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动态可调速率功能的双向数据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3700发布日期:2018-11-30 20:0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通信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动态可调速率功能的双向数据通信终端,属于双向数据通信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服务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的话音和单向的视频,而是更快速、更丰富、交互式的宽带多业务模式。宽带通信与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数字通讯内容的发展。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急需要开发一种高性能,高带宽,组网灵活方便的设备,来满足现有客户的需求,我们称之为小型数据通信终端。与一般通信系统所不同,数据除了拥有通信终端、传输设备等基本要素以外,最大区别就是拥有特殊的通信规范,即数据报文的消息标准和控制链路运行的通信协议。没有这些通信规范,即使有了先进的通信设施和通信网络,也不能称其为数据。因此,将数据视为实际的硬件设备,不如视为一组规范了传输方式、信息格式、各节点间的组网方式、使用的硬件规格等实现信息交换的协定、规范。另外,数据还包括一些保障通信安全、可靠运行的辅助设备,如加密/解密装置(密码设备)、自检设备、电源等。所以,数据的基本组成可以概括为三大要素: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通信规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具有动态可调速率功能的双向数据通信终端,可以调整上下行时隙转换点,提高上下行时隙比列,调整上下行速率,满足各种上下行对称与非对称业务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动态可调速率功能的双向数据通信终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电池组、通信模块和天线,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包括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的射频信号收发单元、用于放大收发信号的功放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动态可调时隙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控制对电池组的充电和对通信模块的供电过程。

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三极管、放大器单元、电源开关按键、负载连接器和TYPE C充电端口,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到所述电池组和TYPE C充电端口,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到电源管理芯片的充电控制脚;用于控制电源通断的所述电源开关按键连接到电源管理芯片,所述TYPE C充电端口连接到三极管和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压输出脚连接到放大器单元;第一LED灯、第二LED灯、第三LED灯和第四LED灯分别连接到电源管理芯片的第一电量指示引脚、第二电量指示引脚、第三电量指示引脚和第四电量指示引脚。

优选方案,一开关指示灯与所述电源开关按键串连并位于电源管理芯片的2个引脚之间。

优选方案,所述开关指示灯为LED指示灯。

优选方案,所述TYPE C充电端口的输入端与接地之间设置有2个并联的电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具有动态可调速率功能的双向数据通信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通过TDD动态可调时隙模块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实时监测上下行的数据量,动态实时调整上下行传输速率,在终端的带宽范围内实现传输最优化,满足各种上下行对称与非对称业务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动态可调速率功能的双向数据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电源管理模块和电池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动态可调时隙模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动态可调时隙模块结构工作流程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电源管理模块;2、电池组;3、通信模块;4、天线;5、数据处理单元;6、射频信号收发单元;7、功放单元;8、动态可调时隙模块;81、第一LED灯;82、第二LED灯;83、第三LED灯;84、第四LED灯;11、电源管理芯片;12、三极管;13、放大器单元;14、电源开关按键;15、负载连接器;16、TYPE C充电端口;17、电容;18、开关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快速搭建无线网络功能的双向数据通信终端,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电池组2、通信模块3和天线4,所述通信模块3进一步包括数据处理单元5、用于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的射频信号收发单元6和用于放大收发信号的功放单元7;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用于控制对电池组2的充电和对通信模块3的供电过程;数据处理单元5包括动态可调时隙模块(8)。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动态可调速率的双向数据通信设备时,其支持回传和接入,工作在320MHz频段,配置作接入使用,确保了在组建网络时,可以同时充当MPP、MP或MAP的角色,其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Mesh AP集群在一起,形成一个ROUTER的Mesh AP节点,Mesh AP节点内部各实体Mesh AP彼此之间通过无线连通,同时各自对外提供无线Mesh连接,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扩容中继节点,使中继节点的部署更具可靠性和灵活性,可以兼容各种无线终端接入及数据的共享交换,数据终端之间也是无线连接,从而组建成覆盖大范围的无线mesh自组网系统。在进行数据通信时,通过TDD动态可调时隙模块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实时监测上下行的数据量,动态实时调整上下行传输速率,在终端的带宽范围内实现传输最优化,满足各种上下行对称与非对称业务需求。

如附图2所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包括电源管理芯片11、三极管12、放大器单元13、电源开关按键14、负载连接器15和TYPE C充电端口16,所述三极管1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到所述电池组2和TYPE C充电端口16,所述三极管12的基极连接到电源管理芯片11的充电控制脚;用于控制电源通断的所述电源开关按键14连接到电源管理芯片11,所述TYPE C充电端口16连接到三极管12和电源管理芯片11,所述电源管理芯片11的电压输出脚连接到放大器单元13;第一LED灯81、第二LED灯82、第三LED灯83和第四LED灯84分别连接到电源管理芯片11的第一电量指示引脚、第二电量指示引脚、第三电量指示引脚和第四电量指示引脚。

所述TYPE C充电端口16用于连接外接电源,将来自外界的电能给电池组2充电或者将电能通过电源管理芯片11、放大器单元13给通信模块3供电,电源管理芯片11采集来自电池组2的电量信号,并根据电量信号控制TYPE C充电端口16对电池组2的充电。

一开关指示灯18与所述电源开关按键14串连并位于电源管理芯片11的2个引脚之间。

上述开关指示灯18为LED指示灯。

所述TYPE C充电端口16的输入端与接地之间设置有2个并联的电容17。

状况分两种:

1、产品开机在工作状态时,这时设备充电器插入进来时。给电池充电电流为1A充进,其余的电流量供给负载。

2、产品在关机状态时,设备插入充电器进来。这是给电池进行充电电流为2A。

3、充电状态产品默认为机。

长按电源开关按键14开机;产品在关机状态时,插入充电设备进来。

产品在开机状态长按电源开关按键14,产品关闭;产品充电线拔走后要关机。

产品处于工作状态:指示灯3秒显示为工作,3秒显示为当前电池电量。工作显示为LED1、LED2、LED3、LED4、LED3、LED2、LED1这样顺序单灯轮回点亮,亮20秒,灭20秒,再下个灯亮。电量显示,4个灯同时亮为满电;3个灯亮为75%电量;2灯亮为50%;单个灯亮为25%。灯也是亮20秒灭20秒。

如附图3、4所示,动态可调时隙模块(8)采用TDD双工方式,并设计了TDD帧结构,在TDD模式下,10ms无线帧被分为2个长度为5ms的半帧,每个半帧由4个数据子帧和一个特殊子帧组成。系统支持5ms上下行切换点,对于5ms切换周期,子帧2同子帧7总是用作上行,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调整上下行时间配比,满足各种上下行对称与非对称业务需求;

在组网系统中,各终端通过mesh自组网点对点连接,形成网状拓扑局域网,在局域网内进行双向传输数据时,因不清楚数据上下行需求比列,无法合理确定上下行运行速率比列,此双向通信终端产品采用动态可调时隙模块解决这一问题,本产品共有4个数据传输时隙,系统依据上下行所传输数据量,灵活调整时隙占空比,动态分配上下行时隙比列,调节上下行运行速率。例如系统上行数据量较多,下行数据量较少,可灵活调整时隙比列为3:1,上下行传输速率比为3:1;当上下行数据量基本等量时,可灵活调整时隙为2:2,上下行速率基本等同,此种动态调整方式缩短传输时间,实现系统传输效率最优化。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