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盲区全景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6723发布日期:2019-01-05 09:4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盲区全景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全景镜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盲区全景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移动终端电子设备,为了获取全景画面,一种常见的做法是通过移动终端电子设备采集多帧图像进行拼接得到全景画面,这种方式只能采集到一个固定方向的环绕式360°全景画面,往往在采集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拼接失败,并且只能得到相对静止场景的静态画面,局限性很大。

为了配合移动设备采集全景视频,也可以在如手机等设备上外置全景相机,通过全景相机成像,获取全景画面直接传送给手机等设备完成手机端全景浏览分享等功能。但由于采用独立的全景相机,需要至少两个独立的成像镜头及相应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及其附件存在功耗,整体全景相机结构复杂,因此成本较高,并且两块以上传感器芯片感光参数的不同,往往会存在不同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存在色温亮暗等成像效果的差异,且常常由于两块传感器芯片采集到的图像信号不能很好的做到同步,导致对于同一个运动的对象,在不同的传感器的成像中的姿态,位置不同步的情况出现,在后期处理时存在较难弥补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盲区全景镜头,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设备等。通过本发明的采集装置与移动设备摄像头的配合,可实现通用、快速的全景图像采集,并进一步获取全景720°图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盲区全景镜头,该全景镜头包括镜头组件及将该镜头组件封装的外壳和用于与移动终端固定连接的夹持装置;镜头组件为光学模块组件;光学模块组件包括获取全景图像的镜头组,以及将镜头组获得的光信号汇聚成同向光信号的棱镜,所述光学模块组件同向光信号整理后同时进入移动终端摄像头内的镜片组,所述获取全景图像的镜头组包括对称设置在同一光轴线上的两个广角镜头组,所述棱镜位于两个广角镜头组之间光轴线的中心,所述镜片组至少包括一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镜片组至少包括一棱镜。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是弹簧夹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全景视野分为前后两部分视野,分别通过前后两个超广角镜头组进行成像,成像光信号经过超广角镜头组后投射到位于镜头模组中间的棱镜两侧的反射面上,经过棱镜反射后形成同向光信号,同向光信号再经过镜片组整理后同时进入移动终端摄像头,在移动终端直接形成全景图像。本发明利用手机等电子移动设备本身的摄像头,对成像位置进行光学迁移,通过透镜改变光路后焦,并通过棱镜改变成像方向,使得光路通过手机电子设备的手机镜头成像得到双鱼眼全景画面。本发明全景镜头通过外置全景镜头模组能够方便的安装到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镜头上,无需额外的传感器设备即能够实现通用的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全景图像画面实时采集,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预存软件,实现720°全景画面无缝合成,实现便捷的全景实时浏览、分享。减小了全景成像设备的成本,突破了全景应用的设备瓶颈和提高全景应用的便捷性。本发明用于移动终端的全景镜头采用光学结构,与移动终端设备匹配容易,不改变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及其其它应用,镜头与移动终端组合、拆分方便,获得的全景图像信号稳定、无缺陷,为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后期图像处理、传送提供了优质的信号基础;本发明作为移动终端设备的外置设备,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广泛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盲区全景镜头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镜头光学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镜头一外形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镜头与手机组合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镜头与手机组合结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照附图1-5,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盲区全景镜头,该全景镜头包括镜头组件及将该镜头组件封装的外壳和用于与移动终端固定连接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镜头组件为光学模块组件;光学模块组件包括获取全景图像的镜头组,以及将镜头组获得的光信号汇聚成同向光信号的棱镜,所述光学模块组件同向光信号整理后同时进入移动终端摄像头内的镜片组,所述获取全景图像的镜头组包括对称设置在同一光轴线上的两个广角镜头组,所述棱镜位于两个广角镜头组之间光轴线的中心,所述镜片组至少包括一透镜。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镜片组至少包括一棱镜。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装置是弹簧夹装置。

在图1中,前视场广角镜片组1、后视广角镜片组2、棱镜4在同一个光轴线上,该光轴线与虚拟成像平面的法线垂直。棱镜4位于虚拟成像平面的正上方,位于两广角镜头组之间光轴线的中心,棱镜4为三棱镜,前、后视场的光线通过前视场广角镜片组1、后视广角镜片组2聚光成像后通过棱镜4的反射面反射到虚拟成像平面。光路通过虚拟成像平面会继续发散,通过整理凸透镜6改变光路,使得聚焦在虚拟平面上的光线经过整理凸透镜6成为同向平行光信号,光路继续经过整理棱镜8之后,垂直改变传输光路方向,最后光路会经过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而成像得到双鱼眼全景图像,光路的方案示意图见图2。在图3、图4中,为了对通用的手机等电子设备有较好的适配,设计了万用夹子9的使用方式,其中夹子9位置用于对准棱镜出来的光线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镜头。该夹子9的设计方式能够最简化用户的安装调整,同时又能够通用的适配大部分手机等电子设备。弹簧夹属于本发明的外部结构装置,目的是实现全景镜头与移动终端的结合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盲区全景镜头,该全景镜头包括镜头组件及将该镜头组件封装的外壳和用于与移动终端固定连接的夹持装置;镜头组件为光学模块组件;光学模块组件包括获取全景图像的镜头组,以及将镜头组获得的光信号汇聚成同向光信号的棱镜,所述光学模块组件同向光信号整理后同时进入移动终端摄像头内的镜片组,所述获取全景图像的镜头组包括对称设置在同一光轴线上的两个广角镜头组,所述棱镜位于两个广角镜头组之间光轴线的中心,所述镜片组至少包括一透镜。本发明作为移动终端设备的外置设备,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无盲区拍摄的广泛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懿;周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洞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13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