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传输数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0428发布日期:2018-09-11 23:1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传输数据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光模块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小封装、低功耗、高可靠性的要求趋势越来越明显。然而,随着光模块封装体积的减小,工业控制类设备厂商都开始应用大密度、高集成度的光模块,高速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就会相应地受到影响。

图1示出了现有的高速传输数据装置中光器件与PCB板之间的布局方式,如图1所示,光器件通过软板与PCB板相连接,且在PCB板上需要固定焊接两排插针,每排10个插针,将光模块数据线及相关控制线引到高速板上。这种布局方式的缺点是:第一,插针焊接的方式容易导致数据传输不稳定,且操作繁琐;第二,这种布局方式使得PCB板需要专门的外壳件来对其进行固定,不容易控制模块的整体尺寸,从而增加相应的成本;第三,光器件通过软板与PCB板相连接,也容易导致数据传输不稳定,且光器件与PCB板之间容易脱落。现有的光器件与PCB板之间的布局方式是造成工业级设备高速数据传输不稳定、易丢失数据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速传输数据的装置,通过改变光器件与PCB板之间的布局方式,以达到数据传输稳定、不丢失,并使整个装置结构稳固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速传输数据的装置,包括:尾纤,光器件,PCB板;所述尾纤与光器件连接;还包括:数据软板;所述光器件的所有引脚均焊接在所述PCB板上;所述数据软板的一端引脚焊接在所述PCB板上,数据软板的另一端引脚连接客户端;所述数据软板的一端引脚依次为:TD-,TD+,RD+,RD-。

优选地,所述光器件的所有引脚均焊接在所述PCB板的一端,所述数据软板的一端引脚焊接在所述PCB板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传输数据的装置,将现有技术中PCB板上的数据传输引脚取消,设置到专门定制的数据软板上,并将数据软板的一端引脚焊接在PCB板上,这样,数据传输线与其它相关控制线分开布局,数据传输不受其它信号干扰,从而使数据传输更加稳定。上述设置方式使得现有的PCB板上的每排10根插针减少到本方案中的每排8根插针,从而使PCB板的布局更简单。同时,本实用新型将光器件的所有引脚直接焊接在PCB板上,不仅使传输信号更强、光器件与PCB板之间不容易脱落、结构更稳固,而且PCB板不需要使用专门的外壳件来对其进行固定,从而可减小整个光模块的尺寸,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生产成本。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改变光器件与PCB板之间的布局方式,能够达到数据传输稳定、不丢失,并使整个装置结构稳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尾纤,2为光器件,3为PCB板,4为数据软板,5为现有技术中的连接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真肺段结构模型,包括:尾纤1,光器件2,PCB板3;所述尾纤1与光器件2连接;还包括:数据软板4;所述光器件2的所有引脚均焊接在所述PCB板3上;所述数据软板4的一端引脚焊接在所述PCB板3上,数据软板4的另一端引脚连接客户端;所述数据软板4的一端引脚依次为:TD-,TD+,RD+,RD-。其中,TD-,TD+用于数据的发送,RD+,RD-用于数据的接收。所述数据软板4为柔性电路板,数据软板4用于进行数据的传输。数据软板4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器件2的所有引脚均焊接在所述PCB板3的一端,所述数据软板4的一端引脚焊接在所述PCB板3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PCB板3上焊接两排插针,每排由原来的10个插针减少到8个。第一排插针的引脚依次为:Tx-SD,Tx Fault,SDA,Scl,GNDT,BEN,GNDT,VCCT;第二排插针的引脚依次为:NC,GNDR,GNDR,NC,NC,GNDR,VCCR,SD。即将原来的TD-,TD+,RD+,RD-四个引脚单独引出来,设置到专门的数据软板4上。剩下的上述引脚均为相关的数据传输控制线和电源线,此处不再一一列出它们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传输数据的装置,将现有技术中PCB板上的数据传输引脚取消,设置到专门定制的数据软板上,并将数据软板的一端焊接在PCB板上,这样,数据传输线与其它相关控制线分开布局,数据传输不受其它信号干扰,从而使数据传输更加稳定。上述设置方式使得现有的PCB板上的每排10根插针减少到本方案中的每排8根插针,从而使PCB板的布局更简单。同时,本实用新型将光器件直接焊接在PCB板上,不仅使传输信号更强、光器件与PCB板之间不容易脱落、结构更稳固,而且PCB板不需要使用专门的外壳件来对其进行固定,从而可减小整个光模块的尺寸,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生产成本。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改变光器件与PCB板之间的布局方式,能够达到数据传输稳定、不丢失,并使整个装置结构稳固的目的。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