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基站工参可视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07120发布日期:2018-11-20 20:12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基站工作参数(下文简称工参)可视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以蜂窝网络为主,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蜂窝网络结构示意图,通过将网络系统的服务区分为一个个正六边形的小子区,在每个小子区设置一个基站,从而实现一个区域的通信信号覆盖。每个小子区的基站设备都装配了多部(定向)天线向不同的方向发射无线信号,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所示天线的结构示意图。通常情况下,每个基站包括3个(存在个别有2-4个的情况)射频单元和天线,在图2的示意图中,中间的圆形示意性的代表基站设备01,圆形外排布的三个扇形叶片代表三个不同方位的天线02。

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重要技术环节。网络规划通常是指在初始阶段对移动通信中网络工程的粗略估计与布局的考虑;网络优化则是通过对规划中粗略估算的参数进行调优,以达到更好的覆盖效果。在网络规划和优化过程中,都需要对整个网络的工作参数进行浏览。所谓网络工作参数,简称工参,是指基站工作的一系列参数,包括每个基站的位置(精确的经纬度)和基站上附属射频单元尤其是天线的一系列指标,所述指标包括天线的方位角、下倾角、发射功率等。

其中,基站的位置,是指基站的地理坐标,一般采取经纬度表示;天线的挂高是天线离地面的垂直高度,一般用米作为单位;天线的方位角是天线的主瓣方向在水平方向和正北方向构成的角度。以正北方向为0度,顺时针旋转的角度即为天线的方位角,以度为单位;天线的下倾角是天线的主瓣方向在垂直方向和水平线构成的角度,以度为单位;天线的发射功率是天线单元的输入射频功率,单位是瓦W、毫瓦mW或者分贝毫瓦dBmW。

在网络搭建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工参进行实时监控,以了解和掌握网络工程进度及网络运行情况,所有参数的准确显示,可以直观了解通信区域内的基站情况,排除故障,并支持后续的网络参数调整和优化,同时有助于决策制定。

现有技术中,通常有两种方式来表示工参以进行监控。第一方式是基于表格的数据表示,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基于表格的工参数据表格图。从图3可以看出,基于表格的方法可以精确的表示工参信息,但是无法直观的表达这些基站到底在哪里,天线指向何处等,因此更需要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展示。第二方式是基于地图的可视化表示,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与地图结合的可视化表示方法示意图。以图2所示的扇形标记图与地图相结合,扇形标记图中的圆形表示基站01,圆形外的扇形表示天线02,扇形中心线的方向是天线02的指向,这样就可以表达出基站位置和天线方位角两种主要的工参。这种方法通过与地图的结合,可以表达基站位置和天线方向,但是不能表达其他信息,例如无法表示下倾角和发射功率。当有些天线的下倾角异常,但由于扇形标记图中没有显示,则易被忽略,不能及时发现异常而导致该小区通信不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的工参可视化方法,通过基站图示中的多种几何要素准确、全面地表示出基站的地理位置和高度,天线的方位角,下倾角、发射功率参数,使得网络规划和优化中可以直观了解区域内的基站情况,实时监控基站内的网络通信的详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支持后续的网络参数调整和优化策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的工参可视化方法,所述工参可视化方法通过要素可视化图标表达工参,包括:

通过基站要素表示基站位置;

通过天线要素表示天线的方向角、下倾角和功率;

通过挂高要素表示天线的高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站要素为圆形,其圆心位于地图上基站所在位置,从而可以得知基站所在的地理位置或坐标。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过天线要素表示天线的方向、下倾角和发射功率,进一步包括:

将自基站中心位置引出的线段作为天线要素的第一子要素a,表示天线的方向;

将长边的中线与第一子要素a重合的部分填充矩形作为第二子要素b,扩大线段方向的视觉效果,并通过部分填充表示发射功率;

将一个等腰梯形作为第三子要素c,所述等腰梯形上底或下底与所述第二子要素b的一个矩形短边重合,下底或上底的两个顶点对称的位于矩形短边的两侧延长线上,通过所述第三子要素c继续加强方向的视觉效果,同时表示下倾角。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子要素b填充部分越多表示发射功率越大。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子要素c所表示的下倾角为正时,所述等腰梯形靠近基站要素的底边短于另一侧底边;所述第三子要素c所表示的下倾角为负数时,所述等腰梯形靠近基站要素的底边长于另一侧底边;所述第三子要素c所表示的下倾角为0时,所述等腰梯形和所述矩形重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挂高要素位于图标中天线要素的空隙;所述挂高要素是一段有分段标注的线段,以预定单位进行分段。

上述方案中,当基站一组天线的高度相同时,所述挂高要素为一个;当所述天线的高度不同时,则挂高要素的个数为天线不同高度数值的个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过天线要素表示天线的方向、下倾角和功率,进一步包括:

将自基站中心位置引出的线段作为天线要素的第一子要素,表示天线的方向;

将中线与第一子要素重合的一个等腰梯形作为第二子要素,通过对等腰梯形的部分填充表示发射功率;

以等腰梯形远离基站中心方向的底边为底边,向梯形内部或外部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表示下倾角。

上述方案中,在基站要素、天线要素、挂高要素旁边标注数值信息。

上述方案中,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不同的工作频率点。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移动通信网络基站工参可视化方法,可清晰表示天线方向角、下倾角、功率、挂高参数及基站的地理位置,对应负数的下倾角和过大的下倾角,能够显著地呈现出异常工参。同时,本发明和现有技术中的扇形标识法有一定的兼容性,由于下倾角通常是0~15度的角度,因此本发明形成的可视化几何要素大体上也是向外展开的扇形,因此从效果上和传统方法类似,有利于现有工程师熟悉本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蜂窝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基站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基于表格的工参数据表格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与地图结合的基站工参可视化表示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要素可视化图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天线要素的组成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第三子要素c表示下倾角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要素旁边标注数值信息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工参可视化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扇形标识图的标记方法比较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要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得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发明的具体细节。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工参监控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的工参可视化方法,通过综合、全面反映工参的基站图示,对工参进行可视化表示,所述基站图示通过多种几何要素准确、全面地表示出基站的地理位置和高度,天线的方位角、下倾角、发射功率参数,使得网络规划和优化中可以直观了解区域内的基站情况,实时监控基站内的网络通信的详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支持后续的网络参数调整和优化策略,从而为故障排除和决策制定提供可靠数据。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的工参可视化方法,通过要素可视化图标表达工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所述要素可视化图标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要素可视化图标包括:基站要素1、天线要素2、挂高要素3。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基站要素1表示基站。

基站要素1为圆形,其圆心位于地图上基站所在位置,从而可以得知基站所在的地理位置或坐标。基站要素与现有技术中图2所示的扇形标记图中的基站要素相同。

通过天线要素2表示天线的方向角、下倾角和功率。

优选的,所述天线要素2分为若干子要素。图6所示为所述天线要素的组成分解图。如图6所示,所述天线要素包括:第一子要素a,是自基站中心位置引出的线段,用于表示天线的方向;第二子要素b,是一个部分填充的矩形,矩形长边的中线与第一子要素a重合,第二子要素b用于扩大线段方向的视觉效果(相当于加粗),并用于通过部分填充表示发射功率,填充部分越多表示发射功率越大;第三子要素c是一个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上底(下底)与所述第二子要素b的一个矩形短边重合,下底(上底)的两个顶点对称的位于矩形短边的两侧延长线上,第三子要素c用于继续加强方向的视觉效果,同时表示下倾角。

图7所示为所述第三子要素c表示下倾角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alpha即为所述下倾角;当下倾角为正时,靠近基站要素的底边短于另一侧底边;下倾角为负数时,靠近基站要素的底边长于另一侧底边;下倾角为0时,等腰梯形和矩形重合。

通过挂高要素3表示天线的高度。

所述挂高要素3位于图标中天线要素的空隙。优选的,所述挂高要素是一段有分段标注的线段,以某种单位进行分段(如10米)。所述挂高要素至少包括一个,当基站的一组天线的高度相同时,所述挂高要素为一个。当所述天线的高度不同时,则挂高要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优选的,如图8所示,可以在各要素旁边标注数值信息。优选的,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工作频点。

将本实施例的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基站工参可视化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扇形标识图的标记方法进行比较,如图9所示,左图为本实施例的工参可视化方法所采用的要素可视化图标,右图为现有技术中的扇形标识图。从图9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扇形标识图的标记方法,对于两个天线方位角非常接近的情况,传统情况扇区出现叠合,边界模糊;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工参可视化方法,通过线条表达方向,即使接近的情况也能区分两个扇区,对应负数的下倾角和过大的下倾角,能够显著地呈现出异常工参。

第二实施例

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天线要素示意图。所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是在梯形区域内进行不同程度的填充表示不同的功率,区别于第一实施例是在矩形区域内进行填充;本实施例利用上底/下底凸出或凹入的方式(图10中所示为下底凸出的方式)表示下倾角。

由以上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基站工参可视化方法,可清晰表示天线方向角、下倾角、功率、挂高参数及基站的地理位置,对应负数的下倾角和过大的下倾角,能够显著地呈现出异常工参。同时,本发明和现有技术中的扇形标识法有一定的兼容性,由于下倾角通常是0~15度的角度,因此本发明形成的可视化几何要素大体上也是向外展开的扇形,因此从效果上和传统方法类似,有利于现有工程师熟悉本方法。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