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协议数据标记语言进行标记的方法及通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97702发布日期:2018-11-27 23:47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协议数据标记语言进行标记的方法及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个监控系统的通讯软件中,为了收集到体现监控系统运行状况的监控装置中的运行数据,也为了通讯的正确性,一般都需要按照通讯协议进行通讯软件和监控装置之间的数据帧的收发,数据帧是一个符合通讯协议规定的字节串,通讯软件在发送前依照通讯协议规定组成发送帧,通讯软件接收到的符合通讯协议规定的字节串是接收帧。

现有技术中,通讯软件采用配置文件来记录监控装置能够记录的数据量,每个数据量都有一个标记,用于在协议帧组装或分解过程与协议规定标记对应起来,但是现有通讯软件使用的配置文件无法体现数据与通讯协议的关系,即无法体现怎样通过通讯协议进行数据传递,因此,现有通讯协议标记语言可读性不强,通过现有通讯协议标记语言进行数据传递时,接收者或发送者不能规范有序地对数据帧进行分解或组装,只能采用每种装置进行“固定帧”发送和固定的分解方法进行装置数据的获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采用协议数据标记语言进行标记的方法及通讯方法,通过将通讯协议数据点的标记分为应用性质和协议性质两个部分,可以规范有序地地对数据帧进行组装和分解,通过该语言标记的数据内容可以灵活得到装置需要的查询帧,并按照标记内容进行数据帧内容分解得到数据值。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采用协议数据标记语言进行标记的方法,应用于通讯软件和监控装置之间的通讯协议,包括:

对数据点的应用性质部分进行标记;

对数据点的协议性质部分进行标记。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点的应用性质部分用于表达数据在应用领域中的意义,所述数据点的协议性质部分用于表达数据与通讯协议的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讯协议数据标记语言的格式为XML格式。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点协议性质部分包括数据点标识和协议解释,所述协议解释包括数据点字节组标记和数据格式。

一种用上述标记方法进行通讯的方法,包括:

通讯软件根据数据点的应用性质部分标记和协议性质部分标记组装查询帧,并将查询帧发送给监控装置;

通讯软件接收监控装置的应答帧并从应答帧中分解出数据值;

通讯软件更新原有的数据值。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软件根据数据点的应用性质部分标记和协议性质部分标记组装查询帧,并将查询帧发送给监控装置具体包括:

获取查询命令;

根据数据点的应用性质部分标记取得监控装置的数据类型;

根据数据点的协议性质部分标记取得协议定义项;

根据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和已经取得的监控装置的数据类型和协议定义项组装查询帧;

将查询帧发送给监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包括Modbus协议和/或IEC103协议。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软件接收监控装置的应答帧并从应答帧中分解出数据值具体包括:

接收监控装置的应答帧;

根据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分解出应答帧中的数据点字节组并查找数据点字节组中的数据点定义;

根据数据点定义取得数据点字节组中的数据值;

更新原来的数据值。

进一步地,当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为Modbus协议时,所述根据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分解出应答帧中的字节串并查找字节串中的数据点定义具体包括:

根据数据点字节组标记分解出寄存器中对应的字节串;

根据数据点标识查找字节串中的数据点定义。

进一步地,当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为IEC103协议时,所述根据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分解出应答帧中的字节串并查找字节串中的数据点定义具体包括:

按组号和序号分解出字节串;

按组号和序号找字节串中数据点定义。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讯协议数据标记语言,通过将通讯协议数据点的标记分为应用性质和协议性质两个部分,可以规范有序地地对数据帧进行组织和分解,具体地,本发明将通讯协议数据点采用应用性质和协议性质分开标记,可以增强可读性,体现出数据与通讯协议的关系,另外,把标记语言的格式设置为XML格式,可以充分利用XML文件描述性好的特点,使标记语言适用于大多数通讯协议的协议数据,由于XML文件的工具和API也比较丰富,可以有效减少协议处理配置文件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提供的通讯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协议数据标记语言进行标记的方法,应用于通讯软件和监控装置之间的通讯协议,包括:

对数据点的应用性质部分进行标记;

对数据点的协议性质部分进行标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本实施例时,为了标识使用通讯协议的监控装置中的数据点,通讯协议需要对数据点进行编号,比如,当通讯协议为Modbus时,使用寄存器号对数据点进行编号,当通讯协议为IEC103时,使用组号+点号来唯一标识一个数据点,而这个数据点可以是字节数组中的bit位、两个字节的数组、四个字节的数组、多个字节的数组等形式,它们可以分别表示状态、模拟量、累加值、数据结构等,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通讯协议数据表达分为两个部分,数据点应用性质部分和数据点协议性质部分。

具体地,所述数据点的应用性质部分用于表达数据在应用领域中的意义,所述数据点的协议性质部分用于表达数据与通讯协议的关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数据点的应用性质部分主要用来表示数据点的数据含义,比如所属的应用领域,数据名称,数据值等,所述数据点的协议性质部分主要用来表示怎样通过通讯协议在监控装置和通讯软件自己进行数据传递,实际就是数据编号和组装/分解的形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里以一个电力监控系统中的数据为例,对于其中一个标记为YC1的数据点,Modbus协议可以采用40025和40026两个寄存器联合来传递YC1数据点,两个寄存器按照float型式(IEEE754规范)保持数据值,这就是说,从数据帧中得到40025和40026寄存器的内容后,按照高位在前,低位在后的次序组成一个按照IEEE754规范格式的浮点数,数据的标识是YC1,而YC1的名称是“相电压Ua”,类别是“遥测”等,如果是IEC103协议,就用组号(点号)代替寄存器号,这样就能在配置文件中完整地表达数据点与通讯协议的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讯协议数据标记语言的格式为XML格式。

具体地,所述数据点协议性质部分包括数据点标识和协议解释,所述协议解释包括数据点字节组标记和数据格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字节组标记与具体的协议相关,数据格式有BIT、整形,浮点型等标准格式。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实施例1所提供的标记方法进行通讯的方法,包括:

步骤S1:通讯软件根据数据点的应用性质部分标记和协议性质部分标记组装查询帧,并将查询帧发送给监控装置;

步骤S2:通讯软件接收监控装置的应答帧并从应答帧中分解出数据值;

步骤S3:通讯软件更新原有的数据值。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通讯协议进行数据传递,实际上就是如何将数据点值放到数据帧(查询帧为一种数据帧)中对应的位置,这样接收者才能准确地将数据点值分解出来,在本实施例中,这需要查询帧告诉监控装置要查询多少数据,从哪里开始,我们只需要将需要查询的数据逐条列出,从哪里开始和有多少数据由程序计算得出,实施本实施例时,可以采用基于XML格式的通讯协议数据标记语言,XML格式的通讯协议数据标记语言具有非常好的描述性,而且应用广泛,工具和API也很丰富,可以减少通讯软件处理配置文件的工作量。

具体地,所述通讯软件根据数据点的应用性质部分标记和协议性质部分标记组装查询帧,并将查询帧发送给监控装置,即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S11:获取查询命令;

步骤S12:根据数据点的应用性质部分标记取得监控装置的数据类型;

步骤S13:根据数据点的协议性质部分标记取得协议定义项;

步骤S14:根据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和已经取得的监控装置的数据类型和协议定义项组装查询帧;

步骤S15:将查询帧发送给监控装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把数据定义的应用性质和协议性质分开了,在查询帧的组帧过程中,首先处理需要查询的协议数据点内容,当知道要查询什么后就能形成查询帧内容,供通讯端口发送出去。

本实施例中,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可以为Modbus协议和/或IEC103协议,还可以为CDT协议。

具体地,所述通讯软件接收监控装置的应答帧并从应答帧中分解出数据值,即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接收监控装置的应答帧;

步骤S22:根据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分解出应答帧中的数据点字节组并查找数据点字节组中的数据点定义;

步骤S23:根据数据点定义取得数据点字节组中的数据值;

步骤S24:更新原来的数据值。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讯软件接收到应答帧后,按照字节组在通讯帧中的位置取得数据点对应的字节数组,再把字节数组按照协议定义项(一个协议性质对应一个协议定义项)的规定转变成标准的数据值就实现了查询监控装置数据的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当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为Modbus协议时,所述根据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分解出应答帧中的字节串并查找字节串中的数据点定义,即步骤S22,具体包括:

步骤S221:根据数据点字节组标记分解出寄存器中对应的字节串;

步骤S222:根据数据点标识查找字节串中的数据点定义。

作为另一种优选,当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为IEC103协议时,所述根据监控装置的通讯协议分解出应答帧中的字节串并查找字节串中的数据点定义,即步骤S22,具体包括:

步骤S221:按组号和序号分解出字节串;

步骤S222:按组号和序号找字节串中数据点定义。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