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的互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4224发布日期:2019-06-15 00:1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务器的互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服务器的互联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主要的设备是服务器和网络交换机,当前兴起了大量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交换机,为数据中心设备的统一做出了探索。

当前软件定义交换机采用的是x86平台服务器适配大量的网卡实现。服务器搭配网卡实现自定义交换机的方式,并没有显著降低系统成本,反而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为服务器的维护及可靠性带来了负面影响。

当前的数据中心采用专用交换进进行网络传输,作为数据中心内的专用设备,网络交换机价格昂贵。同时由于网络交换机的专用性,使得数据中心增加了设备的种类,给设备的硬件统一造成了重要障碍。

一部分数据中心尝试采用软件定义的方案,使用服务器搭配网卡的形式进行软件定义交换机设计。由于服务器需要适配大量的网卡,以实现对外互联的功能,使得实现软件定义交换机的服务器异常复杂,且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服务器的互联系统,至少能够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互联系统,包括:上行服务器,包括与多个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非透明桥;

其中,服务器分别通过相应的非透明桥与上行服务器进行互连。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服务器包括第一软件中间层,其中,系统应用程序通过第一软件中间层和非透明桥总线连接至上行服务器的交换路由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行服务器还包括第二软件中间层,第二软件中间层将上行服务器的核心路由部分与非透明桥总线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行服务器还包括连接至外部网络的网卡。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基于ntb的软件定义交换机,可以将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直接通过ntb进行互联,服务器既是网络设备,同时也是计算设备,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统一了硬件平台,并提升了数据中心的可维护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的互联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定义交换机数据层次互联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的互联系统,包括:上行服务器10,包括与多个服务器20通信连接的多个ntb12。其中,服务器20分别通过相应的ntb12与上行服务器10进行互连。这样,数据中心内的多个服务器20通过ntb12与上行服务器10进行互联,上行服务器10作为软件定义交换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基于ntb的软件定义交换机,可以将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直接通过ntb进行互联,服务器既是网络设备,同时也是计算设备,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统一了硬件平台,并提升了数据中心的可维护性。

其中,服务器20可包括第一软件中间层,其中,系统应用程序通过第一软件中间层和ntb总线连接至上行服务器10的交换路由表。

另外,上行服务器10可包括第二软件中间层,第二软件中间层将上行服务器10的核心路由部分与ntb总线分离。

上行服务器10还包括连接至外部网络的网卡14。

具体的,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行服务器10通过适配40/100gethernet(以太网)网卡14实现系统对外网络。构建软件中间层,向下对接ntb12驱动,处理来自ntb总线的数据;对上实现tcp/ip接口,支持应用程序。服务器(node)20部署软件中间层,实现系统应用程序通过软件中间层穿透ntb总线直接对接上行服务器10上的交换路由表。上行服务器10部署软件中间层,将软件定义交换机的核心路由功能与ntb总线分离,保证与服务器20之间的ntb透明。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基于ntb技术的软件定义交换机的实现方法,将数据中心内的设备统一化。服务器既可以作为计算节点,也可以作为交换节点,为数据中心的硬件平台化和设备统一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的互联系统,包括:上行服务器,包括与多个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多个非透明桥;其中,服务器分别通过相应的非透明桥与上行服务器进行互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技术研发人员:田洪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7
技术公布日:2019.0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