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用路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5651发布日期:2018-12-11 23:3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用路由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网络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用路由器。

背景技术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随着智能化的普及在家庭中大部分的家用电器都可以通过电器内部的智能芯片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家用电器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后可通过管理软件或移动设备对家用电器进行操作管理可实现对家用电器的远程操作。

由于家用电器的项目较多往往需要在家庭中安装物联网路由器,物联网路由器可实现多个电器之间的网络的无线连接,并且物联网路由器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屏可直观看到家庭电器的用电情况并且通过手指的操作可实现对家用电器的连接,物联网路由器作为家用电器连接网络的媒介在物联网连接网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联网路由器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有热量的产生,在家庭环境中由于屋内的空气流通性较差且会遇到太阳光的直射,往往因为路由器的内部发热而导致路由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发生损坏,发生损坏的路由器直接导致家用电器的网络连接发生中断影响电器正常运转,甚至导致火灾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用路由器,解决了在家庭环境中由于屋内的空气流通性较差且会遇到太阳光的直射,往往因为路由器的内部发热而导致路由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发生损坏,发生损坏的路由器直接导致家用电器的网络连接发生中断影响电器正常运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用路由器,包括塑料壳体,所述塑料壳体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的底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下方设置有固定螺丝杆,所述固定螺丝杆的螺纹端贯穿电路板并与电路板上方设置的螺纹座螺纹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底部设置有金属导热装置,所述塑料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口,所述塑料壳体的顶部嵌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塑料壳体的背部设置有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所述塑料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按压冷却装置,所述塑料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温度报警装置。

优选的,所述金属导热装置包括热传导铜柱、导热片、导热瓦、换气冷却铜管和排气嘴,所述电路板的底部与热传导铜柱焊接固定,所述热传导铜柱的底部与导热片焊接固定,所述导热片的底部与导热瓦焊接固定,所述导热瓦的外表面与换气冷却铜管焊接固定,所述换气冷却铜管的外表面与排气嘴焊接固定,所述换气冷却铜管的内部与排气嘴连通。

优选的,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包括活动连接座和无线发射天线,所述塑料壳体的背部与活动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连接座的顶部与无线发射天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压冷却装置包括接触底座、传导柱、换气腔、排气活塞、橡胶密封圈、复位弹簧和连接管,所述接触底座位于塑料壳体的下方,所述接触底座的顶部与传导柱焊接固定,所述传导柱的外表面与换气腔活动套接,所述换气腔的内部设置有排气活塞,所述传导柱远离接触底座的一端与排气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排气活塞的外圈表面与橡胶密封圈固定套接,所述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与换气腔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排气活塞的顶部与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换气腔的顶部与塑料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换气腔的顶部与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远离换气腔的一端与换气冷却铜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报警装置的型号为ds18b20。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天线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的输入端与电路板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报警装置的输入端与电路板的输出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用路由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用路由器,通过塑料壳体内部电路板上设置的热传导铜柱、导热片和导热瓦的设置可将路由器内部的电路板进行热传导降温操作,可减少路由器内部的电路板集中发热引起电子元件易损坏的问题。

2、该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用路由器,设置温度检测报警装置可将塑料壳体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温度达到设定或超出设定的温度时会自动发出警报声,以提醒人们将路由器进行散热,通过人为操作可使路由器尽可能的延长使用寿命。

3、该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用路由器,通过导热瓦上连接的换气冷却铜管,换气冷却铜管与按压冷却装置上的连接管连通,接触底座与地面接触后通过按压塑料壳体可使排气活塞在换气腔的内部进行向上活动,排气活塞的向上活动可将换气腔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排出的气体可通过连接管输送到换气冷却铜管的内部并从排气嘴处进行排出,通过换气腔将外部的空气输送到换气冷却铜管的内部并从排气嘴处进行排出,通过换气冷却铜管内部的空气流通可将换气冷却铜管、导热片和导热瓦进行降温操作可有效降低塑料壳体中电路板的温度,有效提高了路由器的使用寿命,并减少了路由器因为高温而产生烧坏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换气冷却铜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按压冷却装置结构剖视图。

其中,1塑料壳体、2电路板、3螺纹座、4固定螺丝杆、5金属导热装置、501热传导铜柱、502导热片、503导热瓦、504换气冷却铜管、505排气嘴、6散热口、7触摸显示屏、8无线信号发射装置、801活动连接座、802无线发射天线、9按压冷却装置、901接触底座、902传导柱、903换气腔、904排气活塞、905橡胶密封圈、906复位弹簧、907连接管、10温度检测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用路由器,如图1-5所示,包塑料壳体1,塑料壳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座3,螺纹座3的底部设置有电路板2,电路板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螺丝杆4,固定螺丝杆4的螺纹端贯穿电路板2并与电路板2上方设置的螺纹座3螺纹连接,电路板2的底部设置有金属导热装置5,塑料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口6,塑料壳体1的顶部嵌设有触摸显示屏7,塑料壳体1的背部设置有无线信号发射装置8,塑料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按压冷却装置9,塑料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温度报警装置10,温度检测报警装置10的型号为ds18b20,温度检测报警装置10温度测量范围0到99.9摄氏度,精度为0.1摄氏度,当塑料外壳1内部的温度超过50摄氏度时,温度检测报警装置10发出间断性报警声。

金属导热装置5包括热传导铜柱501、导热片502、导热瓦503、换气冷却铜管504和排气嘴505,电路板2的底部与热传导铜柱501焊接固定,热传导铜柱501的底部与导热片502焊接固定,导热片502的底部与导热瓦503焊接固定,通过塑料壳体1内部电路板2上设置的热传导铜柱501、导热片502和导热瓦503的设置可将路由器内部的电路板2进行热传导降温操作,可减少路由器内部的电路板2集中发热引起电子元件易损坏的问题,导热瓦503的外表面与换气冷却铜管504焊接固定,换气冷却铜管504的外表面与排气嘴505焊接固定,换气冷却铜管504的内部与排气嘴505连通。

无线信号发射装置8包括活动连接座801和无线发射天线802,塑料壳体1的背部与活动连接座801固定连接,活动连接座801的顶部与无线发射天线802活动连接。

按压冷却装置9包括接触底座901、传导柱902、换气腔903、排气活塞904、橡胶密封圈905、复位弹簧906和连接管907,接触底座901位于塑料壳体1的下方,接触底座901的顶部与传导柱902焊接固定,传导柱902的外表面与换气腔903活动套接,换气腔903的内部设置有排气活塞904,传导柱902远离接触底座901的一端与排气活塞904固定连接,排气活塞904的外圈表面与橡胶密封圈905固定套接,橡胶密封圈905的外圈与换气腔903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排气活塞904的顶部与复位弹簧906固定连接,换气腔903的顶部与塑料壳体1固定连接,换气腔903的顶部与连接管907连通,连接管907远离换气腔903的一端与换气冷却铜管504连通,通过导热瓦503上连接的换气冷却铜管504,换气冷却铜管504与按压冷却装置9上的连接管907连通,接触底座901与地面接触后通过按压塑料壳体1可使排气活塞904在换气腔903的内部进行向上活动,排气活塞904的向上活动可将换气腔903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排出的气体可通过连接管907输送到换气冷却铜管504的内部并从排气嘴505处进行排出,通过换气腔903将外部的空气输送到换气冷却铜管504的内部并从排气嘴505处进行排出,通过换气冷却铜管504内部的空气流通可将换气冷却铜管504、导热片502和导热瓦503进行降温操作可有效降低塑料壳体1中电路板2的温度,有效提高了路由器的使用寿命,并减少了路由器因为高温而产生烧坏损坏的问题。

电路板2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天线802的输入端电连接,触摸显示屏7的输入端与电路板2的输出端电连接,温度检测报警装置10的输入端与电路板2的输出端电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路由器放置在平整的地面或者桌子上,塑料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温度检测报警装置10,设置温度检测报警装置10可将塑料壳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温度达到设定或超出设定的温度时会自动发出警报声,以提醒人们将路由器进行散热,通过按压塑料壳体1可使排气活塞904在换气腔903的内部进行向上活动,排气活塞904的向上活动可将换气腔903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排出的气体可通过连接管907输送到换气冷却铜管504的内部并从排气嘴505处进行排出,通过换气腔903将外部的空气输送到换气冷却铜管504的内部并从排气嘴505处进行排出,通过换气冷却铜管504内部的空气流通可将换气冷却铜管504、导热片502和导热瓦503进行降温操作可有效降低塑料壳体1中电路板2的温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