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耳机壳体的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073发布日期:2019-02-15 20:37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耳机壳体的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耳机壳体的打孔机。



背景技术:

耳机,可以说是微型的音箱,它通常由壳体、PCB 板、永磁体、音圈、振动膜等组成,所述壳体又由前后两盖体拼合而成,通常将靠人耳的一侧盖体称为后盖,其上设有出音孔, PCB 板、永磁体等部件均固定于该后盖中。

目前,耳机的前后盖的出音孔通常都是人工首先对其进行定位,然后由钻孔装置对其进行钻孔工序,上述人工操作易出现误操作造成废品,并且由于都是通过人工上下料,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耳机壳体的打孔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耳机壳体的打孔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旁侧设有呈竖直设置用于向其输送耳机的供料装置,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与供料装置的出料端衔接配合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上设有供耳机穿过的输送槽,所述导料板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且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沿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钻孔装置和第二钻孔装置,所述第一钻孔装置和第二钻孔装置的输出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靠近第一钻孔装置的侧壁上设有定位耳机打孔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导料板的前端设有与其衔接配合的下料板,该下料板呈倾斜且自导料板的前端向工作台的底部延伸设置,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还设有控制装置,供料装置、第一钻孔装置和第二钻孔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呈竖直设置的承托架和安装在承托架顶部且呈竖直设置的物料振动盘,所述物料振动盘的输料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物料导料道,该物料导料道呈Z型结构且其前端的顶面与导料板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钻孔装置包括与工作台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一承载架和沿着第一承载架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顶部设有第一钻孔组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钻孔组件沿着第一承载架的长度方向作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滑轨和位于两个第一滑轨之间的第一驱动组件,两个第一滑轨和第一驱动组件均沿着第一承载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沿着第一承载架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螺杆、用于固定第一螺杆两端的第一固定座、套装在第一螺杆上的第一滑块和驱动第一滑块能够沿着第一螺杆的长度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且呈水平设置的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底部设有与两个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钻孔组件包括与第一基板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座和卡箍在第一安装座内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设有与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前端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一钻孔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钻孔装置包括与工作台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二承载架和沿着第二承载架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顶部设有第二钻孔组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钻孔组件沿着第二承载架的长度方向作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第二滑轨和位于两个第二滑轨之间的第二驱动组件,两个第二滑轨和第二驱动组件均沿着第二承载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沿着第二承载架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螺杆、用于固定第二螺杆两端的第二固定座、套装在第二螺杆上的第二滑块和驱动第二滑块能够沿着第二螺杆的长度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且呈水平设置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的底部设有与两个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钻孔组件包括与第二基板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座和卡箍在第二安装座内呈水平设置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设有与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前端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二钻孔头。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支撑板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承托座和设置两个承托座之间两个导杆,两个所述导杆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板,两个导杆的下方设有驱动滑板能够沿着两个导杆的长度方向作往复运动的驱动气缸,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设有便于固定驱动气缸的安装板,所述滑板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该连接板呈L型,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前壁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用于定位耳机打孔的定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与滑板的前壁固定连接的推动气缸和与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定位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全自动钻孔机,利用物料振动盘将耳机壳体输送至物料导料道内,因导料板与物料导料道衔接配合,故耳机壳体能够顺利在导料板内移动,利用驱动气缸驱动滑板沿着两个导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推动气缸驱动能够使定位板与第一钻孔头对准校正,从而防止耳机壳体的钻孔精度低,导致产品报废,当对准校正后,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电机使第一滑块沿着第一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因第一基板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基板又与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故与第一安装座卡箍的第一驱动部也随之在第一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驱动部驱动第一钻孔头转动,完成耳机壳体的初步钻孔工序;第二驱动电机使第二滑块沿着第二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因第二基板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二基板又与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故与第二安装座卡箍的第二驱动部也随之在第二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驱动部驱动第二钻孔头转动,完成耳机壳体的最终钻孔工序,利用倾斜设置的下料板完成耳机壳体的下料工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提高耳机壳体的钻孔精度,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钻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钻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工作台1,供料装置2,承托架2a,物料振动盘2b,物料导料道2c,导料板3,支撑板4,第一钻孔装置5,第一承载架5a,第一驱动机构5b,第一滑轨5b1,第一驱动组件5b2,第一螺杆5b2a,第一固定座5b2b,第一滑块5b2c,第一驱动电机5b2d,第一基板5b2e,第一导块5b2f,第一钻孔组件5c,第一安装座5c1,第一驱动部5c2,第一连接部5c3,第一钻孔头5c4,第二钻孔装置6,第二承载架6a,第二驱动机构6b,第二滑轨6b1,第二驱动组件6b2,第二螺杆6b2a,第二固定座6b2b,第二滑块6b2c,第二驱动电机6b2d,第二基板6b2e,第二导块6b2f,第二钻孔组件6c,第二安装座6c1,第二驱动部6c2,第二连接部6c3,第二钻孔头6c4,调节装置7,承托座7a,导杆7b,滑板7c,驱动气缸7d,安装板7e,连接板7f,定位组件7g,下料板8,控制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用于耳机壳体的打孔机,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旁侧设有呈竖直设置用于向其输送耳机的供料装置2,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设有与供料装置2的出料端衔接配合的导料板3,所述导料板3上设有供耳机穿过的输送槽,所述导料板3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且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板4,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设有沿着支撑板4的长度方向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钻孔装置5和第二钻孔装置6,所述第一钻孔装置5和第二钻孔装置6的输出方向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4靠近第一钻孔装置5的侧壁上设有定位耳机打孔位置的调节装置7,所述导料板3的前端设有与其衔接配合的下料板8,该下料板8呈倾斜且自导料板3的前端向工作台1的底部延伸设置,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还设有控制装置9,供料装置2、第一钻孔装置5和第二钻孔装置6均与控制装置9电性连接,通过控制装置9控制供料装置2向导料板3内输送耳机壳体,调节装置7完成耳机壳体的定位打孔工序,第一钻孔装置5完成耳机壳体的初步钻孔,第二钻孔装置6完成耳机壳体的最终钻孔工序,下料板8完成耳机壳体的自动下料工序。

所述供料装置2包括呈竖直设置的承托架2a和安装在承托架2a顶部且呈竖直设置的物料振动盘2b,所述物料振动盘2b的输料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物料导料道2c,该物料导料道2c呈Z型结构且其前端的顶面与导料板3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利用物料振动盘2b将耳机壳体输送至物料导料道2c内,因导料板3与物料导料道2c衔接配合,故耳机壳体能够顺利在导料板3内移动。

所述第一钻孔装置5包括与工作台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一承载架5a和沿着第一承载架5a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5b,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b的顶部设有第一钻孔组件5c,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b能够驱动第一钻孔组件5c沿着第一承载架5a的长度方向作往复运动,利用控制装置9第一驱动机构5b驱动第一钻孔组件5c沿着第一承载架5a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耳机壳体的初步钻孔工序。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b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滑轨5b1和位于两个第一滑轨5b1之间的第一驱动组件5b2,两个第一滑轨5b1和第一驱动组件5b2均沿着第一承载架5a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b2包括沿着第一承载架5a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螺杆5b2a、用于固定第一螺杆5b2a两端的第一固定座5b2b、套装在第一螺杆5b2a上的第一滑块5b2c和驱动第一滑块5b2c能够沿着第一螺杆5b2a的长度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电机5b2d,控制装置9控制第一驱动电机5b2d使第一滑块5b2c沿着第一螺杆5b2a的长度方向移动,因第一基板5b2e与第一滑块5b2c固定连接,故与第一基板5b2e固定连接的第一钻孔组件5c也随之在第一螺杆5b2a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完成耳机壳体的初步钻孔工序,所述第一滑块5b2c的顶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且呈水平设置的第一基板5b2e,所述第一基板5b2e的底部设有与两个第一滑轨5b1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块5b2f,防止当第一驱动电机5b2d在长时间工作下,第一滑块5b2c在第一螺杆5b2a的长度方向移动出现偏差,从而影响耳机壳体的钻孔精度。

所述第一钻孔组件5c包括与第一基板5b2e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座5c1和卡箍在第一安装座5c1内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部5c2,所述第一驱动部5c2的输出端设有与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c3,所述第一连接部5c3的前端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一钻孔头5c4,当第一驱动电机5b2d驱动使第一基板5b2e在第一螺杆5b2a的长度方向移动时,第一驱动部5c2带动第一连接部5c3转动,从而使与第一连接部5c3螺纹连接的第一钻孔头5c4转动,完成耳机壳体的初步钻孔工序,第一连接部5c3与第一钻孔头5c4螺纹配合,能够实现快速更换第一钻孔头5c4,适用于不同耳机尺寸钻孔工序。

所述第二钻孔装置6包括与工作台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二承载架6a和沿着第二承载架6a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驱动机构6b,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b的顶部设有第二钻孔组件6c,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b能够驱动第二钻孔组件6c沿着第二承载架6a的长度方向作往复运动,利用控制装置9第二驱动机构6b驱动第二钻孔组件6c沿着第二承载架6a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耳机壳体的最终钻孔工序。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b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第二滑轨6b1和位于两个第二滑轨6b1之间的第二驱动组件6b2,两个第二滑轨6b1和第二驱动组件6b2均沿着第二承载架6a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b2包括沿着第二承载架6a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螺杆6b2a、用于固定第二螺杆6b2a两端的第二固定座6b2b、套装在第二螺杆6b2a上的第二滑块6b2c和驱动第二滑块6b2c能够沿着第二螺杆6b2a的长度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电机6b2d,控制装置9控制第二驱动电机6b2d使第二滑块6b2c沿着第二螺杆6b2a的长度方向移动,因第二基板6b2e与第二滑块6b2c固定连接,故与第二基板6b2e固定连接的第二钻孔组件6c也随之在第二螺杆6b2a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完成耳机壳体的最终钻孔工序,所述第二滑块6b2c的顶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且呈水平设置的第二基板6b2e,所述第二基板6b2e的底部设有与两个第二滑轨6b1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块6b2f,防止当第二驱动电机6b2d在长时间工作下,第二滑块6b2c在第二螺杆6b2a的长度方向移动出现偏差,从而影响耳机壳体的钻孔精度。

所述第二钻孔组件6c包括与第二基板6b2e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座6c1和卡箍在第二安装座6c1内呈水平设置的第二驱动部6c2,所述第二驱动部6c2的输出端设有与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6c3,所述第二连接部6c3的前端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二钻孔头6c4,当第二驱动电机6b2d驱动使第二基板6b2e在第二螺杆6b2a的长度方向移动时,第二驱动部6c2带动第二连接部6c3转动,从而使与第二连接部6c3螺纹连接的第二钻孔头6c4转动,完成耳机壳体的最终钻孔工序,第二连接部6c3与第二钻孔头6c4螺纹配合,能够实现快速更换第二钻孔头6c4,适用于不同耳机尺寸钻孔工序。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支撑板4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承托座7a和设置两个承托座7a之间两个导杆7b,两个所述导杆7b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板7c,两个导杆7b的下方设有驱动滑板7c能够沿着两个导杆7b的长度方向作往复运动的驱动气缸7d,所述支撑板4的侧壁设有便于固定驱动气缸7d的安装板7e,所述滑板7c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7f,该连接板7f呈L型,所述驱动气缸7d的输出端与连接板7f固定连接,所述滑板7c的前壁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用于定位耳机打孔的定位组件7g,利用驱动气缸7d驱动滑板7c沿着两个导杆7b的长度方向移动,定位组件7g能够使第一钻孔头5c4对准校正,从而防止耳机壳体的钻孔精度低,导致产品报废。

所述定位组件7g包括与滑板7c的前壁固定连接的推动气缸和与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定位板,推动气缸驱动能够使定位板与第一钻孔头5c4对准校正。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利用物料振动盘2b将耳机壳体输送至物料导料道2c内,因导料板3与物料导料道2c衔接配合,故耳机壳体能够顺利在导料板3内移动,利用驱动气缸7d驱动滑板7c沿着两个导杆7b的长度方向移动,推动气缸驱动能够使定位板与第一钻孔头5c4对准校正,从而防止耳机壳体的钻孔精度低,导致产品报废,当对准校正后,控制装置9控制第一驱动电机5b2d使第一滑块5b2c沿着第一螺杆5b2a的长度方向移动,因第一基板5b2e与第一滑块5b2c固定连接,第一基板5b2e又与第一安装座5c1固定连接,故与第一安装座5c1卡箍的第一驱动部5c2也随之在第一螺杆5b2a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驱动部5c2驱动第一钻孔头5c4转动,完成耳机壳体的初步钻孔工序;第二驱动电机6b2d使第二滑块6b2c沿着第二螺杆6b2a的长度方向移动,因第二基板6b2e与第二滑块6b2c固定连接,第二基板6b2e又与第二安装座6c1固定连接,故与第二安装座6c1卡箍的第二驱动部6c2也随之在第二螺杆6b2a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驱动部6c2驱动第二钻孔头6c4转动,完成耳机壳体的最终钻孔工序,利用倾斜设置的下料板8完成耳机壳体的下料工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