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07597发布日期:2020-02-22 03:4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手机的普及,对wifi天线空间和性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现有的智能机的电路板留给wifi天线的空间有限,而随着用户对上网速度需求的极速攀升,提高wifi信号以进一步增强用户上网体验是时下智能手机设计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多天线共存,而且天线环境较恶劣,外置天线需要很大的天线空间,现有的产品在弱信号情况下天线性能难于有效提升;目前智能手机都是一个主发射天线和两个接收天线方案,受天线空间限制,对wifi天线性能的提升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解决了弱信号下移动终端天线性能较差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包括:

设置在移动终端内部的内置天线;

与所述内置天线分别连接的信号强度检测电路和射频切换开关;

所述射频切换开关与所述信号强度检测电路连接;

与所述射频切换开关电连接的外置天线;

其中,所述射频切换开关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检测电路检测的内置天线接收的信号强度,在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时,选择并切换移动终端的wifi天线为外置天线。

可选地,所述内置天线包括:wifi内置天线和与所述wifi内置天线连接的wifi射频电路;

所述wifi射频电路与所述信号强度检测电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内置天线还包括:滤波隔离电路;

所述滤波隔离电路的一端与所述wifi射频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射频切换开关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置天线包括:wifi外置天线以及与所述wifi外置天线连接的wifi弹片;

所述wifi弹片与所述射频切换开关耦合连接或者接触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置天线设置在外置模块或者移动终端外部壳体内。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信号强度检测电路检测的内置天线接收的信号强度;

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时,选择并切换移动终端的wifi天线为外置天线。

可选地,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时,选择并切换移动终端的wifi天线为外置天线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外置天线与移动终端是否电连接。

可选地,判断所述外置天线与移动终端是否电连接的步骤包括:

检测是否获取到所述外置天线的wifi弹片传递的电信号;

若接收到wifi弹片传递的电信号,则确认所述外置天线与移动终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具备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简称mimo)功能时,控制所述内置天线和所述外置天线均接通。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中,利用共用现有的移动终端外置模块或者后壳,通过耦合馈电或者直接接触的方法,增加天线射频开关,连接主射频电路,实现wifi天线功能;可以节省wifi副接收天线的空间,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弱信号环境下的移动终端无线性能,提高wifi的上网速率,而且外置天线容易实现标准化设计,不受移动终端环境影响;能够改善弱信号环境下的移动终端无线性能和用户体验,节省副天线设计空间和成本,提高产品id设计的灵活度,实现智能移动终端的外置天线设计。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的具体结构框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图中:1、内置天线,2、信号强度检测电路,3、射频切换开关,4、外置天线;

11、wifi内置天线,12、wifi射频电路,13、滤波隔离电路,41、wifi外置天线,42、wifi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包括:

设置在移动终端内部的内置天线1;

与所述内置天线1分别连接的信号强度检测电路2和射频切换开关3;

所述射频切换开关3与所述信号强度检测电路2连接;

与所述射频切换开关3电连接的外置天线4;

其中,所述射频切换开关3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检测电路2检测的内置天线1接收的信号强度,在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时,选择并切换移动终端的wifi天线为外置天线。

该实施例中,目前移动终端的天线主要分为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两种,但由于天线空间以及用户携带方便的要求,多为内置天线,内置天线设置在移动终端内部的电路板上,内置天线的信号接收强度在客观上要比外置天线弱。该方案通过在移动终端内部设置射频切换开关3,连接移动终端的内置天线1和外置天线4,使外置天线4经射频切换开关3连接到移动终端的主射频电路,实现外置天线4的天线功能。所述内置天线1与所述射频切换开关3之间连接有信号强度检测电路2,所述信号强度检测电路2能够检测内置天线1接收的信号强度情况,并将信号强度发送至射频切换开关3,所述射频切换开关3判断到内置天线1接收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同时外置天线4与移动终端连接的情况下,选择并切换移动终端的wifi天线为外置天线,即利用外置天线4作为移动终端的信号接收端。其中,所述预设强度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优选地,所述预设强度为-75dbm,即在内置天线1接收的信号强度小于-75dbm时,认为信号强度较弱,需要利用外置天线4接收信号。

具体地,所述外置天线4设置在外置模块或者移动终端外部壳体内。其中,所述外置模块可以为魔电等充电模块,所述移动终端外部壳体可以为外部后壳,如保护壳等。将所述外置天线4设置在外置模块或者移动终端外部壳体内,利用移动终端的配件作为外置天线4的载体,不需要设计单独的外置天线,可以节省wifi副接收天线的空间,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弱信号环境下的移动终端无线性能,提高wifi的上网速率,而且外置天线容易实现标准化设计,不受移动终端环境影响,用户携带方便。

该方案通过在移动终端内部增加射频切换开关,在内置天线性能较差的情况下,通过射频切换开关切换到移动终端外部壳体上的外置天线来提升弱信号环境下移动终端的无线性能,可以解决多天线共存的隔离度以及空间环境有限引起wifi信号性能差的问题,提高wifi的数据吞吐量和接收信号强度等指标,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内置天线1包括:wifi内置天线11和与所述wifi内置天线11连接的wifi射频电路12;

所述wifi射频电路12与所述信号强度检测电路2连接。

该实施例中,所述wifi射频电路12为移动终端的主射频电路,wifi内置天线11将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电磁波转为交流电流信号,并传递至wifi射频电路12,经wifi射频电路12的放大、调整和解调等处理后,得到最终的接收信号;所述wifi射频电路12与所述信号强度检测电路2连接,wifi射频电路12将最终的接收信号传递至信号强度检测电路2,信号强度检测电路2可以检测到所述wifi内置天线11接收的信号强度。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内置天线1还包括:滤波隔离电路13;所述滤波隔离电路13的一端与所述wifi射频电路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射频切换开关3连接。所述滤波隔离电路13能够滤除信号中的无用信号,得到纯正的接收信号。

具体地,由于所述外置天线4与所述射频切换开关3连接,即外置天线4经射频切换开关3和滤波隔离电路13连接至所述wifi射频电路12,即在射频切换开关3切换接通所述外置天线4时,外置天线4与wifi射频电路12连通,能够实现wifi天线功能。

具体地,所述外置天线4包括:wifi外置天线41以及与所述wifi外置天线41连接的wifi弹片42;所述wifi弹片42与所述射频切换开关3耦合连接或者接触连接。

该实施例中,所述外置天线4设置在外置模块或者移动终端外部壳体内,即所述wifi外置天线41和所述wifi弹片42的载体为外置模块或者移动终端外部壳体等配件,所述wifi弹片42与所述wifi外置天线41连接,在外置模块或者移动终端外部壳体与移动终端贴合后,所述wifi弹片42与移动终端内部电路板上的射频切换开关3耦合馈电或者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馈电。在射频切换开关3判断到内置天线1接收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同时外置天线4与移动终端连接的情况下,选择并切换移动终端的wifi天线为外置天线,即利用外置天线4作为移动终端的信号接收端。例如,所述外置天线4的载体为外置摄像头,所述外置摄像头插入到移动终端的接口内,则所述外置摄像头内的wifi弹片42与射频切换开关3直接接触馈电,所述wifi外置天线41通过射频切换开关3和滤波隔离电路13连接至所述wifi射频电路12,能够实现wifi天线功能;如果外置天线4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外部保护壳内,在保护壳与移动终端扣合后,保护壳内的wifi弹片42与射频切换开关3耦合馈电,所述wifi外置天线41通过射频切换开关3和滤波隔离电路13连接至所述wifi射频电路12,能够实现wifi天线功能。

利用移动终端的配件作为外置天线4的载体,不需要设计单独的外置天线,可以节省wifi副接收天线的空间,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弱信号环境下的移动终端无线性能,提高wifi的上网速率,而且外置天线容易实现标准化设计,不受移动终端环境影响,用户携带方便。

该方案共用现有的移动终端外置模块或者后壳,通过耦合馈电或者直接接触的方法,增加天线射频开关,连接主射频电路,实现wifi天线功能;可以节省wifi副接收天线的空间,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弱信号环境下的移动终端无线性能,提高wifi的上网速率,而且外置天线容易实现标准化设计,不受移动终端环境影响;能够改善弱信号环境下的移动终端无线性能和用户体验,节省副天线设计空间和成本,提高产品id设计的灵活度,实现智能移动终端的外置天线设计。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1、获取信号强度检测电路检测的内置天线接收的信号强度;

该实施例中,wifi内置天线将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电磁波转为交流电流信号,并传递至wifi射频电路,经wifi射频电路的放大、调整和解调等处理后,得到最终的接收信号,wifi射频电路与信号强度检测电路连接,wifi射频电路将最终的接收信号传递至信号强度检测电路,信号强度检测电路可以检测到所述wifi内置天线接收的信号强度。

步骤32、在所述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时,选择并切换移动终端的wifi天线为外置天线。

该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内部增加射频切换开关,射频切换开关与信号强度检测电路连接,射频切换开关判断到wifi内置天线接收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时,选择并切换移动终端的wifi天线为外置天线,即利用外置天线作为移动终端的信号接收端。其中,所述预设强度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优选地,所述预设强度为-75dbm,即在内置天线接收的信号强度小于-75dbm时,认为信号强度较弱,需要利用外置天线接收信号。

该方案通过在移动终端内部增加射频切换开关,在内置天线性能较差的情况下,通过射频切换开关切换到移动终端外部壳体上的外置天线来提升弱信号环境下移动终端的无线性能,可以解决多天线共存的隔离度以及空间环境有限引起wifi信号性能差的问题,提高wifi的数据吞吐量和接收信号强度等指标,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31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外置天线与移动终端是否电连接。

具体地,判断所述外置天线与移动终端是否电连接的步骤包括:

检测是否获取到所述外置天线的wifi弹片传递的电信号;

若接收到wifi弹片传递的电信号,则确认所述外置天线与移动终端电连接。

该实施例中,在射频切换开关判断到wifi内置天线接收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时,要想选择并切换移动终端的wifi天线为外置天线,还需要确认外置天线已经与移动终端电连接,所述电连接可以为耦合连接或者直接接触。

其中,由于所述外置天线设置在外置模块或者移动终端外部壳体内,在外置模块或者移动终端外部壳体与移动终端贴合后,wifi弹片与移动终端内部电路板上的射频切换开关应以耦合馈电或者直接接触馈电的方式接通,即wifi弹片内的电信号能够传递到射频切换开关,认为外置天线与移动终端电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具备多输入多输出mimo功能时,控制所述内置天线和所述外置天线均接通。

该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具备mimo功能时,由于mimo功能的实现需要多个天线配合完成,所述外置天线可以作为mimo功能实现的其中一个天线,在外部模块或者移动终端外部壳体内的外置天线与移动终端电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射频切换开关控制切换接通外置天线,能够实现移动终端的mimo功能。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在移动终端仅具备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singleoutput,简称siso)功能的时候,通过判断移动终端wifi内置天线接收的信号强度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切换到wifi外置天线上,如果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同时外部模块或者移动终端外部壳体接上移动终端的情况下,会自动切换到wifi外置天线,保证最佳的wifi用户体验;在移动终端支持mimo功能的时候,同时外部模块或者移动终端外部壳体接上移动终端的情况下,通过射频切换开关控制切换接通wifi外置天线,实现mimo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移动终端wifi天线系统。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通过利用现有的移动终端wifi内置天线,同时结合外部壳体(如保护壳)或者外部模块(如模块化电池模块等)上的wifi外置天线来实现mimo功能,或者实现siso最佳天线自动选择切换功能,解决了移动终端天线设计空间和性能难题,可以大大提升弱信号环境下的移动终端无线性能,提高wifi的上网速率,而且外置天线容易实现标准化设计,不受移动终端环境影响;能够改善弱信号环境下的移动终端无线性能和用户体验,节省副天线设计空间和成本,提高产品id设计的灵活度,实现智能移动终端的外置天线设计。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