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88467发布日期:2019-01-22 18:3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更多的外部音频输出设备的普及,电子设备用户更多会选择将要播放的音频传输到外部音频输出设备进行播放。例如,当电子设备可以将音频传输到耳机,利用耳机进行音频播放。然而,耳机在与电子设备的建立连接的过程中的用户体验还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以实现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当前可搜索到的设备;检测所述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是否有耳机;若检测到有耳机,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若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运行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设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可搜索到的设备;设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是否有耳机;信号强度检测单元,用于若所述设备检测单元检测到有耳机,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连接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信号强度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其中,在所述程序代码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当前可搜索到的设备,进而检测所述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是否有耳机,而若检测到有耳机,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若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从而使得电子设备在识别到当前搜索到设备中有耳机的情况下,持续检测耳机发送的无线信号强度,若检测到该强度增大过,且增大后的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就判定该耳机需要和电子设备连接,进而与该耳机建立连接,以便用户需要手动配置电子设备与耳机进行连接,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与耳机交互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与耳机交互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另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再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再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另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再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再一种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音频播放设备的种类增多以及播放音效的提升,更多的用户会选择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所播放的音频输出到音频播放设备进行播放。其中,常见的音频播放设备包括车载音乐播放器、音箱以及耳机等。其中,耳机包括有线耳机或者无线耳机。

以耳机为例。若耳机为有线耳机,那么在有线耳机与电子设备连接后,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有线耳机的物理线路将音频传输给有线耳机,以便有线耳机进行音频播放。再者,若耳机为无线耳机,那么无线耳机预先根据其与电子设备所共同支持的无线通信协议建议通信链路,然后电子设备再通过该通信链路将音频传输给无线耳机,以便无线耳机进行音频播放。例如,如图1所示,在一种情况下,无线耳机包括第一耳机110以及第二耳机120,电子设备100分别与第一耳机110以及第二耳机120基于前述的无线通信协议建议通信链路。再者,还可以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直接第一耳机100基于前述的无线通信协议建议通信链路,然后第一耳机110再和第二耳机120基于前述的无线通信协议建议通信链路。其中,无线通信协议可以包括wlan协议、蓝牙协议或者zigbee协议等。

而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通常在耳机使用耳机之前,都需要用户手动的对耳机进行配置,从而触发电子与耳机之间建立无线连接,进而给用户造成了不便。因此,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中可以改善上述问题,提升用户体验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请参阅图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当前可搜索到的设备。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响应于设备搜索指令开始获取当前可搜索到的设备。其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触发设备搜索指令。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在检测到设定的物理按键被触控了预设的操作以后触发设备搜索指令。也可以是在识别到用户通过语音发出了设定的内容后触发设备搜索指令。

设备在上电以后可以以所支持的通信协议广播无线信号。那么对应的,电子设备在上电以后或者在开启无线通信功能后,可以搜索到基于电子设备支持的通信协议发射的无线信号,进而确定电子设备当前可以搜索到的设备。例如,若电子设备支持蓝牙协议或者wifi协议,那么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到以蓝牙协议或者wifi协议进行无线信号广播的设备。

步骤s120:检测所述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是否有耳机。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方式,设备在广播无线信号时会携带自身的标识信息,例如,自己的设备名称或者设备类型,一边其他的设备识别。以蓝牙协议为例,例如,在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中,可以通过基于实例化bluetoothclass.device类所得到的返回值来确定当前通过蓝牙连接的设备类型。若返回的值为audio_video_camcorder,则表征为图像采集设备。若返回的值为audio_video_car_audio,则表征为车载设备。若返回的值为audio_video_hifi_audio,则表征为音频播放设备或者视频播放设备。若返回的值为audio_video_microphone,则表征为麦克风。若返回值为audio_video_wearable_headset,则表征为耳机。

步骤s130:若检测到有耳机,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其中,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为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ion)值。

步骤s140:若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耳机是用户被用户持拿的状态下朝向电子设备靠近的,那么可能的一种情况下,耳机只是意外的朝向电子设备靠近了一下,但是可能就会造成电子设备与耳机之间的误连接,为了避免该问题,作为一种方式,若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间段内持续增大,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当检测到耳机在设定时间段内持续增大,说明耳机被用户持拿着一直朝向电子设备靠近,那么就可以表征当前用户确实需要耳机与电子设备进行连接。

其中,作为一种方式,耳机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

在这种情况下,若用户期望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均可以使用,那么就需要用户同时持拿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朝向电子设备靠近,然而这样会给用户造成不便,降低了用户体验。那么作为一种方式,在所述耳机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的情况下,所述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步骤包括:检测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的各自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若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间段内持续增大,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的步骤包括: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中任一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间段内持续增大,与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均建立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通过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当前可搜索到的设备,进而检测所述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是否有耳机,而若检测到有耳机,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若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从而使得电子设备在识别到当前搜索到设备中有耳机的情况下,持续检测耳机发送的无线信号强度,若检测到该强度增大过,且增大后的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就判定该耳机需要和电子设备连接,进而与该耳机建立连接,以便用户需要手动配置电子设备与耳机进行连接,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10: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当前可搜索到的设备。

步骤s220:检测所述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是否有耳机。

步骤s230:若检测到有耳机,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步骤s240:若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音频输出状态。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确定当前是否处于音频输出状态。可选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查询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来确定当前的是否处于音频输出状态。其中,作为一种方式,若电子设备为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执行activitymanager的getrunningtasks方法来获取到当前在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名称。此外,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usagestatsmanager来获取用户使用的程序的列表,将该列表中记录的最近使用的应用程序识别为当前的前台应用。再者,还可以通过android自带无障碍功能,监控窗口焦点的变化,拿到焦点窗口对应包名作为当期在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

当电子设备获取到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后,可以根据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名称来确定当前是否处于音频输出状态。电子设备可以预先存储建立具备音频输出的应用程序名单,当电子设备获取到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后,可以再检测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否属于该名单中,若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属于该名单中,则判定电子设备处于音频输出状态。

再者,除了通过前述通过检测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来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音频输出状态外,还可以通过检测是否有音频流的方式来检测是否处于音频输出状态。例如,若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系统,那么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执行audiomanager类的ismusicactive()方法,根据ismusicactive()方法的返回值来确定是否处于音频输出状态。

此外,作为另外一种方式,为了避免电子设备在执行audiomanager类的ismusicactive()方法时出现错误,造成电子设备误判其是否处于音频输出状态。那么电子设备可以结合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以及ismusicactive()方法的返回值来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音频输出状态。

例如,当电子设备的内存不足或者cpu的处理资源紧张时,可能会造成电子设备处理数据错误。可选的,电子设备可以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当前的内存小于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属于前述的名单中的应用程序,且ismusicactive()方法的返回值表征有音频流时,判定当前电子设备处于音频输出状态,从而避免因为内存不足造成电子设备在执行audiomanager类的ismusicactive()方法时出现错误,造成电子设备误判其是否处于音频输出状态。

除了上述的方式反,若电子设备检测到处于来电呼叫状态或者通话状态等,均判定电子设备处于音频输出状态。

步骤s250:若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音频输出状态,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

步骤s260:若所述电子设备未处于音频输出状态,以预设周期继续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音频输出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通过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当前可搜索到的设备,进而检测所述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是否有耳机,而若检测到有耳机,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若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在电子设备处于音频输出状态下,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从而使得电子设备在识别到当前搜索到设备中有耳机的情况下,持续检测耳机发送的无线信号强度,若检测到该强度增大过,且增大后的强度符合预设条件,且电子设备有音频输出需求后,就判定该耳机需要和电子设备连接,进而与该耳机建立连接,以便用户需要手动配置电子设备与耳机进行连接,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10: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当前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可搜索到的设备。

步骤s320:检测所述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是否有耳机。

步骤s330:若检测到有耳机,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步骤s340: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基于第二通协议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所支持的通信距离短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所支持的通信距离。

其中,作为一种方式,第一通信协议可以为近场通信协议,例如,nfc通信协议或者rfid通信协议。而第二通信协议可以为蓝牙协议或者wifi协议等短距离通信协议。可以理解的是,nfc通信协议或者rfid通信协议所支持的通信距离较蓝牙协议或者wifi协议等短距离通信协议所支持的通信距离更短,那么当基于第一通信协议检测到有耳机后,且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可以判定检测到的耳机是需要与电子设备建立连接,进而再通过基于第二通协议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使得电子设备在识别到当前基于第一通信协议搜索到设备中有耳机的情况下,持续检测耳机发送的无线信号强度,若检测到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发射无线信号的强度增大过,且增大后的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就判定该耳机需要和电子设备连接,进而基于第二通协议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以便可以在与耳机基于第二通信协议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先通过通信距离更短的第一通信协议检测耳机的连接趋势,然后在判断耳机有连接趋势后再通过第二通信协议与耳机建立连接,使得用户不需要手动配置电子设备与耳机进行连接,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的同时。

请参阅图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410: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当前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可搜索到的设备。

步骤s420:检测所述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是否有耳机。

步骤s430:若检测到有耳机,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步骤s440:若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检测是否可以通过耳机基于第一通信协议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检测到所述耳机。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所支持的通信距离短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所支持的通信距离。那么可以理解的是,当在检测到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有耳机,且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可以初步判定该耳机是朝向电子设备移动的,也就可以意味着用户希望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建立连接。

而为了能够进一步的确定耳机是否需要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连接,那么电子设备会继续基于第一通信协议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检测到所述耳机。

其中,作为一种方式,电子设备中而可以设置相互独立工作的第一通信模块以及第二通信模块。其中,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发送或接受信号,而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发送或接受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再触发第二通信模块上电开始工作,或者是触发第二通信模块从休眠状态切换到唤醒状态开始工作,从而节约电量。

步骤s450:若可以检测到,基于所述第二通协议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与耳机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包括第一部分连接和第二部分连接的连接,在完成第一部分连接后就会开始发送第二部分连接的请求,并且在设定时间段内,没有收到关于第二部分连接的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会判定当次连接失败,并继续重新发送第二部分连接的请求,若失败次数超过设定次数,会放弃连接,并且同时会断开已经建立的第一部分连接。

以电子设备与耳机之间是基于蓝牙协议建立的连接为例。那么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电子设备与耳机之间会先建立link连接,即acl链路的连接。当acl链路连接建立后,电子设备会发起建立channel连接的请求,即l2cap的连接,建立l2cap的连接之后,从而完成这种连接模式下的连所有连接过程。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方式,电子设备可以在通过耳机基于第一通信协议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检测到所述耳机后,与耳机建立第一部分连接,在检测到第一耳机或者第二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后,再完成后续部分的连接。

其中,作为一种方式,可以通过耳机设置的红外传感器来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耳机被佩戴在人耳朵上时,有部分区域是会被遮挡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后会被遮挡的区域设置红外传感器的方式,通过检测红外传感器的返回的状态值来确定红外传感器发射的红外信号是否被遮挡,从而确定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还是未佩戴状态。那么可以理解的是,当返回的状态值表征红外信号被遮挡时,确定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当返回的状态值表征红外信号未被遮挡时,确定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

那么作为一种方式,耳机可以以设定的周期检测红外传感器返回的状态值所表征的内容,并且再以设定的周期将获取的红外传感器返回的状态值所表征的内容传输给电子设备,以便电子设备实时记录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可选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在本地建立以文本文件,在该文本文件中配置一变量,例如,headset_status。若电子设备识别耳机传回的内容表征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可以给变量headset_status赋值1,而当电子设备识别耳机传回的内容表征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可以给变量headset_status赋值0。那么当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是通过耳机进行音频播放以后,可以通过检测该文本文件中变量headset_status的值来确定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前述通过红外传感器来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其他元件来确定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例如,可以在耳机佩戴后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部位设置一元器件,该元器件与人体皮肤接触后电阻值可以改变(例如,热敏电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将该元器件设置在一个通路中,通过检测该通路的电流变化即可确定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相应的,在这种方式下,当耳机通过该通路的电流变化确定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后,可以将检测的结果发送给电子设备。

步骤s460:若未检测到,以预设的周期开始检测是否可以通过耳机基于第一通信协议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检测到所述耳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使得电子设备在识别到当前基于第一通信协议搜索到设备中有耳机的情况下,持续检测耳机发送的无线信号强度,若检测到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发射无线信号的强度增大过,且增大后的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开始检测是否可以通过第一通信协议发送的无线信号发件该耳机,托可以发现,就判定该耳机需要和电子设备连接,使得用户不需要手动配置电子设备与耳机进行连接,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的同时。

请参阅图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500,运行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500包括:设备获取单元510、设备检测单元520、信号强度检测单元530以及连接控制单元540。

设备获取单元510,用于获取当前可搜索到的设备。

设备检测单元520,用于检测所述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是否有耳机。

信号强度检测单元530,用于若所述设备检测单元检测到有耳机,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连接控制单元540,用于若所述信号强度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

连接控制单元540,具体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间段内持续增大,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

作为一种方式,在耳机包括第一耳机以及第二耳机的情况下,信号强度检测单元530,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的各自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连接控制单元540,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中任一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间段内持续增大,与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均建立连接。

请参阅图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600,运行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600包括:设备获取单元610、设备检测单元620、信号强度检测单元630、音频状态检测单元640以及连接控制单元650。

设备获取单元610,用于获取当前可搜索到的设备。

设备检测单元620,用于检测所述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是否有耳机。

信号强度检测单元630,用于若检测到有耳机,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音频状态检测单元640,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音频输出状态。

连接控制单元650,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音频输出状态,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

音频状态检测单元640,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未处于音频输出状态,以预设周期继续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音频输出状态。

请参阅图9,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700,运行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700包括:设备获取单元710、设备检测单元720、信号强度检测单元730以及连接控制单元740。

设备获取单元710,用于获取当前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可搜索到的设备。

设备检测单元720,用于检测所述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是否有耳机。

信号强度检测单元730,用于若检测到有耳机,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连接控制单元740,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耳机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基于第二通协议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所支持的通信距离短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所支持的通信距离。

请参阅图10,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800,运行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800包括:设备获取单元810、第一设备检测单元820、信号强度检测单元830、第二设备检测单元840以及连接控制单元850。

设备获取单元810,用于获取当前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可搜索到的设备。

第一设备检测单元820,用于检测所述可搜索到的设备中是否有耳机。

信号强度检测单元830,用于若检测到有耳机,检测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第二设备检测单元840,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耳机所发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大,且增大后的信号强度符合预设条件后,检测是否可以通过耳机基于第一通信协议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检测到所述耳机。

连接控制单元850,用于若可以检测到,基于所述第二通协议与所述耳机建立连接。

第二设备检测单元840,用于若未检测到,以预设的周期开始检测是否可以通过耳机基于第一通信协议所发送的无线信号检测到所述耳机。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形式的耦合。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在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通话状态下时,检测所述通话的下行语音的输出方式,若所述输出方式为耳机输出模式,检测输出所述下行语音的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的佩戴状态,而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中有处于未佩戴状态的耳机的情况下,断开与处于未佩戴状态的耳机的连接。从而使得在电子设备向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同时并行输出下行语音的情况下,有耳机被取下处于未佩戴状态后,电子设备可以断开与处于未佩戴状态的耳机之间的连接,以免处于未佩戴状态的耳机依然占用无线资源,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处于佩戴状态的耳机可以利用的无线资源,提升整体的通话质量,进而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下面将结合图11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1,基于上述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另一种可以执行前述设备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200包括相互耦合的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存储器104、无线模块106、音频模块108以及姿态检测模块110。其中,该存储器104中存储有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内容的程序,而处理器102可以执行该存储器104中存储的程序。

其中,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102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02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2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目标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2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04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04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电子设备2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前述的文本文档)等。

所述无线模块106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例如和音频播放设备进行通讯。所述无线模块106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所述无线模块106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wlan协议以及蓝牙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作为一种方式,该无线模块106可以包括两种支持不同通信协议的子模块。例如,包括nfc通信子模块以及蓝牙通信子模块。其中,nfc通信子模块可以与其他设备基于nfc通信协议进行通信,而蓝牙子模块可以发现其他基于蓝牙协议发送无线信号的设备,并与该基于蓝牙协议发送无线信号的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此外,该无线模块106还可以包括rfid子模块以及wifi通信子模块等。

再者,该音频模块108可以用于处理电子设备200中所运行的应用程序输出的音频。需要说明的是,该电子设备200可以为前述的电子设备100。还可以为前述的第一耳机110或者第二耳机120。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8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computer-readablestorage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8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8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设备),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