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9894发布日期:2018-11-02 22:0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



背景技术:

语音输入设备,例如麦克风(又称传声器、微音器或话筒)是一种能够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装置;随着K歌等娱乐项目的推广普及,麦克风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及成熟。

然而,现有的麦克风却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如在利用麦克风进行K歌时,当麦克风与喇叭功放集成为一体或者与喇叭功放的距离较近时,从麦克风输入的声音经过喇叭功放的放大后会由麦克风的主体外壳回传到麦克风内,此时麦克风再将这一相同频率的声音输入后,便很容易在喇叭功放中发出持续且不断加强地相同频率的声音,此种现象通常被成为咪叫或啸叫现象,此现象的发生不但会影响麦克风的正常使用,也会对输出声音的音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2.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实际的使用需求,如无法根据用户的需要存储各种音视频文件以便随时进行播放,无法与诸如智能电视、手机等智能数码产品进行有效地配合使用;3.硬件结构和系统结构相对复杂,不便于对麦克风进行使用以及后期的维护。4.用的都是电容咪头,要嘴巴对准咪头才可以。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喇叭向外发出声音时,则会与麦克风的主体产生共振的现象,当声音经由麦克风的主体回传至减震器上时,由于减震器物理性作用可有效消除由回传声音所产生的振动效应;同时利用减震器材料差异可将拾音咪头的声音频点与喇叭的声音拼点错开,以抑制喇叭产生的声音振动传递到拾音咪头上,从而避免了咪叫,即啸叫现象的发生,保证麦克风使用时,让我们的声音变得更有穿透力。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的结构部件包括: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能量转换器件的外套网罩、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手持部以及置于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所述能量转换器件的所述外套网罩内的减震载体;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的侧壁上镶嵌有功能按键组,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内封装有主控驱动板和与所述主控驱动板电连接并位于所述功能按键组相背侧的喇叭和辅助低音部件,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手持部内装设有与所述主控驱动板电连接的储能电池,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的顶端设置有一位于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所述能量转换器的所述外套网罩内的衔接柱套,减震器的下端部套接并固定于所述衔接柱套上,所述主控驱动板电连接的拾音动圈的所述能量转换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包括顶端与所述能量转换器件的所述外套网罩相连接且轴向截面呈类梯形的扩口壳体部、由所述扩口壳体部的底端口沿轴向方向向下延伸后形成的四方形壳部以及由柱状管壳部的底端口沿轴向方向向下延伸后成型且轴向截面呈类梯形的缩口壳体部,所述缩口壳体部的底端与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所述手持部相连,所述衔接柱套由所述扩口壳体部的顶端口沿轴向方向向上延伸后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方形壳部内装设有一沿四方形壳部的轴向方向分布的隔离座壳,所述隔离座壳将四方形壳部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安装腔室和主音腔室,所述主控驱动板装设于所述隔离座壳上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室内,喇叭装设于所述隔离座壳内并位于所述主音腔室内,所述功能按键组镶嵌于所述安装腔室的侧壁上,所述主音腔室的侧壁上且与所述喇叭相对的位置开设有一扩音孔,所述四方形壳部的周壁上装设有一覆盖所述扩音孔的防尘金属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驱动板包括线路板载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线路板载体上的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调控控制的电源控制模块、用于对由拾音动圈的所述能量转换器件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混响时间及音量大小进行调控后合成低噪音音频信号的拾音放大及混响模块、用于对经由所述拾音放大及混响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录制的录音模块、用于对经由所述拾音放大及混响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对外播放的功放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以及集成有无线通信模块的主控制器;其中,所述电源控制模块、拾音放大及混响模块、录音模块、功放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分别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并受控于所述主控制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的周壁上还开设有一嵌位槽,所述嵌位槽内装设有通过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的数据传输及充电接口和/或通过所述音频输出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的音频输出接口和/或直接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的存储卡卡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内封装有一集成有无线通信模块的所述主控驱动板和一个与所述主控驱动板电连接并位于所述功能按键组相背侧两个所述喇叭和一个所述辅助低音部件,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手持部装设有一个与所述主控驱动板电连接的储能电池,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位于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所述能量转换器件的所述外套网罩内的衔接柱套,减震器的下端部套接并固定于所述衔接柱套上,所述主控驱动板电连接的拾音动圈的所述能量转换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的四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减震孔,拾音动圈的所述能量转换器件座设于柱形座管部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按键组由多个按键组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所述能量转换器件为麦克风的咪头;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所述能量转换器件的所述外套网罩为麦克风的咪头网罩;所述语音输入设备的手持部为麦克风的手柄;所述拾音动圈的所述能量转换器件为拾音动圈咪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涉及音频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动圈咪头+喇叭+功放板的多功能一体麦克风。它包括咪头网罩、主体和手柄及置于咪头网罩内的减震器和动圈咪头,主体的顶端设置有动圈咪头,减震器的下端部套接于衔接柱套上,减震器插套于动圈咪头部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喇叭向外发出声音时,则会与麦克风的主体产生共振的现象,当声音经由麦克风的主体回传至减震器上时,由于减震器物理性作用可有效消除由回传声音所产生的振动效应;同时利用减震器材料差异可将拾音咪头的声音频点与喇叭的声音拼点错开,以抑制喇叭产生的声音振动传递到拾音咪头上,从而避免了咪叫,即啸叫现象的发生,保证麦克风使用时,让我们的声音变得更有穿透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中的减震器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中的主控驱动板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中的电路原理参考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中的PCB设计参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具体为多功能线路板的一体麦克风。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的结构部件包括:语音输入设备的能量转换器件的外套网罩、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语音输入设备的手持部以及置于语音输入设备的能量转换器件的外套网罩内的减震载体;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的侧壁上镶嵌有功能按键组,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内封装有主控驱动板和与主控驱动板电连接并位于功能按键组相背侧的喇叭和辅助低音部件,语音输入设备的手持部内装设有与主控驱动板电连接的储能电池,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的顶端设置有一位于语音输入设备的能量转换器的外套网罩内的衔接柱套,减震器的下端部套接并固定于衔接柱套上,主控驱动板电连接的拾音动圈的能量转换器件。其中,语音输入设备的能量转换器件为麦克风的咪头;语音输入设备的能量转换器件的外套网罩为麦克风的咪头网罩;语音输入设备的手持部为麦克风的手柄;拾音动圈的能量转换器件为拾音动圈咪头。此外,功能按键组由多个按键组成。由此,提高了语音输入设备的多功能选择性与灵活性。

本实施例中,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包括顶端与能量转换器件的外套网罩相连接且轴向截面呈类梯形的扩口壳体部、由扩口壳体部的底端口沿轴向方向向下延伸后形成的四方形壳部以及由柱状管壳部的底端口沿轴向方向向下延伸后成型且轴向截面呈类梯形的缩口壳体部,缩口壳体部的底端与语音输入设备的所述手持部相连,衔接柱套由扩口壳体部的顶端口沿轴向方向向上延伸后成型。

进一步地,四方形壳部内装设有一沿四方形壳部的轴向方向分布的隔离座壳,隔离座壳将四方形壳部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安装腔室和主音腔室,主控驱动板装设于隔离座壳上并位于安装腔室内,喇叭装设于隔离座壳内并位于主音腔室内,功能按键组镶嵌于安装腔室的侧壁上,主音腔室的侧壁上且与喇叭相对的位置开设有一扩音孔,四方形壳部的周壁上装设有一覆盖扩音孔的防尘金属网。其中,防尘金属网为防尘喇叭网。

更进一步地,主控驱动板包括线路板载体以及设置于线路板载体上的用于对储能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调控控制的电源控制模块、用于对由拾音动圈的能量转换器件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混响时间及音量大小进行调控后合成低噪音音频信号的拾音放大及混响模块、用于对经由拾音放大及混响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录制的录音模块、用于对经由拾音放大及混响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对外播放的功放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以及集成有无线通信模块的主控制器;其中,电源控制模块、拾音放大及混响模块、录音模块、功放模块和音频输出模块分别于主控制器相连并受控于主控制器。

此外,主体的周壁上还开设有一嵌位槽,嵌位槽内装设有通过电源控制模块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数据传输及充电接口和/或通过音频输出模块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音频输出接口和/或直接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存储卡卡座。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还可以理解为: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内封装有一集成有无线通信模块的主控驱动板和一个与主控驱动板电连接并位于功能按键组相背侧两个喇叭和一个辅助低音部件,语音输入设备的手持部装设有一个与主控驱动板电连接的储能电池,语音输入设备的主体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位于语音输入设备的能量转换器件的外套网罩内的衔接柱套,减震器的下端部套接并固定于衔接柱套上,主控驱动板电连接的拾音动圈的能量转换器件。其中,减震器的四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减震孔,拾音动圈的能量转换器件座设于柱形座管部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一体的语音输入设备,具体的为多功能一体麦克风,它包括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的咪头网罩、主体和手柄以及置于咪头网罩内的减震器,主体的侧壁上镶嵌有功能按键组,主体内封装有一集成有无线通信模块的主控驱动板和一与主控驱动板电连接并位于功能按键组相背侧的立体声喇叭及辅助低音,手柄内装设有一与主控驱动板电连接的储能电池,主体的顶端设置有一位于咪头网罩内的衔接柱套,减震器的下端部套接并固定于衔接柱套上,减震器的顶端座设有一与主控驱动板电连接的拾音动圈咪头。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喇叭向外发出声音时,则会与麦克风的主体产生共振的现象,当声音经由麦克风的主体回传至减震器上时,由于减震器的物理特性作用可有效消除由回传声音所产生的振动效应;同时利用减震载体的材料差异可将拾动圈咪头的拾音频点与喇叭的声音频点错开,以抑制喇叭产生的声音振动传递到拾音咪头上,从而避免了咪叫(啸叫)现象的发生,保证麦克风的音质质量;其结构简单紧凑、功能丰富、音质效果显著,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