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3833发布日期:2018-11-24 12:2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例如拍照、聊天、玩游戏。电子设备功能越来越多,电子设备内部安装的器件越来越多,尤其是电子设备安装屏幕一面的器件越来越多,在电子设备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往往会牺牲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使得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变小,降低屏占比。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可以增大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区域,进而可以提高显示屏组件的屏占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控面板,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为所述显示模组显示信息时的顶端;

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以驱动所述显示面板实现显示功能;

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触控面板电性连接以驱动所述触控面板实现触控功能;

塑胶边框,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外周缘,所述塑胶边框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外表面设有天线辐射体。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电路主板和显示屏组件,所述电路主板和显示屏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显示屏组件为以上所述的显示屏组件,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电路主板电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将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均设置在显示模组的顶端,从而只需要在显示模组的顶端设置非显示区域,而无需在显示模组的两个端部均设置非显示区域,也即可以增大显示模组的显示区域面积,进而可以提高显示屏组件的屏占比,同时,将天线辐射体设置在塑胶边框的外表面,拉开了天线辐射体与第一柔性电路板与第二柔性电路板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天线辐射体与第一柔性电路板与第二柔性电路板之间的干扰,保证了天线性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显示屏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显示屏组件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显示屏组件沿p1-p1方向的部分剖视图。

图7为图3所示显示屏组件沿p1-p1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7所示剖视图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显示屏组件中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辐射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显示屏组件沿p2-p2方向的剖视图。

图19为图18所示剖视图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0、中框20、电路主板30、电池40以及后盖50。

其中,显示屏10安装在后盖5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显示屏10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前壳,与后盖50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于容纳电子设备100的其他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同时,显示屏10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显示屏1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11以及非显示区域12。其中,显示区域11执行显示屏10的显示功能,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非显示区域12不显示信息。非显示区域12可以用于设置摄像头、受话器、显示屏触控电极等功能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12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区域11上部和下部的至少一个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屏10包括相对的两个端部10a和10b。在一些场景中,显示屏10可以竖屏显示或者横屏显示。此处仅以显示屏10竖屏显示的场景对显示屏的两个端部10a、10b进行说明。其中,端部10a为显示屏10显示信息时的顶端。通常,在显示屏10靠近顶端10a的显示区域可以显示时间、电量、信号强度、网络类型等信息。端部10b为显示屏10显示信息时的底端。通常,在显示屏10靠近底端10b的显示区域可以显示任务栏,任务栏可以用于显示用户常用应用的图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显示屏10可以为全面屏。此时,显示屏10可以全屏显示信息,从而电子设备100具有较大的屏占比。显示屏10只包括显示区域11,而不包括非显示区域。此时,电子设备100中的摄像头、接近传感器等功能组件可以隐藏在显示屏10下方,而电子设备100的指纹识别模组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背面。

中框20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也可以为具有通孔的框体结构。其中,中框20可以收容在上述显示屏10与后盖50形成的收容空间中。中框20用于为电子设备100的整体结构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形成完整的电子设备。例如,电子设备100中的摄像头、受话器、电路板、电池等功能组件都可以安装到中框20上以进行固定。

电路主板30安装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例如,电路主板30可以安装在所述中框20上,并随中框20一同收容在上述收容空间中。电路主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其中,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可以设置在电路主板30上。电路主板30上还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接口)、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陀螺仪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1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主板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主板30上设置有显示控制电路。所述显示控制电路向显示屏10输出电信号,以控制显示屏10显示信息。

电池40安装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例如,电池40可以安装在所述中框20上,并随中框20一同收容在上述收容空间中。电池40可以电连接至所述电路主板30,以实现电池40为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主板30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40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后盖50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后盖50可以一体成型。在后盖50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后盖50上形成后置摄像头孔、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孔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50可以为金属后盖,比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后盖50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例如后盖50可以为塑胶后盖,还例如后盖50可以为陶瓷后盖。再例如,后盖50可以包括塑胶部分和金属部分,后盖50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后盖结构。具体的,可以先成型金属部分,比如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镁合金基板,在镁合金基板上再注塑塑胶,形成塑胶基板,以形成完整的后盖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后盖50和中框20可以相互固定连接形成一壳体结构,后盖50和中框20也可以一体成型形成一壳体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安装在所述后盖50上。其中,所述显示屏组件可以包括上述显示屏1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显示屏10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显示屏组件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

请参阅图3至图8,显示屏组件60包括显示模组61、第一柔性电路板62以及第二柔性电路板63。

其中,显示模组61具有相反设置的显示面601和非显示面602,显示面601用于显示,显示面601朝向显示屏组件60的外部。非显示面602不显示,非显示面602位于显示屏组件60的内部。显示模组61具有第一端部61a,其中第一端部61a为显示模组61显示信息时的顶端,第一端部61a可以参考上述显示屏10的顶端10a的描述。

请参阅图6,显示模组61可以包括显示面板611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611上的触控面板612。显示面板611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功能,以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显示面板61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6111和第二表面6112。在电子设备100安装完成后,第一表面6111隐藏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第二表面6112面向用户。

其中,触控面板612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触控功能,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所述触控面板612实现对电子设备100的控制。触控面板612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6121和第四表面6122。在电子设备100安装完成后,第三表面6121隐藏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第四表面6122面向用户。第四表面6122为用户进行触控操作时的按压面。其中,显示面板611的第二表面6112与触控面板612的第三表面6121接触。其中显示面板611的端部高于触控面板612,或者说显示面板611相比触控面板612更靠近第一端部61a。

请参阅图9,第一柔性电路板62设置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且第一柔性电路板62位于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位置。第一柔性电路板62可以从非显示面602绕过第一端部61a延伸到显示模组61的内部与显示面板611电性连接,以驱动显示模组61实现显示功能。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与电路主板30电性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向显示面板611传输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产生的控制信号,以对显示面板611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电路板62包括有第一连接本体621、第一弯折部622、第一连接部623、以及凸出部624。

其中,第一连接本体621安装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可以采用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acf)的方式安装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也可以采用胶水固定的方式。

其中,凸出部624从第一连接本体621的一侧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凸出部624与电路主板30连接。从而,第一柔性电路板62可以实现与电子设备100中的电路主板30的电性连接。当第一柔性电路板62安装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上时,凸出部624从显示模组61的一侧边缘向外延伸,方便与电路主板30进行连接。

请参阅图10,其中,所述显示屏组件60还包括塑胶边框64,所述塑胶边框64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61的外周缘,所述塑胶边框64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外表面设有天线辐射体66。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柔性电路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均设置显示模组61的顶端,而天线辐射体66一般都设置在塑胶边框64的内表面,因此,为了增大显示模组61的显示区域面积,提高显示屏模组61的屏占比,却可能因为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与第二柔性电路板63与天线辐射体66相互干扰而影响天线的性能。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天线辐射体66设置在塑胶边框64的外表面,拉开了天线辐射体66与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与第二柔性电路板63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天线辐射体66与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与第二柔性电路板63之间的干扰,保证了天线性能的稳定性。

如图11所示,其中,所述天线辐射体66朝所述塑胶边框64一侧设置有连接件67,所述连接件67用于连接所述天线辐射体66与所述塑胶边框64,所述连接件67从所述天线辐射体66朝所述显示模组61一侧延伸,连接件67与所述塑胶边框64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连接件67与塑胶边框64注塑成型,所述塑胶边框64包覆所述连接件6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67从所述天线辐射体66向所述显示模组61延伸方向逐渐变宽。也就是连接件67与塑胶边框64连接处的宽度较宽,这样设置可以使得连接件67与塑胶边框64之间连接位置可以固定连接的位置更多,从而提高连接件67与塑胶边框64的连接强度。

请参照图12,其中,所述连接件67包括多个,所述连接件67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67两边边缘设有卡边671,所述塑胶边框64设有与所述卡边671相适配的凸缘,所述卡边671与所述凸缘卡合。

将天线辐射体66固定到塑胶边框64外侧,这样是增大了天线辐射体66与塑胶边框64内的天线净空区,通过卡边671与所述凸缘卡合,这样没有在天线辐射体66上延伸出一个较长的金属臂来固定塑胶边框64,而是利用卡边671的卡接实现与塑胶边框64的固定连接,这样不会因为增加了较长的金属臂而与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产生影响,同时也拉开了天线辐射体66与电子设备100内其他元件的距离,进一步的避免的天线辐射体66受到干扰,提高了天线性能。

其中,所述卡边671形状为从所述天线辐射体66外表面朝向所述连接件671内表面宽度逐渐变宽、从所述卡边671的根部向边缘宽度逐渐变宽。采用这种形状的连接件67,可以在纵向和横向都将塑胶边框64与天线辐射体66固定,从而提高塑胶边框64与天线辐射体66的牢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胶边框上64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槽641,所述天线辐射体66安装在所述安装槽641内,当然所述塑胶边框64在厚度方向开设有嵌槽,所述天线辐射体66嵌入所述嵌槽内。将天线辐射体66设置在所述嵌槽内,因为塑胶边框64具有隔离的作用,这样使得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63与天线辐射体66不会直接接触,防止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6产生干扰,从而避免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因为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61的顶端而影响天线的性能。

请参阅图13,图13所示显示屏组件60与图2所示显示屏组件60的区别在于:显示模组61上设置有第一缺口610、第二缺口620以及第三缺口630。

其中,所述第一缺口610沿显示模组61的厚度方向贯穿显示模组61。第一缺口610、第二缺口620以及第三缺口630均位于所述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第一缺口610从第一端部61a朝向显示模组61内部方向延伸形成。其中,第一缺口610可以设置在第一端部61a的中部。例如,第一缺口610可以设置在第一端部61a的中部,此时显示模组61的左右两边与第一缺口610的中点距离相等。所述第二缺口620设置在所述第一缺口的一侧,所述第三缺口630以第一缺口为中心与所述第二缺口620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61上形成的第一缺口610内可以设置功能组件。功能组件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0的摄像头模组、闪光灯、受话器、接近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指纹识别模组等功能器件。

请参阅图14,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622包括第一子弯折部6221和第二子弯折部6222,所述第一子弯折部6221与所述第二子弯折部6222连接,所述第一子弯折部6221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61的一侧,所述第一子弯折部6221与所述第一连接本体621连接,所述第二子弯折部6222覆盖在所述第二缺口620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子弯折部6222可以全部覆盖在所述第二缺口620内。如图15所示,所述第二子弯折部6222也可以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二缺口620内、另一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一缺口61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弯折部6222覆盖在所述第二缺口620内,所述第二子弯折部6222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端部61a的,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子弯折部622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端部61a平齐,所述第二子弯折部6222与所述第一端部61a平齐或者低于所述第一端部61a,相比于将第一柔性电路板62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61a的外表面,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与所述天线辐射体66的距离,从而避免第一柔性电路板62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6的影响。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623与所述第二子弯折部6222的边缘连接,第一连接部623从第一端部61a朝向显示模组61内部延伸,并与显示模组61的显示面板电性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623延伸至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一侧。第一连接部623与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连接,以实现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与显示面板的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63设置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且第二柔性电路板63位于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位置。第二柔性电路板63可以从非显示面602绕过第一端部61a延伸到显示模组61的内部与触控面板612电性连接,以驱动显示模组61实现触控功能。第二柔性电路板63可以从非显示面602绕过第一端部61a延伸到显示模组61的内部与触控面板612电性连接,以驱动显示模组61实现触控功能。从而,可以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63向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传输触控面板612接收到的触控指令。

如图16所示,其中,第二柔性电路板6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弯折部631和第二连接部632,所述第二弯折部631包括第三子弯折部6311和第四子弯折部6312,所述第三子弯折部6311与所述第四子弯折部6312连接,所述第四子弯折部6312覆盖在所述第三缺口63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子弯折部6312覆盖在所述第三缺口630内,所述第四子弯折部6312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端部61a,当然所述第四子弯折部631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端部61a也可以平齐,所述第四子弯折部6312与所述第一端部61a平齐或者低于所述第一端部61a,相比于将第二柔性电路板63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61a的外表面,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二柔性电路板63与所述天线辐射体66的距离,从而避免第二柔性电路板63对所述天线辐射体66的影响。

其中,第二连接部633安装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可以采用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acf)的方式安装在显示模组61的非显示面602,也可以采用胶水固定的方式。第二弯折部631与第一柔性电路板62电性连接,以实现第二柔性电路板63与电路主板30的电性连接,该可以部分覆盖到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上,也即,第二弯折部631的一部分可以覆盖在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上。第二本体631可以采用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acf)的方式贴合在第一柔性电路板62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部62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622长度,所述第二连接部622朝向所述显示模组61内部方向延伸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23朝向所述显示模组61内部方向延伸的深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均设置在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从而,只需要在显示模组61的第一端部61a设置非显示区域,而无需在显示模组61的两个端部均设置非显示区域,也即可以增大显示模组61的显示区域面积,进而可以提高显示屏组件60的屏占比。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第二柔性电路板63上可以分别设置连接座。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可以通过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62可以通过连接座与电子设备100中的电路主板3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柔性电路板6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63的连接关系并不限于此,比如:第一柔性电路板62也可以与触控面板612电性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63也可以与显示面板611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显示屏组件6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7,显示屏组件60还包括玻璃盖板65。玻璃盖板65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61上。其中,玻璃盖板65可以覆盖显示模组61,以对显示模组61进行保护,防止显示模组61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

请参阅图18和图19,玻璃盖板65设置在显示模组61的触控面板612一侧。也即,玻璃盖板65背离所述显示模组61中的显示面板611设置。从而,电子设备100安装完成后,玻璃盖板65面向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璃盖板65与显示模组61的触控面板612之间设置有光学胶66。玻璃盖板65通过光学胶66与显示模组61结合到一起。同时,光学胶66为透明的,不会对显示面板611的显示功能造成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61还包括偏光片613。偏光片613设置在显示模组61中靠近触控面板612的一侧,也即偏光片613背离显示面板611设置。偏光片613用于对显示面板611发出的光线提供偏振作用。此时,光学胶66设置在偏光片613与玻璃盖板65之间。玻璃盖板65通过光学胶66与显示模组61结合到一起。

请参阅图20,其中,该电子设备70可以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71。该存储和处理电路71可以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用于形成固态驱动器的其它电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存储和处理电路71中的处理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70的运转。该处理电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功率管理单元,音频编解码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存储和处理电路71可用于运行电子设备70中的软件,例如互联网浏览应用程序,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voip)电话呼叫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媒体播放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功能等。这些软件可以用于执行一些控制操作,例如,基于照相机的图像采集,基于环境光传感器的环境光测量,基于接近传感器的接近传感器测量,基于诸如发光二极管的状态指示灯等状态指示器实现的信息显示功能,基于触摸传感器的触摸事件检测,与在多个(例如分层的)显示器上显示信息相关联的功能,与执行无线通信功能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产生音频信号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处理按钮按压事件数据相关联的控制操作,以及电子设备70中的其它功能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电子设备7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电路72。输入-输出电路72可用于使电子设备70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允许电子设备7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和也允许电子设备70将数据从电子设备70输出至外部设备。输入-输出电路72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73。传感器73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基于光和电容的接近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例如,基于光触摸传感器和/或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中,触摸传感器可以是触控显示屏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触摸传感器结构独立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其它传感器等。

输入-输出电路7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器,例如显示器74。显示器74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使用其它显示技术的显示器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显示器74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显示器74可以是触控显示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由透明的触摸传感器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阵列形成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其它触摸技术形成的触摸传感器,例如音波触控,压敏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电子设备70还可以包括音频组件75。音频组件75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70提供音频输入和输出功能。电子设备70中的音频组件75可以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蜂鸣器,音调发生器以及其它用于产生和检测声音的组件。

通信电路77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70提供与外部设备通信的能力。通信电路77可以包括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基于射频信号和/或光信号的无线通信电路。通信电路77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射频收发器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开关、滤波器和天线。举例来说,通信电路77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发射和接收近场耦合电磁信号来支持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的电路。例如,通信电路77可以包括近场通信天线和近场通信收发器。通信电路77还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收发器和天线,无线局域网收发器电路和天线等。

电子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池,电力管理电路和其它输入-输出单元77。输入-输出单元77可以包括按钮,操纵杆,点击轮,滚动轮,触摸板,小键盘,键盘,照相机,发光二极管和其它状态指示器等。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电路72输入命令来控制电子设备70的操作,并且可以使用输入-输出电路72的输出数据以实现接收来自电子设备70的状态信息和其它输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