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81549发布日期:2019-04-20 06:2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设备是指任何一种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设备、器械或者机器,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智能门锁、智能音箱、智能空调、智能电视、智能路由等,这些智能设备通过家庭路由器的wifi接入到网络中,然后由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来控制。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智能设备很多的数据都是放到生产厂商的云端进行存储,再通过手机端进行控制,这样容易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同时不法分子也可以利用漏洞篡改数据,达到控制智能设备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将智能设备中的用户敏感数据通过智能合约存储在私有链上,能够避免用户敏感数据的泄露,充分保证了用户敏感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

对接入局域网的多个智能设备构成私有链网络;

各个所述智能设备分别获取用户发布的具有多种功能的智能合约,并经所述用户确认后将所述智能合约部署到所述私有链网络上;

当所述智能设备接收到所述用户的设备初始化请求时,由所述智能设备获取所述设备初始化请求中的用户敏感数据;

对所述用户敏感数据生成相应的第一初始信息,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增加功能将所述第一初始信息写入私有链中。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增加功能将所述信息写入私有链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智能设备接收到所述用户的设备使用请求时,由所述智能设备获取所述设备使用请求中的用户输入数据,并对所述用户输入数据生成相应的待查询信息;以及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查询功能对所述待查询信息在所述私有链中进行查询;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智能合约的查询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敏感数据为所述用户输入的初始指纹数据,所述,所述对所述用户敏感数据生成相应的第一初始信息,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增加功能将所述第一初始信息写入私有链中,包括:

由所述智能设备将所述初始指纹数据转化为初始hash值,并根据所述初始hash值和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id生成初始复合key;

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启动方式和所述初始指纹数据的录入时间生成value值;

将所述初始复合key、所述value值通过所述智能合约的增加功能对应地写入所述私有链中。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输入数据为所述用户的指纹数据,所述对所述用户输入数据生成相应的待查询信息,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查询功能对所述待查询信息在所述私有链中进行查询,包括:

由所述智能设备将所述指纹数据转化为hash值,并根据所述hash值和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id生成复合key;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查询功能以查询所述私有链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复合key对应的value值,并接收所述智能合约返回的查询结果;

其中,所述查询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智能设备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客户端接收到所述用户对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初始化请求时,由所述客户端获取所述用户设定的初始密码,并使用预设算法对所述初始密码生成相应的第二初始信息;以及

将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id、所述第二初始信息与所述预设算法对应地写入所述智能合约的验证功能中,以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更新;

由各个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用户的确认操作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升级。

进一步地,所述由各个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用户的确认操作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升级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智能设备接收到所述用户的设备使用请求时,由所述智能设备获取所述用户的输入密码;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验证功能使用所述预设算法对所述输入密码生成相应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与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id对应的所述第二初始信息进行比对验证;

接收所述智能合约返回的验证结果,并根据所述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算法为hash算法。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智能设备接收到所述用户对所述用户敏感数据的修改请求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修改功能对所述用户敏感数据进行修改;

当所述智能设备接收到所述用户对所述用户敏感数据的删除请求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删除功能对所述用户敏感数据进行删除。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私有链网络中的智能设备上,所述私有链网络由所述智能设备与其他智能设备构成,且所述私有链网络部署有用户发布的智能合约,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智能设备接收到所述用户的设备使用请求时,由所述智能设备获取所述设备使用请求中的用户输入数据;

对所述用户输入数据生成相应的待查询信息,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对所述待查询信息在私有链中进行查询,其中,所述私有链中预先存储有基于用户敏感数据生成的初始信息;

根据所述智能合约的查询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私有链网络中的智能设备上,所述私有链网络由所述智能设备与其他智能设备构成,且所述私有链网络部署有用户发布的智能合约,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智能设备接收到所述用户的设备使用请求时,由所述智能设备获取所述用户的输入密码;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以使所述智能合约使用所述预设算法对所述输入密码生成相应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与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id对应的初始信息进行比对验证,其中,所述初始信息是基于所述用户设定的初始密码生成的;

接收所述智能合约返回的验证结果,并根据所述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客户端和接入局域网的多个智能设备,多个所述智能设备构成私有链网络;

各个所述智能设备分别包括:

合约获取模块,用于与所述私有链网络中的其他智能设备分别获取用户通过所述客户端发布的具有多种功能的智能合约;

合约部署模块,用于经所述用户确认后将所述智能合约部署到所述私有链网络上;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用户的设备初始化请求时,获取所述设备初始化请求中的用户敏感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敏感数据生成相应的第一初始信息;以及

合约调用模块,用于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增加功能将所述第一初始信息写入私有链中。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用户的设备使用请求时,获取所述设备使用请求中的用户输入数据;

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还用于所述用户输入数据生成相应的待查询信息;

合约调用模块,还用于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查询功能对所述待查询信息在所述私有链中进行查询;

各个所述智能设备分别还包括:

操作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智能合约的查询结果确定所述智能设备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敏感数据为所述用户输入的初始指纹数据,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初始指纹数据转化为初始hash值,并根据所述初始hash值和对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id生成初始复合key;以及

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启动方式和所述初始指纹数据的录入时间生成value值;

所述合约调用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初始复合key、所述value值通过所述智能合约的增加功能对应地写入所述私有链中。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输入数据为所述用户的指纹数据,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具体还用于:

将所述指纹数据转化为hash值,并根据所述hash值和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id生成复合key;

所述合约调用模块具体还用于: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查询功能以查询所述私有链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复合key对应的value值,并接收所述智能合约返回的查询结果;

其中,所述查询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智能设备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包括:

密码获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对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初始化请求时,由所述客户端获取所述用户设定的初始密码;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使用预设算法对所述初始密码生成相应的第二初始信息;

信息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id、所述第二初始信息与所述预设算法对应地写入所述智能合约的验证功能中,以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更新;

各个所述智能设备分别还包括:

合约升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确认操作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升级。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具体还用于: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的设备使用请求时,获取所述用户的输入密码;

所述合约调用模块具体还用于: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验证功能,以使所述智能合约使用所述预设算法对所述输入密码生成相应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与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id对应的所述第二初始信息进行比对验证;

接收所述智能合约返回的验证结果,并根据所述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算法为hash算法。

进一步地,所述合约调用模块具体还用于: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对所述用户敏感数据的修改请求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修改功能对所述用户敏感数据进行修改;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对所述用户敏感数据的删除请求时,调用所述智能合约的删除功能对所述用户敏感数据进行删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用户敏感数据生成的初始信息通过智能合约写入私有链中,且单个智能设备被攻破时无法修改智能合约内容,只有攻破私有链网络中的所有的智能设备才能通过部署新的智能合约才能绕过原先部署的智能合约,如此使得不法分子难以获取用户敏感数据,由此使得用户敏感数据更加安全;

2、本发明实施例由于用户敏感数据存储在局域网私有链中,避免用户敏感数据的泄露,使得不法分子难以获取用户敏感数据,同时用户敏感数据只能由用户进行操作和读取,由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用户敏感数据存储在云端或存储在本地的安全性问题;

3、由于构成私有链网络的多个智能设备是接入局域网中的,使得不法分子无法通过公网进行恶意攻击;

4、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用户敏感数据存储在云端时,用户须通过公网连入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本发明实施例由于用户敏感数据存储在局域网私有链中,用户可以直接接入局域网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设备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门锁密码开门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对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进行说明之前,先对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进行介绍。

关于区块链,区块链是一种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融合起来的新型应用模式。根据区块链网络中心化程度的不同,分化出3种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区块链:

1、全网公开,无用户授权机制的区块链,称为公有链;

2、允许授权的节点加入网络,可根据权限查看信息,往往被用于机构间的区块链,称为联盟链;

3、所有网络中的节点都掌握在一家机构手中,称为私有链。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对接入局域网的多个智能设备构成私有链网络。

其中,多个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门锁、智能音箱、智能空调、智能电视、智能路由等。智能设备可以利用传感器采集到用户指纹数据、环境数据等信息,其中,传感器可以集成在智能设备上,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智能设备进行连接。

102、各个智能设备分别获取用户发布的具有多种功能的智能合约,并经用户确认后将智能合约部署到私有链网络上。

其中,智能合约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增加功能、删除功能、查询功能、修改功能和验证功能;

具体的,该过程可以包括:

各个智能设备分别获取用户通过如下方式之一发布的智能合约:

具有合约发布功能的客户端;

多个智能设备中的具有合约发布功能的智能设备;

其中,客户端具体可以是移动终端、个人pc等终端设备。

各个智能设备由用户通过按钮进行确认后,将智能合约部署到私有链网络上。

103、当智能设备接收到用户的设备初始化请求时,由智能设备获取设备初始化请求中的用户敏感数据。

其中,用户敏感数据可以是用户指纹数据、虹膜数据等用户特征信息,还可以是其他敏感数据。

本实施例中,用户在对多个智能设备进行部署构成私有链网络后,需要进行初始化智能设备,以便后续可以使用该智能设备。当用户需要进行对智能设备进行初始化时,可以采用指纹输入方式进行初始化,以智能门锁为例,用户可以通过传感器将自己的指纹数据输入到智能门锁中,进行初始化智能门锁。

104、对用户敏感数据生成相应的第一初始信息,并调用智能合约的增加功能将第一初始信息写入私有链中。

具体的,由智能设备将初始指纹数据转化为初始hash值,并根据初始hash值和该智能设备的设备id生成初始复合key;根据智能设备的启动方式和初始指纹数据的录入时间生成value值;将初始复合key、value值通过智能合约的增加功能对应地写入私有链中。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智能设备可以使用hash算法对初始指纹数据进行hash运算,生成初始hash值,其中,该hash算法可以是任意安全可靠哈希算法,例如sha256、国密sm3或国密sm4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用户敏感数据生成的初始信息通过智能合约写入私有链中,且单个智能设备被攻破时无法修改智能合约内容,只有攻破私有链网络中的所有的智能设备才能通过部署新的智能合约才能绕过原先部署的智能合约,如此使得不法分子难以获取用户敏感数据,同时用户敏感数据只能由用户进行操作和读取,由此使得用户敏感数据更加安全;同时,由于构成私有链网络的多个智能设备是接入局域网中的,使得不法分子无法通过公网进行恶意攻击;另外,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用户敏感数据存储在云端时,用户须通过公网连入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本发明实施例由于用户敏感数据存储在局域网私有链中,用户可以直接接入局域网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更加高效。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智能设备接收到用户对用户敏感数据的修改请求时,调用智能合约的修改功能对用户敏感数据进行修改;当智能设备接收到用户对用户敏感数据的删除请求时,调用智能合约的删除功能对用户敏感数据进行删除。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智能合约的修改功能或删除功能,便于对用户敏感数据进行修改或删除。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由智能设备将对用户敏感数据的操作记录于私有链上,以供用户进行追溯和查看。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用户敏感数据的操作记录于私有链上,可以防止用户敏感数据被非法查询、篡改,进而能够充分保证用户敏感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在该实施例中,该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除了包括图1中描述的步骤之外,还包括步骤201~204,为了描述简洁起见,省略了图1中描述的步骤。如图2所示,该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还包括:

201、当智能设备接收到用户的设备使用请求时,由智能设备获取设备使用请求中的用户输入数据。

本实施例中,用户在完成初始化智能设备后,可以对智能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以智能门锁为例,当用户需要开启智能门锁时,可以采用指纹输入的方式进行开启智能门锁,即通过传感器将指纹数据输入到智能门锁中。

202、对用户输入数据生成相应的待查询信息。

其中,该用户输入数据为用户的指纹数据。

具体的,由智能设备将指纹数据转化为hash值,并根据hash值和该智能设备的设备id生成复合key,以作为待查询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智能设备可以使用hash算法对用户输入数据进行hash运算,生成hash值,其中,该hash算法可以是任意安全可靠哈希算法,例如sha256、国密sm3或国密sm4等。

203、调用智能合约的查询功能对待查询信息在私有链中进行查询。

具体的,调用智能合约的查询功能以查询私有链中是否存在与复合key对应的value值,并接收智能合约返回的查询结果;其中,查询结果用于指示智能设备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204、智能设备根据智能合约的查询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其中,当查询结果表示查询成功时,则智能设备允许被使用操作,当查询结果表示查询失败时,则智能设备不允许被使用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使用智能设备时,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并生成相应的待查询信息,通过调用智能合约的查询功能进行相应的查询,使得智能设备根据智能合约返回的查询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由此能够避免智能设备被不法分子控制。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在该实施例中,该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除了包括图1中描述的步骤之外,还包括步骤301~304,为了描述简洁起见,省略了图1中描述的步骤。如图3所示,该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还包括:

301、当用户的客户端接收到用户对智能设备的设备初始化请求时,由客户端获取用户设定的初始密码。

本实施例中,用户在对多个智能设备进行部署构成私有链网络后,需要进行初始化智能设备,以便后续可以使用该智能设备。当用户需要进行对智能设备进行初始化时,除了可以采用指纹输入方式初始化智能设备之外,还可以采用密码输入方式初始化智能设备。以智能门锁为例,用户可以使用手机客户端设定智能门锁的开门密码,进行初始化智能门锁。

302、使用预设算法对初始密码生成相应的第二初始信息。

其中,该预设算法为hash算法。

具体的,客户端可以使用hash算法对初始密码进行hash运算,生成初始hash值,其中,该hash算法可以是任意安全可靠哈希算法,例如sha256、国密sm3或国密sm4等。

303、将智能设备的设备id、第二初始信息与预设算法对应地写入智能合约的验证功能中,以对智能合约进行更新。

304、由各个智能设备根据用户的确认操作对智能合约进行升级。

具体的,每个智能设备由用户通过按钮进行确认后,对智能合约进行升级。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用户设定的初始密码生成的第二初始信息通过智能合约写入私有链中,当用户需要对初始密码进行变更时,可以通过合约的升级实现。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在该实施例中,该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除了包括图3中描述的步骤之外,还包括步骤401~403,为了描述简洁起见,省略了图3中描述的步骤。如图4所示,该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还包括:

401、当智能设备接收到用户的设备使用请求时,由智能设备获取用户的输入密码。

本实施例中,用户在完成初始化智能设备后,可以对智能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以智能门锁为例,当用户需要开启智能门锁时,可以采用密码输入的方式进行开启智能门锁,即通过移动客户端将密码输入到智能门锁中。

402、调用智能合约的验证功能,以使智能合约使用预设算法对输入密码生成相应的信息,并将信息与智能设备的设备id对应的第二初始信息进行比对验证。

具体的,由智能设备调用智能合约的验证功能,通过智能合约对输入密码进行hash运算,将该hash运算结果与写入智能合约的初始密码的hash运算结果进行比对验证,生成验证结果;其中,验证结果用于指示智能设备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403、接收智能合约返回的验证结果,并根据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其中,验证结果用于指示智能设备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其中,当验证结果表示验证通过时,则智能设备允许被使用操作,当验证结果表示验证不通过时,则智能设备不允许被使用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使用智能设备时,获取用户的输入密码,并通过调用智能合约的验证功能进行相应的验证,使得智能设备根据智能合约返回的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由此能够避免智能设备被不法分子控制。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私有链网络中的智能设备,私有链网络由智能设备与其他智能设备构成,且私有链网络部署有用户发布的智能合约,方法包括:

501、当智能设备接收到用户的设备使用请求时,由智能设备获取设备使用请求中的用户输入数据。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201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502、对用户输入数据生成相应的待查询信息。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202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503、调用智能合约对待查询信息在私有链中进行查询,其中,私有链中预先存储有基于用户敏感数据生成的初始信息。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203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504、根据智能合约的查询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204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使用智能设备时,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并生成相应的待查询信息,通过调用智能合约进行相应的查询,使得智能设备根据智能合约返回的查询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由此能够避免智能设备被不法分子控制。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方法应用于私有链网络中的智能设备,私有链网络由智能设备与其他智能设备构成,且私有链网络部署有用户发布的智能合约,方法包括:

601、当智能设备接收到用户的设备使用请求时,由智能设备获取用户的输入密码;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401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602、调用智能合约,以使智能合约使用预设算法对输入密码生成相应的信息,并将信息与智能设备的设备id对应的初始信息进行比对验证,其中,初始信息是基于用户设定的初始密码生成的;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402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603、接收智能合约返回的验证结果,并根据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403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使用智能设备时,获取用户的输入密码,并通过调用智能合约进行相应的验证,使得智能设备根据智能合约返回的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由此能够避免智能设备被不法分子控制。

下面结合图5和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作示例性说明。假设接入局域网的多个智能设备包括智能门锁、智能音箱、智能电视和智能路由,对该多个智能设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后,得到的智能设备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可以参照图5所示。假如用户使用智能门锁进行开门,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门锁密码开门的流程示意图,用户输入密码,智能门锁调用智能合约的验证功能进行相应的验证,当验证成功时,智能门锁允许开门操作。

实施例七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系统的系统框图,该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接入局域网的多个智能设备,多个智能设备构成私有链网络,如图7所示,为便于描述清楚,下面仅以客户端710和位于私有链网络的智能设备710对该基于区块链的智能设备系统进行说明,其中,智能设备720被配置为多个智能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客户端710包括:

合约发布模块711,用于向私有链网络的各个智能设备发布具有多种功能的智能合约;

智能设备720包括:

合约获取模块721,用于与私有链网络中的其他智能设备分别获取用户发布的智能合约;

合约部署模块722,用于经用户确认后将智能合约部署到私有链网络上;

数据获取模块723,用于当接收到用户的设备初始化请求时,获取设备初始化请求中的用户敏感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724,用于对用户敏感数据生成相应的第一初始信息;以及

合约调用模块725,用于调用智能合约的增加功能将第一初始信息写入私有链中。

进一步地,数据获取模块723,还用于当接收到用户的设备使用请求时,获取设备使用请求中的用户输入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724,还用于用户输入数据生成相应的待查询信息;

合约调用模块725,还用于调用智能合约的查询功能对待查询信息在私有链中进行查询;

智能设备720还包括:

操作控制模块726,用于根据智能合约的查询结果确定智能设备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进一步地,用户敏感数据为用户输入的初始指纹数据,第一生成模块724具体用于:

将初始指纹数据转化为初始hash值,并根据初始hash值和智能设备的设备id生成初始复合key;以及

根据智能设备的启动方式和初始指纹数据的录入时间生成value值;

合约调用模块具体用于:

将初始复合key、value值通过智能合约的增加功能对应地写入私有链中。

进一步地,用户输入数据为用户的指纹数据,第一生成模块724具体还用于:

将指纹数据转化为hash值,并根据hash值和对智能设备的设备id生成复合key;

合约调用模块725具体还用于:

调用智能合约的查询功能以查询私有链中是否存在与复合key对应的value值,并接收智能合约返回的查询结果;

其中,查询结果用于指示智能设备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进一步地,客户端710还包括:

密码获取模块712,用于当接收到用户对智能设备的设备初始化请求时,由客户端获取用户设定的初始密码;

第二生成模块713,用于使用预设算法对初始密码生成相应的第二初始信息;

信息写入模块714,用于将智能设备的设备id、第二初始信息与预设算法对应地写入智能合约的验证功能中,以对智能合约进行更新;

智能设备还包括:

合约升级模块727,用于根据用户的确认操作对智能合约进行升级。

进一步地,数据获取模块723具体还用于:

当接收到用户的设备使用请求时,获取用户的输入密码;

合约调用模块725具体还用于:

调用智能合约的验证功能,以使智能合约使用预设算法对输入密码生成相应的信息,并将信息与智能设备的设备id对应的第二初始信息进行比对验证;

接收智能合约返回的验证结果,并根据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被使用操作。

进一步地,预设算法为hash算法。

进一步地,合约调用模块725具体还用于:

当接收到用户对用户敏感数据的修改请求时,调用智能合约的修改功能对用户敏感数据进行修改;

当接收到用户对用户敏感数据的删除请求时,调用智能合约的删除功能对用户敏感数据进行删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系统中,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智能设备系统与智能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有益效果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联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