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理设备与业务的网络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79094发布日期:2018-11-17 00:0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管理方法,具体的说是指一种综合管理设备与业务的网络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网络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网管系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设备厂商提供的设备网管系统,另一种是运营商自主开发的综合业务管理支撑系统(oss)。前者以设备作为管理对象,专注于设备管理,重点在于完成设备功能配置、告警收集显示和性能监控等方面,没有从运营商的角度很好的抽象出业务的概念并加以管理和维护;而后者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更关注实际服务的客户(如金融、政府、企业等)以及为这些客户所开通或运行的业务,对设备配置、告警及性能的管理受制于设备提供的对外接口无法做到面面具到。因此,在传统的网管系统中,设备管理和业务管理是脱节的,运营商往往需要多套网管系统来同时进行管理和维护。对设备网管而言,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受到影响的业务不能直观反映出来;而在业务网管系统中,虽然可以看到哪些业务出现了故障,但不能直接确定是由哪些设备的故障导致,必须再使用设备网管来定位故障,这样的管理模式浪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也经常导致维护人员对重要故障排查不及时、不方便。

随着网络系统的发展,现在运营商网络管理不再只是简单的网络设备维护和故障监控的需求,已经逐步提升到面向运营的管理解决方案。所谓面向运营,就是提供一种可以支撑运营商运营全过程的一种解决方案,它必须面向客户、面向业务,支持全网业务的统一调度和分配。

在运营过程中,运营商关心的是所服务的客户以及为客户提供的业务的运行情况,而传统的网管系统以设备为监控对象,不能直观有效的反映出客户业务的状况,从运营商的角度,业务应该成为最主要的被管理对象,需要从多种业务、多层网络、多种设备等不同角度监测业务和网络。

当前部分设备厂商的设备网管中有一定的业务管理功能,但在这些管理系统中,业务管理功能都不够强大,一般只是标出业务名称,逻辑上的管理对象仍然是单个设备网元,整个管理还停留在设备层面上,这样就造成运营商进行管理时出现设备管理管理与业务管理脱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网络运维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关联性。传统的设备网络管理系统是从设备的角度来配置管理的,当设备出现问题时,网络运维部门只能监控到出现故障的设备,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哪些业务受到了影响;而业务部门只能看到服务的中断,并不能直接定位到出现故障的设备,必须使用设备网管来定位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完全面向业务,兼具设备管理和业务管理优势的综合网络管理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管理设备与业务的网络管理方法,该网络管理方法同时拥有设备管理和业务管理两种模式,两种管理模式实现有机的结合并能任意切换;

在业务管理模式下,管理的对象主要为客户、业务、业务承载资源,其中,客户表示运营商在现实中一个实际存在的客户,比如:金融部门、政府、企业,业务表示为客户提供的某项具体的通信服务,如:企业专网、视屏监控、大客户专线,而业务承载资源则指的是为完成业务的工作所使用的设备资源,包括设备、接口、时隙、vlan;

一个客户可以开通至少一个业务,一个业务可以运行在至少一组业务承载资源上,业务运行所需的资源组成业务承载资源,配置业务时需绑定相关业务承载资源并对这些业务承载资源进行合适的配置;业务配置成功后,网管系统提供业务与客户、业务与业务承载资源之间的层次关系,完整显示一条业务经过的业务承载资源,并可针对业务进行故障处理、日志记录、流量监控,该综合网络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网管系统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切换到业务管理模式,业务管理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业务视图管理、业务配置管理、业务信息管理、业务告警管理、业务性能管理、客户管理,此外还有一些辅助的管理功能,包括:业务类型管理、区域管理、业务信息统计;

b、在业务视图中创建客户对象;

c、在业务视图中,为已创建的客户对象创建一个或多个业务对象;

d、在创建业务对象的同时,指定业务的承载资源并进行合适的配置;指定业务承载资源的过程就是将业务与设备资源进行关联的过程,具体配置根据业务承载资源中不同的设备而异;

e、网络管理系统收到设备告警后,根据业务与承载资源间的关联关系自动进行分析,逐层定位到相关的业务承载资源、业务和客户上,形成业务告警,存入数据库的业务告警表中保存并在网管界面上显示以提醒维护人员;

f、监控业务性能数据;

g、在业务日志表中记录所有对业务的操作日志;

所述步骤b在创建客户信息时,可以手动输入客户信息,也可以通过接口与运营商的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同步,获取客户信息;该客户信息包括:客户名称、客户描述、所属区域、客户级别、客户编号。

所述步骤c首先输入业务的基本信息,包括:业务名称、业务描述、业务类型、业务种类、业务级别、业务带宽、业务所属区域/客户、联系人、责任人。

所述步骤c在输入业务的基本信息后,需要进行业务配置,即配置承载该业务的业务承载资源,可以直接创建业务承载资源,也可以选择已经创建的业务承载资源来完成该业务;业务承载资源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在业务视图的管理架构上,采用了灵活的管理模式,用户有较大的自由度来组织各种对象之间的层次关系,包括:客户—业务、客户—区域—业务、区域—客户—业务,只要满足不使客户或区域从属于某一业务即可,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的层次划分需求同时也维护了基本的逻辑关系。

所述步骤d业务承载资源的基本信息包括:源设备、源端口、目的设备、目的端口、带宽、单双工、创建时间、是否与设备同步,此外根据资源类型的不同还可以定义其他的资源属性,如果一组业务承载资源经过多个设备,则需要逐一显示业务承载资源上的各个设备信息以及接口信息。

所述步骤e中网管系统接收设备告警后,将通过业务承载资源对告警进行自动分析,如果造成某条或某些业务衰减、甚至中断,则系统自动生成对应业务的业务告警,受到影响的业务变成相应的告警状态,提示用户该业务衰减或者中断。

所述步骤e中系统分析生成的业务告警会在客户端的业务告警栏中显示,也可以生成报表供运营商进行线路分析;每条业务告警可以定位到相应的业务承载资源上,通过告警定位可以观察到是具体哪个设备出现故障,方便运营商进行线路故障定位。

所述步骤f监控业务的性能数据,进一步包括:业务的性能数据可通过监控业务承载资源的性能数据来获得,根据承载的不同,监控的形式也有多种方式,如基于vlan的性能统计、基于acl五元组性能统计。

所述步骤g生成业务操作日志,进一步包括:将原本针对设备的操作日志,进行分析设备相关的业务,得到影响业务的操作日志,将业务日志存入数据库,并提供特定的业务日志栏供用户查看业务日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是一种完全面向业务,兼具设备管理和业务管理优势的综合网络管理模式,使网络维护人员通过图形化网络管理系统能快速开通新业务,能够直观地查看网络中承载的所有业务、查看每个业务所经过的业务承载资源信息,能对各项业务进行及时的管理,能将设备故障直接定位到相关的业务和客户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业务管理模式逻辑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业务管理告警处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业务管理性能监控处理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综合网络管理方法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结构及达到的效果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并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综合网络管理方法的业务管理模式定义了以下几个基本管理对象:业务、客户、业务承载资源,其中,客户表示运营商在现实中一个实际存在的客户,比如:金融部门、政府、企业等,业务表示为客户提供的某项具体的通信服务,如:企业专网、视屏监控、大客户专线等,而业务承载资源则指的是为完成业务的工作所使用的设备资源,包括设备、接口、时隙、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等。这几个管理对象的逻辑关系如下:一个客户可以开通一个或多个业务,一个业务由一组或多组业务承载资源组成。业务运行所需的资源组成业务承载资源,配置业务模式时需绑定相关业务承载资源并对这些业务承载资源进行合适的配置。业务配置成功后,网管系统提供业务与客户、业务与业务承载资源之间的层次关系,完整显示一条业务经过的业务承载资源,并可针对业务进行故障处理、日志记录、流量监控等。当网络中出现故障后,网管系统收到设备的告警,经过分析,将告警转化成相关的业务告警,运营商可以通过业务告警直接定位到产生告警的业务、客户、业务承载资源和设备,从而确定哪些客户的业务受到了影响。所有对业务的操作被记录在业务日志中,便于用户查询业务的操作记录。

所说的业务模式配置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从网络管理系统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切换到业务管理模式,业务管理模式包括业务视图管理、业务配置管理、业务信息管理、业务告警管理、业务性能管理、客户管理等,此外还有一些辅助的管理功能,包括业务类型管理、区域管理、业务信息统计等几个部分。

步骤2,在业务视图下创建客户对象,可以手动输入客户信息,也可以通过接口与运营商的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同步,获取客户信息。客户信息包括:客户名称、客户描述、所属区域、客户级别、客户编号。

步骤3,在业务视图中,为已创建的客户对象创建一个或多个业务对象:该步骤首先输入业务的基本信息,包括:业务名称、业务描述、业务类型、业务种类、业务级别、业务带宽、业务所属区域/客户、联系人、责任人等;对任意一个业务,须指定业务的承载资源(设备、接口、vlan、时隙等),并按业务运行的要求配置好这些业务承载资源,可以直接创建业务承载资源,也可以选择已经创建的业务承载资源来完成该业务,业务承载资源的数量可以不止一个。此时就建立起了业务与承载资源间的关联关系,这是后继所有对业务进行管理操作的基础。

在业务视图的管理架构上,采用了比较灵活的管理模式,用户有较大的自由度来组织各种对象之间的层次关系,包括:客户—业务、客户—区域—业务、区域—客户—业务等,只要满足不使客户或区域从属于某一业务即可,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的层次划分需求同时也维护了基本的逻辑关系。

步骤4、在创建业务对象的同时,指定业务的承载资源并进行合适的配置。一般来说,指定业务承载资源的过程就是将业务与设备资源(设备、接口、时隙、vlan等)进行关联的过程,具体配置根据业务承载资源中不同的设备而异;

在步骤4中业务承载资源的基本信息包括:源设备、源端口、目的设备、目的端口、带宽、单双工、创建时间、是否与设备同步,此外更具资源类型的不同还可以定义其他的资源属性,如果一组业务承载资源经过多个设备,则需要逐一显示业务承载资源上的各个设备信息以及接口信息。

步骤5、网络管理系统收到设备告警后,根据业务与承载资源间的关联关系自动进行分析,逐层定位到相关的业务承载资源、业务和客户上,形成业务告警,存入数据库的业务告警表中保存并在网管界面上显示以提醒维护人员;如果造成某条或某些业务衰减、甚至中断,则系统自动生成对应业务的业务告警,受到影响的业务变成相应的告警状态,提示用户该业务衰减或者。

在步骤5中系统分析生成的业务告警会在客户端的业务告警栏中显示,也可以生成报表供运营商进行线路分析。每条业务告警可以定位到相应的业务承载资源上,通过告警定位可以观察到是具体哪个设备出现故障,方便运营商进行线路故障定位。

步骤6、监控业务性能数据;该步骤进一步包括:业务的性能数据可通过监控业务承载资源的性能数据来获得,根据承载的不同,监控的形式也有多种方式,如基于vlan的性能统计、基于acl(accesscontrollist,访问控制列表)五元组性能统计等。

步骤7、在业务日志表中记录所有对业务的操作日志,进一步包括:将原本针对设备的操作日志,进行分析设备相关的业务,得到影响业务的操作日志,将业务日志存入数据库,并提供特定的业务日志栏供用户查看业务日志。

所说的业务管理包括:提供对已配置的网络业务进行查询和显示,包括显示业务名称、业务描述、业务类型、业务种类、业务级别、业务带宽、业务所属区域/客户等;提供对网络业务进行故障检测,包括检测业务连通性、监控业务流量、检测业务时延、抖动、吞吐量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说的业务管理包括查询业务信息并对业务进行相应的管理,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在业务管理模式下,网管系统从数据库中查询出已配置的所有业务并按照不同的业务类型分别用列表形式显示,如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业务,以太网业务等;

步骤2,用户在业务管理模式下选择一个需要管理的业务;

步骤3,业务管理模式以图形界面的方式提供用户选择的业务的详细信息,包括:业务名称、业务描述、业务承载资源、创建时间、业务描述、业务类型、业务种类、业务级别、业务带宽、业务所属区域/客户等;业务管理模式同时提供以下管理功能供用户选择:

a,显示业务承载资源的功能:业务管理模式以拓扑视图的方式标识出组成业务的所有业务承载资源;

b,检测业务连通性,业务可能由多组业务承载资源组成,逐一检测每组业务承载资源是否连通,判断业务是否中断或衰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说的业务管理模式包括对业务承载资源进行管理,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在业务管理模式下,网管系统从数据库中查询出已配置的所有业务承载资源并以列表的形式显示;

步骤2,用户在业务管理模式下选择一组需要管理的业务承载资源;

步骤3,业务管理模式以图形界面的方式提供用户选择的业务承载资源的详细信息,业务承载资源的详细信息至少包括:源设备、源端口、目的设备、目的端口、带宽、单双工、创建时间、是否与设备同步;同时提供以下管理功能供用户选择:

a,显示业务承载资源的功能:由业务管理模式以拓扑视图的方式标识出业务承载资源所经过的网络设备、端口、时隙、vlan等信息;

b,监控一组业务承载资源流量:对一组业务承载资源的流量进行监控,以曲线图的形式显示出流量走势;

c,检测一组业务承载资源的连通性;

d,检测业务承载资源的时延、抖动。

如图2与图3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说的业务管理模式还包括业务故障处理和业务性能监控处理,其中业务故障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在业务管理模式下,网管系统监听设备告警:当设备发生故障后,网络设备将会发送相应的设备告警信息;

步骤2,在业务管理模式下,网管系统对收到的设备告警信息进行处理,通过查询数据库中记录的业务和业务承载资源信息,通过设备告警,确定出现故障的业务承载资源;再通过出现故障的业务承载资源,确定出现故障的业务;

步骤3,更新故障业务承载资源和故障业务的状态,并将状态保存到数据库中。同时通过消息机制,通知业务管理模式界面更新状态,在业务视图中将相关的业务和业务承载资源显示为中断或衰减状态。在下方的业务告警栏中,显示业务告警的详细信息,供用户查看和定位故障。

业务性能监控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获取业务所关联的承载资源的性能数据来实现对业务的性能监控,经过具体步骤为:

步骤1:在网管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定义好业务可供监控的性能项及性能参数的获取、计算及匹配规则;

步骤2:提供图形化的操作界面使用户可以对感兴趣的业务进行性能监控项的选择及参数设定并启动性能监控;

步骤3:自动将业务的性能监控项转换为对应的承载资源的性能监控项并获取性能数据;

步骤4:将业务承载资源的性能数据转换成业务性能数据并反馈给用户。

如图4所示,本发明综合网络管理方法是在传统的设备网管模式中引入业务管理模式,将设备管理模式和业务管理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上述两种模式在网络管理系统中并存,用户可以在业务网管模式和设备网管模式之间切换,方便查看出现故障的业务和定位故障设备及监控业务性能。在业务管理模式下,管理对象不再是单一的设备,而是业务信息,即客户、业务、业务承载资源,在业务视图中显示上述三者的层次关系,所有的告警信息和日志信息也是被转化成基于业务的告警和日志。通过与传统面向设备网管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面向业务的综合网管系统,可以对运营商提供全面的运维支撑和业务决策支持,为企业提供“端对端”网络管理能力,全面地管理网络,而不再仅仅是提供一个功能有限的设备管理平台。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是一种完全面向业务,兼具设备管理和业务管理优势的综合网络管理模式,使网络维护人员通过图形化网络管理系统能快速开通新业务;能够直观地查看网络中承载的所有业务、查看每个业务所经过的业务承载资源信息,能对各项业务进行及时的管理,能将设备故障直接定位到相关的业务和客户上。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