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监测IPTV业务内容合法性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5673发布日期:2018-12-19 05:27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分布式监测IPTV业务内容合法性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监测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业务内容合法性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iptv作为一种三网融合业务,依据广电总局要求,应确保播出内容的安全和传输的安全,实现内容的可控可管。随着iptv业务的规模化发展,内容安全越来越受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iptv业务内容安全问题包括有:用户侧的视频内容被截断、被插播、被替换,epg内容被修改等。

目前,保障iptv业务内容安全的主要手段有:对iptv业务端端到端的平台、终端、网络进行安全加固;对用户侧iptv机顶盒播放的视频内容进行合法性监测。iptv机顶盒播放内容合法性监测的作用是分析机顶盒播放的内容是否来自源端。如来自源端则认为属于合法视频内容;如不是来自于源端,则认为视频内容已被替换、插播。目前通常的做法包括:

在用户侧部署自动拨测设备,对iptv节目内容进行遍历性拨测,拨测设备在获取视频内容的同时计算生成指纹标签,并把标签传送到服务端,由服务端搜索拨测设备上传的标签是否在标签库中,如在标签库中,则属于合法视频,如不在标签库中,则属于非法视频。但是,拨测设备并不是用户,监测结果不能反映用户的实际情况。

在用户端,机顶盒播放视频内容的过程中,实时生成指纹标签,并把标签传送到服务端,由服务端搜索机顶盒上传的标签是否在标签库中,如在标签库中,则属于合法视频,如不在标签库中,则属于非法视频。但是,对于有几十万、几百万iptv机顶盒的本地网,服务端检索指纹标签需要极大的计算能力,投入巨大的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分布式监测iptv业务内容合法性的方法和系统,由机顶盒之间相互服务检索指纹标签,以减轻服务侧的计算压力,极大降低了iptv内容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成本。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布式监测iptv业务内容合法性的方法,由服务端和内嵌于机顶盒的用户端实现,用户端包括用户端a和用户端b,用户端a申请内容合法性检测,用户端b执行内容合法性检测;

服务端或用户端获取iptv视频内容,对视频内容分段,对分段视频进行摘要计算,生成分段视频的指纹标签,并存入指纹库;

服务端或用户端b接收某一用户端a上传的指纹标签,将收到的指纹标签与指纹库中的指纹标签进行检索、核对,如收到的指纹标签在指纹库中检索到,则认为是合法视频;如检索不到,则认为是非法视频。

优选的,用户端a向服务端请求标签核对,当机顶盒在本网中第一次播放某视频内容时,服务端将标签核对的工作分派给服务端执行;当机顶盒在本网中非第一次播放某视频内容时,服务端将标签核对的工作分派给有该内容指纹标签的一组用户端b执行,用户端a从一组用户端b中选取一台执行核对工作,如用户端b宕机,则从该组用户端b中再选取一台。

优选的,服务端,对于直播节目,指纹标签实时生成,保存在指纹库中具有时效性;对于点播节目,指纹标签预先生成,保存到指纹库中,当节目下架时指纹库中删除相应的指纹标签;

用户端,将设定时间内播放的、已经鉴定为合法的指纹标签保存在指纹库中。

一种分布式监测iptv业务内容合法性的系统,包括服务端和内嵌于机顶盒的用户端,

服务端和用户端均包括:

获取iptv视频内容,对视频内容分段,对分段视频摘要计算,生成分段视频的指纹标签的指纹生成模块;

存储指纹标签的指纹库;以及

接收指纹标签,并将其与指纹库中指纹标签进行对比的指纹核对模块;

所述服务端还包括:用于指定服务端或某一用户端b执行标签核对工作,并接收服务端或用户端核对结果的内容安全管理模块;

所述用户端还包括:用于向服务端的内容安全管理模块发起指纹标签核对请求,并将频道、点播节目地址发送给内容安全管理模块的指纹核对请求模块。

优选的,所述指纹库具有老化机制。

优选的,所述内容安全管理模块根据接收的指纹标签核对请求,以及各机顶盒的视频内容的播放历史,将标签核对工作分派给有该内容指纹标签的一组用户端b执行;申请标签核对的用户端a从一组执行审核标签的用户端b中选取一台执行核对工作,如用户端b宕机,则从该组用户端b中再选取一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iptv业务系统外额外设置服务器,将用户端内置在iptv机顶盒之内,由服务端指派,机顶盒之间相互服务检索指纹标签,以减轻服务侧的计算压力,极大降低了iptv内容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成本。内容安全监测可以覆盖到所有的机顶盒,以及在线播放的视频业务;客户端只作轻量级的计算,普通机顶盒硬件能力(如内存、cpu)都可支持,对机顶盒软件升级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以及服务端执行标签核对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以及用户端执行标签核对工作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专利发明的分布式监测iptv业务内容合法性的方法,由服务端和内嵌于机顶盒的用户端实现。服务端实现内容合法性的检测和管理;用户端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模式是申请内容合法性检测(以下简称为用户端a),另一种模式是执行内容合法性检测(以下简称为用户端b)。用户端可同时工作在两种模式下。

服务端或用户端获取iptv视频内容,对视频内容分段,对分段视频进行摘要计算,生成分段视频的指纹标签,并存入指纹库。具体地,设时间间隔为t(如10s),对于获取的rtp(实时传输协议)视频流,每个rtp报文中的pci时钟值除以t,如能整除,则这个rtp报文为该时间片段的首报,并对该片段的若干个rtp报文报进行摘要计算(如md5算法),作为该视频片段指纹标签。

服务端,对于直播节目,指纹标签实时生成,保存在指纹库中具有时效性(超过10分钟标签即老化失效,以减少标签库的数量);对于点播节目,指纹标签预先生成,保存到指纹库中,当节目下架时指纹库中删除相应的指纹标签。用户端,将设定时间(如24小时之内)内播放的、已经鉴定为合法的指纹标签保存在指纹库中。为节省机顶盒的存储空间,超过一定时间的标签可删除。

当机顶盒在本网中第一次播放某视频内容时,服务端将标签核对的工作分派给服务端执行;当机顶盒在本网中非第一次播放某视频内容时,服务端将标签核对的工作分派给有该内容指纹标签的(且已验证合法的、在有效时间内的)一组用户端b执行,申请标签核对的用户端a从一组执行标签核对的用户端b中选取一台执行核对工作,如用户端b宕机,则从该组用户端b中再选取一台。

服务端或用户端b,接收用户端a上传的指纹标签,将收到的指纹标签与指纹库中的指纹标签检索核对,如收到的指纹标签在指纹库中检索到,则认为是合法视频;如检索不到,则认为是非法视频。具体地,

服务端执行标签核对:如图1所示,由于该节目第一播放或很久没被播放过,所以将标签核对工作指配给服务端执行(图1中步骤1)。

1)用户端a将播放的节目地址发送到服务端,获取执行标签核对的设备(服务端地址或用户端b的地址),本例为服务端地址(图1步骤1)。

2)用户端a获取正在播放的视频的rtp流。

3)用户端a对视频流进行分段,并生成指纹标签。

4)用户端a将指纹标签发送到服务端(见图1步骤2)。

5)服务端获取指纹标签,在标签库中检索、核对标签,并把核对结果报送服务端(见图1步骤3)。

6)标签核对通过,用户端a将监测合法的指纹标签保存都本机的指纹库中。

用户端b执行标签核对:如图2所示,如该节目是热点内容,已有多个机顶盒最近播放过,则将标签核对工作指配给某一组用户端b执行。具体地,

1)用户端a将播放的节目地址发送到服务端,获取执行标签核对的设备(服务端地址或用户端b的地址),本例为一组用户端b的地址(图2步骤1)。

2)用户端a获取正在播放的视频的rtp流。

3)用户端a对视频流进行分段,并生成指纹标签。

4)用户端a将指纹标签发送到用户端b(从一组用户端b中选择一台)(见图2步骤2)。

5)用户端b获取指纹标签,在标签库中检索、核对标签,并把核对结果报送服务端(见图2步骤3)。

6)标签核对通过,用户端b将监测合法的指纹标签保存都本机的指纹库中。

为满足直播节目的分布式合法性监测,允许用户端b延后执行核对操作,等本地标签生成并核对通过后,再服务于其它用户端a的检索核对。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的分布式监测iptv业务内容合法性的系统,包括服务端和内嵌于机顶盒的用户端。

服务端和用户端均包括:获取iptv视频内容,对视频内容分段,对分段视频摘要计算,生成分段视频的指纹标签的指纹生成模块1;存储指纹标签并具有老化机制的指纹库2;接收指纹标签,并将其与指纹库中指纹标签进行对比的指纹核对模块3。指纹生成模块1包括内容获取、内容分段和内容指纹生成单元。指纹核对模块3包括接收指纹和指纹对比单元。

服务端还包括:用于指定服务端或某一用户端执行标签核对工作,并接收服务端或用户端核对结果的内容安全管理模块4。内容安全管理模块4包括核对节点指配和核对结果管理单元。核对节点指配用于指定由服务端或某一组用户端执行标签核对工作,核对结果管理接收服务端或用户端核对结果。

用户端还包括:用于向服务端的内容安全管理模块4发起指纹标签核对请求,并将频道、点播节目地址发送给内容安全管理模块4的指纹核对请求模块5。

用户端a包括的功能模块有:指纹生成模块、指纹核对请求模块和指纹库模块;用户端b包括的功能有:指纹接收模块、指纹对比模块和指纹库模块。

内容安全管理模块4根据接收的指纹标签核对请求、节目频道或地址,以及各机顶盒的视频内容的播放历史,决定将标签核对工作分派给有该内容指纹标签的一组用户端执行;申请标签核对的机顶盒从一组执行审核标签的用户端中选取一台执行核对工作,如用户端宕机,则从该组用户端中再选取一台。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