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音箱无线触点充电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8033发布日期:2019-01-02 22:5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音箱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模块式音箱无线触点充电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日渐增长的娱乐需求,音响在越来越多场合中出现。近年来,以蓝牙为代表的无线技术与集成技术使得音箱越来越微型化,便携化,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市面上现有的便携音箱充电方式分为两种:电源线充电与无线充电。电源线充电的效率较高且使用方便,但只能同时为一个音箱充电。

而现有的多模块音箱,包括主音箱和多个次音箱,每个音箱都带有锂电池,当多个音箱都要进行充电时,每个音箱都要配备单元的充电设备以及进行充电操作,繁琐的过程破坏了用户体验。

无线充电方式可以减少充电的烦琐,每个音箱中设有一个无线充电线圈,在音箱的组合状态下,线圈配对,利用磁共振在音箱之间传输电荷。但是,无线充电线圈的电流流失率较高,导致充电效率相比触点式充电相比较低,同时由于线圈的体积相对较大,使音箱的体积不能做得太小,影响其便携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式音箱无线触点充电单元,通过无线触点之间的连接,使音箱在组合状态下同时进行电源线充电。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块式音箱无线触点充电单元,其特征是,所述模块式音箱包括主音箱和若干次音箱,所述主音箱与次音箱之间、次音箱与次音箱之间通过可分离式固定机构连接,所述主音箱包括设置于内部的电源模块和设置在主音箱上的电源充电口,所述次音箱包括设置于内部的电源模块,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主音箱和次音箱的侧边,在固定机构的同侧边,还设置触点充电口,所述主音箱上的电源充电口连接至主音箱的电源模块,主音箱的触点充电口与电源充电口连接,次音箱的触点充电口与次音箱的电源模块连接,当次音箱和主音箱以及次音箱与次音箱通过固定机构组合时,相邻的音箱上的触点充电口接触导通,当主音箱上的电源充电口连接外接电源充电时,所述主音箱和次音箱同时充电。

进一步,所述次音箱上均设置电源充电口,每个次音箱均能实现独立充电。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以及触点充电口至少为两组。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以及触点充电口设置在主音箱和次音箱的相邻侧边。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以及触点充电口设置在主音箱和次音箱的相对侧边。

进一步,所述触点充电口包括阳极触点和阴极触点,当次音箱和主音箱以及次音箱与次音箱通过固定机构组合时,相邻的音箱上的阳极触点与阳极触点接触导通,阴极触点与阴极触点接触导通,所述主音箱上的侧边上的阳极触点与阳极触点电连接,并连接至主音箱上的电源充电口的阳极,所述主音箱上的侧边上的阳极触点与阳极触点电连接,并连接至主音箱上的电源充电口的阳极,所述主音箱上的侧边上的阴极触点与阴极触点电连接,并连接至主音箱上的电源充电口的阴极,所述次音箱上的侧边上的阳极触点与阳极触点电连接,并连接至次音箱上的电源模块的充电阳极端,所述次音箱上的侧边上的阴极触点与阴极触点电连接,并连接至次音箱上的电源模块的充电阴极端。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主音箱或次音箱侧边的卡榫头和卡榫眼,配合时,主音箱与次音箱之间,或次音箱与次音箱之间的卡榫头配合在卡榫眼内,将两个音箱固定。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主音箱或次音箱侧边的钕强磁块,组合时,主音箱与次音箱之间,或次音箱与次音箱之间的钕强磁块吸合将两个音箱固定。

进一步,所述主音箱和次音箱的外形相同,每一个侧边的强钕磁块为四个,设置在靠近侧边的四个位置上,所述触点充电口设置在强钕磁块的中间。

进一步,所述次音箱为三个,三个次音箱与主音箱组合时呈2×2或1×4的排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主音箱的充电完成次音箱的同步充电;

(2)音箱在组合时,即完成触点充电口的配对;

(3)可以对单个音箱进行单独充电;

(4)操作方便,灵活组合。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主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次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音箱组合后充电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主音箱;2.电源模块;

3.电源充电口;4.触点充电口;

5.钕强磁块;6.次音箱;

7.电源模块;8.电源充电口;

9.触点充电口;10.钕强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模块式音箱无线触点充电单元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模块式音箱包括主音箱和若干次音箱,主音箱提供音频信号,并发送给次音箱,使用时次音箱布置于场景的不同位置,接收主音箱发送来的不同声道的音频进行播放,实现临场效果。在收纳时,通过固定机构将主音箱和次音箱固定在一起,方便携带与存放。

参见附图1,主音箱1包括设置于内部的电源模块2和设置在主音箱1上的电源充电口3,电源充电口3与电源模块2连接,为电源模块2提供充电功能。主音箱1内部还包括音箱的工作部件及电路。在主音箱1的侧边设置固定机构和触点充电口4,主音箱1上的电源充电口3连接至主音箱1的电源模块2,主音箱1的触点充电口4与电源充电口3连接。主音箱1上的触点充电口4为多个,置于相邻侧边或相对侧边,也可以在四个侧边均设置,以方便音箱之间的组合。固定机构为在主音箱1侧边设置的多个钕强磁块5,每一个侧边的强钕磁块为四个,设置在靠近侧边的四个位置上,触点充电口4设置在强钕磁块的中间。钕强磁块5的设置,使相组合时的音箱上的钕强磁块5的极性相反,实现磁力的吸引。

参见附图2,次音箱6包括设置于内部的电源模块7和设置在次音箱6上的电源充电口8,电源充电口8可对次音箱6进行单独充电,但不是必需部件,电源充电口8与电源模块7连接,为电源模块7提供充电功能。次音箱6内部还包括次音箱6的工作部件及电路。在次音箱6的侧边设置固定机构和触点充电口9,次音箱6上的电源充电口8连接至次音箱6的电源模块7,次音箱6的触点充电口9与电源充电口8连接。次音箱6上的触点充电口9为多个,置于相邻侧边或相对侧边,也可以在四个侧边均设置,以方便音箱之间的组合。这与主音箱的结构相同,同样,固定机构为在主音箱侧边设置的多个钕强磁块10,每一个侧边的钕强磁块10为四个,设置在靠近侧边的四个位置上,触点充电口9设置在钕强磁块10的中间。

主音箱和次音箱的电源充电口要选用通用的usb-c的电源口,通用性强,方便更换充电器。

主音箱与次音箱之间通过对应的强钕磁块磁力吸合连接组合,组合时,主音箱与次音箱上的触点充电口相对应接触导通,同理,当两个次音箱组合时,也同样实现强钕磁块的吸合与触点充电口的电性导通。组合后,当主音箱上的电源充电口连接外接电源充电时,主音箱和次音箱同时充电。如果次音箱上也设有电源充电口,某个次音箱充电时,也可以实现同时对主音箱和另外的次音箱进行充电。

触点充电口包括阳极触点和阴极触点,当次音箱和主音箱以及次音箱与次音箱通过固定机构组合时,相邻的音箱上的阳极触点与阳极触点接触导通,阴极触点与阴极触点接触导通,主音箱上的侧边上的阳极触点与阳极触点电连接,并连接至主音箱上的电源充电口的阳极,主音箱上的侧边上的阳极触点与阳极触点电连接,并连接至主音箱上的电源充电口的阳极,主音箱上的侧边上的阴极触点与阴极触点电连接,并连接至主音箱上的电源充电口的阴极,次音箱上的侧边上的阳极触点与阳极触点电连接,并连接至次音箱上的电源模块的充电阳极端,次音箱上的侧边上的阴极触点与阴极触点电连接,并连接至次音箱上的电源模块的充电阴极端。

固定机构也可以使用传统的卡榫结构,包括设置在主音箱或次音箱侧边的卡榫头和卡榫眼,配合时,主音箱与次音箱之间,或次音箱与次音箱之间的卡榫头配合在卡榫眼内,将两个音箱固定。卡榫结构的配置与钕强磁块的配置相同,功能也相同,只是卡榫结构在用户将音箱对接时,要进行卡榫头与卡榫眼的精确对上。卡榫结构的卡榫头与卡榫眼分别设置在相组合的音箱的不同侧面,以保证两个音箱组合时的配合。

参见附图3,主音箱1与次音箱6的结构形状都相同,钕强磁块5、10和触头充电口4、9设置在音箱的相邻侧边。主音箱1为一个,次音箱6为三个,三个次音箱6与主音箱1组合时呈2×2的排列,主音箱1的触点充电子连接到一个次音箱6的触点充电口,这个次音箱6的触点充电口依次连接另两个次音箱6的触点充电口,实现各音箱的电源模块的阳极与阳极相通,阴极与阴极相通。主音箱1通过其usb-c的电源充电口进行充电时,同时对三个次音箱6也实现充电。

各音箱还可以排成1×4的排列,同样可以实现同时充电,根据排列的不同,设置钕强磁块的位于侧边的位置不同即可,将钕强磁块设置在四个侧边,即可实现任何方向任何数量的音箱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