两个区间的方法,是为了让两个区间的范围最大化,并且不会超过平台设置的最高等级15,而根据实际情况,区间的范围也可以有另外的分法,也可以将区间1-7的音量等级作为听筒状态的音量值范围,将区间8-15的音量等级作为免提状态的音量值范围,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分区方法,这里不做限定。

另外,为了提高用户体验,便于用户的使用,针对用户的视觉进行设计:通过界面改动,将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听筒状态与免提状态的音量调控等级在数字上都设置为等级1-等级9,即听筒状态与免提状态可调节的音量范围都为等级1-等级9这个区间,等级大小设计最高为9级。但听筒状态的音量调控等级包括的等级1-等级9的音量值对应平台的音量等级1-9的音量值,免提状态的音量调控等级包括的等级1-等级9的音量值对应平台的音量等级7-15的音量值。即在听筒状态向免提状态切换时,在相同的音量调控等级下,免提状态下的音量值会在听筒状态下的音量值的基础上加上6级的音量值。举例地,通过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如果移动终端当前为听筒状态,且音量等级为5,在发声的时候就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使用平台的5级的音量值来输入,而如果移动终端当前为免提状态,且音量等级为5,在发声的时候就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使用平台的11级的音量值来输入;再比如,听筒状态下的音量等级1对应的音量值为平台的音量等级为1级的音量值,那么,免提状态下的音量等级1对应的音量值为平台的音量等级为7级的音量值。

参照图7,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当前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非通话使用状态,所述触发信号包括控制音量的指令信号,所述声音状态包括外放状态,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

控制单元26:用于根据所述控制音量的指令信号控制所述喇叭进入所述外放状态的第三指定音量值。

参照图8,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27:设置处于非通话使用状态下的所述移动终端的音量调控等级为第一音量等级至第十五音量等级。

第二配置单元28:配置所述音量调控等级对应所述外放状态的第三音量值范围。

其中,除了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免提状态是使用喇叭来进行发声的,而对于多媒体、例如mp3、视频、录音、开关机铃声等外放状态下,也是通过使用喇叭进行发声的,作为与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免提状态的区别,这时,可以将平台的全区间15个音量等级1-15来作为外放状态的音量值范围,来对应上述的第三音量值范围,即外放状态下喇叭可以调节的音量值范围就是平台默认的全区间15个音量等级,本发明实施例中只是针对在通话使用状态下的听筒状态状态与免提状态状态的可使用的音量值范围作出适用性调整,使得喇叭与听筒具有音量大小上的区分,实现用喇叭来代替听筒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接收到的触发信号,控制喇叭来进入相对应的工作状态来实现听筒和马达功能,利用喇叭代来替听筒发声和马达震动。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使用状态时设置应用于听筒状态下的指定音量值并通过喇叭进行发声,来实现听筒的功能;并设置应用于免提状态下的指定音量值并通过喇叭进行发声;另外,通过喇叭的发声通道播放声音的频率与震动状态的指定频率相同的震动音源,来实现马达的功能。即用一个喇叭元器件同时实现了喇叭、听筒与马达三个元器件的功能,在硬件上能够省掉听筒和马达两个元器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