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行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5716发布日期:2018-11-14 01:0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终端已很普遍,比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终端在获取到原始图像后,通过对原始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色度、清晰度等进行处理,使处理后的图像能够给用户呈现良好的观看体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终端不断的更新换代,用户对终端显示的画质有了更多需求。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部分图像参数,以使调整图像参数后终端呈现的画面更加满足自身需求。因此,终端需要开放部分图像参数以供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智能电视会设置不同的图像模式,比如标准模式、柔和模式、电影模式、游戏模式等,或者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等外接设备输入需要的图像参数,以实现对图像参数的灵活调整。目前,用户在切换图像模式或调整图像参数后,终端根据调整后的图像参数对终端内部寄存器的参数进行调整,从而根据用户调整后的图像参数进行显示。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终端常常选择在一张画面的中间时间调整寄存器中参数,在寄存器中参数不同时,终端呈现的画面不同,因此在寄存器中的参数调整前和调整后会使终端的整个画面有瞬间闪烁的现象,减低了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目前调整图像参数的过程中造成终端画面出现闪烁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行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整图像参数的过程中造成终端画面出现闪烁的现象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进行图像处理的方法包括:

终端在确定部分或全部用于控制屏幕显示的图像参数发生变化后,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寄存器参数;

所述终端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使用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所述图像参数对应的原寄存器参数;

所述终端在所述图像信号的有效显示区间,根据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进行图像显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下列过程:

在确定部分或全部用于控制屏幕显示的图像参数发生变化后,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寄存器参数;

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使用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所述图像参数对应的原寄存器参数;

在所述图像信号的有效显示区间,根据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进行图像显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进行图像处理的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部分或全部用于控制屏幕显示的图像参数发生变化后,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寄存器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使用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所述图像参数对应的原寄存器参数;

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图像信号的有效显示区间,根据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进行图像显示。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在确定图像参数发生变化后,根据变化后的图像参数确定出目标寄存器参数,该目标寄存器参数为最终寄存器中需要存储的参数;并且,终端选择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调整寄存器中的参数,即将寄存器中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寄存器参数替换为该目标寄存器参数,使终端在显示时,根据目标寄存器参数进行图像显示。由于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是不进行图像显示的,用户无法感知消隐区间,因此终端选择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调整寄存器参数,从而用户无法感知到寄存器参数发生变化的瞬间,终端的整个画面也不会出现闪烁现象,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图像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的图像模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置图像参数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的寄存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图像控制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图像处理方法的完整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图像处理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在确定部分或全部用于控制屏幕显示的图像参数发生变化后,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寄存器参数;所述终端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使用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所述图像参数对应的原寄存器参数;所述终端在所述图像信号的有效显示区间,根据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进行图像显示。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在确定图像参数发生变化后,根据变化后的图像参数确定出目标寄存器参数,该目标寄存器参数为最终寄存器中需要存储的参数;并且,终端选择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调整寄存器中的参数,即将寄存器中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寄存器参数替换为该目标寄存器参数,使终端在显示时,根据目标寄存器参数进行图像显示。由于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是不进行图像显示的,用户无法感知消隐区间,因此终端选择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调整寄存器参数,从而用户无法感知到寄存器参数发生变化的瞬间,终端的整个画面也不会出现闪烁现象,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终端。所述终端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mt)等,是一种能够向用户提供图像显示的设备。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

智能电视、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进行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终端在确定部分或全部用于控制屏幕显示的图像参数发生变化后,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寄存器参数;

步骤102、所述终端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使用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所述图像参数对应的原寄存器参数;

步骤103、所述终端在所述图像信号的有效显示区间,根据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进行图像显示。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参数:

色度、清晰度、对比度、gamma值、动态对比度、色温。

实施中,终端根据下列方式确定图像参数发生变化:

方式1、终端接收到用于指示调整部分或全部图像参数的外部指令。

其中,该外部指令可以为用户指令;

例如,在终端为智能电视时,用户指令可以为用户通过遥控器发送的指令,或者用户通过智能电视其它外部接入设备发送给智能电视的指令。

该外部指令可以为用户输入的切换图像模式的指令。

例如,在终端为智能电视时,智能电视的图像模式包括标准模式、柔和模式、艳丽模式、游戏模式;不同图像模式对应的图像参数部分不同或全部不同。如图2所示,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选择需要使用的图像模式。

该外部指令还可以是用户输入的调整后的图像参数。

例如,终端为用户提供自定义模式,用户输入需要的图像参数;如图3所示,用户通过终端的自定义模式,设置对比度参数为a,色度参数为b、清晰度参数为c。

方式2、终端根据当前显示内容、环境信息确定需要调整图像参数。

终端可以根据当前显示的内容确定需要调整图像参数;例如,用户使用终端打游戏,终端根据当前处于游戏界面,终端确定需要将图像模式切换为游戏模式;

或者,终端可以根据当前的环境信息确定需要调整图像参数;例如,终端确定当前时刻为22:00,则终端确定需要将图像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

终端在确定需要调整图像参数后,确定参数值发生变化的图像参数;

例如,在终端接收到用户指令,将图像模式由标准模式切换到柔和模式时,确定发生变化的图像参数包括:对比度、色度、色温。

终端在确定出发生变化的图像参数后,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寄存器参数。

其中;目标寄存器参数包括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或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内包括两组寄存器,一组为输入端寄存器,另一组为输出端寄存器;并且每一个图像参数对应有一个输入端寄存器和输出端寄存器。

如图4所示的终端,假设图像参数包括色度、清晰度、对比度、gamma值、动态对比度、色温;则输入端寄存器包括:输入端色度寄存器、输入端清晰度寄存器、输入端对比度寄存器、输入端gamma值寄存器、输入端动态对比度寄存器、输入端色温寄存器;输出端寄存器包括:输出端色度寄存器、输出端清晰度寄存器、输出端对比度寄存器、输出端gamma值寄存器、输出端动态对比度寄存器、输出端色温寄存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终端在进行图像显示时,根据输入端寄存器中的寄存器参数和输出端寄存器中的寄存器参数进行显示的;那么终端在确定图像参数变化后,只有在调整图像参数对应的寄存器中的寄存器参数后,终端显示的图像才会发生变化,调整后的图像参数才会真正生效。

可选的,终端根据下列方式中的部分或全部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寄存器参数:

方式1、终端根据图像参数与输入端寄存器参数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

方式2、终端根据图像参数与输出端寄存器参数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像参数变化后,若终端只需要调整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则仅根据上述方式1确定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若终端只需要调整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则仅根据上述方式2确定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若终端需要调整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则根据上述方式1和方式2确定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终端内部预先存储有图像参数与输入端寄存器参数的第一对应关系,和/或图像参数与输出端寄存器参数的第二对应关系;

在终端确定出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后,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其中,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输出端寄存器参数均为二进制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在确定出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或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之后,将确定出的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或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存储在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中。

实施中,根据下列方式调整寄存器中的寄存器参数:

终端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使用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所述图像参数对应的原寄存器参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每帧图像的图像信号包括消隐区间和有效显示区间,消隐区间可以表示为vsyncblanking区间,有效显示区间可以表示为activevideo区间。

终端在需要调整寄存器参数时,选择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调整寄存器中的寄存器参数。

下面针对输入端寄存器和输出端寄存器分别进行说明:

1、针对输入端寄存器:

终端在自身的图像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检测到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时,从所述dram中获取所述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使用所述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输入端寄存器参数。

如图5所示的图像控制模块包括输入端1和输出端2;图像信号从图像控制模块的输入端1输入,从输出端2输出。

终端检测图像控制模块的输入端1,在输入端1检测到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时,确定当前为inputvsyncblanking区间,在inputvsyncblanking区间调整输入端寄存器中的寄存器参数。具体地,在inputvsyncblanking区间,从dram中读取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使用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输入端寄存器参数。也就是说,将输入端寄存器中原来存储的寄存器参数调整为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

2、终端在自身的图像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检测到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时,从所述dram中获取所述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使用所述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如图5所示的图像控制模块包括输入端1和输出端2;图像信号从图像控制模块的输入端1输入,从输出端2输出。

终端检测图像控制模块的输出端2,在输出端2检测到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时,确定当前为inputvsyncblanking区间,在outputvsyncblanking区间调整输入端寄存器中的寄存器参数。具体地,在outputvsyncblanking区间,从dram中读取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使用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输出端寄存器参数。也就是说,将输出端寄存器中原来存储的寄存器参数调整为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图像处理的完整流程图。

步骤601、终端接收到用于指示调整部分或全部图像参数的外部指令;

步骤602、终端确定发生变化的图像参数;

步骤603、终端根据图像参数与输入端寄存器参数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

步骤604、终端根据图像参数与输出端寄存器参数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步骤605、终端将确定出的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存储在dram中;

步骤606、终端将确定出的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存储在dram中;

步骤607、终端在inputvsyncblanking区间,从dram中获取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使用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输入端寄存器参数;

步骤608、终端在outputvsyncblanking区间,从dram中获取所述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使用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步骤609、终端在图像信号的有效显示区间,根据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进行图像显示。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由于该终端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终端指示文件系统状态的方法相似,因此该终端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700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701,其中,所述存储单元701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700执行下列过程:

在确定部分或全部用于控制屏幕显示的图像参数发生变化后,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寄存器参数;

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使用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所述图像参数对应的原寄存器参数;

在所述图像信号的有效显示区间,根据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进行图像显示。

可选的,所述寄存器参数包括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或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所述处理单元700具体用于:

根据图像参数与输入端寄存器参数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或,根据图像参数与输出端寄存器参数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700还用于:

在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寄存器参数之后,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使用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寄存器参数之前,将确定出的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或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存储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中。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700具体用于:

在图像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检测到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时,从所述dram中获取所述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使用所述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或

在图像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检测到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时,从所述dram中获取所述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使用所述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700还用于:

在确定部分或全部用于控制屏幕显示的图像参数发生变化之前,接收到用于指示调整部分或全部图像参数的外部指令。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进行图像处理的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801,用于在确定部分或全部用于控制屏幕显示的图像参数发生变化后,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寄存器参数;

处理模块802,用于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使用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所述图像参数对应的原寄存器参数;

显示模块803,用于在所述图像信号的有效显示区间,根据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进行图像显示。

可选的,所述寄存器参数包括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或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确定模块801具体用于:

根据图像参数与输入端寄存器参数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或,根据图像参数与输出端寄存器参数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可选的,确定模块801还用于:

在确定变化后的图像参数对应的目标寄存器参数之后,在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使用所述目标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寄存器参数之前,将确定出的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或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存储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中。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802具体用于:

在图像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检测到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时,从所述dram中获取所述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使用所述目标输入端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输入端寄存器参数;和/或

在图像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检测到图像信号的消隐区间时,从所述dram中获取所述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使用所述目标输出端寄存器参数替换变化前的图像参数对应的原输出端寄存器参数。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801还用于:

在确定部分或全部用于控制屏幕显示的图像参数发生变化之前,接收到用于指示调整部分或全部图像参数的外部指令。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所执行的流程。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