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0485发布日期:2018-09-11 23:1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系列仪表设备中,其都是通过传输有线信号的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及输出。但是在此类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采用有线的方式有时候需要考虑到其数据传输的扩展性、兼容性和检测使用的方便性等,而且在对接其它设备时还需要考虑到接口数量是否足够或通讯协议是否一致,以及可能还存在管理上的不便之处等等。不过若是将此类设备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直接转换成无线传输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且还会提高设备的成本。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可将其输入的有线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进行输出,从而便于在移动终端等设备上对无线信号进行处理与显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包括设备外壳、设置于设备外壳的内部的充电电池组和设置于设备外壳的壳体上的信号输入接口,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

用于在信号输入接口出现负载时自动启动的充电控制电路;

用于将信号输入接口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输出的通信模块;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充电电池组和通信模块。

所述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中,所述设备外壳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电压输出接口,所述电压输出接口同时连接充电控制电路和通信模块。

所述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中,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充放电芯片、第一电阻和5V滤波电路,所述信号输入接口的正极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同时连接充放电芯片的VDD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充放电芯片的SW端,5V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充放电芯片的OUT端,充电电池组的正极端连接充放电芯片的BAT端,信号输入接口的负极端、5V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入端和充电电池组的负极端均接地,5V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压输出接口,充放电芯片的LED1端、LED2端和SWT端同时连接通信模块。

所述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控制芯片、启动开关和蓝牙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PB0端连接充放电芯片的LED1端,控制芯片的PB1端连接充放电芯片的LED2端,控制芯片的PB3端连接充放电芯片的SWT端,充电电池组的正极端通过启动开关连接控制芯片的VDD1端和蓝牙芯片的VDD1端,充电电池组的负极端通过启动开关连接控制芯片的VDD2端和蓝牙芯片的VDD2端,控制芯片的SCK端连接蓝牙芯片的SCLK端,控制芯片的MISO端连接蓝牙芯片的SDO端,控制芯片的MOSI端连接蓝牙芯片的SPI端,控制芯片的TX端连接蓝牙芯片的RX端,控制芯片的RX端连接蓝牙芯片的TX端,控制芯片的USB1端和USB2端同时连接电压输出接口。

所述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中,所述设备外壳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电源指示灯。

所述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中,所述设备外壳的壳体上还设置有信号强度指示灯。

所述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中,所述通信模块输出的无线信号为无线WiFi信号和/或蓝牙信号。

所述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中,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TM32F105。

所述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中,所述信号输入接口为Micro-USB接口。

所述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中,所述Micro-USB接口支持USB OTG标准。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包括设备外壳、设置于设备外壳的内部的充电电池组和设置于设备外壳的壳体上的信号输入接口,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在信号输入接口出现负载时自动启动的充电控制电路;用于将信号输入接口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输出的通信模块;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充电电池组和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有线信号通过信号输入接口输入所述设备,并通过通信模块将有线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进行输出,从而便于在移动终端等设备上接收无线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与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的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中,10、设备外壳;11、电源指示灯;12、信号强度指示灯;20、充电电池组;30、信号输入接口;40、充电控制电路;50、通信模块;60、电压输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可将其输入的有线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进行输出,从而便于在移动终端等设备上对无线信号进行处理与显示。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包括设备外壳10、设置于设备外壳10的内部的充电电池组和设置于设备外壳10的壳体上的信号输入接口30,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和剖视示意图,可见所述设备外壳10的内部还设置有:

用于在信号输入接口30出现负载时自动启动并供电的充电控制电路40;

用于将信号输入接口30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输出的通信模块50;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40分别连接充电电池组20和通信模块50。

所述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可作为数据信号的载体,起到数据信号中转的作用。例如,当操作人员在处理一些仪表设备的检测数据时,可以首先将仪表设备的检测数据通过有线信号传输的方式,即通过信号输入接口30将检测数据输入所述通信设备,由通信模块50处理后转为无线信号输出,并由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后,通过移动终端内置的应用程序对无线信号内的检测数据进行处理与显示。从而利用所述通信设备,使操作人员可方便的在移动终端上接收仪表设备的检测数据,提高了数据采集的便利性和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外壳10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电源指示灯11。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设备的内部具备充电电池组20,故可做到独立使用,并可随身可带,方便易用。在使用所述通信设备前需要给其充电,通过电源指示灯11可直观的得出充电电池组20的当前工作状态。

此外,所述设备外壳10的壳体上还设置有信号强度指示灯12。具体的,所述通信模块50输出的无线信号为无线WiFi信号和/或蓝牙信号。故所述信号强度指示灯12可设置两个,分别为无线WiFi信号强度指示灯12和蓝牙信号强度指示灯12,从而直观的显示所述通信设备的通信信号质量与强度。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外壳10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电压输出接口60,所述电压输出接口60连接充电控制电路40。所述充电控制电路40除了用于在信号输入接口30出现负载时自动启动并给通信模块50供电外,还用于将充电电池组20的电能通过通过电压输出接口60输出,进而给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增加所述通信设备的实用性。具体的,所述电压输出接口60为5V通用电压输出口,其为给手机等移动终端充电的标准电压输出接口。

请继续参阅图4,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控制电路40包括充放电芯片U1、第一电阻R1和5V滤波电路,所述信号输入接口30的正极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同时连接充放电芯片U1的VDD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充放电芯片U1的SW端,5V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充放电芯片U1的OUT端,充电电池组20的正极端连接充放电芯片U1的BAT端,信号输入接口30的负极端、5V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入端和充电电池组20的负极端均接地,5V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压输出接口30,充放电芯片U1的LED1端、LED2端和SWT端同时连接通信模块。

其中,所述充放电芯片U1的型号为SP4566,第一电阻R1用作上拉电阻,提高驱动能力。所述充电电池组20具体为3.7V锂电池组,可通过充放电芯片U1给3.7V锂电池充电,并实现将3.7V锂电池的电压升压为5V后通过5V滤波电路输出,由电压输出接口给外部设备充电。需要强调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充放电芯片,本实用新型对比不做赘述。并且,如5V滤波电路等本实用新型未加详细说明的电路均为现有电路,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其技术经验及常规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也不做赘述。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50包括控制芯片U2、启动开关S1和蓝牙芯片U3,所述控制芯片U2的PB0端连接充放电芯片S1的LED1端,控制芯片U2的PB1端连接充放电芯片S1的LED2端,控制芯片U2的PB3端连接充放电芯片S1的SWT端,充电电池组20的正极端通过启动开关S1连接控制芯片U2的VDD1端和蓝牙芯片U3的VDD1端,充电电池组20的负极端通过启动开关S1连接控制芯片U2的VDD2端和蓝牙芯片U3的VDD2端,控制芯片U2的SCK端连接蓝牙芯片U3的SCLK端,控制芯片U2的MISO端连接蓝牙芯片U3的SDO端,控制芯片U2的MOSI端连接蓝牙芯片U3的SPI端,控制芯片U2的TX端连接蓝牙芯片U3的RX端,控制芯片U2的RX端连接蓝牙芯片U3的TX端,控制芯片U2的USB1端和USB2端同时连接电压输出接口。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U2的型号为STM32F105,所述蓝牙芯片U3的型号为CC254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控制芯片和蓝牙芯片,本实用新型对比不做赘述。当信号接入接口30输入有线信号时,控制芯片U2控制启动开关S1闭合,使3.6V锂电池给控制芯片U1和蓝牙芯片U3供电,之后控制芯片U1通过蓝牙芯片U3将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无线蓝牙信号并输出。同时,控制芯片U1也可通过另外设置的无线WiFi模块(图中未示出)将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无线WiFi信号输出。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输入接口30为Micro-USB接口。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输入接口30还可为其他信号输入接口30,如Mini-USB接口、数据串口等等,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更具体的,所述Micro-USB接口支持USB OTG标准。所述Micro-USB接口可通过支持OTG功能的USBHub(USB集线器)连接多个USB设备,同时接收多个USB设备的有线信号,进一步增加所述通信设备的使用便利性。同时,也可在所述设备外壳10上设置多个信号输入接口30。

所述信号输入接口30还可用做充电输入接口,使外部电源通过信号输入接口30给充电电池组20充电。并且所述信号输入接口30还可用于低电压供电输出,以Micro-USB接口为例,在其支持OTG的情况下,可将所述通信设备用作HOST(主设备),给如手机等移动终端SLAVE(从设备)输出电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的通信设备,包括设备外壳、设置于设备外壳的内部的充电电池组和设置于设备外壳的壳体上的信号输入接口,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在信号输入接口出现负载时自动启动的充电控制电路;用于将信号输入接口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输出的通信模块;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充电电池组和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有线信号通过信号输入接口输入所述设备,并通过通信模块将有线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进行输出,从而便于在移动终端等设备上接收无线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与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