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0030发布日期:2018-09-08 01:0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声转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的器件,其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扬声器与终端设备组配时,通常需要将扬声器单体置于外部壳体中,以模组的形式装配到终端设备中去。

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扬声器下壳设置四个挡墙形成一围墙,并在该围墙上方热熔网布以形成吸音颗粒的填充空间。为了确保气流能够透过网布接触吸音颗粒,需要在网布与模组上壳之间形成间距一定的狭缝。在极有限的模组后声腔体积中,因狭缝的设计势必会大大减小吸音颗粒的填充空间,进而影响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获得更大的虚拟后声腔来提升产品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扬声器模组包括:扬声器单体、第一壳体和盖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成的内腔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后声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所述后声腔内设有用于将所述吸音颗粒单独隔离在填充区的隔断墙;所述隔断墙上开有通孔;所述隔断墙的处于所述填充区内的墙面或背离所述填充区的墙面为斜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斜面;所述斜面上设有覆盖所述通孔的隔离网。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壁;所述隔断墙自所述底壁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并通过超声熔接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

可选地,当所述隔断墙的处于所述填充区内的墙面为斜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斜面时,所述隔断墙的处于所述填充区内的墙面与所述底壁位于所述填充区的部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当所述隔断墙的背离所述填充区的墙面为斜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斜面时,所述隔断墙的背离所述填充区的墙面与所述底壁位于所述填充区的部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地,所述隔离网包括网布。

可选地,所述隔离网通过背胶方式粘贴在所述斜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超声熔接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正对所述填充区的位置处设有填充口;所述填充口处覆盖有密封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正对所述后声腔的位置处设有泄漏孔;所述泄漏孔处覆盖有阻尼膜。

可选地,所述通孔内设有至少一条支撑筋,所述支撑筋连接所述通孔的顶壁和底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扬声器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隔断墙上开设通孔,可保证气流与吸音颗粒接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需设计狭缝导致吸音颗粒的填充空间减小的问题;并且,隔断墙一侧墙面为斜面,这样可有效增大位于该斜面上的通孔面积,从而进一步扩大吸音颗粒与后声腔内气流的接触面,增加吸音颗粒的扩容比。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获得更大的虚拟后声腔来提升产品性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第一视角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第二视角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第三视角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局部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扬声器模组,包括:扬声器单体1、第一壳体22和盖接于所述第一壳体22的第二壳体23;所述扬声器单体1将所述第一壳体22和所述第二壳体23围成的内腔分隔成前声腔200和后声腔201;所述后声腔201内填充有吸音颗粒;所述后声腔201内设有用于将所述吸音颗粒单独隔离在填充区的隔断墙21;所述隔断墙21上开有通孔210;所述隔断墙21的处于所述填充区内的墙面或背离所述填充区的墙面为斜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2和所述第二壳体23之间的斜面;所述斜面上设有覆盖所述通孔210的隔离网211。

其中,隔离网211包括但不限于:网布、吸音棉、金属耐腐蚀网等。隔离网211覆盖在通孔210处,可防止后声腔201内的吸音颗粒通过该通孔210进入到扬声器单元1内的磁路系统中,并且由于隔离网211上的气孔的存在,实现了后声腔201内的气流与吸音颗粒的接触。

由于吸音颗粒具有吸音效果,在后声腔内设置吸音颗粒,相当于增大了后声腔内的气流流动空间,可有效提高低频频响,提高声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隔断墙上开设通孔,可保证气流与吸音颗粒接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需设计狭缝导致吸音颗粒的填充空间减小的问题;并且,隔断墙的靠近填充区的墙面或背离填充区的墙面为斜面,这样可有效增大位于该斜面上的通孔面积,从而进一步扩大吸音颗粒与后声腔内气流的接触面,增加吸音颗粒的扩容比。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获得更大的虚拟后声腔来提升产品性能。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上述隔断墙21可以是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隔断墙21的位于填充区内的墙面为斜置于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之间的斜面;隔断墙21的背离填充区的墙面为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之间的直面,或者,所述隔断墙21的背离填充区的墙面也为斜置于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之间的斜面。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隔断墙21的背离填充区的墙面为斜置于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之间的斜面;隔断墙21的位于填充区内的墙面为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之间的直面,或者,所述隔断墙21的位于填充区的墙面也为斜置于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之间的斜面。

上述的扬声器模组可以为侧出声扬声器模组,也可为正出声扬声器模组。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升中频特性或为了实现手机等产品的轻薄化,扬声器模组一般为侧出声模式,如图4和图7所示,第一壳体22的侧壁上开设侧出声孔221,该侧出声孔221与前声腔200连通。

具体实施时,上述的隔断墙21可以是独立于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的独立部件,也可是与第一壳体22或第二壳体23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如图6所示,所述隔断墙21可与所述第一壳体2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壳体22包括底壁220;所述隔断墙21自所述底壁220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23,并通过超声熔接与所述第二壳体23连接。通过隔断墙21连接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使得该后声腔201分隔成了填充区和非填充区,填充区内填充有吸音颗粒。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当隔断墙21为独立于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的独立部件时,也可通过超声熔接实现隔断墙21与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210内设有至少一条支撑筋,所述支撑筋连接所述通孔210的顶壁和底壁。设置支撑筋的目的在于:在超声焊接时,为通孔提供支撑,以避免通孔210在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之间被积压变形。例如:隔断墙21与第一壳体22为一体成型结构,并自第一壳体22底壁220朝第二壳体23方向延伸,隔断墙21上通孔210的底壁与第一壳体22底壁220连接,通孔210的顶壁通过超声焊接与第二壳体23连接,这样,在超声焊接时,支撑筋可为通孔的顶壁提供支撑,以避免顶壁受压变形。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粘合剂或胶水来实现连接,超声熔接可有效增加成品率。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23也可通过超声熔接与所述第一壳体22连接。

进一步的,当所述隔断墙21的处于所述填充区内的墙面为斜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2和所述第二壳体23之间的斜面时,所述隔断墙21的处于所述填充区内的墙面与所述底壁220位于所述填充区的部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当所述隔断墙21的背离所述填充区的墙面为斜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2和所述第二壳体23之间的斜面时,所述隔断墙21的背离所述填充区的墙面与所述底壁220位于所述填充区的部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这样可方便粘贴隔离网211,方便组装,提高自动化组装效率。

现有技术中,隔离网的设置通常是采用热熔方式结合于扬声器模组内部,而当前的热熔工艺不够完善,热熔之后的余料需裁切,制程复杂,很难保证热熔及裁切状态的一致性,难免会出现成本的浪费和品质隐患问题。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采用背胶方式来粘贴隔离网。具体地:所述隔离网211通过背胶方式粘贴在所述斜面上,这样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热熔及裁切引起的各种问题,减低了成本,避免了品质隐患。

具体实施时,吸音颗粒可在连接第一壳体22与第二壳体23之前,将吸音颗粒填充进填充区域中;或者,在第一壳体22或第二壳体23上开设填充口以方便填充。具体地,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所述吸音颗粒位于所述填充区内;所述第一壳体22或所述第二壳体23上正对所述填充区的位置处设有填充口240;所述填充口240处覆盖有密封件230。通过填充口填充吸引颗粒更加方便,在填充完毕之后,通过密封件230进行密封,以避免吸音颗粒的泄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22或所述第二壳体23上正对所述后声腔201的位置处设有泄漏孔(未图示);所述泄漏孔处覆盖有阻尼膜。由于后声腔201中的空气会被压缩或扩张,因此,在模组壳体2上设置泄漏孔可方便空气的流通,以平衡扬声器模组内外气压。在泄漏孔处覆盖阻尼膜可增加泄漏孔的声阻以减小泄漏孔对声学性能带来的影响。阻尼膜包括但不限于网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扬声器模组。其中,所述扬声器模组可采用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具体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扬声器模组,包括:扬声器单体1、第一壳体22和盖接于所述第一壳体22的第二壳体23;所述扬声器单体1将所述第一壳体22和所述第二壳体23围成的内腔分隔成前声腔200和后声腔201;所述后声腔201内设有吸音颗粒;所述后声腔201内设有用于将所述吸音颗粒单独隔离在填充区的隔断墙21;所述隔断墙21上开有通孔210;所述隔断墙21的处于所述填充区内的墙面为斜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2和所述第二壳体23之间的斜面;所述斜面上设有覆盖所述通孔210的隔离网211。

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MP3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有以下方面的优势:

一、只需通过一条隔断墙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即可分隔出一独立的填充空间,与现有技术中需通过四条隔断墙形成一围墙来隔出一填充空间相比,节省了三条隔断墙的体积,增大了吸音颗粒的填充空间。

二、现有技术中需要在结合于该围墙上的隔离网与模组壳体内壁之间形成供气流流动的狭缝,狭缝的设计势必要降低围墙的高度,进一步减小了吸音颗粒的填充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隔断墙上通孔的设计,有效避免了狭缝问题,增大了吸音颗粒的填充空间。

三、在一些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间距极小(即:Z向尺寸极小)的情况中,是无法保证吸音颗粒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一定间距的狭缝,即无法保证吸音颗粒与后声腔气流的充分接触。而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Z向尺寸极小时也能保证吸音颗粒与后声腔气流的充分接触。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