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信号处理装置、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8613发布日期:2019-04-17 03:11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干扰信号处理装置、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信号处理装置、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产业迅猛发展,频谱资源也日益紧缺,因此,在同一地理区域中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同移动通信制式共存的现象。由于移动通信系统中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的非理想性,不同频段之间可能会互相影响,产生阻塞干扰的现象。阻塞干扰会导致接收设备无法正常工作,长时间的阻塞干扰还可能造成接收设备的永久性性能下降。

现有技术中,常通过空间隔离的方式,解决阻塞干扰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调整接收设备上的天线的物理朝向,进行频段隔离。但是,由于接收设备的实际物理位置的限制,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调整的可行站点较少、且隔离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信号处理装置、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以提高基站对干扰信号的隔离效果,从而解决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干扰信号造成阻塞干扰,导致接收设备性能下降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信号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谐振腔、输出接头和输入接头;

所述谐振腔分别与所述输出接头和所述输入接头连接,所述输出接头与基站的单个接收端连接,所述输入接头与天线连接;

所述输入接头,用于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

所述谐振腔,用于对所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输出接头,用于将滤波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基站单个的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谐振腔包括带通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分别与所述输出接头和所述输入接头连接,

所述带通滤波器,用于对所述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处理。

可选地,所述带通滤波器的通带频率为1940mhz-1980mh。

可选地,所述干扰信号处理装置的带外抑制比大于50db。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信号处理系统,包括:天线、基站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干扰信号处理装置;

所述干扰信号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天线和所述基站的单个接收端连接;

所述天线用于收发信号;

所述干扰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所述基站的单收的接收端;

其中,所述基站为单发单收模式的基站。

可选地,所述系统位于干扰基站的通信覆盖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基站为宽带码分多址wcdma基站。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干扰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

对所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将滤波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基站单个的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具体为:对所述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处理;

其中,带通滤波处理的通带频率为1940mhz-1980mh。

可选地,所述干扰信号处理装置的带外抑制比大于50db。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信号处理装置、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其中,该干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谐振腔、输出接头和输入接头,谐振腔分别与输出接头和输入接头连接,输出接头与基站的单个接收端连接,输入接头与天线连接;输入接头,用于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谐振腔,用于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输出接头,用于将滤波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基站单个的接收端。该装置结构简单牢固,性能稳定可靠,体积小,高端寄生通带较远而且散热性能好,能够有效对强干扰信号进行隔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干扰信号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干扰信号处理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干扰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专业术语释义:

阻塞干扰:是指当非相邻频带和非频带内频率上的干扰信号和有用信号同时加入接收机时,强干扰会使接收机链路的非线性器件饱和,产生非线性失真,从而抬升整体设备的接收带宽总功率(receivedtotalwidebandpower,简称:rtwp)。

插损:全称即插入损耗,是指发射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由于插入电缆或元器件所产生的信号损耗,也就是指信号的衰减,通常以db(分贝)的形式表示。

驻波比:也成为电压驻波比(voltagestandingwaveratio,简称:vswr或swr),是指驻波波腹电压与波谷电压幅度之比,驻波比等于1时,表示馈线和天线的阻抗完全匹配,此时高频能量全部被天线辐射出去,没有能量的反射损耗;驻波比为无穷大时,表示全反射,能量完全没有辐射出去。

带内波动:是指在滤波器的通带内信号上下起伏的范围,通常用db(分贝)表示。

带外抑制:是指对通带以外的信号的抑制程度。

由于移动通信的频谱资源日益紧缺,因此,在同一地理区域中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移动通信制式共存的现象。也就是说,在同一地理区域中,可能会存在多种不同移动制式对应的基站,由于移动通信系统中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的非理想性,不同频段之间会产生影响,当产生阻塞干扰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目前解决阻塞干扰的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物理调整接收设备上的天线的物理朝向,改变天线的通信覆盖区域,从而对干扰信号进行频段隔离。但是,天线通常都安装在楼顶、铁塔顶端等位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天线的实际物理位置的限制,通过调整天线朝向进行频段隔离的可行站点较少,导致隔离效果较差,另外,调整天线的通信覆盖区域可能会对正常通信造成影响。

第二、更换带干扰信号处理功能的接收设备。更换干扰信号处理功能的设备通常做法为现网调剂,但是,在目前移动通信设备资源紧缺情况下,现网调剂会越来越多,难以为继。若是直接更换设备,设备成本较高且,更换设备所需的人工费用巨大。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干扰信号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同时,在保证干扰信号处理的可靠性的基础上,兼顾经济性,提高可操作性。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干扰信号处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可以包括:谐振腔11、输出接头12和输入接头13。

其中,谐振腔11分别与输出接头12和输入接头13连接,输出接头12与基站的单个接收端连接,输入接头13与天线连接。

具体地,谐振腔11,用于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为保证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的性能,采用高品质因数腔体材料制作谐振腔11腔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谐振腔11的腔体可采用铝或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铝合金密度低,但是强度较高,接近过超过优质钢,且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谐振腔11的腔体采用铝合金材质不仅能够保证谐振腔11的物理性能,还能够保证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还可在谐振腔11的腔体的内表面先进行镀铜处理,之后再进行多次镀银处理,从而保证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的插损小于预设值。

另外,在加工的过程中,要保证谐振腔11腔体表面光洁无毛刺、无裂痕,以提高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的可靠性。

当然,谐振腔11腔体还可以采用其他材质,以及其他加工工艺,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输入接头13与天线连接,输入接头13用于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输出接头12与基站的单个接收端连接,输出接头12用于将滤波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基站单个的接收端。也就是说,与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连接的基站的工作模式为单收单发模式,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的输出接头12与基站单个的接收端连接,从而保证,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只对接收端的信号进行处理,不会对基站输出的信号产生任何影响。

具体地,输入接头13与天线连接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由于天线的物理位置较为特殊,因此,可通过馈线将天线与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的输入接头13连接在一起。具体地,馈线的一端与天线连接,馈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输入接头13相匹配的接口,通过该接口与输入接头13连接,另外,馈线的长度可根据天线的位置与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之间的距离确定。

进一步地,输出接头12与基站连接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由于基站设备通常设置在室内,且基站设备与相应的天线之间的距离不会太远,因此,可将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与基站设备设置在相同的位置,基站设备上包括与输出接头12相匹配的接口,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的输出接头12通过该接口与基站设备连接。

示例性地,该输入接头13和输出接头12可以为female形式的母接头,通常female形式的母接头包括外导体和内导体,外导体可采用黄铜材质,内导体采用磷青铜或铍青铜材质,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外导体施加力矩,使外导体与基站端或馈线上的相应接口固定连接,内导体受力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保证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内导体能够稳定地传输信号。

通常移动通信天线的输入阻抗为50欧姆,当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的阻抗与天线的输入阻抗能够完全匹配时,能够有效减小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对有用信号造成的影响,因此,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的阻抗为50欧姆。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在其工作频段内的阻抗可能无法达到50欧姆,因此,可通过在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中增加调谐螺钉(图中未示出),对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在其工作频段内的阻抗进行微调,以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50欧姆。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天线为基站对应的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在实际的工作中,天线接收的信号中可能只包含有用信号,也可能既包含有用信号,还包含强干扰信号,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干扰信号处理装置10,即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输入接头13传输至谐振腔11中,通过谐振腔11有效隔离干扰信号,得到有用信号,通过输出接头12将有用信号传输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有用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实施例中,干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谐振腔、输出接头和输入接头,谐振腔分别与输出接头和输入接头连接,输出接头与基站的单个接收端连接,输入接头与天线连接;输入接头,用于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谐振腔,用于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输出接头,用于将滤波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基站单个的接收端。该装置结构简单牢固,性能稳定可靠,体积小,高端寄生通带较远而且散热性能好,能够有效对强干扰信号进行隔离。

由于工信部在2012年12月颁布的559号文中明确:中国移动ltef频段(频率范围为:1885mhz-1915mhz)可以开始启用。但是,中国联通在2012年12月之前集采的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简称:wcdma)基站设备未对此频段做干扰信号处理要求,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中国移动发射设备发送的ltef频段的信号会对中国联通的一载波使用的中心频点为10663(上行频段为:1940mhz-1945mhz)wcdma基站产生阻塞干扰现象,具体在1900mhz-1940mhz频段存在强干扰现象。

其中,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lte)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简称:3gpp)组织制定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简称:umts)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

因此,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基站可以为中国联通的wcdma基站,其下行频段为:2130mhz-2145mhz,上行频段为:1940mhz-1980mhz。

相应地,该干扰信号处理装置的通带频率为1940mhz-1980mh,从而对中国移动发射设备发送的ltef频段的信号进行有效隔离。

下面通过表1详细介绍应用于上述场景中的干扰信号处理装置所满足的性能指标要求:

表1

将满足表1所示性能指标要求的干扰信号处理装置应用于多个中国联通wcdma基站中,以解决由于中国移动发射设备发送的ltef频段的信号而产生的阻塞干扰的问题,使中国联通wcdma基站的接收设备的接收带宽总功率平均从-106dbm降低至-100dbm左右,且未对基站接收设备的其他运行指标产生影响。其中,dbm表示分贝毫。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干扰信号处理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干扰信号处理系统20包括:天线21、基站22和干扰信号处理装置23。

其中,干扰信号处理装置23分别与天线21和基站22的单个接收端连接。

天线21用于收发信号,干扰信号处理装置23用于对天线21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基站22的单个的接收端。也就是说,该基站22为单收单发模式的基站,仅包含一个接收端和一个发射端。

本实施例中,干扰信号处理装置23与天线21的连接方式以及干扰信号处理装置23与基站22的连接方式,可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系统20位于干扰基站的通信覆盖范围内,从而对干扰基站发出的强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防止强干扰信号造成有用基站即基站22出现阻塞干扰的现象。

在实际的工作中,天线21接收的信号中可能只包含有用信号,也可能既包含有用信号,还包含强干扰信号,天线21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干扰信号处理装置,即天线21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输入接头传输至谐振腔中,通过谐振腔有效隔离干扰信号,得到有用信号,通过输出接头将有用信号传输至基站22,以使基站22根据接收到的有用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处理系统,包括:天线、基站以及干扰信号处理装置,其中,干扰信号处理装置分别与天线和基站的单个接收端连接,天线用于收发信号,干扰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对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基站的单个的接收端。本实施例所述的系统通过采用结构简单牢固、性能稳定可靠、体积小、高端寄生通带较远而且散热性能好的干扰信号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对强干扰信号进行隔离,同时,在保证干扰信号处理的可靠性的基础上,兼顾经济性,提高可操作性。

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干扰信号处理装置23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干扰信号处理装置,该干扰信号处理装置包括:谐振腔、输出接头和输入接头,其中,谐振腔分别与输出接头和输入接头连接,输出接头与基站的单个接收端连接,输入接头与天线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22为wcdma基站,具体地,基站22为中国联通的一载波使用的中心频点为10663(上行频段为:1940mhz-1945mhz)wcdma基站。

相应地,干扰信号处理装置23的通带频率为1940mhz-1980mh,且满足上述表1所示的性能指标要求。

通过在基站的单个的接收端前端设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干扰信号处理装置,对中国移动发射设备发送的ltef频段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防止wcdma基站出现阻塞干扰的现象。

图3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信号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干扰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干扰信号处理装置,干扰信号处理装置设置于天线和基站的单个的接收端之间。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301、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

天线接收的信号可能只包含有用信号,也可能既包含有用信号,还包含强干扰信号,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干扰信号处理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天线接收的信号中既包含有用信号,还包含强干扰信号时,有用信号与前干扰信号的频率不同。

s302、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s303、将滤波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基站单个的接收端。

具体地,该干扰信号处理装置在基站的单个的接收端前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将强干扰信号滤除,得到有用信号。之后,再将有用信号传输至基站的单个接收端,以使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有用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处理方法,通过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对上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再将滤波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基站的单个的接收端。通过在基站的单个的接收端使用干扰滤波装置对干扰基站发送的强干扰信号进行有效隔离,以解决强干扰信号导致接收设备产生阻塞干扰的问题,保证接收设备稳定可靠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适用于中国联通wcdma基站中,该wcdma基站一载波使用的中心频点为10663(上行频段为:1940mhz-1945mhz)的场景下,以解决由于中国移动发射设备发送的ltef频段的信号而产生的阻塞干扰的问题。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其他频段产生的阻塞干扰问题,本实施例中的方法仍然适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