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21876发布日期:2019-01-05 10:0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基站的频谱范围分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5g,5th-generation)通信在前期的实现中,因为受到新配置的高频5g(工作在3.5/5g)通信损耗影响,过渡期都希望通过现有的第四代移动通信(4g,4th-generation)网络增加覆盖面,也就是所谓的非独立(nsa,non-standalone)组网,或者在独立(sa,standalone)组网中,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也会定义一些低频段(4g频段)单独作为上行覆盖一边增强网络覆盖面。无论是nsa还是sa组网中,低频段的频谱资源都只作为上行的覆盖,而不作为数据量的频谱资源使用;这种4g网络与5gnr组合的形式必然就会出现共存的问题,也就是4g频段的谐波恰好落在5gnr的接收频段以内。

5gnr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全新空口设计的全球性5g标准;目前对于4g网络与5g网络在nsa组网下的共存主要通过硬件的滤波器实现4g频谱的谐波衰减以实现共存,主要思路是在4g网络中增加对应的滤波器以实现谐波的衰减达到4g与5g的共存;但是,该方案硬件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降低成本的同时消除二次谐波对下行信号的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应用一基站中,其中,当第一网络制式为用户终端至所述基站的上行网络,第二网络制式为所述用户终端至所述基站的下行网络时,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

根据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确定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

根据所述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为所述下行网络中可供每个运营商的用户终端使用的通信信道。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根据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所述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为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给运营商的用户终端使用的通信信道。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包括:

将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中除所述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以外的频谱范围,确定为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确定出的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中,分别为每个运营商分配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在上述方法中,若获取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时,相应地,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确定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根据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所述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为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给运营商的用户终端使用的通信信道。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所述每个运营商的在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包括:

将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中除所述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以外的频谱范围,确定为所述每个运营商的在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包括:

从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中,为所述每个运营商分配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之间互相不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第一网络制式为用户终端至所述基站的上行网络,第二网络制式为所述用户终端至所述基站的下行网络时,获取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确定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为所述下行网络中可供每个运营商的用户终端使用的通信信道。

在上述基站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所述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为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给运营商的用户终端使用的通信信道。

在上述基站中,第一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中除所述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以外的频谱范围,确定为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在上述基站中,第二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从确定出的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中,分别为每个运营商分配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在上述基站中,若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时,相应地,

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

相应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在上述基站中,第三确定子单元,包括: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所述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为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给运营商的用户终端使用的通信信道。

在上述基站中,第四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中除所述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以外的频谱范围,确定为所述每个运营商的在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在上述基站中,第五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中,为所述每个运营商分配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所述每个运营商在所述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之间互相不重叠。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终端包括基站收发器和基站控制器,岁哦书基站控制器包括:

处理器以及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通过通信总线依赖所述处理器执行操作,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所述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时候,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一基站中,当第一网络制式为用户终端至基站的上行网络,第二网络制式为用户终端到基站的下行网络时,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然后,根据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确定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最后,根据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先根据终端上报的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计算出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由于二次谐波与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之间存在干扰,为了消除二次谐波对下行网络的干扰,根据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来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即,在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时考虑到二次谐波的影响,这样,可以避免二次谐波对下行网络的干扰,没有引入滤波器,降低了硬件成本的同时,避免了二次谐波对下行信号的干扰,从而提高了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消除谐波干扰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选的消除谐波干扰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频谱范围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基站中,其中,当第一网络制式为用户终端至基站的上行网络,第二网络制式为用户终端至基站的下行网络时,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该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

其中,上述第一网络制式可以为4g网络,第二网络制式可以为5g网络,这里,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下面以第一网络制式为4g网络,第二网络制式为5g网络为例进行说明。随着5g技术的引入,5g通信在前期的实现中,因为受到新配置的高频5g通信损耗的影响,过渡期都需要通过现有的4g网络增加覆盖面,那么,目前,4g网络与5g网络共存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形态。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4g网络与5g网络在nsa下的共存中,当基站通过4g网络接收数据,通过5g网络发送数据时,4g网络的工作信道所产生的二次谐波与5g网络之间会存在干扰,为了避免频谱之间的干扰,可以通过增加硬件电路的方式实现,举例来说,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消除谐波干扰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针对4g网络与5g网络共存下的终端来说,当4g网络与5g网络共存,4g网络的工作信道所产生的二次谐波通过内部4g天线直接辐射到5g的接收链路(rx,receive)上,被5g链路接收。为了消除二次谐波对5g频谱的干扰,在发送链路(tx,transmit)上增加滤波器,以达到衰减二次谐波的目的。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选的消除谐波干扰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通过长期演进型(lte,longtermevolution)天线可以接收或者发送数据(ltetx),通过nr天线可以接收(nrrx)或者发送数据,当lte网络的工作信道为f0时,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为2f0;这里,当基站通过4g网络接收数据,通过5g网络发送数据时,基站通过lte天线接收到数据,先通过匹配电路对数据进行匹配,然后通过滤波器对数据进行滤波,再通过匹配电路对数据进行匹配,最后通过4g网络功率放大器中的开关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接收机中;基站中的发射机通过5g网络发送数据时,先通过5g网络中的功率放大器对数据进行放大,然后通过匹配电路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通过nr天线将数据发出;也就是说,当基站通过4g网络接收数据,通过5g网络发送数据时,通过在4g网路中加入滤波器可以衰减二次谐波,以达到降低干扰的作用;其中,图3中的匹配电路用于阻抗匹配,该匹配电路由一个电感l和两个电容c组成。

其中,上述利用在4g网路中添加滤波器的方法虽然可以降低二次谐波对5g频谱的干扰影响,但是增加了成本,为了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降低二次谐波的干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上行网络为4g网络,下行网络为5g网络时,即,终端用4g网络发送数据,利用5g网络接收数据时,可以先获取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

具体来说,当终端通过4g网络发送数据时,基站可以先获取当前4g网络的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只有在得知当前4g网络的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才可以计算出二次谐波,从而避免二次谐波对5g网络的影响。

s102:根据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确定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

这里,以lteb3和nrn78为例来说,b3tx的工作带宽在1710-1785hz之间,b3tx的二次谐波在3420-3570hz之间,而nrn78的工作带宽是在3300-3800hz之间,显然,当上行网络为4g网络,下行网络为5g网络时,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落入了5g网络的频谱范围。

那么,为了避免二次谐波对5g网络的影响,可以先计算出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

具体来说,基站将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均乘以2,得到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例如,当上行网络的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为1720-1723hz时,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为3440-3446hz;当上行网络的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为1720-1725hz时,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为3440-3450hz。

这样,便可以得到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

s103:根据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为下行网络中可供每个运营商的用户终端使用的通信信道。

在s102中获知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之后,那么,在为运营商分配通信信道时,将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考虑进去,能够降低二次谐波对下行网络的干扰。

其中,上述运营商可以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为了确定出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s103可以包括:

根据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根据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这里,先根据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出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其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为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给运营商的用户终端使用的通信信道。

为了确定出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可以包括:

将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中除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以外的频谱范围,确定为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也就是说,从下行网络中删除掉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后,将剩余的频谱范围确定为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这样,在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中,不包含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那么,使得分配给运营商使用的通信信道不会与上行网络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之间产生干扰,从而避免了二次谐波对下行网络的干扰。

另外,根据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中,还可以将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中除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以外的频谱范围的部分频谱范围,确定为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确定出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之后,可以根据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具体来说,为了确定出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可以包括:

从确定出的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中,分别为每个运营商分配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这里,若确定出的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为3420-3440hz和3450-3570hz,可以将上述频谱范围分成三段,分别分配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

还可以将可分配频谱范围中的部分频谱范围分配给每个运营商,例如,若确定出的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为3420-3440hz和3450-3570hz,将3450-3570hz分成三段,分别分配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这里,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为每个运营商确定出下行网络中可用的频谱范围,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若获取到每个运营商在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时,相应地,

根据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确定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可以包括:

根据每个运营商在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

相应地,根据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可以包括:

根据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具体来说,在获取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中,可以获取到每个运营商在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那么,根据二次谐波与基波的关系,可以得到每个运营商在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从而可以根据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为了确定出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包括:

根据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每个运营商的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根据每个运营商的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具体来说,先确定出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其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为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给运营商的用户终端使用的通信信道。再基于每个运营商的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这样,便可以根据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来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首先,为了确定出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分配频谱范围,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的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包括:

将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中除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以外的频谱范围,确定为每个运营商的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针对每个运营商来说,从下行网络中删除掉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后,将剩余的频谱范围确定为每个运营商的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这样,在每个运营商的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中,不包含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那么,使得分配给每个运营商使用的通信信道不会与每个运营商的上行网络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产生干扰,从而对于每个运营商而言,可以避免上行网络产生的二次谐波的干扰。

另外,根据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中,还可以将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中除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以外的频谱范围的部分频谱范围,确定为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确定出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之后,可以根据每个运营商的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具体来说,为了确定出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可以包括:

从每个运营商的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中,为每个运营商分配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之间互相不重叠。

举例来说,从中国移动的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中,为中国移动分配中国移动的可用频谱范围,这样,在中国移动的可用频谱范围中,不包含中国移动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那么,使得供给中国移动的用户终端可使用的通信信道不会与中国移动在上行网络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产生干扰,从而避免了二次谐波的干扰。

针对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之间互相不重叠,即每个运营商拥有各自的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举例来说,中国移动的上行网络的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为1720-1723hz,中国联通的上行网络的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为1725-1728hz,中国电信的上行网络的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为1730-1738hz;分别计算得到中国移动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为3440-3446hz,中国联通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为3450-3456hz,中国电信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为3460-3476hz,确定出的中国移动的可分配频谱范围为3420-3440hz和3446-3570hz,那么,基站可从3420-3440hz和3446-3570hz中为中国移动分配下行网络的可用频谱范围,确定出的中国联通的可分配频谱范围为3420-3450hz和3456-3570hz,那么,基站可从3420-3450hz和3456-3570hz中为中国联通分配下行网络的可用频谱范围,确定出的中国电信的可分配频谱范围为3420-3450hz和3476-3570hz,那么,基站可从3420-3450hz和3476-3570hz中为中国电信分配下行网络的可用频谱范围,并且,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之间互相不重叠,例如,中国移动的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为3450-3470hz,中国联通的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为3470-3490hz,中国电信的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为3490-3510hz。

下面举实例来对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进行说明。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频谱范围的示意图,参考图4所示,给出了典型lteb3与nrn78之间的共存,其中b3的tx谐波恰好处在5gnr的接收频段以内。这对于b3+nrn78共同工作时的共存存在极大的风险。硬件通路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增加滤波器实现谐波滤除,但成本较高。

通过仔细分析,b3tx的工作带宽在1710-1785之间,谐波3420-3570共150m在n78(图4中用格子图形示出)以内。如果实现分布切换则可以在基站实现谐波的避开。其主要思路就是通过基站的判别合理分配5gnr的下行信道。

对于4g与5g同时存在的通信,4g通信主要作为控制也就是覆盖,其数据量都很小,基站或者协议直接将4g网络的上行带宽设定为最小带宽1.4m,那么根据计算可以得到谐波的带宽也就是2.8m,这相对5gnr的超高带宽很小,基站可以合理地避开;

首先,基站确定4g发出上行信号实现上行覆盖,带宽最小1.4m;

其次,基站根据上行覆盖信道的带宽计算得到二次谐波的带宽以及频谱范围,具体来说,根据图4可知,lteb3的信道都是分布在1710-1785hz之间,对应的谐波在3420-3570hz之间,假设lte的某个信道chanl1处在当前通信频段,那么他所对应的谐波所处在nr的信道也是可以确认,假设为chanlnr1。以上所有行为基站都可以通过lte的通信信道进行确认,也可以通过终端进行上报。

最后,基站将当前4g信号的二次谐波频谱资源从3420-3570的信道中单独列出排除,并依据现有资源进行信道分配;

通过上述实例,因为lte连接主要作为覆盖连接,其数据流量主要为5gnr,lte的连接信道确认以后,其对应的谐波所在5gnr的信道也是确认的信息,基站会根据lte的信道,给出的5gnr信道避开谐波所在的信道,如此,在下行网络中避开二次谐波,以避开二次谐波对下行网络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基站中,当第一网络制式为用户终端至基站的上行网络,第二网络制式为用户终端到基站的下行网络时,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然后,根据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确定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最后,根据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先根据终端上报的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计算出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由于二次谐波与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之间存在干扰,为了消除二次谐波对下行网络的干扰,根据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来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即,在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时考虑到二次谐波的影响,这样,可以避免二次谐波对下行网络的干扰,没有引入滤波器,降低了硬件成本的同时,避免了二次谐波对下行信号的干扰,从而提高了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

实施例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500,该基站500还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51,用于当第一网络制式为用户终端至基站的上行网络,第二网络制式为用户终端至基站的下行网络时,获取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

第一确定单元52,用于根据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确定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

第二确定单元53,用于根据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为下行网络中可供每个运营商的用户终端使用的通信信道。

可选的,第二确定单元53,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确定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为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给运营商的用户终端使用的通信信道。

可选的,第一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将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中除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以外的频谱范围,确定为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可选的,第二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从确定出的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中,分别为每个运营商分配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可选的,若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到每个运营商在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时,

相应地,第一确定单元52,具体用于:

根据每个运营商在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上行网络中工作信道的频谱范围所产生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

相应地,第二确定单元53,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可选的,第三确定子单元,包括: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和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分别确定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为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给运营商的用户终端使用的通信信道。

可选的,第四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将下行网络的频谱范围中除每个运营商的二次谐波的频谱范围以外的频谱范围,确定为每个运营商的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

可选的,第五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从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可分配的频谱范围中,为每个运营商分配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

其中,每个运营商在下行网络中的可用频谱范围之间互相不重叠。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获取单元51、第一确定单元52、第二确定单元53、第一确定子单元、第二确定子单元、第三确定子单元、第四确定子单元和第五确定子单元可由位于基站500上的处理器实现,具体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ing)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等实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600,包括:基站收发器61和基站控制器62;

基站控制器62包括处理器63以及存储有所述处理器63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64,所述存储介质64通过通信总线65依赖所述处理器63执行操作,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63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时,终端中的各个组件通过通信总线6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通信总线6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通信总线6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通信总线6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时候,所述处理器执行实施例一所述的频谱范围的确定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erromagneticrandomaccessmemory,f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cd-rom)等存储器。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