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音响及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0138发布日期:2019-03-02 02:1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轴音响及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音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同轴音响及基于同轴音响所形成的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音响的声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音响的结构构造主要是将高音频单元、中音频单元和低音频单元等以平面并排排列的方式装设于音响面板上,此种方式会增加各音频单元的发声中心之间的间距,不但会使得各音频单元所发出的声音大多只能以相互平行且同时垂直于音响面板的形式进行单侧发声,极大地缩减音频传播的范围,而且高音、中音或低音等到达聆听者的距离有所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相位偏差,从而影响声音的正确还原(即:降低了声音的保真度)。

鉴于此,目前行业内提出了诸多改进方案,如:

1、标准意义上的同轴音响,即:将高音频单元与中低音频单元以同轴的方式组合为一体,使各音频单元发音中心处于同一个点上并且保证各音频单元的振膜面相互重合,从而形成同轴音箱;此类方案虽然可以降低声波相位偏差、提高保真度并使得声音的位置感和移动感鲜明准确,但将各音频单元如何完美地组合为一体的难度很大,很容易增加音响的设计、制作及使用成本,同时声音的爆发力明显不足、低音动态效果较差,无法对劲爆、激烈的声音进行有效地保真还原。

2、作为对标准同轴音响的结构变异方案,诸如专利申请号为201220720383.6的中国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360度音效的蓝牙音箱;其主要是由球形外壳和设于球形外壳内部且出音口朝上的扬声器组件构成,在球形外壳内部还设有一导音锥体,导音锥体位于扬声器组件的上方并与扬声器组件隔开,同时导音锥体还朝出音口隆起;此类方案主要是利用导音椎体将经出音口发出的声音沿360度方向反射出去,以达到全方位传播声音的目的;虽然技术效果中提及了可完美地还原低、中、高三个频段的声音,但实质上并未给出实现此技术效果的具体技术手段,具体为:如若扬声器组件采用前述的同轴音箱(即可以理解为是多频式音箱),只是改变了音频传播的范围,并未解决同轴音箱所面临的其他问题;如若采用传统的单频式扬声器,其实质上只能实现对低、中、高三个频段中的一个频段的声音的还原播放,是无法解决多个频段音频的还原播放效果的。

3、作为对标准同轴音响的结构变异方案,诸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20130698.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音响,其方案相当于是具有两组不同扬声频率的扬声器(即:相当于将两个不同频段的扬声器进行组合),两个扬声器的出音口相背分布,且每个扬声器的出音口侧均设置一个锥形反射盘;虽然在结构形式上是将不同频段的扬声器组合在了一起,并使得不同频段的发音中心呈同轴分布,但由于两个扬声器的出音口所朝的方向是相反的,无疑会极大地增加两个频段的发音中心的间距,进而导致相位偏差加剧,影响声音品质。

另外,现有的音响在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声音品质,如何最大限度地优化其结构形式及扩展其实用功能方面(如:如何与家居用品进行结合以实现多功能的实用音箱)还存在严重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音响;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此同轴音响所形成的照明灯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同轴音响,它包括同轴且顺序分布的第一扬声器、声波辐射盘和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出音口和第二扬声器的出音口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声波辐射盘的两侧,所述第一扬声器的扬声频率不同于第二扬声器的扬声频率。

优选地,所述声波辐射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一由抛物线的一部分绕声波辐射盘的中心轴作360度旋转后所形成的锥形曲面,所述声波辐射盘的上表面的顶点和下表面的顶点分别为声波辐射盘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出音口与声波辐射盘的上表面相对,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出音口与声波辐射盘的下表面相对,且所述声波辐射盘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与第一扬声器的出音口的发音中心点及第二扬声器的出音口的发音中心点呈同轴分布。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至少一个悬吊支架,所述悬吊支架的顶端与第一扬声器的出音口的轮廓边沿相连、底端与第二扬声器的出音口的轮廓边沿相连,所述声波辐射盘的轮廓边沿卡固于悬吊架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悬吊支架包括分别由声波辐射盘的中心轴所在的方向朝声波辐射盘的外周方向作倾斜分布且相互间的夹角为锐角的支架臂和悬吊臂、由支架臂的顶端沿平行于声波辐射盘的径向方向作延伸后成型并锁固于第一扬声器的出音口的轮廓边沿的第一固定臂、由悬吊臂的底端沿平行于声波辐射盘的径向方向作延伸后成型并锁固于第二扬声器的出音口的轮廓边沿的第二固定臂以及形成于支架臂的底端与悬吊臂的顶端之间以供声波辐射盘的轮廓边沿对位插套并锁固的锁止槽。

优选地,所述悬吊支架至少为两个且环绕声波辐射盘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扬声器为高音频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为中音频或低音频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包括第二扬声器本体和共振盆腔,所述第二扬声器本体由共振盆腔的盆口套装于共振盆腔内,所述共振盆腔内且位于第二扬声器本体的出音口的相背侧形成有共振腔室。

优选地,它还包括第三扬声器和共振腔套,所述第二扬声器为中音频扬声器,所述第三扬声器为低音频扬声器,所述共振腔套的顶端与共振盆腔的底端对接为一体,所述第三扬声器套装于共振腔套的底端部内,所述第三扬声器的出音口与第二扬声器的出音口呈同轴相背分布,所述共振腔套的底端且位于第三扬声器的出音口侧设置有一导音底座,所述导音底座通过若干根环绕第三扬声器的出音口均匀分布的支撑臂与共振腔套相连。

本发明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同轴音响的照明灯具,它包括照明灯组和同轴音响,所述同轴音响为上述的同轴音响,所述照明灯组架设于第一扬声器上并位于第一扬声器的上方侧。

优选地,所述照明灯组包括灯座、底端锁固于灯座上的灯杆、通过若干根环绕灯杆的顶端均匀分布的支撑肋杆装设于灯杆上的灯罩以及装设于灯杆的顶端并位于灯罩内的照明灯,所述第一扬声器由灯座的底端侧套装于灯座内。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灯体套柱,所述同轴音响装设于灯体套柱的顶端部内,所述灯体套柱的侧壁上和/或灯座上设置有分别与同轴音响和照明灯作电连接的控制组件。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将两个不同扬声频率的扬声器的出音口进行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声波辐射盘的两侧,使得两个扬声器所发出的不同频段的声音可在声波辐射盘的反射作用下以近乎水平平行传播的方式被近距离对外发散,不但能够实现声音的全方位传播效果,而且由于两个不同频段的发音中心之间的间距被有效缩小,可以降低相位偏差、缩小不同频段的声音到达聆听者的距离差异、调高声音的保真度;同时,通过对同轴音响的结构扩展形成照明灯具,可使得音响能够与传统的家居电器融合为一体,既丰富音响的实用功能,也达到了一物多用的效果;其结构简单紧凑、音质品质高、实用功能丰富,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同轴音响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同轴音响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同轴音响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同轴音响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轴音响,它包括同轴且顺序分布的第一扬声器10、声波辐射盘20和第二扬声器30;其中,第一扬声器10的出音口和第二扬声器30的出音口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声波辐射盘20的两侧,并且第一扬声器10的扬声频率不同于第二扬声器30的扬声频率。由此,通过将两个不同扬声频率的扬声器的出音口进行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声波辐射盘20的两侧,使得两个扬声器所发出的不同频段的声音可在声波辐射盘20的反射作用下以近乎水平平行传播的方式被近距离对外发散,从而不但能够实现声音的全方位传播效果,而且由于两个不同频段的发音中心之间的间距被有效缩小,可以降低相位偏差,缩小不同频段的声音到达聆听者的距离差异,调高声音的保真度;相较于标准的同轴音响,其能够在最大限度地保证音质效果的同时有效地降低音响的设计制作的难度及成本;而相较于现有的对标准同轴音响所作的结构变异方案,其则可兼具多频段声音同时还原播放的效果、音频全方位传播的效果以及提高声音品质的效果。

为保证两个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能够被近距离且同步地进行全方位传播,本实施例的声波辐射盘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一由抛物线的一部分绕声波辐射盘20的中心轴作360度旋转后所形成的锥形曲面,其中,声波辐射盘20的上表面的顶点和下表面的顶点分别为声波辐射盘20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第一扬声器10的出音口与声波辐射盘20的上表面相对,第二扬声器30的出音口与声波辐射盘20的下表面相对,并且声波辐射盘20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与第一扬声器10的出音口的发音中心点及第二扬声器30的出音口的发音中心点呈同轴分布。由此,通过对声波辐射盘20的结构优化,可保证两个不同频段的声音能够以同轴的方式进行360度范围内的均匀发散。

为能够在结构上将两个扬声器和声波辐射盘20合理地装配为一体,本实施例的音响还包括一至少一个悬吊支架40,其中,悬吊支架40的顶端与第一扬声器10的出音口的轮廓边沿相连(其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利用螺丝等五金件进行锁固连接或者利用卡榫等结构进行卡合连接等等)、底端与第二扬声器30的出音口的轮廓边沿相连(其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利用螺丝等五金件进行锁固连接或者利用卡榫等结构进行卡合连接等等),而声波辐射盘20的轮廓边沿则卡固于悬吊架40的中部。由此,可利用悬吊支架40以支撑第一扬声器10、悬吊第二扬声器30和夹持卡合声波辐射盘20的方式将三者作结构装配,而悬吊支架40的具体结构形式或者其在声波辐射盘20的周侧的覆盖面积则可根据音响的实际声音传播方位、传播范围等等进行具体选择或设置。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悬吊支架40的设置而对声音的传播造成阻碍,实现声音的全方位传播效果,本实施例的悬吊支架40包括分别由声波辐射盘20的中心轴所在的方向朝声波辐射盘20的外周方向作倾斜分布且相互间的夹角为锐角的支架臂41和悬吊臂42(可以理解为两者所形成的结构整体类似于c形或者锐角弯折结构)、由支架臂41的顶端沿平行于声波辐射盘20的径向方向作延伸后成型并锁固于第一扬声器10的出音口的轮廓边沿的第一固定臂43、由悬吊臂42的底端沿平行于声波辐射盘20的径向方向作延伸后成型并锁固于第二扬声器30的出音口的轮廓边沿的第二固定臂44以及形成于支架臂41的底端与悬吊臂42的顶端之间以供声波辐射盘20的轮廓边沿对位插套并锁固的锁止槽45。由此,通过对悬吊支架40的结构优化,可使其形成类似于弯折的杆状结构物,在能够有效为第一扬声器10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为第二扬声器30提供稳定的悬吊力的同时,也为缩减悬吊支架40在声音辐射区域内的遮挡或覆盖面积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保证声音能够以近似360度的传播范围进行对外发散。

为最大限度地增强扬声器与声波辐射盘20作结构装配后的结构稳固性,本实施例的悬吊支架40可优选为至少两个并环绕声波辐射盘20均匀分布。

为保证整个音响的声音品质,本实施例的第一扬声器10优选为高音频扬声器,第二扬声器30则优选为中音频或低音频扬声器;其中,第二扬声器30包括第二扬声器本体31和共振盆腔32,第二扬声器本体31由共振盆腔32的盆口套装于共振盆腔32内,在共振盆腔32内且位于第二扬声器本体31的出音口的相背侧形成有共振腔室a。以此,通过对两个扬声器的扬声频率的差异化选择,以高音频扬声器为第一扬声器10,利用其能够快速地振动产生声音且振动幅度较小的特点可形成高音频段的发音,而以中低音频扬声器为第二扬声器30,由于其振动幅度加大,故可在共振盆腔32的配合下将中低音频段的声音进行保真发出,从而不但为优化整个音响的结构创造了条件,而且能够保证两个不同频段的声音被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增强声音的保真效果以及整个音响的音质品质。

作为优选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整个音响的音质品质,增强重低音的振动效果,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音响还包括第三扬声器50和共振腔套60,第二扬声器30为中音频扬声器,第三扬声器50为低音频扬声器,共振腔套60的顶端与共振盆腔32的底端对接为一体,第三扬声器50套装于共振腔套60的底端部内,第三扬声器50的出音口与第二扬声器30的出音口呈同轴相背分布,共振腔套60的底端且位于第三扬声器50的出音口侧设置有一导音底座61,导音底座61通过若干根环绕第三扬声器50的出音口均匀分布的支撑臂62与共振腔套60相连。由此,利用共振腔套60可将第三扬声器50装配于第二扬声器30的底端侧,并利用导音底座61作为整个音响的支撑底座以使音响能够被平稳地放置,而通过对扬声器的扬声频率的选择可使得整个音响形成高音频段、中音频段和低音频段的发声;第三扬声器50所发出的低频声音在经过导音底座61的反射后可经由相邻的两个支撑臂62之间的间隙对外发出,由于低频声音传播的位置位于整个音响的底部且在共振腔套60的配合下,可有效增强整个音响的重低音振动效果。

基于上述的同轴音响,为最大限度地丰富或扩展音响的实用功能,尤其是能够与传统家居电器进行结构融合,实现一物多用的目的,如图5和图6所示并结合图3至图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同轴音响的照明灯具,它包括照明灯组70和同轴音响,其中,同轴音响为上述的同轴音响,而照明灯组70则架设于第一扬声器10上并位于第一扬声器10的上方侧。由此,可利用同轴音响作为整个灯具的支撑结构件来使用,尤其是在第一扬声器10采用高音频扬声器时,可利用无需配置共振部件的特点为照明灯组70的装配提供空间位置,以形成即照明和音响于一体的家居电器。

作为一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照明灯组70采用类似于台灯的结构形式,即:包括灯座71、底端以诸如螺纹连接等方式锁固于灯座71上的灯杆72、通过若干根环绕灯杆72的顶端均匀分布的支撑肋杆73装设于灯杆72上的灯罩74以及装设于灯杆72的顶端并位于灯罩74内的照明灯75,而第一扬声器10由灯座71的底端侧套装于灯座71内。由此,可形成底部发声、上部照明的台灯。

为最大限度地优化整个照明灯具,本实施例的灯具还包括一灯体套柱80,同轴音响装设于灯体套柱80的顶端部内,在灯体套柱80的侧壁上和/或灯座71上设置有分别与同轴音响和照明灯75作电连接的控制组件(图中未示出)。在具体实施时,可利用灯体套柱80将诸如第二扬声器30和共振腔套60等装配为一体,并利用灯体套柱80本身、灯座71本身以及灯体套柱80与共振腔套60或第二扬声器30之间的结构间隙为诸如控制按键、驱动板、电池、接线口等控制组件提供装配空间或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存在悬吊支架40的情况下,可将悬吊支架40的底端锁固在灯体套柱80的顶端,而第一扬声器10则可通过配置诸如顶壳11、悬吊板12等部件装设于悬吊支架40的顶端,其中,第一扬声器10的本体装设于顶壳11与悬吊板12之间并利用灯座73将三者装配为一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