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箱的防水外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1726发布日期:2018-10-13 00:5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的防水外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箱的防水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在音箱的使用中,防水功能作为一项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功能日益被消费者所看重。

目前,部分音箱的底壳外侧包覆有软胶,而前壳为硬胶,通过胶水将底壳和前壳粘合,从而达到防水、密气的目的。然而在组装的过程中胶水的量却难以控制,若胶水量多,那么就会出现溢胶,影响产品外观的美观度;若胶水量少,那么底壳和前壳之间不能紧密粘合,从而不能达到防水、密气的功能,而且由于在组装过程中胶水量难以控制,如此组装出来的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优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音箱的防水外壳结构,其无需胶水粘合也能使底壳和前壳紧密配合,防水、密气效果好,且能使组装出来的产品质量稳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优品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音箱的防水外壳结构,包括底壳和前壳,所述底壳设有螺丝孔,所述前壳设有与螺丝孔适配的通槽,所述前壳通过螺栓先穿过通槽与螺丝孔配合与底壳固定连接,所述底壳的外侧包覆有软胶,所述前壳的前端设有向外向下伸出的防水块,所述防水块盖于所述前壳和底壳之间的连接处,且所述防水块与软胶过盈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设有第一防水台,所述前壳设有第二防水台,所述第二防水台轴向开设有与第一防水台适配的卡槽,所述第二防水台通过卡槽卡于第一防水台上与第一防水台紧密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水台轴向开设有前述的螺丝孔,所述第二防水台轴向还开设有前述的通槽,所述通槽与卡槽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槽的截面形状呈上宽下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槽开口的侧壁设有自上向下向外倾斜的导向斜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壳还设有第一防水柱,所述底壳还设有与第一防水柱适配的第一防水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还设有第二防水柱,所述前壳还设有与第二防水柱适配的第二防水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子产品的防水结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于前壳的顶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和前壳的材质均为ABS。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软胶为TPE软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前壳通过螺栓先穿过通槽与螺丝孔配合与底壳固定连接,所述底壳的外侧包覆有软胶,所述前壳的前端设有防水块,所述防水块盖于所述前壳和底壳之间的连接处,且所述防水块与软胶过盈配合,如此无需胶水粘合也能使底壳和前壳紧密配合,防水、密气效果好,而且产品外观的美观度高;由于本外壳在组装的过程中无需胶水粘合,如此便能避免因上胶量难以控制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出现,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优品率;通过第一防水柱和第一防水槽以及第二防水柱和第二防水槽配合能进一步提高防水、密气的效果;上盖的设置能避免水自通槽进入电子产品内部,进一步提高防水、密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截面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底壳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前壳的截面图。

图中:1-底壳,11-螺丝孔,12-软胶,13-第一防水台,14-第一防水槽,15-第二防水柱,2-前壳,21-通槽,22-防水块,23-第二防水台,24-卡槽,25-导向斜面,26-第一防水柱,27-第一防水槽,3-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音箱的防水外壳结构,包括底壳1和前壳2,所述底壳1设有螺丝孔11,所述前壳2设有与螺丝孔11适配的通槽21,所述前壳2通过螺栓先穿过通槽21与螺丝孔11配合与底壳1固定连接,所述底壳1的外侧包覆有软胶12,所述前壳2的前端设有向外向下伸出的防水块22,所述防水块22盖于所述前壳2和底壳1之间的连接处,且所述防水块22与软胶12过盈配合。所述底壳1设有第一防水台13,所述前壳2设有第二防水台23,所述第二防水台23轴向开设有与第一防水台13适配的卡槽24,所述第二防水台23通过卡槽24卡于第一防水台13上与第一防水台13紧密连接。所述第一防水台13轴向开设有前述的螺丝孔11,所述第二防水台23轴向还开设有前述的通槽21,所述通槽21与卡槽24连通。所述通槽21的截面形状呈上宽下窄,方便螺栓穿过通槽21与螺丝孔11配合,提高组装效率;所述卡槽24开口的侧壁设有自上向下向外倾斜的导向斜面25,如此能使卡槽24快速卡入第一防水台13,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所述前壳2还设有第一防水柱26,所述底壳1还设有与第一防水柱26适配的第一防水槽14,所述底壳1还设有第二防水柱15,所述前壳2还设有与第二防水柱15适配的第二防水槽27,通过第一防水柱26和第一防水槽14以及第二防水柱15和第二防水槽27配合能进一步提高防水、密气的效果。所述电子产品的防水结构还包括上盖3,所述上盖3盖于前壳2的顶端,上盖3的设置能避免水自通槽21进入电子产品内部,进一步提高防水、密气效果。所述底壳1和前壳2的材质均为ABS。所述软胶12为TPE软胶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前壳2通过螺栓先穿过通槽21与螺丝孔11配合与底壳1固定连接,所述底壳1的外侧包覆有软胶12,所述前壳2的前端设有防水块22,所述防水块22盖于所述前壳2和底壳1之间的连接处,且所述防水块22与软胶12过盈配合,如此无需胶水粘合也能使底壳1和前壳2紧密配合,防水、密气效果好,而且产品外观的美观度高;由于本外壳在组装的过程中无需胶水粘合,如此便能避免因上胶量难以控制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出现,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优品率;通过第一防水柱26和第一防水槽14以及第二防水柱15和第二防水槽27配合能进一步提高防水、密气的效果;上盖3的设置能避免水自通槽21进入电子产品内部,进一步提高防水、密气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